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的衣服,都特别贵
“现在随随便便一件童装就要几百元钱,有的甚至上千,比成人衣服还贵,孩子长得快,买这么贵的真有点心疼”,有家长这样吐槽。网上也有不少网友在探讨“童装为何这么贵”。童装高端化、成人化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随着“80后”甚至“90后”开始为人父母,潮孩儿概念也随之诞生。如今的童装就是迷你成人版。消费升级主导下的童装变革,使童装这门生意不再是“儿戏”。许多快时尚品牌、奢侈品牌、运动品牌和设计师品牌纷纷瞄准了童装线。
由于具备市场大、占有率低,加上童装消费频次比成人装高、毛利高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成人品牌开始布局童装线。目前,国内童装市场主要被四类成人品牌“分食”:一类是以优衣库、ZARA、Gap等快时尚品牌为代表的童装线,这类童装售价相对低廉,是父母眼中的性价比之王。第二类是以耐克、阿迪达斯、FILA等运动品牌为主的童装,属于中档价位。第三类是设计师品牌童装,以江南布衣旗下的jnby by JNBY、拉夏贝尔的童装子品牌lachapellekids为代表,这类童装有较强的设计感,时髦且更为成人化,因而在价位上也更高,通常在数百至千元不等,属于中高端童装。第四类则是以Dior、Gucci、Burberry为代表的奢侈品牌童装,这部分童装由于“星二代”的频频带货,也有一定消费人群。
从去年开始,成人品牌在童装线的竞争开始加剧。休闲服饰品牌森马出手并购法国童装集团Kidiliz、国内童装品牌Cocotree等,扩充童装业务线。森马表示,品牌合作与电商渠道将是未来童装线的两大发展重点。安正时尚也于今年2月推出全新童装品牌,主要针对0-14岁婴童市场。美国快时尚品牌Gap也在不久前收购金宝贝旗下高端童装品牌Janie and Jack,Gap的收购行为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快时尚品牌向高端童装领域发力的讯号。
运动品牌方面,安踏、李宁等都已拓展童装品类,如安踏有安踏儿童和FILA KIDS,李宁有自营童装品牌李宁YOUNG。
设计师品牌近年切入童装领域的也有不少。仅江南布衣就将童装和青少年分别设立了品牌jnby by JNBY和蓬马,对童装布局进一步细分。
⑵ 童装前景发展如何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庭儿童数的下降,婴童用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了婴幼儿奶粉等儿童日常食用产品,婴童服饰也在朝着品牌化竞争发展。
在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真人秀节目中,各位萌娃的着装也被拉出来评头论足,有国际大牌也有国内品牌,不同的是价格,相同的是反映出了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婴童服饰都已经在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消费者对童装产品的质量、设计、服务及购物环境要求的提升,品牌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婴童服饰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是促使各服装厂商走品牌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不断增强的购买力是最大的催化剂。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婴童用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0-12岁孩童童装市场规模为1164亿元,增速为10%,其中0-6岁婴幼儿服饰市场规模约为462亿元,大概占整个童装市场规模的30%-35%之间。前瞻产业婴童用品行业分析小组援引中国服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童装内销市场的销售规模为20亿件,其中国外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国产童装中70%处于无品牌状态,且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从市场规模来看,童装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十分激烈,除了本土传统童装品牌外,国外童装品牌、国内外运动休闲、快时尚等品牌都纷纷加入竞争。如奢侈品品牌GUCCI、ARMANI,国际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H&M,国内休闲品牌美特斯邦威、森马,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安踏等。
而由于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前瞻产业研究院婴童用品行业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几年0-6岁儿童服饰市场有望获得较快发展,预计到2018年的市场规模将达845亿元。
总体来说,童装市场前景肯定是很不错的,很有发展前景,市场也很大,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⑶ 中国出口美国服装优势
