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史迪威帽子

史迪威帽子

发布时间:2023-03-26 15:51:06

❶ 史迪威公路之所以著名是因为拜托各位了 3Q

史迪威是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派驻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参谋长。条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美军镜头里的“史迪威公路” 无须炒作的“24拐”之谜 一支车队正在缓慢地艰难攀爬着曲曲拐拐的史迪威高山公路,20多个180度的拐弯叠加着升到山顶,构成了一个世界公路奇观;这幅照片拍摄得非常成功,还在于全景般地展现了这条抗日战争的国际大通道,很早就被中外报刊刊登,使“24拐”成了著名的“滇缅公路”或“史迪威公路”或“利多公路”的标志。所谓“拐”指的是道路的拐弯,照片中明明可以数出21拐,不知何故日本人却只数了“20拐”——当然,多数几拐少算一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它在中国,这个事实无可置疑! 时至2004年,一个认真细心执着的中国二战历史研究者发布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声称多方寻找“24拐”照片的地点,竟然遍寻不得。过程很曲折,寻找很艰难,结果却在贵州省晴隆县近郊找到了——原来“24拐”不在云南,而是在贵州,从而纠正了五十七年来“24拐”在滇缅路上的谬误。 可是,对“24拐之谜”的解读后来不能完全按照良好的初衷继续,有些人转而炒作“24拐”的“省属”之争,争抢这个贴金标志。好在有严肃的学者根据这条抗战公路的修建历史详加考证,指出了英语橘陵纤与汉语、中方与美军、名称、时间与空间的演变,说明不管这条公路与“24拐”现属何处,都是中美联合抗击日军的艰苦卓绝的象征,这个历史不会改变。 蒋介石命名“史迪威公路” “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急需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连接昆明,西至缅甸腊戍。从昆明至畹町,须赶修下关至畹町547.8公里公路,途经地形地质极为复杂的滇西横断山脉末支,穿越高黎贡山等6座大山,跨越怒江、澜沧江等5条深谷急流,穿越悬岩峭壁8处。时间紧、任务重、气候环境恶劣、施工条件极差,时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最艰巨的浩大工程。国民政府于1937年10月下令征调云南民工20万人“须最速完成”,总工程处设在保山,分设关漾、漾云、云保、保龙、龙潞、潞畹6个工程处。 据载,时有龙陵县长接到云南省政府“鸡毛信”紧急命令,同时收到一副手铐,命令:该县工程土石方限期完成,否则县长自戴手铐来昆明听候处分。这位县长来到潞江如法炮制,拿出省政府的紧急命令和手铐对土司兼区长说:我是流官,你是世袭土 司,潞江修路若是完成不了,我只好拉着你一起跳怒江了。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12个县的各族人民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冒着瘴疠,劈山开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两三千人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修出了这条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罗斯福特派驻华大使詹森视察后说:“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汪梁敢精神与毅力,实在令人钦佩……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赖沿线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有了车辆、修了公路,还奇缺司机和修车工人,于是向海外招募机工。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了祖国的召唤,立即从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分批赶回了3200名华侨机工,开圆仿动了滇缅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与国内的约6000名机工并肩作战。 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胜利打通——从印度的利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到滇缅公路。1月25日,滇缅公路或许应当是“中印公路”正式通车。据载:蒋介石在庆祝仪式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可是,史迪威早在3个月前去了冲绳,从中国去职,因为太过傲慢,惹得蒋介石不悦。滇缅公路变成“史迪威公路”,蒋总裁打了史迪威一巴掌,又补偿了其一点面子。 “抗日虎将”和“东方隆美尔” 卫立煌(1896至1960年),国民政府军“五虎上将”之一,行伍出身,曾在孙中山的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历任国军要职,因与八路军友好合作获“嫌”而被削去兵权,到1943年7月又起用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全权指挥滇西抗战,积极争取史迪威将军的支持,与美军良好配合,亲临前线制订计划,打响了“滇西反攻战”。一边入缅作战,一边修筑“中印公路”,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打通了中印公路,取得了滇西大反攻的胜利,被美国《时代周刊》赞誉为“常胜将军卫立煌”,因此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勋章,升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驻印军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被誉为“东方隆美尔”,攻克密支那后,升任新一军中将军长,1945年初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打通了滇缅公路,胜利结束了第二次缅甸战役。日本投降后又率军光复广州,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军”。 不过到了解放战争,国民党的正规军都打不过共产党的野战军。卫立煌曾被委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又被视为“消极”而遭软禁,1949年出走香港,不去台湾回到北京。“天下第一军”被派去抢占东北,也被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打得七零八落直至全歼。孙立人后来在台湾被扣上“预谋兵变”的帽子,长期软禁至1988年。

