A. 王府井大街上的盛锡福帽子店的帽子在外面会有相同的吗
有的 一个工厂不可能就整一个卖你吧
订做可以,但是要贵
B. 北京王府井哪家店特产东西最正,最地道~
步瀛斋的鞋,盛锡福的帽子,同升和的鞋,稻香春的糕点,还可以去东来顺迟钝涮肉。这些都是北京的老字号,在王府井都有店。
C. BLACKYAK 王府井店怎么样
韩国的牌子,应该叫布来亚克,专门做户外运动衣服和用品的,比如冲锋衣,登山服。店里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夹克,男士女士都有,还有帽子、水壶之类的配件。在户外运动品牌里面,算是比较常见到的一个牌子,价格不便宜。
D. 王府井是什么东西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 ,当时称之丁字街。明代,这里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 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 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 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03年,东安市场成立,老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爱逛的地方,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单说它的“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由此足以见得东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 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层移至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筑风格设计装潢,共有自然店铺40家。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名店。内联升、步瀛斋的鞋,盛锡福、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丝绸,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轩的湖笔徽墨,汲古阁的古玩玉器,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和天福号的酱肉以及传统小吃和红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条街都有店铺。
王府井就是王府井,老井如同聚宝盆,它在京城商圈的特殊位置,其他商业街无法取代。来北京还是去趟王府井吧!
像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一样,北京王府井商业大街早已经名声在外了。而对于众多的国人来说,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长城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日程。不知从何时起,旅游、购物都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王府井大街几乎成了人们谈起物质贫乏时代的代名词,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于是,王府井大街决心改变自己的面貌了,自一九九二年起王府井就开始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九九年的八月,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了。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八百一十米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十二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们可以看到,八百一十米长的主街宽敞平坦,红色的花岗岩铺成的地面干净整洁,路面上没有了马路牙的隔断,以前空中密如蜘蛛网的电线也全部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转入了地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九组十八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四十米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如今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错落有致、装修独特的一个个店面,聚来了上百家国内商号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 栩栩如生的雕塑使这条有着700年历史的老街重唤青春,使每天50万人汇集到这里,争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