目前,美国的年人均纤维消费量超过20公斤,其80%以上的纺织品服装都从外国进口,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而中国是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国家之一。自2005年配额取消以来,中美纺织贸易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配额取消、数量激增、数量限制、平稳增长,中美纺织贸易协议为我们创造了稳定的贸易环境。
由于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加工的专业性,任何一个出口企业都只能在某一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国市场的消费和进口特点,使自己的企业扬长避短,更加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提高企业的自我竞争力。2008年只有美国是我们的配额市场了,随着美国对我纺织产品数量限制结束,我国出口企业了解美国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的主要类别及特点愈发显得重要。
我国出口企业要积极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不应盲目贪多、求大、求快,而应致力于求新、求高、求稳,致力于做实、做强,注意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致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
一、我出口美国纺织品服装不断增长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9月,中国大陆纺织服装向美国的出口共占中国出口市场的15.57%,,比上年同期增长25.55%。其中,出口服装占中国出口市场的16.88%,较去年同期增加32.7%,排除转口和运输滞后因素,今年中国大陆纺织服装出口美国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历年统计显示,我对美国的纺织服装出口2004年增幅为21.92%,2005年增幅为66.09%,2006年为18.14%,2007年1-9月为25.55%。随着中美纺织贸易协议的签定,中美纺织贸易进入稳定增长期。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设限的21个类别占我纺织服装出口美国金额的比重不到三分之一。2007年1-9月这21个类别产品出口美国约58.28亿美元,占我纺织服装出口(202亿美元)的28.82%。据美国海关统计(截至12月17日)显示,2007年对中国设限的21类纺织品中将近一半类别纺织服装清关率已超过80%,而去年同期大多数纺织品清关率只有60%~70%。从清关率看,截止2007年11月20日,服装类别平均清关率接近80%。有5个类别产品清关超过80%,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国对我的数量限制,企业出口市场呈现更加多元趋势因此,2006年和2007年的对美出口配额使用率普遍较低,设限纺织品出口美国仍有很大空间。可以预期,在2008年后不会再出现像2005年那样数量激增的局面。
二、我出口美国纺织品服装主要类别
近年来,我国出口美国纺织品服装依次主要为:常规型和敏感型两种。
常规型:常规型产品是按照美国市场对我国进口的一般需求分类的,是指我出口美国市场的一般分类。目前,我出口美国市场的主要品种为:多样化梭织服装(占大约45%)、外衣化针织服装(占35%)、系列化家纺产品(占约20%)三大主要品种;
一般来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中,服装大约占70%,纺织品占30%左右。如2006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服装达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服装为163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美国的74%;纺织品为56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美国的26%。如果按常规型的三大类来份,则2006年我出口美国的梭织服装为76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美国的17%)、针织服装58亿美元(占36%)、家纺产品27亿美元(占17%)。
敏感型:敏感型产品是指美国对我出口进行数量限制时期的商品,其实就是美国需求量极大,或称是美国消费者必须消费的产品,当然也是我出口美国的紧俏商品。由于2008年以前美方一再对我单方面设限,且给予的数量小,如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等敏感紧俏类别商品等的中国海关统计清关率一直保持接近100%。美国政府自2007年1月1日起对从中国出运的等21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数量限制将持续到2007年12月31日(包括11个类别服装产品和10个类别纺织产品,其中16个类别为2005年一体化产品,5个类别为2002年以前一体化产品),主要为:棉制针织衬衫(338/9类)、棉制裤子(347/8类)、棉及化纤制内衣(352/652类)、棉制及化纤制胸衣(349/649)、合成纤维布(620)、袜子(332/432/632)、精梳棉纱(301类)、棉及化纤制梭织男衬衫(340/640类)、化纤制针织衬衫(638/639类)和化纤制裤子(647/648类)。所以,这些商品就是我国出口美国受欢迎的产品,今后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也是我国企业出一口美国品质已经成熟、价格存在上升空间、交货驾轻就熟、成交相对轻松的品种。这些品种使我国的出口企业有了稳定性、可预见性、可持续扩大份额的空间。
