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帽:某些国家军队佩带的一种形似船只的软体制式军帽,俄军曾称其为折叠式软帽。
美国陆军的船形帽在两侧面的上檐附有镶边,将官镶金丝线或金色合成金属丝,其他军官镶夹有黑色人造丝或合成金属丝,准尉镶夹有黑色人造丝的银线或银色合成金属丝。
苏联红军1935年开始戴用该帽,陆军只在士兵、军士、军校学员和军事建筑人员中戴用,海军除上述人员外,军官亦可戴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50年代实行军衔制期间,船形帽为军士和士兵的夏季制式军帽。船形帽戴在头上可略向右偏,但其右侧底缘不得触及耳尖。戴好后,从侧面看时其前、后垂直折线与帽顶线应形成一条不间断的折线。帽顶不得受压或变形,使帽子的前顶端和后顶端保持尖顶状。它打起仗来很方便,利于戴钢盔,不易被勾挂,既可当帽子戴,又能当毛巾擦汗洗尘。
因此,至今仍有许多国家的军队采用这种军帽。
❷ 为什么朝鲜战争美国飞行员要戴钢盔,不像二战戴皮帽呢
那个不叫钢盔,应该是飞行头盔!
说起战斗机飞行员的装备,这就要从战斗机的代次说起,比如按照俄制标准,目前战斗机应该分为五代,零代即二战时期的最常见的螺旋桨式战斗机,它们的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电相对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俄制米格-15和美制F-86)而言,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头盔也比较简单,就是皮帽式,其中也没有配备什么供氧或通讯设施。
美军飞行员
最后再提一下,继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诞生之后,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直到目前的第五代,战斗机不断在升级改进 ,飞行员头盔其实也在不断变化,比如现在的飞行员头盔,不仅有通讯功能,还有抗干扰,补氧,甚至还有屏显和夜视等功能,它其实就是第一代飞行头盔的衍生品。
❸ 飞行员为什么要戴皮帽子,额头上还有两个镜片
你说的是二战飞行员吧 现在的哪有戴皮帽子,额头上还有两个镜片的。在二战是由于飞机技术的问题 我认为戴皮帽子原因 一个是有着保暖,和保护头部的作用,而眼镜吧 可能就是 比如你骑摩托车一样的道理 风太大 吹的眼睛睁不开一样。
❹ 民航局对飞行员着装的规定
头发整齐,不得蓄长发或者剃光头(自然脱发除外),不能留胡子,工作时必须穿熨烫过的制服(非执勤时间不得穿制服),执行航班任务一定戴好帽子,领带要刚好长及腰带扣,飞行徽章别在左胸,底端要高出衣袋口两到三公分,鞋子必须是系带黑皮鞋,配黑色袜子。
❺ 飞行员墨镜配什么帽子好看(男),要很有型的
这种帽子不适合带墨镜
❻ 船形帽的帽子典故
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提到船形帽,大家可能最先映入脑海的景象就是老电影里斜挎小手枪、歪戴船形帽的国民党女军官。而事实上,船形帽由于设计简洁、功能实用,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军队的标准军帽,而且还在解放军的军服系列中存在过一段时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有的国家继续将船形帽作为军队的重要装备,而有的国家却已经开始取消长期使用的船形帽。小小的船形帽,在世界军服历史中演绎了一段颇有趣味的“传奇”。 实用和美观:
百年历史的船形军帽
中国空军飞行表演队员头戴船形帽的图片在网上引得网友热议。其实,现代意义上的船形帽的诞生,本身就和空军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一本名为《谈天说地话由来》的书记载,船形帽是在航空兵诞生的时候出现的,更确切地说,是在飞机用于军事目的的时候出现的。而空军的出现是很早的事情了。19世纪初,意大利的军事理论家杜黑就提出了建立与陆军和海军平等的第三大军种——空军——的建议。随后,空军作为一个新的军种开始出现在世界军事领域。而最初的空军飞行员都是从步兵、骑兵、炮兵等各兵种中选送去学习飞行的。步兵、骑兵、炮兵的军帽通常都是大沿帽,但戴大沿帽飞行不太方便,飞行时迎面吹来的气流会把它从头上刮跑。另外,通过硬帽檐戴飞行风镜也不方便。因此,最早的一种航空帽是无帽檐的轻便小帽。由于这种帽子的形状,能使气流环绕它平稳地流过。人们把这种帽子叫作驾驶员帽或者干脆称为船形帽。不过,就此认为船形帽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可能还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如果大家看一看拿破仑那幅跃马向前的著名画像就会发现,他头上戴着的军帽似乎也与船的形状很像,有的专家就将拿破仑戴的这种军帽称作是“古典船形帽”。不过,不论怎么说,船形帽在军中“服役”时间已经颇为漫长的说法是确定的了。船形帽之所以在军中流行,主要原因当然是其所具有的“实用性”。除了当初空军飞行员可以方便地戴着船形帽飞行战斗,陆军军人使用船形帽也有很多实用方面的优势,比如船形帽由于没有帽沿,因此便于士兵戴钢盔,也可以用于在作战训练中擦拭汗水。除了实用,船形帽由于其简洁的设计,也是一种非常美观的军帽,除了在军队中广受欢迎,甚至在世界流行服饰领域也拥有一席之地。于是,船形帽由于其简洁的设计和实用性,成为很多国家军队的必备军帽。
