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牌入驻抢占市场,而要比同行具备更多的优势就要不断升级,从而行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升级。不但在价格上生产力上竞争,品牌商在产品的设计、渠道扩张和市场推广上迎来了统统全方位的挑战。
随着家庭收入不断提升,不同于早期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当下新生儿童的父母对价格敏感度降低。对童装店渴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追求多元化消费。
随着童装的消费需求升级,安踏童装早期的产品理念和专业的运动服装领域,到转变为多元化消费需求。注重于科技、生活领域和时尚。早在2005年,安踏创建了国内首家运动科学实验室,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独立研究机构的国内运动品牌。在2017公布的财政显示,公司的研发成本占收入5.7%,为国内第一。安踏儿童品牌举重于科技研发创新,酷爽系列跑步T恤、高分子粒子能量材质的A-FLASHFOAM虫洞跑鞋子,都是科技产品。
在影视IP跨界合作屡试不爽。安踏童装也展开合作。如近年来热门的漫威和小黄人等等均获得好评。又比如,阿迪达斯联合影视大片《星球大战》推出“星战”主题系列。
各大童装品牌在推广活动上也是创意满满。如巴拉巴垃推出亲子互动营销活动《涂鸦大赛》,以服装礼包作为奖品,调动亲子间参与,增强亲子互动。迎合爱晒宝宝家长们的心理。
童装市场趋向品牌化和细分化行业将进行重新洗牌
目前,国内的儿童3个多亿,消费群体极其庞大。根据《中国童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3到2017年,国内童装市场规模将以9.68%增长。增速大于成人服装。
相较于国外成熟的童装市场,国内的童装市场的容量还远没有饱和。美、日、英三国的人均童装支出在57.98到117.4美元间。相较下,国内的仅为19.2美元。长远看来,国内的童装市场还有很在的提升空间。
随着国内各大服装品牌从粗放式向规模化和精细化转型载,国内的童装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品牌化和品牌效应用更加突出。
在面对这个未来3亿多人口需求的童装市场,每一位入局者都带有野心。当中,安踏集团旗下拥有FILA KIDS、安踏童装和Kingkow三个品牌。它们的市场定位 、目标群众和产品风格都不相同,有助于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行业领头羊。目前安踏童装经过5-6年的发展,已经实现200亿的营收和10%的市场占有率。
随着资本不断涌入,国内的品牌童装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如果仅靠市场红利就想持续发展下去是不现实的。当规模化、精细化和品牌化成为标配,那么童装市场也将进行洗牌。弱势企业会逐渐出局,只有“真正”强大的品牌会留下来。
童装行业前景分析资料来源于童装市场将迎来变革 千亿级市场重新洗牌后谁能笑到最后》
Ⅱ 童装生意好做吗
首先你要算清楚开店前期投入的成本本是多少,然后规划一下自己想在半年还是一年收回成本。
你可以利用现在短视频的火爆,经常拍一些小孩子穿童装的视频发到网络上去,如果有人需要也会自动找你购买。只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才能让你的店稳赚不赔。
Ⅲ 今年的童装生意为什么这么难做了
本人就是做童装的,有一家两千多平的童装公司,近两千五平的仓库,线上也有一家阿里店铺,至于好不好做这个问题,最主要是要看自己的,这个问题和小马过河是一个道理的,别人行不一定你就可以,别人不行也不代表你就不行。整体环境来说,童装市场很大,然而利润率来说的话童装没男装的大,款式来说童装更替没女装快,三者起点最低是童装,所以你能观察一下发现,童装店开起来的很多,这样导致关闭的也会很多,毕竟什么事情都会在更替中前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年轻的女子生了孩子后,想着一边带孩子一边自己能做个事情,首先第一想到的就是开童装店,往往新开的童装店不懂经验,第一批货通常都是小童的,甚至6岁以上的孩子衣服都会很少见到。开不开主要还是要看自己能不能经营下去。
Ⅳ 今年的童装市场前景怎么样
童装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感觉小孩的服装比大人的还要贵,但该买的还是要买。”日前,在乌鲁木齐市时代广场挑选童装的市民刘女士感慨地说,“价钱不是首先考虑的,面料、款式等才是首选。”
我国的童装行业发展的较迟,但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品牌童装企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自2008年开始,我国童装行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受益于我国消费升级与二胎政策红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高端童装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722亿元,并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2012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截止至2017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更是创下近六年来新高,市场规模达到了1796亿元,同比增长14.3%。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4.6%。
2008-2018年中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0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0.5%)
