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鸡冠帽的简介
撒梅人是彝族的一分支,分布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彝族自治乡(已经撤乡改街道办)。“鸡冠帽”是撒梅人服饰最具特色的地方。“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在表面上绣上各种花卉,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鸡冠帽是撒梅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撒梅族姑娘要拥有至少一顶鸡冠帽。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永远光明和幸福。
鸡冠帽在云南这边的彝族女性当中都有佩戴的习俗,例如名片里面的那个就是楚雄地区彝族女性佩戴的鸡冠帽,撒梅人的鸡冠帽主要是用黑色绒布做成,上面有绣花。
2. 彝族公鸡帽怎么戴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8
彝族带帽子的象征:
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异,不同支系的服饰及手工艺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环抱,峡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朴、独特的服饰风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着长裤。裤脚有大、中、小三种。女子上着大襟右衽衣,下着百褶裙。
彝族鸡冠帽是女装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饰,因其形似鸡冠而得名。这种帽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几张布叠起来,缝紧;第二步是根据帽圈的大小,按公鸡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两片;第三步把这两片布的两端及上部缝好即成;第四步进行装饰。
装饰最为繁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镶银珠的鸡冠帽,以直径约为5至6毫米的银珠串起来,从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层紧挨一层地把银珠串铺在布片上钉紧。镶好银珠,整个帽面都是银珠,而且很有秩序。
这种华美的银珠鸡冠帽戴在头上,银光闪闪,极其引人注目。二是绣花鸡冠帽,在布面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各种纹饰。三是绣花加银饰鸡冠帽,在绣花鸡冠帽的空余地方再镶上银花、银链。这种鸡冠帽既有绣花又有银饰,另外一番风韵。但森林中的魔王对姑娘不怀好意,总想霸占她。
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里,小伙子和姑娘在森林中约会,魔王突然降临杀害了小伙子,把姑娘强行带走。然而聪明的姑娘趁其不备,逃了出来。魔王发现后,紧追不舍。
当她跑到一个村寨边时,公鸡就“喔喔”地啼叫了起来。魔王听到鸡叫声,知道前面有人家,不敢再追赶姑娘。姑娘终于逃出了魔掌。
姑娘带着公鸡来到心爱的小伙子被害的地方。当公鸡“喔喔”鸣叫起来后,奇迹出现了,小伙子复活了,姑娘高兴地搀扶着小伙子回到村子里。后来他们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美满得生活。
彝族人民不仅把戴鸡冠帽作为吉祥的象征,而且将它作为一种审美的标准。同时也是妇女们聪明才智的结晶。哪位姑娘的鸡冠帽做得漂亮,她就会赢得人们的赞扬。因此,鸡冠帽在彝族妇女中广泛流行,制作技艺不断提高。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红河地区的一个山寨里,两个男女青年在劳动和生活中,相识相爱。姑娘心灵手巧,貌若山花,小伙子勤劳勇敢,人们都称赞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4. 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么理解
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一句歇后语,取冠的谐音官,冠上加冠也就是官上加官。
虽然冠上加冠本身就有以下释义:比喻不恰当的多余的行动。但在这句歇后语中通常不用这个解释,而只用官上加官的意思,是祝人升官,步步高升的用语。
5. 彝族姑娘戴的鸡冠帽有一个什么传说
彝族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鸡冠帽是彝族姑娘服饰当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帽饰。形制独特,制作精美的鸡冠帽是彝族撒梅人生活习俗、历史文化作用于服饰上的典型体现。
彝族是我国西南人口较多且分布较广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其穿戴也是因地而异,因支系不同而异彩纷呈。鸡冠帽是彝族撒梅人特有的帽饰,因其独特的形制,美丽的外观以及动人的传说使之成为当地彝族服饰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繁星。
一.关于鸡冠帽
鸡冠帽是尼濮(撒梅人,彝族支系之一)未婚女子的帽饰,彝族称之:“撒尼莫吐”(撒尼帽子),因帽形似鸡冠,故称“鸡冠帽”,又称“公鸡帽”。
撒梅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云南昆明、红河州、楚雄州。鸡冠帽是撒梅人服饰最具特色的地方。撒梅人喜镶很多的“银泡”,鸡冠帽也不例外。其形状是将硬布剪成鸡冠形,在表面上除了镶绣大小银泡外还绣上各种花卉图案。鸡冠帽一说凡女孩年满三岁以后都要戴此帽,直至出嫁为止。而在昆明西山区撒梅族姑娘在订婚以前,所戴“鸡冠帽”鸡头向后,表示未婚,订婚“吃大酒”仪式上,就要将“鸡头”从头后转向头前。
如今,各民族的习俗都在变化,但每逢节庆日,撒梅族姑娘们仍喜于穿着自己艳丽多姿的民族服装,戴上心爱的鸡冠帽参加各种喜庆活动。
二.撒梅人为何戴鸡冠帽
关于鸡冠帽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撒梅人的鸡冠帽深为彝族姑娘喜爱有它特有的原因,不仅源于彝族人的生活习俗,还因为它有着美丽的传说。