船形帽产生以后,很快在很多国家军队中流行起来。不过,由于历史文化的因素,这种军帽主要还是在欧美国家军队中使用,跨越亚欧两大洲的俄罗斯(苏联)军队也长期装备了船形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船形帽一直是美军的重要军帽样式,查看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当时的美国军人就有戴着“大号”船形帽的。当然,美军船形帽形象最深入人心的可能还是二战期间的。二战中美军的军帽主要有大檐帽、船形帽和贝雷帽,电影《兄弟连》中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的官兵戴船形帽的形象已经深入影迷的心,而艾森豪威尔那张头戴船形帽的标准肖像也有很高的“人气”。时至今日,船形帽仍然是美国军人穿着常服时的标准军帽。苏联(俄罗斯)军队对于船形帽也同样情有独钟。苏联红军1935年开始使用船形帽,苏联解体以后,作为苏军最大继承者的俄罗斯军队,在军服样式上曾一度沿袭苏联军队,船形帽自然也就继续在俄罗斯军队中被使用,而俄军漂亮女兵头戴船形帽的亮丽形象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二战中的德国军队也装备了船形帽,主要是作为野战便帽使用。据说二战期间德军坦克兵也不戴坦克帽,而是戴着船形帽战斗。除了这几个国家以外,还有很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过船形帽,甚至历来以衣着朴素著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在上世纪50年代赶了一回“时髦”,采用了一次船形军帽,但是由于传统审美观的影响,船形帽在我军官兵中却受到了强烈的抵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船形帽是在50年代实行军衔制期间。当时,船形帽主要是作为我军军士和士兵的夏季制式军帽。我军选择船形帽是因为当时多数国家军队都使用了这种军帽,而且这种制式军帽不但美观大方,而且方便作战,观测目标时不影响视线,戴钢盔时可以当内衬。让大家没有预料到的是,船形帽在我军推行以后,并没有受到战士们的好评,甚至受到了官兵的强烈抵制。由于上世纪50年代,我军刚刚与国民党军队和美国军队作过战,而当时美国兵和国民党兵都戴船形帽,因此战士们很不愿意“穿戴得像敌人”。同时,船形帽的标准戴法是歪戴,而这种戴帽子的方法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对于船形帽的这种反感,不仅影响到战士的心情,甚至让群众也产生了反感,有的青年甚至因为部队戴船形帽而不愿意参军入伍。很多战士的家人也对这种“怪异”的军帽有意见,认为这种军帽影响了自己孩子的形象。1957年,《解放军报》还专门就船形帽的问题发表了文章,并受到了成百上千的读者的关注。有关部门最终注意到了船形帽给军队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修改服装制式的决议》,把陆空军士兵的船形帽改为解放帽,军官大檐帽则在节日、外交等场合佩戴肩章时戴用,平时也改为解放帽。船形帽就这样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体系中退出了。不过,几十年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前不久,中国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戴船形帽的形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船形帽在告别中国军队半个多世纪后,似乎又回来了。但是很多人还是对这种军帽戴在解放军军人头上有不同的看法,船形帽要想真正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制式军帽,让大多数人接受,或许还将面临不小的阻力。
江鲁昌: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士兵佩戴“国际帽”(也称船形帽)。当时,老百姓和部队同志对此帽有些难以接受,因为在电影里戴“国际帽”的大多是“女特务”之类的人物。当时驻岛部队积极宣传,向老百姓解释“国际帽”的由来。由于海风大,平潭驻岛部队的士兵戴“国际帽”时必须用左手压住帽子,否则帽子会被海风吹跑。“国际帽”戴没多久,就换回“圆顶帽”了。