童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六一前夕销量特别好,很多款式都卖断货了。”乌鲁木齐市时代广场一家童装专卖店的促销员告诉记者,“接下来暑期又快到了,应该又会迎来销售高峰,这几天我们门店在忙着补充货品,还将推出不少促销活动。”
“原来大家并不看好童装,从事该行业的人也不多。之前增长可能在20%左右,从2016年开始,增长速度相当快,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增长量应该会达到50%。”福建晋江专业从事童装生产的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陈明表示。
近年来,我国童装行业实现快速增长,鼓励生育政策使童装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2017年中国童装市场零售规模达1597亿元,同比增长9.76%,近五年复合增速8.23%,而整体服装行业零售规模2017年同比增长仅1.36%,童装零售额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服装市场。
“二胎政策的放开,让市场的规模进一步增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陈明说。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儿童业在购物中心所占的比重从2012年的8%已提升至2017的20%。2013年独生子女政策开放二胎后,2014年中国新生儿出生率开始回升,随着鼓励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行,未来新生儿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童装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小孩子身体长得比较快,大多衣服只能穿上一季,就穿不下了。”采访中,大部分家长表示,童装消费相比成人服装具有替换频次高的特点。
从投资者关注的业绩来看,童装板块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较好。近期A股市场上涉及童装的上市企业相继发布了2019年一季报。其中,安奈儿2019年一季报净利润4692.88万元,同比增长30.01%;起步股份2019年一季报净利润4660.85万元,同比增长47.63%;森马服饰2019年一季报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11.6%。
新一轮消费升级推动品牌化发展
“价格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质量和款式。”采访中,不少家长都持这样的观点。
据了解,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父母逐渐成为童装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童装的面料、设计等都更为注重。新的消费观念不仅促进童装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几年童装产品同质化、消费场景单一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但随着90后进入婚育高峰期,有着更高审美要求的年轻父母们,对童装有了更多不同场景的需求。”陈明说,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对童装生产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必须抓住消费趋势的变化,加大研发设计的力度,让童装的风格更具场景化。
福建一家童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之前大量的三四线城市以下的消费者市场,对于童装的购买都是去轻纺市场、服装市场来完成的。但在这几年,对品牌的要求更高了。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购买衣服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服装商场也变得冷清。但记者在乌鲁木齐多个商超走访发现,童装销售处人流量都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品牌童装,前来试衣服的小孩子更多。
据了解,对童装市场而言,具有综合消费体验的购物中心是童装销售的重要渠道,“让孩子在购买过程中享受体验的快乐感觉,特别穿上新衣服的新鲜感是无比快乐的。”乌鲁木齐市民主路上一家商超的负责人表示。
正是看到童装的发展前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服装品牌开始进军童装市场。目前,中国童装行业角逐者主要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约20多个童装品牌。
高端童装行业有待发展
据了解,童装市场的受众主要是0~16岁年龄段人群,按价格划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我国童装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成长空间加大等特点。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品牌尚没有形成,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国内缺乏知名大牌。