1. 与久远的生活习俗相关
我国饲养家禽的历史由来已久,而鸡作为家禽被饲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过去,钟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起居以及劳作等没有具体的时间观念,都依靠雄鸡来报晓,鸡叫三遍的时候人们纷纷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特别在农忙怕时候,雄鸡报晓唤起熟睡的人们,以免耽误农时。
2. 鸡冠帽的传说
关于鸡冠帽的来历,更多的是与传说有关。主要有公鸡帮助撒梅人御敌传说、雄鸡降妖驱魔传说以及雄鸡治蜈蚣的传说等。如今,比较耳熟能详的是雄鸡降妖驱魔传说。这里主要讲述雄鸡降妖驱魔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彝家恋人,姑娘长得漂亮如花,小伙子十分英俊。一天夜晚,他们在林中相会,被森林里的妖魔发现了,妖魔残暴的把小伙子给残害了,并企图强占美丽的姑娘。这位彝族姑娘悲愤万分,她奋力的逃跑……快跑到山寨的时候,眼看就要被妖魔抓住,恰好传来了公鸡的啼鸣声,愚蠢的妖魔以为天要亮了,吓得掉头逃跑了,美丽的姑娘得救了。后来小伙子也醒了过来,他们幸福地结为了夫妻。
为了表达他们对公鸡的感激之情和希望能永远得到雄鸡的护佑,姑娘模仿鸡冠做了鸡冠帽戴在头上。
三.鸡冠帽象征的意义
同白族姑娘的帽饰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风花雪月”一样,彝族鸡冠帽子上也有特别的所指:帽子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喻示光明将永远伴随她们。据说,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陪伴姑娘,可以驱邪避害,逢凶化吉。彝族鸡冠帽同汉族地区的公鸡能避邪以及寓意吉祥如意(取“鸡”的谐音“吉”的意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四.鸡冠帽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彝族鸡冠帽是彝族民俗文化的产物之一,它不仅代表了彝族撒梅人的民族标志,审美情趣,还有着深藏背后的文化内涵。
1.它是彝族人民勤劳的象征
戴鸡冠帽的彝族撒梅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官渡、红河元阳、金平、楚雄等地。村寨选址多在地势险要的高山坡地带或河谷地带的向阳山歧。大多依山傍水,高山地带,少有平坦的地势,这给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带来了局限。彝族撒梅人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不畏艰苦,用自己的双手自己自足,创造了自己的幸福。上文已提到过去当地彝族居民需公鸡报晓早起耕种,莫误农时。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的勤劳。笔者有幸在红河元阳彝族山寨生活过一段时间,真实地感受了当地彝族居民的勤劳,彝族居民的生活也日益提高。尽管现今有了钟表报时,但鸡冠帽这种独特的帽饰却被勤劳智慧的撒梅人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成为撒梅人勤苦劳作的有力见证。
2.它表达了彝族人民对完美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
彝族人不乏歌颂坚贞爱情的史诗、传说。如《阿诗玛》。或许雄鸡降妖驱魔的传说不及《阿诗玛》轰轰烈烈和广为外族人知晓,但它同样表达了彝族姑娘对完美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雄鸡降妖驱魔的传说中的美好结局恰恰是彝族民间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观和幸福观的集中体现。
3. 它体现了彝族精湛的手工艺,具较高的观赏价值、珍藏价值
彝族鸡冠帽形制酷似鸡冠,惟妙惟肖。种类又分镶有银珠的银珠帽、绣花鸡冠帽和绣花加银饰三种。华贵美观,异彩纷呈。它充分展现了彝族姑娘精湛的手工技艺,也是彝族妇女们聪明才智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珍藏价值。
鸡冠帽凭着其独特造型和优美外观以及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对象,还走进了普通人的视线,甚至成为旅游商品。它作为一种媒介物散播着彝族撒梅人特有的民俗民风。
鸡冠帽这一具有独特地域的帽饰,它是彝族服饰文化的有机部分,构成了彝族撒梅人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形制特别、制作精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的鸡冠帽是彝族服饰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6.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么属相,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么理解
提起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么属相,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公鸡戴帽子,另外,还有人想问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么时有所闻,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生透亮,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么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一句歇后语,取冠的谐音官,冠上加冠也就是官上加官。
虽然冠上加冠本身就有以下释义:比喻不恰当的多余的行动。但在这句歇后语中通常不用这个解释,而只用官上加官的意思,是祝人升官,步步高升的用语。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猜一生肖?
