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缅甸人帽子上

缅甸人帽子上

发布时间:2022-09-12 07:13:02

⑴ 既然缅甸没有姓氏,对于缅甸人应该如何称呼呢

缅甸人很重视在名上区分性别、长幼、尊卑。因此,他们在每个人的名前面都加一个前缀称呼。

这个“前缀”一般表示自谦或尊敬,且随着年龄增长或社会地位改变而改变。

一般来说,男人名前加“貌”、“郭”、“吴”字等,女人名前加“玛”、“杜”字等。

男性对少年或幼辈称“貌”(意思是弟弟、小弟),对青年或平辈称“郭”(意思是小伙子、兄长),对长辈或上级称“吴”(意思是大叔、先生)。

年轻的女性无论婚否,或自称时,一般在名前加“玛”字(意即少女),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则名前加“杜”字(意即夫人、太太),以示尊敬。

常用的尊称中,还有其他一些称呼,是军官的,前面加“波”字;是老师的前面加“塞耶”;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名前加“德钦”二字,表示“主人”;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喜欢在名前加“耶波”,意思是“同志”。

(1)缅甸人帽子上扩展阅读

缅甸人在人际交往中待人十分谦恭、友好,他们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有三种。

1、合十礼

由于缅甸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他们在社交活动之中,一般都习惯于向交往对象行合十礼。在缅甸,在行合十礼时不仅要问候对方,而且戴帽子的人必须首先将帽子摘下来,并且夹在腋下。见到僧侣时,对其只能行合十礼。

2、鞠躬礼

缅甸人在见到长辈、上级或学者时,大都要向对方行鞠躬礼,以表示自己特殊的敬意。

3、跪拜礼

在民间交往中,缅甸人在参见父母、师长或者僧侣时,往往讲究要“五体投地”,向对方行跪拜大礼。这种礼节,其实出自佛门。按照佛教教规,在行跪拜礼时,行礼者须使自己双手、双脚、双肘、双膝、额头同时接触地面,并且在此前后双手合十举至头顶。

在日常生活中,缅甸人对长辈尊重有加。他们讲究,晚辈在向长辈递送东西时,必须使用双手。在递细小物品时,可单用右手,但应同时以左手托扶右手下部。

在长辈面前通过时,晚辈应当躬身低首,轻轻走过,不允许昂首阔步,或是奔跑通过。

长辈来到室内时,晚辈必须迅速起身迎侯。向长辈告辞时,晚辈先要躬身施礼,然后后退两步,方可离去。

⑵ 缅甸为什么人都要戴白帽子

戴白帽子的人是信仰穆斯林的,所以都戴白帽子。

⑶ 各个国家忌讳的东西是什么

在与西方国家的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想使交往破裂,有些西方人的迷信你不得不知。例如,在欧洲的很多国家,抬起手来抚摸帽子是值得鼓励的做法,因为那样做会给你带来幸福。但是,如果你没有运气,把帽子翻了个底朝天,那就预兆着你在一天里要遇到很多倒霉的事了。

如果你到了西方人的家里,不小心把帽子放在他的床上,那就危险了,因为他们认为那无异于把花圈放在棺材上,会带来性命之忧。据说,有一次,画家毕加索回头看见不知谁把帽子放在了他的床上,从那天起,他相信,有人正在想除掉他,让他尽快到另一个世界去。

西方国家的人还相信,把帽子放在床上,表示会为琐事而争吵;如果你是一个拳击运动员,遇到这种情况,你必然会被对手打倒在擂台上。马达加斯加人相信,戴着帽子吃饭,早晚会变成秃头。新郎在举行婚礼的一天弄丢了帽子,表明他是一个容易变心的人。男人戴了女人的帽子,会使那顶帽子的主人容易脱发。在美国,你看见一个女人把你的帽子戴在她的头上,表明那一天你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那个女人想要投入你的怀抱了。

还有一样东西与帽子的威力相似,那就是伞,但是伞似乎更加复杂。在到西方人家里去时,有一件事是绝对禁止的,那就是在屋里或任何有遮盖的地方打开伞,因为那会给那座房子里的人带来性命之灾。在欧洲,人们相信,在晴天打开伞会带来雨。但是美国人的看法正好相反,为了阻止下雨,出门时只要在胳膊下夹一把雨伞就行了。在西方国家,去剧院看戏时,如果不小心把伞忘在提台词者的桌子上,那么最好不要再去拿回来,因为那表示你“耍阴谋”,而且那天的演出就要失败。美洲人还相信,两个人都打着伞相遇,将会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化解厄运,就得划十字和在伞上吐唾沫。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观点是,一个男人走路经常带着一把伞,他就是一个工作严谨的人,而且会死得很荣耀;相反,经常把伞忘在家里,表明他是一个在生活中对重要事情漠不关心的人,而且非常容易忘记自己的诺言。