以下,本文对我出口美国市场的常规型商品进行分析解读:
1、多样化的梭织服装是我出口美国的重点商品
美国市场消费的梭织服装包括衬衣、休闲服、西服、牛仔服、女式衣服、童装及裤类等。
我出口美国市场梭织服装的主要特点:
1)织物原料特点:纯棉织物仍是主体。如高支高密夫绸、牛津纺、色织布、灯芯绒等均是以纯棉纱为原料,根据用途不同分粗厚与精细织物二类,但目前正在偏向细支轻薄型;几年来,我出口企业依据美国进口商的要求,采用多种纤维为原料的混纺织物比例在上升:粘/涤(腈纶)混纺织物在上升,而T/C混纺织物在下降。在其他混纺织物中采用40/40/30混纺比的涤/粘/麻三合一仿麻织物使用也较多;色织面料一般多于色布面料,色织布采用纱线先染色后织造工艺,同时采用无梭织机多色引纬或电子提花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出现采用多种整理技术来提高面料的技术含量与加工深度的出口企业,因为靠常规产品出口因不能适应美国人生活质量提高要求,只有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加工深度上做文章才能比较容易获得订单。
2)服装特点:
A)衬衣分正规衬衣与休闲衬衣两类。正规衬衣一般与西装配套,用料讲究,缝制要求也较高,多数用高支夫绸、牛津布与色织布为主;休闲衬衣用料以中粗支细平布或彩格绒布较多,并采用砂洗与拉毛等加工。为追求穿着舒适,多数衬衣采用软领,休闲衬衣双口贴袋是其特色。
B)休闲服一般包括西便服及茄克衫。西便服使用混纺面料较多,如羊毛与麻纤维、粘胶纤维及合纤混纺、涤/粘混纺织物等,有的面料中含有3%~5%的弹性纤维,以改善织物的弹性与尺寸稳定性;茄克衫多数用纯棉、T/C斜纹织物,以中支纱为主,织物表面纹路清晰、颗粒饱满,有的表面还经涂层防雨整理。
C)美国市场的男西服,在传统与经典中已经融入时尚元素,版型适合美国人的高大体型,穿着舒适、大气、粗犷而又不失典雅、细腻,选料考究,细节精致,辅料使用更加安全环保。男式西装仍流行单排传统款式,女式西装一般与裙裤配套。西装面料以混纺面料为主,全羊毛西服因使用保养要求较高,使用人群相对较少,而休闲西便服因含毛量较低(20%~45%),,用涤/毛面料制作西装是发展趋势,其价格也不低于纯毛织物。
D)T恤衫、牛仔裤是美国人最爱穿的服饰。美国市场受欢迎的有牛仔服除了仍保留原有牛仔服装风格特点外,轻薄型及彩色牛仔服装正在发展,尤其是作女式与儿童牛仔服均采用轻薄型牛仔布作面料。款式有上衣、裙裤、背心及上衣连裙牛仔服等多种,色泽有黑色、彩条、印花、轧花等,尤其是夏季穿轻薄牛仔短裤十分流行。
E)女时装款式多样,多数选用稀薄织物如轻薄透明、透孔的罗纱,乔其纱、烂花钩边及网眼织物,具有似露非露、隐隐约约的透视效果。面料除用纯棉特细号纱外,还大量使用蚕丝与化纤丝,或采用Tencel织物,具有手感柔软,顺滑与良好的悬垂性、吸湿性与染色性能。
⑷ 童装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据权威机构统计表明,中国高端童装市场规模扩张速度快于整个童装市场,并且二胎政策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童装行业的需求。通过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对高端童装行业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高端童装制造行业的每年新增的企业数量十分可观,这为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商品;中国儿童人均童装消费金额也在逐年增加,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父母愿意消费高端童装,这一趋势从高端童装在童装行业越来越高的占比可以看出。
童装与高端童装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增速理想
根据Euromonito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增长,增长率呈波动上升。在2019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达到2391.5亿元,同比增长了14.6%。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⑸ 现在童装行业的痛点是什么
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按照年龄段分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还包括中小学的校园服装等。按照衣服的类型分为:连体服,外套,裤子,卫衣,套装,T恤衫,鞋等。
童装衣服的料子要求比成人高,既要好看,穿着又要舒服,关键还是童装质量要有保证,不能损害儿童健康,这是每位家长都很关注的一点。
童装涵盖了0-16岁年龄段人群的全部着装。童装市场根据年龄段细分为婴儿装、幼儿装、小童装、中童装、大童装、少年装等;根据童装的价格、材质、功能、质量及设计细分为高端童装市场、中高端童装市场及低端童装市场。
童装行业处景气发展阶段,增速较高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高端童装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约1450亿元;预计2016-2021年童装行业复合增速约6.3%,快于整体服装市场4.6%的复合增速,判断童装仍处于景气度较高阶段,行业长期向上趋势不改。
小童装增速快于整体童装市场。2016年,小童装(0-3岁)和大童装(4-14岁)的行业规模分别为273亿元、1177亿元(占比81.16%)。从增速来看,2013年二胎政策放开,新生儿数量逐渐增加,导致小童装增速出现拐点式上升,2016年小童装服饰零售额同增12%,