鸡戴帽子——冠上加冠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打一个动物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打一个动物——答案:猴子。
沐猴而冠
mùhóuérguàn
[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冠;不能读作“ɡuān”。
[辨形]沐;不能写作“体”。
[近义词]衣冠
[辨析]~与“衣冠”有别:~可形容坏人;也可形容好人;“衣冠”只能形容坏人。
[例句]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的穿着西洋礼服;其实都是资本家的走狗。
冠上加冠(官)
歇后语 公鸡戴帽子 的答案是什么?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猜一生肖
我个人觉得是:
龙:力量,热心,成功,胆量,健康,多情,僵直,迷惑,不信任,自夸,不满多言。
属相是龙的人一般专心致志,果断肯干。
孝顺,慷慨,善于理财。
满意请采纳,谢谢!
公鸡戴帽子的下一句
公鸡戴帽子官上加官
或加官进爵
鸡冠上戴帽子一官上加官打一生肖?
兔,“兔”字的上部形如鸡冠,在“兔”的上面戴上帽子,变成“冕”字,意为“加冕”,即官上又加官了。
要说是生肖是大公鸡,要说是歇后语是官上加官
以上就是与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怎么理解相关内容,是关于公鸡戴帽子的分享。看完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是什么属相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7. 黄圣依穿彝族传统服饰美翻天,鸡冠帽与唇色配成套,精致到骨子里
近日,《希望的田野》曝光一组黄圣依彝族民族风大片,成功化身彝族本土美女的她人惊艳众人。这身造型把她特有的古典美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不知道是该羡慕她的颜值还是她的气质,女人味太足了!
镜头中的黄圣依入乡随俗能力超乎常人,成功成为其中一员的她凭借着出色的容貌成为人群中的翘楚。身穿彝族服饰,头戴彝族鸡冠帽,手弹彝弦,唇红齿白笑容美,长发飘飘似仙女的形象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穿越时空的感觉太让人震惊了。
民族服装最大的特点就是精致,一针一线纯手工缝制而成,别具一格制作手法和流水线作业制造出来的单品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点从黄圣依的身上就能看的出来。除此做工之外,它的服装都是以套装形式出现,层次感有了,时髦感也有了,格调大气但不会哗众取宠,纯天然的民族特色美的移不开眼。
最常见的就是黄圣依身上这种上短下长和上紧下松相结合的单品搭配方式。修身衣身凹出完美身形,低调中展示女人味。外扎束腰让最下端的衣摆呈现出裙撑的效果,为搭配拖地阔腿裤创造了条件,拼接版型设计与上衣隔空呼应,单品简单但效果高级,让黄圣依变成了妥妥的“大自然女神”。
看过黄圣依出演的电视剧《天仙配》的人都知道,自带仙气的她穿起民族风的单品一点不露怯。这次选择了一款宝石蓝刺绣旗袍裙,修身版型勾勒出凹凸有致的身形,生完两个孩子后的身材依然曼妙如少女。因为有骨感纤细身形做支撑,内搭绿色针织毛衣也没让身材走形。不过这件旗袍裙非常挑剔身形肤色和气质,穿衣没自信地尽量选择宽松版型的复古风服装。
黑色套装裙穿上身并没有想象中的庸俗,大而立体的印花设计虽然不同于小碎花的精致,但好歹有纯黑色面料做打底,简约干练又自带特色。如果你的身材五五分或者身材比例划分不明确的人,短款上衣搭配高腰裤装的选款方式一定要借鉴一下,实用性超级棒。
作为真正意义上富家太太,黄圣依回归正常穿衣风格的时候很美很飒,全身黑单品让整体看上去干练立体又霸道强势。黑色单品自带塑形特效,可以横向收缩竖向拉长,身材有点小缺陷的人都可以借鉴。如果感觉全身黑太沉闷,也可以搭配一件亮色调的透气单品与之呼应,精美混搭。
黑色连衣裙配小西装会让整体变得更加美艳高级,既有连衣裙展示女人味又有小西装压制女人味,不同风格的单品相互碰撞,层次丰富,时髦洋气。不喜欢简约风穿搭的,可以用极具设计感的不对称裙装来代替,可以是面料拼接也可以是前短后长的剪裁设计。当然了,如果想要更加洋气,选择外搭饰品与之搭配也不是不可以。
而现身机场的黄圣依就像普通人一样,不会选择太过华丽浮夸的单品上身。短款立领小棉服,精致又干练,可爱减龄的涂鸦爱心清爽透气,与绿色针织毛衣搭配活力满满,如果不是因为外套厚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春天到了呐!冬天穿浅色单品,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显胖,所以比较推荐身材好的女生借鉴。