寸金之地”王府井
王府井指的是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整顿和改造,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以东风市场和百货大楼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现在,王府井大街整饰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客人。
这是一条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区。解放后又有了巨大发展。路西有全国闻名的北京百货大楼,路东有著名的东安市场,这条街上还集中了解放后陆续修建的许多大型专业商店,有全国最大的工艺美术商店、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照相馆以及利生体育用品中心、医药器械商店、王府井购物中心、穆斯林贸易大厦等。全国著名的四联、美白特级美容美发厅都在这条街上。这里还汇集了北京烤鸭店、五芳斋、全素斋、浦五房、东来顺等各具特色的著名餐馆和食品店。最近修建的麦当劳快餐店及国际快餐城也己开业。王府井还有不少老字号和有经营特色的新兴商店,如盛锡福帽店、同升和鞋店、新世界丝绸店、蓝天服装店、雷蒙西服店、建华皮货店、亨得利钟表店、大明眼镜公司、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东华服装公司、百草参茸药店、碧春茶叶店、汲古阁文物店等。这些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王府井,中国第一街
王府井北起东四西大街,南至长安街,全长不过1000多米,却是著名的“中国第一街”,也是观光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1999年,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到东单三条路段被规划成步行街,并和巴黎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结为姊妹街,从此在夏天散放着露天咖啡座、举办啤酒节的步行街,就成为一种对欧陆的模拟和想象。
如同外滩是上海的建筑展览馆,汇集在王府井大街的各式百货公司,也像堆积在不同岩层的化石般,展现了北京不同时代的消费景观。
不过北京人更为钟情的可能是1955年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在过去物质缺乏的年代,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购物,就像到邻近的北京饭店用餐一样,是少数脱离生活常轨而必须极其慎重乃至满怀期待的盛事,因此北京百货大楼之于北京人,就像锦小路市场之于京都人一样,充满着年节欢乐的象征,即便东方广场如何新颖气派,依然不能取代北京百货大楼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实若要说历史悠久,东安市场才真是当之无愧。清朝光绪29年,为了整顿东安门外大街的市容,清政府将附近商贩聚集在废弃不用的八旗兵练兵场,从而形成东安市场,也是王府井日后成为商业街的起点。现在重建的新东安市场当然不复旧时面貌,但是在老一辈文人的随笔杂忆中,依然可见老东安汇聚着吉祥戏院、书店、餐馆、小贩的热闹景象。当年在东安市场的商铺现时多半不在,只有位于五楼的东来顺,地下一楼的老北京一条街、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与安放在新东安门前唱戏、剃头、拉黄包车的塑像,留下几许过往的线索。
有时历史玩弄的把戏并不是消失或遗忘,而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某些东西存在。其实王府井最有欧洲风情的不是步行街,而是从1655年便矗立在这里,其后因地震、大火而多次改建的天主教堂“东堂”。现在“东堂”还是有固定望弥撒的时间,不过因为它古典的欧式建筑风格,使得这里成为拍婚纱照的绝佳地点,脑筋灵活的婚纱照业者,干脆在“东堂”外面放置一辆粉红色的古董车充当背景,这种宗教殿堂与香车美人结合的景象,就像德高望重的老人佩戴粉红色领结一样,具有令人惊奇的喜感。
王府井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里有王府还有水井。曾被湮埋的水井在1998年整修道路时重见天日,就位于步行街北端路西处。其实现在的王府井大街,曾被切割成三段,从东四西大街到灯市口大街称为王府大街,灯市口西街到金鱼胡同称为八面槽,金鱼胡同到长安街为王府井大街,“文革”时将这些路合并称为“人民路”,1975年更名为王府井大街。在袁世凯时代,王府井大街一度变成莫里逊大街,据说原因是这位英国记者曾撰文吹捧袁世凯,为了酬谢他,莫里逊所居住的王府井大街就改为莫里逊大街了。现在从老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莫里逊和他的中国仆人在住所前的合影,当然这个位于北京百货大楼南侧的宅子,如今已片瓦不留了。