高于大童装增速(5%)。随着新生婴儿成长,未来有望传导至大童装。
中国童装人均消费额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童装人均消费额仍落后较多。2016年我国童装人均消费额仅为16美元,约为日本人均消费的1/4,英国人均消费的1/8。近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升。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8090后占育儿群体的比例已超85.9%。该类人群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相对优越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中,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并且保有优生优育的育儿观念。中国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结构为儿童消费支出提供了两代人财富积累的基础,童装作为儿童消费中占比相对大的品类,将受益于本次消费升级。
童装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景气度高、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童装行业吸引了众多服装企业的目光。除了专业童装品牌接二连三的涌现,运动体育品牌、快时尚品牌、休闲服饰品牌以及其他成人装品牌也纷纷加码儿童市场,加剧行业竞争,形成了目前国内外多品牌混战的局面。目前我国童装市场参与者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仍不成熟,集中度较低。
长期看,相较其他服装细分行业,童装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要求更加严格,这一消费特点决定了优秀的童装企业有望实现品牌沉淀,获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行业集中度望逐步提升。
短期看,目前仍有很多参与者正在积极进入童装市场,在未来几年时间里,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短期看龙头市占率提升速度可能相对较慢。
中国高端童装市场发展前景
高端童装作为童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高端童装主要由中高端收入家庭消费的现实,中国高端童装市场的规模也已经超过300亿元,童装市场在未来几年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部分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普遍看好童装市场发展的前景,开始涉足童装经营。
童装行业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空间较大,在此阶段,规模的增长带来的先发优势的确立至关重要。
⑹ 童装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问
童装的优势方面,现代父母对孩子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视,对童装的消费需要也越来越高,对童装质量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童装行业已然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童装劣势方面,童装市场虽然体量规模大,但品牌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同样童装市场的竞争非常大,不过也因为其竞争非常大,才看得出童装行业飞快发展。
拉斯维加斯春季服装服饰展览会MAGIC 一、举 办 地 点: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展览中心-LAS VEGAS CONVENTION CENTER 二、展 览 内 容:服装及服装面料、服饰配件---各类女装、男装、时装、婚纱及晚装、青春休闲服装、内衣、泳衣、睡衣及沙滩装、针织及梭织服装、各种服装面料及相关配件等;围巾、袜子、手套、帽子、时装包、披肩、领带、服装印花、腰带及各种展具等。 四、展 览 介 绍:MAGIC国际服装服饰展览会(MAGIC, WWDMAGIC, MAGIC KIDS,THE EDGE)起源于加利福尼亚男装展(Men's Apparels Guild In California),经过80多年的历程,现在成为了国际上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涉及面最广的服装服饰展览会之一,包括男装、女装、童装、前卫装和国际大宗交易区,以及面料展区。MAGIC国际服装服饰展览会一年两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展馆面积达22万平方米。每次都吸引着上万个参展商,近110个国家的行业专家和批发零售商等近10万余位观众。MAGIC国际服装服饰展览会提供了包揽世界知名服装设计师最新杰作、感受当前最新、最前卫流行趋势的绝好机会。无论是合同生产、品牌发展、品牌购买或授权生产,在建立最有效的买卖环境方面,MAGIC国际服装服饰展览会都为您提供了一个长期定位的渠道。世界上许多著名品牌都将其作为自己的销售平台。据统计有81% 的参展者在此扩大了销售范围、增加了销售网点,48%的参展意向得到当面成交 。
⑻ 现在童装市场怎么样
线上和线下,线上的价格有优势,但质量不一定有保证,线下的价格虽然没有优势,但孩子的体型有不一定所以可以试穿,而且能知道质量怎么样。所以建议还是线下。