粉色修身大衣并不是人人能驾驭的款,如果你没有绝佳的气质,恐怕想要变成粉嫩公主的愿望会落空。肤色不出挑的人穿上会显得格外俗气,不管你是专柜限量款还是高定版,穿上身都能秒变地摊货。粉色单品并不是值得推荐的单品,想要达到减龄要求,其他色系也可以达到你的标准。
8. 彝族的帽子有什么象征
彝族带帽子的象征:
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异,不同支系的服饰及手工艺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环抱,峡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朴、独特的服饰风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着长裤。裤脚有大、中、小三种。女子上着大襟右衽衣,下着百褶裙。
彝族鸡冠帽是女装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饰,因其形似鸡冠而得名。这种帽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几张布叠起来,缝紧;第二步是根据帽圈的大小,按公鸡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两片;第三步把这两片布的两端及上部缝好即成;第四步进行装饰。
装饰最为繁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镶银珠的鸡冠帽,以直径约为5至6毫米的银珠串起来,从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层紧挨一层地把银珠串铺在布片上钉紧。镶好银珠,整个帽面都是银珠,而且很有秩序。
这种华美的银珠鸡冠帽戴在头上,银光闪闪,极其引人注目。二是绣花鸡冠帽,在布面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各种纹饰。三是绣花加银饰鸡冠帽,在绣花鸡冠帽的空余地方再镶上银花、银链。这种鸡冠帽既有绣花又有银饰,另外一番风韵。但森林中的魔王对姑娘不怀好意,总想霸占她。
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里,小伙子和姑娘在森林中约会,魔王突然降临杀害了小伙子,把姑娘强行带走。然而聪明的姑娘趁其不备,逃了出来。魔王发现后,紧追不舍。
当她跑到一个村寨边时,公鸡就“喔喔”地啼叫了起来。魔王听到鸡叫声,知道前面有人家,不敢再追赶姑娘。姑娘终于逃出了魔掌。
姑娘带着公鸡来到心爱的小伙子被害的地方。当公鸡“喔喔”鸣叫起来后,奇迹出现了,小伙子复活了,姑娘高兴地搀扶着小伙子回到村子里。后来他们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美满得生活。
彝族人民不仅把戴鸡冠帽作为吉祥的象征,而且将它作为一种审美的标准。同时也是妇女们聪明才智的结晶。哪位姑娘的鸡冠帽做得漂亮,她就会赢得人们的赞扬。因此,鸡冠帽在彝族妇女中广泛流行,制作技艺不断提高。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红河地区的一个山寨里,两个男女青年在劳动和生活中,相识相爱。姑娘心灵手巧,貌若山花,小伙子勤劳勇敢,人们都称赞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9. 彝族帽子怎么戴
不同地方的彝族头巾样式和佩戴方法不太相同。
大小凉山的彝族妇女,喜戴一种类似瓦盖的长方形绣花包头,包头前端遮住额头,好似帽檐。未婚成年少女梳一条发辫,将发辫盘于“瓦盖”之上。成年妇女则梳两条发辫,在脑后交叉向前盘于头顶,是结婚的标志,也有的地方用黑布做成梯形帽包头。生过孩子后就戴“罗高帽”。
滇中、滇南一带的彝族少女,喜戴一种色泽鲜艳的“鸡冠帽”。“鸡冠帽”所用银泡多达千余颗。雄鸡是这一带彝族人崇拜的神物,银泡则代表星星、月亮,象征着光明和幸福。
彝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一个人数比较多、比较古老的民族。彝族所处地域幅员辽阔,支系众多,因此,其穿戴因地而异,不同支系的服饰及手工艺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四周山川环抱,峡谷深邃,巨流滔滔,由此早已形成彝族古朴、独特的服饰风格。
彝族男子穿大襟右衽、窄袖上衣,下着长裤。裤脚有大、中、小三种。女子上着大襟右衽衣,下着百褶裙。
彝族鸡冠帽是女装不可缺少的配套服饰,因其形似鸡冠而得名。这种帽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把几张布叠起来,缝紧;第二步是根据帽圈的大小,按公鸡冠的形象,把布剪裁成相同的两片;第三步把这两片布的两端及上部缝好即成;第四步进行装饰。