不论是精神食粮或口腹之欲,王府井一应俱全。想要买书,可到王府井书店搜罗所需,喜欢尝鲜可到王府井小吃街与东华门小吃街,几个摊子下来,绝对酒足饭饱。这时再到东堂走走,便已是闲适充实的一天。
王府井大街和莫里逊大街
宋卫国
南有“南京路”,北有“王府井”。这一南一北两条商业街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两条大街都是老字号林立的著名商业街。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有许多洋路名不奇怪,因为当年殖民者设立租界的原故。如淮海路解放前叫霞飞路,名源于一战时的法国将军霞飞,又如百老汇路、西华德路等等。
但是,如果你走在北京街头,有外国人问起“莫里逊大街”在哪里?你会知道吗?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大多数中国人未必知道,她在外国可是大名鼎鼎。她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就是我们北京人引以为豪的“中华第一商业街”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的名称曾几经更迭,在清代叫王府大街。北洋政府时期把整条大街分成了三段,起了三个地名。南段叫王府井儿,中段称八面槽,北段为王府大街。
既然王府井是中华第一街怎么会起一个洋名?提起“莫里逊大街”的由来,就不能不提叫莫里逊的澳大利亚籍英国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莫里逊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他住东交民巷,后来他于1902年,用750英镑在王府井大街置办了一处房产。
莫里逊在1912年受聘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授意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组成所谓“筹安会”,充当帝制运动的吹鼓手。有个美国人古德诺为袁世凯当皇帝摇旗呐喊并写了一篇文章《共和君主论》鼓吹帝制适合中华五千年之传统。
莫里逊作为顾问也为了袁世凯一圆皇帝梦四处奔波,出谋划策。袁世凯当上皇帝之后,当然不会亏待这位居功至伟的洋顾问。于是,把王府井大街改名“莫里逊大街”来嘉奖莫里逊,并立上英文的路牌。不过任何逆历史潮流的举动都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袁世凯这个短命的“洪宪皇帝”只当了八十三天就一命呜呼。莫里逊在1919年还曾作为北洋政府的代表出席过“巴黎和会”。
后来,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也渐渐地被风化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提起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王府井大街还曾经有个洋名字。如今,北京人一提“王府井大街”就充满了自豪感。中国的街名还是中文名好。不过,这个“莫里逊大街”的确也目睹了那段受外人欺凌,积贫积弱的近代史,毕竟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清晨,一缕缕的晨曦又一次沐浴着酣睡的王府井大街,似乎要轻轻地唤醒她。北京的天,碧空如洗,天淡云闲,伴随着一如既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亲切、熟悉的声音再次飘扬在北京的上空,王府井大街又要开始新的繁忙充实的一天。王府井大街曾经背负着昔日的沧桑,也必定会见证着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
E. 身穿瑞蚨祥 头戴盛锡福 官踏内联升 脚蹬步瀛斋什么意思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创办人孟洛川是山东章丘县旧军镇人。这一带布行人很多,孟洛川的祖祖辈辈也都是干布行的。他的父亲孟鸿升在山东济南是有名的商人。在山东有一种土布叫大捻布,这种布经久耐穿,很受当地人的欢迎。孟鸿升为人勤俭肯干,不辞劳苦,一年四季奔忙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贩卖大捻布。经过多年的劳动,他积蓄了一些钱财,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济南城内开设了瑞蚨号布店(后改名瑞蚨祥)。 孟鸿升虽然是个商人,但他很好学,粗通文墨,结识了几个破落文人。孟鸿升认为大多数店铺的店名,都很粗俗,不可取。他想把自己开的布店取个既文雅又吉祥的字号。因此,他特意邀请几个好友来家做客,经过推敲,几个人都认为“瑞蚨”两个字好,可做名号。在古代有一种传说的虫子,叫青蚨,稍比蝉大些,能使铜钱来聚。后来,人们就把青蚨代称铜钱。“瑞蚨”的意思是既给人以祥瑞,又会多聚钱财。买卖开张后,生意确实很兴隆。在光绪六年(1880年)左右,孟鸿升去世,他儿子孟洛川当了瑞蚨号的经理。