❷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那时中国的军队有了和现代野战的帽子吗

帽子:
驻印军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为我国所惯用的类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则用与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织布,在帽上的布围处,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来挡风护面。在许多历史照片中也可看到有许多外中国远征军官也喜爱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将军与许多驻点连络官,足见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颇令人想要一顶来戴戴。
英式钢盔:
驻印的中国远征军初期由英军配发MK-2型TOMMY钢盔给中国远征军使用,此型盔自一战以来广泛使用于英联邦国家与其它国家;中国自抗战以来也在各军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MK-2型钢盔是英国改良自一战的MK-1型钢盔,大体上在盔型无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改良在其悬吊系统与下巴额带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战的需求。MK-2型钢盔悬吊系统在内衬方面采十字形铁框架,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皮衬,十字形铁框以一颗一字型螺丝与盔体结合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结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的在各边的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此盔以盔型而言是以当时壕沟战的理念所作的设计但就二战来说就很落伍,不过对提供士兵的保护仍有一定的防护功用。
美式钢盔:
在入缅作战后,由于战斗中的耗损与英式盔的避弹性与舒适性不佳,在后来的补给中,美军替中中国远征军队中战力最强的新三十八师优先换发美军当时现役的M-1钢盔;新38师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美造M-1钢盔的单位,也开启我国与M-1钢盔的结缘,而后再陆续的替换新一军的钢盔。当然并不是所有英式MK-2型钢盔都不堪使用,在换发完毕的单位将堪用MK-2型钢盔后送给后续的新单位或者是送回给训练基地。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常看到新一军戴美式M-1钢盔,新六军则大多数仍戴英式MK-2型钢盔,而新六军仅少数直属单位有获得M-1钢盔的补给换发。美式M-1钢盔自1943年量产以来,成为当代最多量产的钢盔,在二战结束后被许多国家采用,影响之大史无前例。中国远征军当时用的为M-1钢盔Model-1943/44型,其盔体较后来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钢盔略高,采用的悬吊带为卡其色棉织带,以六个三角钉板固定于内盔,在悬吊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后方设一条式后头杓带来托着后脑壳,此种设计是参考了美式足球的悬吊系统而来,在内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铝质凸钉用来结合内盔皮带,而皮带的功用在于戴上盔后可挂于在后脑部位增加行进时的稳定度,不至于使盔前后晃动,但实际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数都挂在钢盔的前帽沿。下巴额带部分为卡其色棉帆布质,以车缝的方式车在钢盔环上,与近代M-1钢盔的下巴额带以金属压板结合于钢盔环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结合勾具为两岔式的挂勾,勾于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边的下巴额带可视需求来调整长度。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也大量采用1/4吋与1/2吋的伪装盔网套于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侧则漆有青天白日国徽记号以作中国远征军识别。

❸ 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的作战的不足之处

14航空队最大的不足就是圆正缺乏飞机,无法进行战略轰炸和战场遮蔽

14航空队的规模很小,数量不足,虽然顶着个航空队的帽子,但根本无法和驻欧洲的第八航空队和轰炸日本的李梅的20航空队相比
就算是被大名鼎鼎的老爹波音顿称为: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中太平洋第5航空队也比14航空队强多了

14航空队的飞机还是老式的P40,后期装备了一些P51,轰炸机则严重缺乏,只有一些A20和B25和少量B24
无法对敌后目标进行欧洲和日本那种地毯轰炸,对战略目标的打击有限

而且缺乏南太平洋那种,改进型的B25,在对地支援时只能依靠战斗机,滞空时间短,火力若
最糟糕的的孝腔枝就是老被史迪威卡脖子,巧敏后勤严重不足

❹ 求“孙立人案”真相!!!

为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和蒋氏建立独裁统治的牺牲品。

1955年的“孙立人叛乱案”,当年台“监察院”成立5人调查小组,其调查报告消谨中在尘封56年之后,拿山将于16日展出原件。“监察院副秘书长”许海泉受访指出,这是该调查报告原件第一次展出,既显出监察独立作为,也向历史负责。

蒋介石最后以“纵容部属武装叛国、窝藏匪谍密谋犯上”的罪名,将孙立人送往台中软禁。这就是“孙立人事件”,亦称“孙立人兵变”,直到1988年5月,孙立人才被解除软禁。孙立人和吴国桢事件中的吴国桢都是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和蒋氏建立独裁统治的牺牲品。

(4)史迪威帽子扩展阅读:

孙立人案的相关情况:

1、1937年11月3日拂晓,日军大举偷渡苏州河,孙立人部激战8小时将日军赶回,当晚,孙立人带人趁夜色欲破坏浮桥,被日军发觉并遭猛烈炮火袭击,全身被炸伤13处,奄奄一息,昏迷三昼夜。

2、1942年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

3、1947年8月,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东北,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部司令,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

❺ 中国驻印军的装备

初整训时期
初整训时期由英军提供服装,每名士兵发予热带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裤两件、长袖衫三件、长裤一条。关于热带卡其操作服为英军的Aertex khaki Shirts(长衫)与khaki Drill Shorts(短裤橡逗)、khaki Drill Trousers(长裤)两种裤子的组合。Aertex khaki Shirts之上衣型式类似保罗衫构型,以Aertex纺织料为材质,型式为长袖,袖端上有一个扣钮收口,于衣后背部上端到衣领处有一补强布,在前胸口中央有开衣襟,双肩位置设有肩带,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个有盖单扣口袋,袋盖为倒山型式,口袋中间设有直式口袋布条,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着时向下扎入裤内。卡其长裤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裤裆的左右两边各有两道打折线,左右侧裤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裤部分裤子前右方缝有一长型口袋,而有些则无此袋,这是此型裤的小部份相异之处。在裤档处以五颗铝质扣钮来作结合,裤头上有一横向舌状布条来固定裤头,裤子的腰围处缝有多颗铝扣可用来固定裤吊带,而裤后则无口袋设计。卡其短裤一样为卡其色斜纹棉质料,在裤头以两条布穿带来作紧缩腰身调整并用作固定裤头,裤档处以三颗铝扣作结合,两侧裤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裤在右侧有长条型口袋,但大多数则无此口袋,而在裤后有一个无盖的口袋。
扩编时期
1944年4月,驻印军的服装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大体上仍参考英式热带卡其操作服装为?版,不过其款式有混合到美军卡其服之设计,以上衣来看,采尖领、六扣钮与内扎式下襬,胸前设有两个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条,在双肩位置有肩带,背部上端到衣领下沿有一横向补强布,此衣为长袖衬衫型式,与美军当时的卡其衬衫型式极其相近。长裤部分大体上为简单直筒裤式样,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后右侧有一个有布盖碰拆单扣之口袋,此长裤亦与美军卡其长裤相仿。在短裤方面则接近英式短裤,但与其它英协国家的英式卡其短裤一般取消右侧长条型口袋。
作战时期
在进入北缅后,部队的装备、枪械、服装补给,为美军SOS(SERVICES OF SUPPLY)来作主要支持后勤补给,所以此一阶段,服装部分改换美军卡其操作服,其型式采尖领、衣襟为六扣钮来作结合,同样采内扎式下襬,穿着后扎入裤内,此款上衣胸前为两口袋设计,口袋盖为单扣平盖,在双肩一样有肩带,背部有一横向补强布,袖子有束口,为长袖衬衫型式。下裤为长裤型两侧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后有插入式口袋,且并无口袋盖设计,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钱袋,裤裆以钮扣作结合,裤管型式为直筒设计。虽说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项补给,但部队主要穿着仍以委托英国在当地招商制作的服装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也有使用美军所使用的HBT战斗服,但并非为全军更换,仅少数获取。
其它服装
除基础的操作服装外,我军亦有补给到其它御寒的衣物,如英军V领长袖绿色毛衣,英军V领无袖绿色毛衣背心,英军V领三扣长袖绿色毛衣,美军橄榄绿羊毛背心,美军五扣橄榄绿高领毛衣,美军M-41夹克,美军M-43外套等等。在M-41夹克方面大多数发予军官使用。在战车部队方面,随车人员除基础服制外,其上均穿着美制HBT连身服。驻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时或非战时的集会,则穿着军常服,此套服饰在我军则有其特殊的称谓,均称之为罗斯福呢军服。尔后在第一批驻印军(新六军)提早回国时,美军又加发给每人一套罗斯福呢军服予我返国的驻印军弟兄。
英式单兵装具
驻印军最主要的个人装具,是英军所提供的1937型个人装备组,亦称之为P-37装备组,其组成有包括:帆布腰带、帆布吊背带、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子弹袋等等,在依其单兵任务性质还可做局部调整,如梁吵卖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1937装备组为英军以及大英国协军所广泛通用的单兵装备组型式,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乃至于印度皆用此套装备。我驻印军在入印后,经协定后由英军担负起给养与被服装具的补给。所以驻印军就由英军提供大英国协军最广泛使用的1937型装备组来装备我驻印部队。