❼ 飞行员为什么要戴头盔
二战时期的飞行帽很简陋,主要就是防寒,另外还安装了通讯设备。
现代的头盔就复杂多了,带有精密的电子设备,能够制导导弹攻击等,可以说头盔是整个飞机系统的一部分。另外,还带有氧气面罩,帮助飞行员在高空飞行的时候使用 。
具体的我也说不了很多,但是飞行头盔不仅仅只是一个头盔。
❽ 贝雷帽的相关资料
由于这支部队担负的任务特殊,因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入选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在军中服役满3年,具有高中或大学文化程度,并已取得空降合格证书的优秀士兵。
训练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教授特种部队的基本技巧,关于侦察、生存、航海术与肉体耐力。“绿色贝雷帽”裁定那些通过这阶段的人皆为候选人。第二阶段:包括教育程序、战斗工程、外国武器的使用和专家化职务如医疗和通讯训练。第三阶段:将理论付诸实行,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乌威利国家森林进行一次非常逼真的游击战演习。
经过艰苦而严格的训练,该部队具有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官兵个人作战技能高超,能在30秒钟内打倒敌人。别动队员会讲多种语言,全部了解东、西方和第三世界生产的各种新、旧武器,每人能操作85种左右。他们都是步兵战术的专家,精于伏击、诱拐、暗杀、爆破等,并具有在敌占区和恶劣条件下生存的能力。不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进行空降、潜水,从事山地战、丛林战、沙漠战、滑雪战和游击战等特种作战。 海湾战争中,“绿色贝雷帽”被配属到多国部队的营一级单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关键的通信联络,组织协调战术作战,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被广泛地称为绿色贝雷帽。他们在越战期间曾被广泛介绍,因此当美国在东南亚一带遭受到被击败的命运后,单位就被解散,土气水准降低,直到1970年代末期恐怖分子的威胁导致三角洲部队创立为止。从80年代早期起,陆军对非传统战斗的兴趣开始复苏,这使得绿色贝雷帽得以重组。特种部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再次证明了他们自己,而且陆军似乎也吸取了它的教训。当华沙公约组织结束后的全面国防预算删减时,特种部队不但未削减——事实上他们甚至扩充了。自从1991年,特种作战指挥部开始控制他们自己的预算,并刚完成了对90年代的非传统战斗战术之主要评估。五角大厦之特种作战与低强度军事冲突办公室,1991年的预算有23亿1千万美金,并在1992年要求达30亿美金。
特种部队一词源自于二次大战期间,系用来指英国的特种作战执行人员)和美国战略事务局人员于敌线后方工作者,组织和支援地方性的反抗运动。疯狂比尔多诺凡将军之OSS在二次大战后立刻遣散,在大笔一挥之下一举摧毁了美国实行非传统战斗的能力。当时正值美国陆军中的大营、原子弹和充斥着反精英分子心态的年代。
希腊内战、菲律宾暴动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了特种部队单位的复兴——尽管许多的人力资源的空隙皆以裁撤14个独立的游骑兵连来填补。在1952年6月,第一批志愿者被分配至北卡罗来那州布拉格堡的烟雾弹高地,以成立第10特种部队群。在经过一年的训练后被部署至德国,准备在前苏联和其华沙公约组织联盟国交战时,于东欧实行游击战。
特种部队迅速扩充。绿色贝雷帽——自从1952年起穿戴者是违反陆军规章的——最后终于被承认了。第77特种部队群(空降)是以第10特种部队群(空降)的基本训练军士官组成的,并且被送往寮国训练那里的当地部队。第5特种部队队群(空降)在1961年兴起,第3、第7和第8队接着相继于1963年兴起。
在越南绿色贝雷帽领导大量的当地部队,包括各式各样的越南军事组织、山地部落高棉人。他们必须学习当地语言,行动范围远超过正规陆军单位所能支援的地方,他们将战事带向敌人,挑战越共统治下的乡村地区。许多绿色贝雷帽的行动都经由军事援助越南指挥部,事务与行动群协同,通常解释为特种作战群。 和许多世上的特种作战单位不同,绿色贝雷帽是以群为行动单位,其训练与装备是以在不连续的战区中战斗为依据。组成今日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单位是:
第1特种部队战斗分遣队
第一特种部队群(空降)专门于东北亚和太平洋地作战。包括位于韩国汉城的一个分遣队基地,在那里通行许多不同的亚洲语言。
第3特种部队群(空降)
基地于布拉格堡。每个SFG由3个营组成,每个营有3个连,每连有6个A队。
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