孟洛川年轻有为,善于动脑子,掌管瑞蚨号后,生意更为兴旺。他为扩充营业,在章丘办了个织布厂,专织大捻布,自产自销。店铺的门面,从两间扩大为三间,并把“瑞蚨号”改为“瑞蚨祥”,求得更加吉祥之意。 约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孟洛川曾到北京来过一次,看见北京的游人众多,商业兴隆,买卖好做。回到济南后,就派店中的职工孟觐侯带一个学徒,用大车运了些大捻布到北京卖。山东的大捻布在北京很受一些人的喜爱,带来的布很快就卖完了。约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孟洛川和孟觐侯商议,计划在北京开设门市。 瑞蚨祥的经营作风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且高、中、低档商品齐全,有官僚、富商、大户所需的绸缎、呢绒、皮毛,有一般平民和乡村农民所用的蓝布、白布、花布。瑞蚨祥的绸缎呢绒都在苏州定织,并在每匹绸缎的机头处织上“瑞蚨祥”的字样。瑞蚨祥的花色布匹,最受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因为他们都是用上好的棉纱交给作坊定织定染的,这种布缩水小,不褪色。 另外,瑞蚨祥同贵族、官僚、富户做生意,都是平时买东西不要现钱,采用记账、年终结算清账的办法。像军阀时期的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吴佩孚,北京沦陷时的王揖唐、王克敏,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些官僚等,都买瑞蚨祥的东西。有的一次成交上万元。他们买东西不管多少都是记账。 瑞蚨祥的买卖兴隆,发展快,到了民国初年,在大栅栏西口内,又开设了瑞蚨祥鸿记绸布店和瑞蚨祥皮货店二号;不久,在大栅栏东口和西口,分别开设了东鸿记茶店和西鸿记茶店;并且利用瑞蚨祥的赢利,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开设了几号瑞蚨祥绸布店。 头戴盛锡福 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帽店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最早它是天津盛锡福总店的一个分号,开业于1937年。 解放前,盛锡福总店在天津,创办人是刘锡三。刘锡三本名占恩,号锡三,山东省掖县沙河镇人,家中世代务农。他幼年读过几年书,后因家境不佳而辍学,于是帮助父亲在地里干活,一年,家乡受灾,农田歉收,乡里人四处谋生,他也离家去青岛市一家外国人办的饭店里做杂勤。他为人勤快又好学,在饭店里因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学会了一些日常英语。不久,刘锡三离开了这家饭店,到一家洋行做业务员,负责下乡收购草帽辫。草帽辫是用来制作草帽的,洋行把它收来,运到国外制成草帽再返销中国,以获高利。 刘锡三在洋行里干了几年,对草帽辫的质量好坏、品种和产地,以及草帽的制作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于是他就想自己干。中国人的钱,干吗让外国人赚去?以后几年的时间,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笔钱。民国元年(1912年),他同友人合资在天津估衣街开办了盛聚福小帽店。小店开张后,生意很兴隆,年年盈利。后因东伙发生矛盾,刘与友人分手。这样,盛聚福的买卖分到了刘锡三的手中,并决心把买卖做大些。他从东南银行得到一笔可观的贷款,又在天津法租界21号路选好店址,把盛聚福改为盛锡福,在民国六年(1917年)重新开张。“盛”是“生意兴隆茂盛”之意,“锡”和“福”都是取自刘锡三的名字(刘锡三的乳名叫“来福”)。 刘锡三为了创名牌,防别人仿制冒牌,特向当时政府申请注册“三帽”商标。三帽为一顶四平硬顶草帽,一顶呢制礼帽,一顶皮制三块瓦帽。“三”也取自刘锡三之名尾字。 刘锡三在北京开办了4个盛锡福分店。1936年,西单北大街盛锡福开业;1937年,前门大街和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开业;1938年,沙滩盛锡福开业。这4个帽店都归其柜上大徒弟常瑞苻经营管理。 北京解放后,王府井大街盛锡福帽店参加了公私合营,同时,王府井大街盛锡福还有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宾服务的任务。他们曾给毛泽东主席做过将校呢圆顶帽。50年代,盛锡福为陈毅外长出访印度尼西亚,做了一顶金丝草草帽。60年代,周总理去莫斯科访问时戴的水獭皮帽,也是盛锡福做的。刘少奇主席去莫斯科访问,在盛锡福做了一顶美式圆沿皮帽。乌兰夫、万里等同志也在盛锡福做过帽子。朝鲜金日成首相曾在盛锡福做过一顶海龙皮帽,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做过一顶三羔皮帽。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盛锡福做过帽子。国内外各界人士慕名到王府井大街盛锡福买帽、定做帽子的,不计其数。 