除了帽子和伞之外,另一个令人烦恼的东西就是鞋子。每次出门,西方人最忌讳的就是先穿左脚的鞋子。这是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迷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皇帝,有一天,他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穿鞋子,结果遇到了他手下的士兵造反。在中世纪,人们相信,先脱左脚的鞋子,会防止牙痛。按照犹太人的说法,不能穿着一只鞋子迈步,因为那会使一个亲戚死亡。日本人相信,在早晨10点钟之后首次穿刚刚买来的新鞋子会遇到灾难。在走或跑时不小心甩掉一只鞋子,就应该严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忘记系左脚鞋子的鞋带,表示那一天运气不好;而如果迷迷糊糊地两只鞋带都忘了系,则表明那一天是一个轻松的日子!西方人最忌讳的是一只鞋带是黑色的,一只鞋带是棕色的,因为黑色象征着死亡,而棕色象征着棺材。

理发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在月亮逐渐变圆(上弦)的时候理发,会增进身体健康,最好是在月圆前 3天的清晨理发;如果在月圆后14天(朔日)理发,身体会逐渐衰弱。在法国普瓦图地区,人们相信,在5月份理发会遇到很多危险,小孩子会变疯。在莱茵河地区,人们认为,要避免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五理发,否则新长出来的头发会有四种颜色:红色、黑色、棕色和白色!法国的朗格多克地区的人相信,星期五理发可以防止流鼻涕。普遍的观点是,秃顶是聪明的信号。但也有一部分人说,无毛的动物(如蛇等)或者脱毛的动物(如老鹰等)比毛全的动物狡猾、凶狠,而男人脱发也不是好事,因为头发与男性和潜在的生命力有关。西方人相信,若要避免秃顶,应该把每次剪下的头发集中起来全部烧掉,或者,最好是干脆剃光头。在美国,抚摸秃顶会带来幸福,但如果走在路上遇见一个秃顶女人,则预兆会生病或贫穷。美国人相信,抛掉一个带着头发的梳子,会造成秃顶。

在吃饭方面,西方人认为碗是最重要的东西。英国人最忌讳吃摞在一起的碗里的饭。对于刚刚买了彩票的人来说,无意中打破了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如果在聚餐时打破了碗,那将会给所有来客带来幸福。特别是在婚礼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打破碗,对新婚夫妇都是好事。生活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人,喜欢把打破的碗放进捕虾笼子里,希望能够捕到很多虾。

在食品方面,最让西方人操心的是盐。他们相信,谁把盛盐的杯子或罐子倒扣过来,就会遇到坏事,倒出去的盐粒有多少,这样做的人就会流多少眼泪。倒扣盐杯也是将要发生争吵的信号。希腊人相信,从左肩上方撒出去一把盐,会避免不好的结果。在丹麦,不小心把干盐撒到地上,预示着有好事发生;而如果是湿盐,则预示着坏事。在英国,如果一个年轻女子准备餐具时不在桌子上放盐杯,意思是说,她已经不是处女了。在中世纪,若想知道即将出生的婴儿是男是女,人们把干盐放在母亲的胸部,如果盐流下去就生女儿,否则就生儿子。人们把盐放在正在熟睡的孕妇床头,如果孕妇睡醒时先叫男人的名字就会生男孩,先叫女人的名字就生女孩。美国人相信,谁吃一口盐而面不改色,他就会长寿。在病人的床头放一碗盐粒,能帮助病人尽快康复。对于出生时体弱的婴儿,人们在他的摇篮上放一袋盐,以增加他的成活率。从前波斯人有向孕妇头上撒盐的习惯,那会使她生出的婴儿更漂亮。而美国人相信,在出远门的人衣服里缝上盐,会使他不太想家。

⑷ 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

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

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宏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服饰

缅甸是一个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在仰光,超过80%的人还穿着民族服装。无论男女,下身都穿纱笼,男式叫“笼基”,女式叫“特敏”。虽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较为鲜艳。男女上衣均为右衽,也有对襟的。男人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衫,用一条或粉红或黄或白的薄纱或丝绸帕包在头上,作为出席盛会的礼帽。女子的上及多为斜襟长袖衫,衣袖长而窄,颜色多为乳白色或粉红色。为了适应热带气候,多用薄纱制成。妇女一般都留长发,卷发髻,并插花,还特别喜欢佩戴各种首饰。缅甸人很少穿鞋袜,男女老少都爱穿拖鞋。

拓展资料

缅甸人: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总人口5141.9万(2014年),主要民族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约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

民族:

缅甸全国共有135个 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

宗教

缅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灵论。

缅甸的佛教主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缅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们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经文,尤其是《吉祥经》,是缅甸人民的生活哲学,深深地印入人们的心灵中。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参神拜 佛,信众一路赤脚走去,不能穿鞋或袜子。不能对寺庙、佛像、和尚有任何轻率举动,不能穿过短、过透的衣服。在缅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须入寺庙当一段时间 的和尚,过静修生活后才能还俗结婚。缅甸人对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来化缘,他们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财物送给和尚。缅甸人虔心向佛,民风淳朴、 和善,社会犯罪率比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缅甸人

⑸ 缅甸人的生活习惯、风俗

饮食习惯:缅甸人常用米粉、面条或炒饭作早点,也有喝咖啡、红茶和吃点心的。午餐和晚餐为正餐,以米饭为主食。菜肴特点为油多、带酸辣、味重。常用各种幼果、鲜菜嫩叶作小菜,蘸佐料吃。进餐时将米饭盛在盘子里,用手抓着吃。随着社会发展,用刀、叉、勺进食者逐渐增多。

服饰风俗:缅族的服饰与中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称“笼基”,女裙称“特敏”。男上衣为无领对襟长袖短外衣,女上衣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场合,男人多戴缅式礼帽(缅语称“岗包”,用细藤编胚、以粉红或浅黄色纱巾裹扎而成)。

宗教风俗:缅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教)与中国的佛教(大众部,俗称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缅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诚,每天早晚均要念经一次,每逢缅历初一、十五或斋戒日都要到寺庙朝拜、布施钱财、物品。

姓名风俗:缅甸人只有名字,没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称,以示性别、长幼和尊卑,对长辈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吴”(叔、伯之意),对晚辈则称“貌”(意为弟弟)。

(5)缅甸人帽子上扩展阅读

前往缅甸的注意事项:

缅甸为佛教国家,视佛塔、寺庙为圣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国家元首、外国贵宾,下至平民百姓,进入佛寺一律要赤脚(脱鞋、脱袜),否则就被视为对佛教不敬。

缅甸人忌讳抚摸小孩的头。小孩两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对大人的尊敬。

缅甸人时间概念比较强,每场活动前请提前或准时到场,千万不要迟到。

⑹ 缅甸人帽子

缅甸人喜欢戴帽子,年纪大的经常带戴鸭舌帽,年轻人喜欢戴嘻哈帽。

⑺ 去缅甸需要注意什么风俗,生活习惯,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能用左手递给别人东西或者握手,不能穿鞋子去佛塔里面,不能摸小孩子的头,不能在出门的时候说不吉利的话,不能乱碰女孩子的任何部位、在一些特殊场合看到缅甸升国旗要站立、听到国歌也是(电影院、广场等)。就这些了。

⑻ 如何称呼缅甸人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是有名无姓的。通常在名字前冠上一个称号,以表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和官阶的区别。

一般青年男性自称“貌”(以表示谦虚),对晚辈也称“貌”(意思是弟弟,以表示友善,热情)。

对陌生青年称“郭”(意思为小伙子,以表示热情,友好);对与自己平辈的人也称“郭”(意思是哥哥)。

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称 “吴”(意思是叔叔或伯伯,以对他表示尊重)。

对于妇女,无论结婚与否,或自称时都称“玛”(意思是姐妹);在缅甸农村叫幼小的小姑娘时称其“密”,相当于“乖”。

年龄较大或受人尊敬的妇女,不论已婚或未婚, 都称“杜”(姑、姨、婶的意思),而且缅甸妇女在结婚后,仍然保持自己原来的名字,不改为夫。

许多爱国者,凡是参加德钦党的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德钦”(以表示自己不做奴隶,要做自己国家的主人)。独立后,也有一些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耶波”(意思是同志)。

在常用的尊称中,还有其他一些称呼,如“波”意为“军官”。如果一个人自称“波”,那么,这个人就是曾经当过军官,或者现在正在军队任职;“塞耶”,意为“老师”。

缅甸孟族男子一般都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孟”的称号,以表示自己是孟族人;在掸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上“苏巴”;“苏”既可用于掸族土司,也可加在一般男子的名字前;在克伦族男子的名字前也加“苏”或者“曼”;而克伦族女子的名字前都加“诺”;在过去,克钦族土司的名字前要加“杜瓦”。

(8)缅甸人帽子上扩展阅读

缅甸人在人际交往中待人十分谦恭、友好,他们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有下述三种。

其一,合十礼。由于缅甸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他们在社交活动之中,一般都习惯于向交往对象行合十礼。在缅甸,关于行合十礼,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见到僧侣时,对其只能行合十礼。二是在行合十礼时不仅要问候对方,而且戴帽子的人必须首先将帽子摘下来,并且夹在腋下。