自越战中生存下来的SFG(A)之一,曾于1980年代初期参与闪亮之星部署至埃及,现在专供印度洋与东南亚的行动需要。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被派往沙特阿拉伯,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刚开始时,即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内部从事作战。
第7特种部队群(空降)
于中南美洲行动,第7特种部队群(空降)支持尼加拉瓜的堪查斯,并训练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部队。该群中有一营的基地是位于巴拿马。
第10特种部队群(空降)
直到现在,此单位仍企图在华沙条约组织一旦攻击北约时,突击前苏联与东欧的通讯线路。它的第二战场是在非洲,第10特种部队群(空降)曾在埃及、苏丹和南非等国家工作过。 这是对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的协同作战部队,操作AH6、MH-6、OH-6、MH-60和MH-47。它也与游骑兵共同作战:一架AH-6在支援巴拿马里欧海吐的攻击时损失了。1987年一个已知为特遣部队160的秘密单位在陆军的直升机攻击一艘位于波斯湾的布雷船时被发现。这就是160航空营,包括了和MH-60与MH-47一样为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机动攻击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第160航空营的直升机载着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成员飞进伊拉克去监视敌军部队的行动,攻击战略目标和呼叫空中轰炸。当伊拉克军队围往第5特种部队群(空降)8人的侦察队时,在长达6小时的枪战后,只有几个优秀分子逃出,他们立即呼叫空中攻击,结果造成超过100名的敌军死亡。
黑单位
特种部队包括一些秘密编制,其工作经常维持在神秘的藉口外表之下。这些包括Seapary--联合了陆军和CIA的单位,成立于1981年,以运送特种部队等单位,主要是三角洲部队到世界各地;情报支援活动和黄色水果/快速反应小组。后者在传说中是被赋予反Spetsnaz行动的任务,并在伪装的假商业团体--国际商业保全一一下活动。它在1980年代中期结束,并为其中腐败的财政管理辩解。 美军首次使用现代贝雷帽是在1943年,当时美军第509伞降步兵团的一个营佩戴了英国伞兵部队在战争中使用的栗色贝雷帽。
195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曾试验性地佩戴过绿色和蓝色贝雷帽,但当时觉得效果不佳,看上去有些太“外国化”和“女性化”了,因而很快就被取消了。
然而没过多久,美军便首次开始广泛使用贝雷帽。1953年,一支新组建的专门用于反暴乱和反游击战的陆军特种部队开始佩戴一种绿色贝雷帽。这种贝雷帽最初是由特种作战老手赫伯特·布鲁克少校在1953年设计的,当年便由罗杰·佩泽勒中尉在其指挥的A小队中推广,用于在野外进行延期演练时佩戴。不久,这种贝雷帽便在这支新组建的特种部队中得到了普及,然而美国陆军却一直顽固地拒绝将其列为制式军帽,直到8年后情况才有了转机,这要归功于约翰·肯尼迪总统了。
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计划到布拉格堡视察。这位新任总统对特种作战颇感兴趣,行前他特意指示特种作战中心指挥官威廉·亚伯勒准将,要求特种部队在接受检阅时全部佩戴他们的贝雷帽,因为在他看来,这支部队既然执行的是特种任务,就应该或多或少体现出有别于其他部队的不同之处。对于总统的要求,陆军部虽然颇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得在9月21日致电特种作战中心,批准将这种贝雷帽作为这支特种部队的制式服装。
1961年10月12日,肯尼迪总统来到布拉格堡时,亚伯勒准将特意佩戴贝雷帽迎接这位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见过后品评道:“这种贝雷帽很不错,你觉得的呢?”亚伯勒准将答道:“的确很漂亮,先生,能正式佩戴这种军帽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事了”。