官踏内联升 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显示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布做的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靴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字号钱庄的银钱票,最富有。从这个顺口溜中,可以知道马聚源、瑞蚨祥、内联升和四大恒是过去北京最著名的店铺。现在除四大恒不复存在外,其他依然是北京的主要商店。 内联升从创业至现在100多年来,在清代,主要经营贵族官吏穿的朝靴;民国年间,转营地主、资本家富有者喜欢穿的圆口缎鞋;解放后,开始面向劳动大众,既保留千层底布鞋老传统产品,又增添了大量各式男女新式皮鞋等新产品。 内联升是赵廷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的。前店后厂自产自销。赵廷是河北武清县人,父亲在家乡务农。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在东四牌楼一家靴鞋店学徒。由于他为人聪明,又能吃苦耐劳,所以在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期间,学得一手好活计。他出师后,得到当时清朝一个官员的帮助,筹资白银万两,在崇文门内东江米巷(东交民巷)开办了内联升靴鞋店,取名内联升,内指“大内”,清政府,联升意即穿了我店的靴子就可联升三级。当时迷信的人多,愿意听到吉祥之词,内联升这个字号很迎合这些人当官的心理。 内联升开业后,生意很是兴隆。内联升做满清政府官员的买卖,一般的小官小吏,都要亲自来店铺订做购买;而那些中、上级的官员,一般的都派人来,叫内联升去人为其量尺寸做朝靴。最初开业的几年,今年做朝靴,去人量尺寸,试样子,往返要跑好几趟;明年做朝靴,还要派人去,量尺寸,试样子。经过生产经营的实践,赵廷想出个既省事又可拉主顾的好办法,就是把清政府大小官员凡是在他店做过或是买过朝靴的人的姓名、年龄、住址、靴子尺寸、特殊爱好记入专门的账中,叫做“履中备载”。有了这个履中备载,根据它的记载,做的靴准保合脚。这种办法,不仅店铺省事少跑路了,而且也省去顾客很多时间,顾客也很高兴,主顾也就拉住了。 清王朝覆灭后,穿朝靴的人不多了。继之兴起的是小圆口千层底缎子鞋和小圆口千层底礼服呢鞋。这种鞋底子薄,轻便秀气。从政的、为商的都可穿。内联升做的小圆口千层底鞋,鞋面、鞋里和底子布料都选用新料和好料,做工精细,因此,深受顾客的欢迎。当时,穿一件绸子长衫,脚穿一双丝线洋袜,一双内联升的小圆口千层底缎鞋或小圆口千层底礼服呢鞋,其服饰可算上乘,为最时兴、最贵雅者。 凭谁踏破天险,新知虽勤摩挲,助尔攀登高峰;旧伴每付消融; 志向务求克己,化作纸浆造纸,事成不以为功。升华变幻无穷。 相传,步瀛斋鞋店始创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由在朝任官的李姓人士所建,前店后厂,以制作布鞋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当朝官员和上流社会的达官显贵。“步瀛斋”这一字号单从字面上即可发现其创始人希望“生意兴隆通四海”的气魄和浓厚的书香气息。同时亦不难看出,大凡京城的老字号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步瀛斋生产的鞋以品种齐全著称,既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的缎面手工绣花布鞋,又有实用耐穿、深受百姓欢迎的“棉花篓”,也叫大云棉鞋(“棉花篓”以保暖和做工精细著称,过去很多老年人喜穿此鞋),还有专为劳动者准备的股子皮双脸革及鞋。股子皮双脸革及鞋以耐磨禁穿为特点,旧时多为蹬三轮车的脚力工人所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仅靠手工制作布鞋已满足不了各界人士的需要,30年代后期步瀛斋鞋店开始从上海等南方城市购进皮鞋,成为京城最早经营皮鞋的专业鞋店之一。如此一来,南北鞋荟萃,皮便鞋齐备,步瀛斋以其领先一步的气势在京城鞋业中名声大震。另外,它们以“诚信待客”作为经商宗旨,享有“和气步瀛斋”之美誉。因此,京城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步瀛斋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 百年老字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百年老店同样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皇帝女儿不愁嫁”,人们购买商品选择余地小,商店有货不愁卖不出去,特别是有“步瀛斋”这样一块金字招牌,又在大栅栏这样一块寸土寸金之地,所以多少年来步瀛斋的经理们没有为销售发过愁。但是,近年来市场经济无情地把百年老店推入了商品大潮的海洋中。 它们仍然保持了品种齐全的经营特色,上至千元、几千元的进口皮鞋,下至一元多的宝宝鞋,在步瀛斋都能买到。许多大商场不愿意做的生意它们做,它们“不怕利微,只图货全”,而恰恰是依靠货全,步瀛斋引来了众多的回头客。一次,一位外地顾客为老母亲买了一双“放足鞋”,本想回去一定能博得老太太的欢心,没成想老太太却数叨开了:“好不容易碰上双我能穿的鞋还不多买几双?”