⑼ 童装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我国童装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作为服装市场组成之一的童装市场已成为企业一个新的竞争焦点。文章分析了国内童装市场现存的一些弊端,并对童装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为童装企业正确进行品牌定位、选择细分市场等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童装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国内城镇居民对各式童装的消费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6.5%。童装消费档次也已由以中低档需求为主转向以中档需求为主,中高档需求增长迅速。近几年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美观的时尚型,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童装需求趋向潮流化、品牌化。报告称童装市场将成为中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之一。
一、童装市场现状
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作为服装市场组成之一的童装市场已成为企业的一个新的竞争焦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人数占全国人口的25.4%,同时每年新增的婴儿数约为2000多万,再加上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快,因而每个儿童每年对于服装都会有新的需求,由此可见,我国童装的市场潜力是多么惊人。但是,在我国的整个童装行业中,童装市场与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很好的融合,童装市场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童装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童装根据儿童的年龄变化应该有婴儿服、幼童服、小童服、中童服和大童服五种类别。然而目前我国童装市场的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市场上销售的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婴儿服、中童服、大童服则偏少,尤其大童服装更是严重缺少。笔者去年曾对上海市的童装品牌做过调研,调研结果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这点可以从分析结果看出(见表1)。
《服装行业2004年报告》已指出,我国10岁~14岁人口占全部14岁以下人口的44%,童装需求量占全部童装需求量的48%。由此可见,大童服的市场需求量大。
根据消费人群的不同,服装的价位可分为低、中、高三档。目前我国童装价位的总体特点是两极分化,低档次的和高价位的童装不难买到,而中等价位的款式新颖、性价比高的童装则较少。但在上海调研时,很多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孩子身体发育变化快,买的服装不可能穿很久,故没有必要去买高价位的服装,而低价位的服装质量、款式等又不尽如人意,所以还是想要中等价位的。(调查分析结果见表2)
从以上两点说明我国的童装生产商对目标市场的真实需求情况关注不够,致使童装产品结构不合理。
2.童装设计水平比较低。法国莎娃设计中心设计师刘莎说,缺乏专业设计人才,整体设计水平有待提高,是形成目前童装市场现状的主要原因。据了解,目前我国专职童装设计师数量非常有限,很多设计师主要以成人服装设计为主,对于童装只投入极少的精力。
童装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而目前我国童装业在设计和布局上,相对处于初级阶段,童装设计主要停留在模仿国外同类产品的色彩、款式的表面水平上,对于国外童装的设计理念、营销模式等的学习却不重视,因此许多新生品牌由于企业实力及营销策略等原因,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国外每年至少发布两次童装流行趋势,有专业童装书刊和著名童装设计师,而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童装的研究机构,更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发布童装流行款式。
这些造成我国目前童装设计质量较为低下,服装尺码与同龄儿童的身材差距大,服装款式成人化,“千牌一面”等现象,真正形成品牌文化与设计风格的童装可以说是罕见。
据调查,现今的孩子对于服装款式的时尚化、个性化已经很敏感,超过80%的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与服装的购买,孩子对父母购买童装的决策有很高影响。所以设计上的“千牌一面”与“时尚、个性”相撞的结果就是供不符求,对供需方都产生影响,也给国外童装品牌更多的市场空间。