视察布拉格堡之后不久,肯尼迪总统便告诉五角大楼,他认为绿色贝雷帽就是“美国军队勇气与成就的最高象征之一”。在肯尼迪总统的支持下,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得到迅速发展,绿色贝雷帽也声誉日隆,成为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的标志和同义语。为表达对这位已故总统的尊敬与怀念,每年的11月22日,也就是他遇刺的日子,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士兵都要到他的墓前献上一束花圈和一顶绿色贝雷帽。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的政策鼓励各地驻军指挥官大力推广能增强士气,体现各自特色的制服,贝雷帽的使用日益广泛,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了。例如,虽然同是装甲部队,驻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的装甲部队士兵佩戴的是传统的英国黑色贝雷帽,而驻德国的美军装甲骑兵团则佩戴的是红白相间的椭圆形黑色贝雷帽。
1973年,驻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的第82空降师的部队开始佩戴栗色贝雷帽,而在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这种趋势又被打破。那里营区人员佩戴的是红色贝雷帽,宪兵佩戴的是浅绿色贝雷帽,第101空降师佩戴的则是与其军服颜色相同的淡蓝色贝雷帽。在阿拉斯加,第172步兵旅又开始佩戴一种橄榄绿贝雷帽。
1975年,陆军参谋长批准黑色贝雷帽作为空降游骑兵的制式军帽。在以后的几年间,整个事态变得愈发不可收拾,形形色色的贝雷帽几近泛滥成灾。1979年,陆军高层军官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遏止这种失控的势头。陆军领导层允许游骑兵保留其黑色贝雷帽,1980年又批准空降部队继续佩戴栗色贝雷帽,而其他各种类型的贝雷帽则统统被打入非法之列,一律禁止佩戴。
与美国陆军一度混乱的情形相比,美国空军使用贝雷帽则要有序得多。美国空军佩戴贝雷帽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美国空军正式批准空军系统司令部战术空军控制小队士兵佩戴黑色贝雷帽。1984年,北卡罗来纳州波普空军基地的两名飞行员提交了一种带有徽章顶饰的贝雷帽设计方案,1985年,战术空军控制小队的全体飞行员获准佩戴这种贝雷帽。空军联络军官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完成上联合火力控制课程的学业后,也获准佩戴黑色贝雷帽,所不同的是,其贝雷帽用军阶徽章取代了原有的顶饰。空中机动联络军官也获准在空军内佩戴黑色贝雷帽。除了战术空军控制小队、空军联络军官和空中机动联络军官佩戴黑色贝雷帽外,空军中的伞降救援部队、作战控制员、安全警卫部队和作战气象部队也佩戴不同颜色的贝雷帽。 如今,与北约盟国相比,美国军队使用贝雷帽的种类算是比较少的。土耳其、希腊和卢森堡只允许其军队各军兵种使用3种颜色的贝雷帽,但多数国家都达到了4~5种颜色。比利时军队使用了7种颜色的贝雷帽,而英国军队使用的种类最多,达到了9种颜色。
2001年10月17日,美国陆军参谋长埃里克·新关上将宣布,从2002年起,黑色贝雷帽将成为标准的美国陆军制式军帽。新关上将宣称,随着陆军向更轻型化和更机动灵活的方向迈进,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个重大变革过程中,利用这种长期以来体现着游骑兵自豪感的贝雷帽,培养整个陆军追求卓越的态度。他的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了现役和退役游骑兵群体的强烈抵触,也招致了陆军另外两支特种作战单位——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的严重不满。
2002年,陆军正式将棕褐色贝雷帽确定为陆军游骑兵的制式贝雷帽,全体陆军士兵则开始佩戴黑色贝雷帽。
2011年6月13日,美国陆军说,士兵今后身着作战服时不必戴贝雷帽,原因是这种帽子不受欢迎。陆军发言人汤姆·柯林斯说,贝雷帽仍是制式帽,但士兵在作战时不佩戴,改戴有檐巡逻帽。“士兵们抱怨,贝雷帽不实用,”柯林斯说,“它没有帽檐,不能遮太阳,吸汗差。”一名军人向《陆军时报》周刊记者描述戴贝雷帽的感受:“我讨厌在脑袋上戴一只湿袜子。而且,戴着它,皮肤出疹子。”贝雷帽通常是特种部队“独有标志”。10年前,黑色贝雷帽成为陆军普通部队士兵标准装备。换帽计划涉及大约132万名士兵,将节省经费:一顶贝雷帽价格11.9美元,一顶巡逻帽价格6.5美元。柯林斯说,7月开始,在国防部办公的军人将穿常服而不是迷彩作战服。 目前美军使用贝雷帽的种类如下:
美国陆军:
黑色贝雷帽:全体陆军士兵
栗色贝雷帽:空降部队(含伞兵部队)
棕褐色贝雷帽:游骑兵团各营
绿色贝雷帽:陆军特种部队
美国空军:
黑色贝雷帽:战术空军控制小队、空军联络军官、空中机动联络军官
栗色贝雷帽:伞降救援部队
红色贝雷帽(猩红):作战控制员
品蓝色贝雷帽: 安全警卫部队
灰色贝雷帽:作战气象部队
❾ 图中的飞行员头上戴的这帽子叫什么名字
59式飞行帽,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