“童装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贴牌、杂牌、无牌工厂仍然较多,以及童装企业的设计人员严重缺乏,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陈明表示,“传统童装品牌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不少成人品牌延伸到童装领域,成人品牌的童装业务来势汹汹,童装品牌受到不小的冲击。”
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聚集了近1.3万家童装生产企业、7000余家童装电商企业。从最开始只供线下渠道到借助淘宝等电商渠道,2017年,织里童装的线上销售额高达70亿元。在青岛,即墨区政府此前宣布,该区将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建世界级童装产业集群先行区,争取用5~10年时间,将即墨打造成全国首个世界级童装产业集群。
中国童装市场的集中程度远远小于英美等其他发达国家,仍有较高的增长空间。童装市场份额呈现分散化特征,单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限。中投顾问的报告显示,国内童装前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为11.3%。
这也给了中小企业一些竞争机会。“高端童装行业还没有形成强势领导品牌,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童装行业已然成为我国服装业的最后一块蛋糕,谁都有可能成为童装市场的领导者。”前瞻产业研究院在报告中分析。
“童装的最终购买决策者归根结底并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们的父母。父母的个性化审美也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穿什么往往会彰显家庭品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再对性价比敏感,而是更看重品牌、设计感和个性化。”业内人士说。
Ⅳ 如果现在做童装生意的话,市场前景怎么样
童装市场挺有前景,主要是现在的父母舍得花钱。伊顿风尚童装这个品牌的衣服符合大众消费,市场不错。
Ⅵ 童装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将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不再适应我国国情,取而代之的是"单独二胎"的新政策。
对于服装行业而言,最直接的受益对象显然是童装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高端童装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我国童装市场早已超过1500亿元的销售规模,拥有2亿元0-14消费群体。
由于我国童装市场起步较晚,品牌建立时间较短,整体而言童装市场处于成长期。但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长久以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每户家庭仅有一个小孩,父母相当愿意为小孩花钱。加之现在二胎政策的放开,乐观估计每年将以100-150万人的速度释放出儿童市场的一个庞大增量。婴童人口基数上去,对于童装市场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利好。不过,鉴于目前消费水平的企高,较高的通胀压力,在经济压力下可能将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家庭选择不生育二胎。然而,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即使不是大比例的二胎生育人群,只要生育人口基数大,增量婴童人口规模也是可观的。
面对服装业的新盈利增长点,各方纺织服装企业磨刀霍霍欲在低集中度的高增长行业中赢得先动优势。森马服饰未来将提高童装业务投入、提升其战略地位;扩充0-3岁婴童产品线;调整经销商渠道,增加0-3岁婴童服装零售面积。特步管理层也在2013年半年报中表示,看好国内庞大的童装市场潜力,将继续扩充"特步儿童"系列,并设有一个专门管理该产品线的独立团队。安踏、361度等众多运动服饰品牌,也纷纷加码童装业务。截止至2013年上半年,安踏儿童体育用品店已经达到811家。即使国际高端奢侈品牌如GUCCI、DIOR等也在其品牌旗舰店中专门辟场地,布局童装零售。
Ⅶ 摆地摊卖童装赚钱吗童装生意好做吗
摆地摊卖童装是赚钱的,童装这个产品一年四季都是赚钱的,现在的家长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所以摆地摊卖童装肯定是赚钱,关键是童装怎么卖才赚钱,下面说一下摆地摊卖童装赚钱的技巧如下:
1、摆地摊卖童装的对象是家长们,所以要求童装的质量要非常好,不能卖质量差的,进货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有味道太重的,不要有破损的童装。
2、摆地摊卖童装摊点要选择好,选择摊位的时候要家长们地方多的,比如小区门口,学校门口,大型商场门口之类。总而言之,可以选择的地点是:夜市、天桥、小区、大型商场、学校附近等地。
3、童装的定价问题很重要,童装不能定价太低了,如果定的太低,客户会认为货的质量很差,但是定价又不能高的离谱,毕竟是摆地摊,合理的价格就最好了,一般是进货价的3倍上下最合理了。
4、摆地摊的一些技巧要掌握好,尽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地摊客户群的一个通性。特定产品制定一口价策略,不讲价是证明利润最低化,这也可以吸引一些比较小心的客户。尽可能的吆喝下,充分的分析客户的心理,因为摆地摊赚钱是其中一个目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Ⅷ 明年想开家服装店,做童装怎么样
现在实体店生意难做,要入一个行业也是千难万选。
但是目前随着国家政策二胎开放以来,很多人把眼光放在了童装生意上面,那么童装生意到底好不好做?目前的童装市场怎么样呢?