F. 您知道王府井卖MLB棒球帽子 有新款吗 都多少钱,打折的有好的吗 有洋基的(NY标志的)和道奇(LA标志的)
我上次去时没打折 在一个叫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 店里 几层我忘了 反正在买运动品牌那层 5层?好像是吧 记不太清 两三百一个的比较多
G. 北京香奈儿专柜有哪些
一共有11家分别是:
1.北京君太百货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33号2楼
2.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255号
3.香奈儿北京王府半岛精品店
北京王府半岛酒店首层
金鱼胡同8号
4.北京君太百货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33号1楼
5.北京老佛爷百货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北大街110号
6.香奈儿北京王府井腕表专卖店
王府井大街225号
北京王府井百货,首层
7.北京百盛复兴门店
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01号
8.北京新世界
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外大街3号
9.香奈儿北京国贸店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贸商城首层
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一号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贸商城地上一层L109-113号
10.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1号
11.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金源店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1号
(7)王府井的帽子店扩展阅读:
香奈儿(法语:Chanel)公司,是由可可·香奈儿在1910年创办的顶级法国女性知名时装店,私人公司。
这家小商店开始只是一家帽子店,1912年可可将店搬至内搬迁至位于旺多姆广场旁边的31号康朋街(Rue Cambon)。
优雅及有革命性的小黑裙以及广受欢迎的香奈儿套装——一个优雅的设计,包括齐膝短裙和干练的短上装,传统上用毛线织成,黑色裁边和金色纽扣,配穿大串珍珠项链。
H. 王府井大街在北京的什么城区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 ,当时称之丁字街。明代,这里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 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 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 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03年,东安市场成立,老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爱逛的地方,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单说它的“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由此足以见得东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 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层移至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筑风格设计装潢,共有自然店铺40家。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名店。内联升、步瀛斋的鞋,盛锡福、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丝绸,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轩的湖笔徽墨,汲古阁的古玩玉器,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和天福号的酱肉以及传统小吃和红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条街都有店铺。
王府井就是王府井,老井如同聚宝盆,它在京城商圈的特殊位置,其他商业街无法取代。来北京还是去趟王府井吧!
像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一样,北京王府井商业大街早已经名声在外了。而对于众多的国人来说,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长城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日程。不知从何时起,旅游、购物都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王府井大街几乎成了人们谈起物质贫乏时代的代名词,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于是,王府井大街决心改变自己的面貌了,自一九九二年起王府井就开始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九九年的八月,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了。