3.国产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力。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表示——设计理念陈旧、品牌文化缺失、市场定位偏差的通病已经成为限制童装市场发展的瓶颈,品牌细分将成为中国童装市场走出“小市场”的重要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少年儿童消费群体,但品牌童装专业生产企业却找不到200家,为儿童设计服装的名师更是屈指可数。我国多数童装企业责任心不强,市场竞争混乱,品牌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童装市场总体消费特点表现为:市场需求量大,但新生品牌难以满足市场对其品牌的要求,许多企业往往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对品牌的建设根本没有意识到。例如浙江湖州的织里镇,注册的童装企业就近5000家,但是大部分的生产厂家重短期利益,轻品牌建设,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主要集中在批发市场销售,相对于外国童装品牌,其产品就缺乏品牌竞争力。据统计,现在国内童装市场进口品牌已经占据5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童装生产企业,70%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有品牌的童装也只占市场份额的30%。从市场销售成绩来看,海外以及合资童装品牌在各大商场中都获得良好的业绩。
二、童装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有专家预测,今后每年新生儿的出生率将保持较高幅度增长,到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达到最高峰,未来十年,童装市场消费需求将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因此国内童装市场有着巨大的容量与诱人的发展前景。童装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并不断发展与壮大,一定要把握好消费者市场、资源和文化的变化趋势,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行为方式,挖掘自身潜能,以提高竞争实力。以下笔者根据童装市场发展趋势,归纳出几点关于童装的见解,希望对我国童装企业的更好发展有所助益。
1.童装的时尚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目前童装市场的主流产品仍以休闲和运动为主,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在购买服装上的发言权越来越多,时尚类童装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大。相对于过去以保暖、舒适等传统实用功能为要求,现在的儿童服装有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因为儿童的购买参与,好的童装设计应能够全面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把面料、色彩、装饰等设计要素与时尚趋势紧密结合。合格的童装应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这样才能为对着装风格要求越来越具体的儿童及他们的家长所接受。
2.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从目前我国童装业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童装业最缺乏的是品牌建设的意识。童装的品牌消费将成为主流,尤其是知名度较高或市场较成熟的品牌,将成为孩子和家长首选购买的目标。但是与进口品牌相比,我国的童装品牌缺乏竞争力。那么,国内童装品牌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脱颖而出呢?笔者认为企业首先应该确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产品市场定位,然后根据自身品牌定位仔细的进行市场调研,把握流行趋势,了解消费需求,设计出融入流行元素、符合需求、体现品牌文化的特色产品,应该以品牌建设、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短期收益,这样才能顺应童装潮流的品牌化市场趋势。
3.童装的健康、卫生要求更高。安全是童装的第一要素。超过65%的受调查者都非常关心童装的健康和卫生问题,把童装面料的安全性放在选择的首位。当前国内童装的安全合格率还不是很高,许多色彩斑斓的童装面料中含有不少对皮肤有刺激性的化学原料。因此厂家在童装面料的选择时应该要非常注意安全性问题,应该选择吸汗、透气、舒适,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甲醛含量也极低的面料作为童装面料。因为质量是保证品牌更好发展的基础。
4.产品结构更趋合理。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童装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了解细分市场的详细情况,实行差异化的营销手段,运用灵活的竞争策略,例如:市场上缺乏大童装,那么企业就会以此细分市场为发展目标;童装的国标号型相对滞后,那么企业就会自己进行调研,制定合适的细分市场号型的企业标准。这样童装的产品结构将会越来越合理。
总之,中国童装企业只有在不断地挖掘自身优势和寻找、开拓市场机会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修正和确立自身的发展策略才是根本。
⑽ 在美国,一件童装售价12美元,属于什么档次的衣服
属于中等偏下档次的;你折合成人民币在中国市场估算估算再加上美国与中国的消费差距可以粗略估计;我有实际经验;所以综合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