装饰最为繁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镶银珠的鸡冠帽,以直径约为5至6毫米的银珠串起来,从帽的外沿起,由外及里,一层紧挨一层地把银珠串铺在布片上钉紧。镶好银珠,整个帽面都是银珠,而且很有秩序,这种华美的银珠鸡冠帽戴在头上,银光闪闪,极其引人注目。
二是绣花鸡冠帽,在布面上绣上自己喜欢的各种纹饰。
三是绣花加银饰鸡冠帽,在绣花鸡冠帽的空余地方再镶上银花、银链。这种鸡冠帽既有绣花又有银饰,另外一番风韵。
彝族人民不仅把戴鸡冠帽作为吉祥的象征,而且将它作为一种审美的标准。同时也是妇女们聪明才智的结晶。哪位姑娘的鸡冠帽做得漂亮,她就会赢得人们的赞扬。因此,鸡冠帽在彝族妇女中广泛流行,制作技艺也在不断提高。
彝族它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以及风俗禁忌。风俗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两个方面。
彝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彝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点,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
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伺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
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
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彝族的待客习俗,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杀羊杀牛)迎客的好客之风,客至,必须杀牲款待客人。杀牲之前,执活牲于客人面前让其过目,俗称“领牲”,以此表示对客人的诚意和敬意。宰杀后,自首至尾、四腿、肚杂一锅煮之,煮熟后-一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全席”。
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砣砣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
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席间,主妇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碗中饭吃光,便添饭给客人。彝族认为,客人碗里的饭吃光后才给他添饭是不礼貌的。
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彝族也会递茶。彝族人也会每人发给一个小沙罐、一个茶杯,互不占用,意思是,饮别人饮过的茶不过瘾,同时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
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若客人不会抽烟,或不能饮酒,不要拒绝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饮,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感谢。
彝族的习俗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很广,大到节日,小到生活细节,彝族风俗是彝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的规范,经过长久的发展,成为一种特色的彝族文化。
10. 彝族妇女戴鸡冠帽,这是表达什么意思
在昆明街头,人们常被一群群头戴“鸡冠帽”,身穿花边衣裳的少数民族姑娘所吸引。她们是撒梅人,为彝族的一支。在红河西岸,楚雄彝族自治州,“鸡冠帽”也很盛行。
从此,雄鸡驱赶魔王的故事就在彝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姑娘们也就把象征吉祥和幸福的“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自己,那无数的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远光明。“鸡冠帽”一代传一代,越做越精巧,越绣越漂亮,寄托着彝族姑娘对邪恶的憎恨和对幸福的向往,也把彝家姑娘装扮得更加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