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八百一十米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十二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们可以看到,八百一十米长的主街宽敞平坦,红色的花岗岩铺成的地面干净整洁,路面上没有了马路牙的隔断,以前空中密如蜘蛛网的电线也全部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转入了地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九组十八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四十米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如今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错落有致、装修独特的一个个店面,聚来了上百家国内商号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 栩栩如生的雕塑使这条有着700年历史的老街重唤青春,使每天50万人汇集到这里,争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
寸金之地”王府井
王府井指的是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整顿和改造,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以东风市场和百货大楼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现在,王府井大街整饰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客人。
这是一条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区。解放后又有了巨大发展。路西有全国闻名的北京百货大楼,路东有著名的东安市场,这条街上还集中了解放后陆续修建的许多大型专业商店,有全国最大的工艺美术商店、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照相馆以及利生体育用品中心、医药器械商店、王府井购物中心、穆斯林贸易大厦等。全国著名的四联、美白特级美容美发厅都在这条街上。这里还汇集了北京烤鸭店、五芳斋、全素斋、浦五房、东来顺等各具特色的著名餐馆和食品店。最近修建的麦当劳快餐店及国际快餐城也己开业。王府井还有不少老字号和有经营特色的新兴商店,如盛锡福帽店、同升和鞋店、新世界丝绸店、蓝天服装店、雷蒙西服店、建华皮货店、亨得利钟表店、大明眼镜公司、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东华服装公司、百草参茸药店、碧春茶叶店、汲古阁文物店等。这些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王府井,中国第一街
王府井北起东四西大街,南至长安街,全长不过1000多米,却是著名的“中国第一街”,也是观光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1999年,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到东单三条路段被规划成步行街,并和巴黎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结为姊妹街,从此在夏天散放着露天咖啡座、举办啤酒节的步行街,就成为一种对欧陆的模拟和想象。
如同外滩是上海的建筑展览馆,汇集在王府井大街的各式百货公司,也像堆积在不同岩层的化石般,展现了北京不同时代的消费景观。
不过北京人更为钟情的可能是1955年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在过去物质缺乏的年代,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购物,就像到邻近的北京饭店用餐一样,是少数脱离生活常轨而必须极其慎重乃至满怀期待的盛事,因此北京百货大楼之于北京人,就像锦小路市场之于京都人一样,充满着年节欢乐的象征,即便东方广场如何新颖气派,依然不能取代北京百货大楼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实若要说历史悠久,东安市场才真是当之无愧。清朝光绪29年,为了整顿东安门外大街的市容,清政府将附近商贩聚集在废弃不用的八旗兵练兵场,从而形成东安市场,也是王府井日后成为商业街的起点。现在重建的新东安市场当然不复旧时面貌,但是在老一辈文人的随笔杂忆中,依然可见老东安汇聚着吉祥戏院、书店、餐馆、小贩的热闹景象。当年在东安市场的商铺现时多半不在,只有位于五楼的东来顺,地下一楼的老北京一条街、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与安放在新东安门前唱戏、剃头、拉黄包车的塑像,留下几许过往的线索。
有时历史玩弄的把戏并不是消失或遗忘,而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某些东西存在。其实王府井最有欧洲风情的不是步行街,而是从1655年便矗立在这里,其后因地震、大火而多次改建的天主教堂“东堂”。现在“东堂”还是有固定望弥撒的时间,不过因为它古典的欧式建筑风格,使得这里成为拍婚纱照的绝佳地点,脑筋灵活的婚纱照业者,干脆在“东堂”外面放置一辆粉红色的古董车充当背景,这种宗教殿堂与香车美人结合的景象,就像德高望重的老人佩戴粉红色领结一样,具有令人惊奇的喜感。
王府井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里有王府还有水井。曾被湮埋的水井在1998年整修道路时重见天日,就位于步行街北端路西处。其实现在的王府井大街,曾被切割成三段,从东四西大街到灯市口大街称为王府大街,灯市口西街到金鱼胡同称为八面槽,金鱼胡同到长安街为王府井大街,“文革”时将这些路合并称为“人民路”,1975年更名为王府井大街。在袁世凯时代,王府井大街一度变成莫里逊大街,据说原因是这位英国记者曾撰文吹捧袁世凯,为了酬谢他,莫里逊所居住的王府井大街就改为莫里逊大街了。现在从老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莫里逊和他的中国仆人在住所前的合影,当然这个位于北京百货大楼南侧的宅子,如今已片瓦不留了。