其二,鞠躬礼。缅甸人在见到长辈、上级或学者时,大都要向对方行鞠躬礼,以表示自己特殊的敬意。

其三,跪拜礼。在民间交往中,缅甸人在参见父母、师长或者僧侣时,往往讲究要"五体投地",向对方行跪拜大礼。这种礼节,其实出自佛门。按照佛教教规,在行跪拜礼时,行礼者须使自己双手、双脚、双肘、双膝、额头同时接触地面,并且在此前后双手合十举至头顶。

在日常生活中,缅甸人对长辈尊重有加。他们讲究,晚辈在向长辈递送东西时,必须使用双手。在递细小物品时,可单用右手,但应同时以左手托扶右手下部。

在长辈面前通过时,晚辈应当躬身低首,轻轻走过,不允许昂首阔步,或是奔跑通过。长辈来到室内时,晚辈必须迅速起身迎侯。向长辈告辞时,晚辈先要躬身施礼,然后后退两步,方可离去。

⑼ 缅甸人在穿着上有何习惯

缅甸男人头上爱扎素色裹巾,缅甸人称之为“岗包”;而女子穿的纱笼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还系上银带或装饰纽扣,而女子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

在缅甸,不论男女平时很少穿鞋袜,不是光脚,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凉鞋,政府官员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

⑽ 缅甸人的语言和动作上的禁忌 例如:不能模头,不能讲。。。

缅甸人有“右为贵,左为贱”,“右为大,左为小”的观念。因此,缅甸人有“男右女左”的习俗。在吃饭时,须按照男右女左的习俗入座。缅甸人视头顶为高贵之处,所以不能用手触摸他人头部,即使是十分可爱的孩童也不能抚摸其头。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缅甸,女子穿的筒裙(缅语称“特敏(TaMane))被视为不吉祥之物,不充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开在星期二做事,缅甸人有个风俗,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河。缅甸人送给别人东西时,必须在星期一至星期六进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纱笼等。缅历04月15日至07月15日三个月为佛教僧侣安居期间,缅甸人不许举行婚礼。此外,缅甸人也忌讳在缅日历09月、10月、12月内结婚。他们认为,在09月结婚,将会不育,一辈子无儿女。在10月结婚,会破产。在12月结婚,夫妻会两地分居,不得团聚。出席缅甸人的婚礼,不能穿蓝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则会带来不吉利。缅甸人忌讳9、13和尾数是零的“补”数(10、20、30、40、50、60、70、80、90)等数字,也忌讳“9”人共同远行,认为“9”人同行必有灾祸,若是9人同行则需带一块石头,以破9的数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缅甸人认为“13”这一数字不吉利,因此忌讳买有编号13的房子和车子。缅甸商人忌讳补数,因为补数带有零的数字,零即为输,故视补数不吉利。在缅甸,若汽车牌照的总计为补数,如10、20、30……等就很难卖出去。缅甸人喜爱鲜明色彩,例如传教徒所穿的番红黄色装束,也喜欢用猫头鹰作图案。他们除了喜欢穿“纱笼”以外,,还爱用金首饰,不少人宁愿节衣缩食也要买一二件首饰佩戴。妇女首饰除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之外,还有金脚镯,男人简单些,通常是金项链、金戒指翻金钮扣。缅甸男人头上爱扎素色裹巾,缅甸人称之为“岗包”。女子穿的纱笼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还系上银带或装饰钮扣,最隆重的盛装是穿着白色蝉翼纱的上衣和红色的纱笼。在缅甸,不论男女平时很少穿鞋袜,不是光脚,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凉鞋,政府官员只是在接待外宾时才穿鞋袜缅甸人以米饭为主食,吃饭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来抓。有爱好洗澡的习惯,一般早晚各洗一次。

与缅甸人帽子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士围巾用什么颜色线好 浏览:869
男士夏季牛仔裤怎么搭配衣服 浏览:16
驼怎样加工棉衣 浏览:684
裁剪上衣女装的袖笼深怎么算 浏览:948
古希尼男装最新新款 浏览:792
东莞市初中校服多少钱 浏览:904
微信头像学生校服 浏览:684
广州幼儿园校服图片 浏览:197
年底童装店清仓广告词 浏览:336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人物分析 浏览:773
童装都去哪里进货的 浏览:924
裤子沾屎怎么洗 浏览:376
惨遭裁判裸绞制服 浏览:253
穿裙子的喜悦 浏览:686
黑色短裙上衣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249
一块布围成的裙子怎么穿 浏览:613
巴拉巴拉童装有异味 浏览:538
旗袍关萍露哪几 浏览:292
戴围巾的时候怎么折 浏览:958
邢台卖童装去哪儿进货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