1、市场大。
在成人服装市场趋于饱和的背景下,童装市场正成为服装行业的一个新兴增长点,现在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二胎政策放开的利好推动下,我国童装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速。其市场规模有望于2018年突破1500亿元。儿童在不断长身体,需要不停购置新衣,80、90后的父母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市场潜力大还是比较大的。
2、需求大
3.6亿儿童需求,14亿人消费群。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实,未来每年新生儿数将介于1780-1950万人。
3、利润高
我们按照一个正常家庭来算,一个家庭4个老人,2个大人。6个成人养一个孩子,万千娇宠集一身,舍得花。据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的调查,80%家庭的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30%—50%,童装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支出项目。
市场还是有空间的,这个毋庸置疑。
做童装最重要的还是货源问题,如果你的货物质量好款式众多,价格还便宜,是肯定能从周围的店里脱颖而出的。
Ⅸ 现在童装市场怎么样
线上和线下,线上的价格有优势,但质量不一定有保证,线下的价格虽然没有优势,但孩子的体型有不一定所以可以试穿,而且能知道质量怎么样。所以建议还是线下。
Ⅹ 开童装店市场前景可观吗
《中国童装市场2009-2012年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将进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进入高峰期。“婴儿潮”带来的就是“婴童经济”的全面爆发。有关资料显示,自2000年之后,中国婴童产业增长率高达30%,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婴童产品消费大国,到2010年将有望迈入“万亿俱乐部”。而在这个婴童产业中,童装将占据重要份额。
今年5月,在北京市商业信息中心统计的女装、男衬衫、男西服、童装、皮衣和女鞋的数据中,女装、童装、男衬衫和女鞋在本月的日均零售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其中童装的日均增幅达到35.28%,在六类服饰中最高。
一、后来者争相掘金童装市场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是许多产业发生变局的动因。原本已是白热化竞争的中国服装业,也在加速求变的步伐。
近几年,在国内服装市场,男装、女装、休闲装、运动装等“战场”到处弥漫着竞争的硝烟味,而伴随着这场金融风暴的深入,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国际品牌,表现在各种营销渠道的淘汰率都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惨烈。但在童装市场,虽然也存在竞争,但相对显得“这边风景独好”。现实的情况是,迄今为止国内童装市场还没有形成如男装、女装、休闲装、运动装那样的全国性品牌或领袖品牌,品牌集中度尚不高。正是如此,越来越多后来者都看到了机会,尤其是那些本就与鞋服与时尚相关联的产业。
今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国内运动品牌361°融资约18.1亿港元,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明年启动童装业务。事实上,七匹狼、康奈、安踏等众多本土知名成人鞋服品牌在这次“童装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电子商务的逐步成熟,也使一度靠成人男女装取胜的B2C公司也将触角延伸至童装领域。目前最火爆的两大服装B2C公司凡客诚品和麦考林均做起了童装生意,价格与时尚依然是他们攻城略地的法宝。
此外,遍览中国童装热淘金众生相,也闪现着国际品牌的身影,如Baby Dior、D G baby、ARMANI Junior等。最火爆的还属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大世界运动品牌,凭借着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出色的市场营销策略,后者启动仅两三年的童装童鞋项目已迅速占据了市场制高点。
作为童装热的衍生品,各种专业孕婴童展会也成为淘金军团的一员。在2008年的“第八届上海儿童、婴儿、孕妇产品博览会”上,有65个童装品牌及53个玩具品牌参展。今年7月29~31日举行的第九届CBME上海儿童、婴儿、孕妇产品博览会,也特别为国内外童装企业推出“第一届上海CBME儿童服装及配饰博览会”。
二、“童装热”看上去很美
今年六一前夕,各地工商局纷纷发布童装质量监测报告,例如广东省工商局发现童装合格率只有34.1%,除去标签不合格的童装外,内在质量合格的仅为五成,其中不少知名品牌均榜上有名。这个触目惊心的结果正是中国童装业现状的真实反映。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童装市场50%的份额被国际品牌占据,国内70%的童装企业处于无品牌状态,同时因为缺乏明确定位,大部分企业很快陷入低水平、同质化和价格战的竞争泥淖之中。“童装热”看上去很美,但现实的残酷性使每个不同路径的进入者的未来不得不正视市场的检验。传统的本土鞋服企业将品牌和产品线延伸到童装童鞋领域,这会是他们得心应手的世界吗?市场自然会用时间来检验这些问题。
三、1000万本钱打出亿元战果的生意经
“一切请拭目以待。中国市场太大,也许各种档次的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我们中国童装品牌要学会成为时尚和品位主导者,而不是跟风模仿,陷入同质化竞争怪圈。”。
总部位于广州的T100亲子童装堪称中国童装的“大黑马”,去年至今连续被《北大商业评论》、《21世纪商业评论》、《创业家》等国内商业案例专业期刊分别作重点报道。创业初始投资资金仅为1000万元的T100于2003年“非典”期间杀入童装市场,仅用了4年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亿元大关,从而成为高端童装细分市场销售迅速超过亿元的“大黑马”。T100曾对顾客购买行为跟踪分析,其VIP客户保持了80%以上的回头率,连续5年增长率都在50%以上。去年受金融危机和地震的影响,销售额增长略有放缓,但仍然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