不论是精神食粮或口腹之欲,王府井一应俱全。想要买书,可到王府井书店搜罗所需,喜欢尝鲜可到王府井小吃街与东华门小吃街,几个摊子下来,绝对酒足饭饱。这时再到东堂走走,便已是闲适充实的一天。
王府井大街和莫里逊大街
宋卫国
南有“南京路”,北有“王府井”。这一南一北两条商业街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两条大街都是老字号林立的著名商业街。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有许多洋路名不奇怪,因为当年殖民者设立租界的原故。如淮海路解放前叫霞飞路,名源于一战时的法国将军霞飞,又如百老汇路、西华德路等等。
但是,如果你走在北京街头,有外国人问起“莫里逊大街”在哪里?你会知道吗?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大多数中国人未必知道,她在外国可是大名鼎鼎。她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就是我们北京人引以为豪的“中华第一商业街”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的名称曾几经更迭,在清代叫王府大街。北洋政府时期把整条大街分成了三段,起了三个地名。南段叫王府井儿,中段称八面槽,北段为王府大街。
既然王府井是中华第一街怎么会起一个洋名?提起“莫里逊大街”的由来,就不能不提叫莫里逊的澳大利亚籍英国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莫里逊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他住东交民巷,后来他于1902年,用750英镑在王府井大街置办了一处房产。
莫里逊在1912年受聘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授意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组成所谓“筹安会”,充当帝制运动的吹鼓手。有个美国人古德诺为袁世凯当皇帝摇旗呐喊并写了一篇文章《共和君主论》鼓吹帝制适合中华五千年之传统。
莫里逊作为顾问也为了袁世凯一圆皇帝梦四处奔波,出谋划策。袁世凯当上皇帝之后,当然不会亏待这位居功至伟的洋顾问。于是,把王府井大街改名“莫里逊大街”来嘉奖莫里逊,并立上英文的路牌。不过任何逆历史潮流的举动都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袁世凯这个短命的“洪宪皇帝”只当了八十三天就一命呜呼。莫里逊在1919年还曾作为北洋政府的代表出席过“巴黎和会”。
后来,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也渐渐地被风化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提起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王府井大街还曾经有个洋名字。如今,北京人一提“王府井大街”就充满了自豪感。中国的街名还是中文名好。不过,这个“莫里逊大街”的确也目睹了那段受外人欺凌,积贫积弱的近代史,毕竟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清晨,一缕缕的晨曦又一次沐浴着酣睡的王府井大街,似乎要轻轻地唤醒她。北京的天,碧空如洗,天淡云闲,伴随着一如既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亲切、熟悉的声音再次飘扬在北京的上空,王府井大街又要开始新的繁忙充实的一天。王府井大街曾经背负着昔日的沧桑,也必定会见证着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
地名的来历
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是《隋唐演义》小说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 至明代,随着紫 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民国时期,帝王时代结束,百姓渐渐淡忘了这些,在当时,百姓最主要的看重是吃喝住行,那时候的北京,老百姓打不起井,一般的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做洗衣服、蒸饭,而饮用水都是去卖,在电视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推着水车卖水的人,其实卖的水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苦涩味道淡一些而已,而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名为甜水,其实就是无色无味,相对来说,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I. 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有一家帽子店叫什么
应该叫盛锡福吧,那是北京的百年老字号,里面的帽子价格都不低。祝你好运咯~~
J. 李宁线下实体店有卖帽子的吗
李宁线下实体店有卖帽子的。
李宁,是“体操王子”李宁在1990年创立的专业体育品牌。
李宁公司拥有完善的品牌营销、研发、设计、制造、经销及销售能力,以经营李宁品牌专业及休闲运动鞋、服装、器材和配件产品为主,已在中国建立庞大的零售分销网络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并持续加码电商阵地、构建电商生态。李宁公司于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股票编号:02331.HK)。
首家李宁运动时尚店于2017年7月22日落户北京王府井步行街,销售李宁核心品类的当季专业运动装备及运动时尚产品。该店由意大利著名设计事务所量身打造,门店设计简约时尚,与李宁常规店相比,时髦了不少。
进入2019年,李宁大力推进高端大店策略,李宁时尚店在全国开店已将近100家,潮流属性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