英式帆布腰带
首先从帆布腰带说起;此型腰带为卡其色棉帆布质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与另一端母环作结合,腰带上无任何穿孔式挂点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后方车缝有垂直布肋与各型袋子后方的C型金属勾,勾跨结合,是蛮独特的英式结合方法,这种设计对于结合袋的稳固性颇佳。帆布腰带的后方有两个斜向的结合布条,布条上有日型环用以结合吊背带所用。
X型帆布吊背带
英军很早就有装备模块化的理念,1937型装备组上更看的出此理念发挥运用;帆布吊背带可以结合大、小背包的背带当作是系统吊背带,亦可不挂任何背包下单独的当作单兵的负载吊带来使用,或者是只用单条背带来当小背包或称之为杂物袋的侧背带以及水壶组的侧背带,用于侧挂及肩挂来使用。以结合全套装备论,在使用此吊带时以两条背带交叉于背后为X形状后,结合于帆布腰带后的布条,并向前与子弹袋作连结,再以背包背带上的扣头扣于子弹袋上的日字环,就可以将整个装备给连结起来,吊带在结合所有装备后即成为单兵整套的系统负载吊带。
帆布子弹袋
驻印军配有多种型式的帆布子弹袋,一种是指北针/手枪通用型袋,其为帆布质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盖以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弹袋后方车缝有五边型布底,后有C型金属勾与帆布腰带之垂直布肋相互连结,可携行指北针亦可放置手枪弹、步枪弹。第二种是步枪帆布弹袋,此为双弹袋设计,也就是说一袋两包,各有独立的五角型布盖,布盖上有铜扣与弹袋上母扣作结合,每名单兵通常都携带两组弹袋。
另一种较大型的帆布子弹袋是我们在许多当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样式,是为步枪/冲锋枪/机枪/通用型子弹袋,此种弹袋,称之为BASIC弹袋,又我驻印军所用的为MK-3型通用弹袋。MK-3型通用弹袋,在功能上除可装步枪弹,也适合来装冲锋枪弹匣,亦可作为BREN机枪之支持弹匣袋;由于BREN机枪是由上匣式弹匣给弹加上其射速颇快,因此弹匣的使用需要较大的携带量,但是一名机枪手能带的弹匣有限,所以此弹袋在当初的设计上是为步兵帮同行的机枪兵携带弹药以随时填补给机枪手弹药。其弹袋型为直式长方体,质材为卡其帆布,上有布盖,弹袋上车有布条,布条上有母铜扣可与袋盖上的公凸扣作结合,背后一样有C型金属勾可与帆布腰带勾跨结合,在袋后C型金属勾的上方,车有五边布条,上端置日字铜环,可用来穿过帆布吊背带来固定,并可与背包背带上的铜勾,勾跨相互连结。由于此款弹袋的方便灵活,是我驻印军所使用最普及的弹袋。除此之外,驻印军部分军官亦有使用英式布朗宁手枪双并式弹匣袋,此弹匣袋除可放布朗宁的弹匣外亦可放45手枪之弹匣。另外我驻印军也使用英式 .303备用弹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于大英国协军的背挂方式,而是喜欢将此弹袋缠于腰际上来使用。
水壶组
驻印军所使用的水壶为英式37型水壶,此型式的水壶在一战时期就有类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壶仅是沿用以往所惯用的壶体,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壶为马口铁材质制成,壶口盖为铝质片向下连结木塞来作封水,盖上系有细棉绳绑于壶颈上的圆环,壶身有烤橄榄绿色磁漆,外覆呢毯质壶套以作保温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质材携行带来背负或者是装在卡其帆布水壶袋里。此两种型式的携行我驻印军皆有使用。
美式装备部分
美式单兵装备在驻印军的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仅都配件而非整组装具,其配件主要的有M-1936型帆布腰带、M-1923型腰带式弹袋、卡宾弹匣袋、45手枪侧挂皮套、M-3肩挂枪套、45弹匣袋、M-1942型刺刀组等等。之所以所使用的比例不高的原因,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装备组的设计良好与其灵活性跟耐用度颇受中国士兵的爱用,且补给也充足,再者美军也非主要提供个人装具的盟国,仅就局部配件给予补给有特殊任务所需以及部分的军、士官领导而已。
帽子
驻印军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为我国所惯用的类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则用与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织布,在帽上的布围处,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来挡风护面。在许多历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许多外国军官也喜爱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将军与许多驻点连络官,足见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颇令人想要一顶来戴戴。
英式钢盔
驻印的国军初期由英军配发MK-2型TOMMY钢盔给我军使用,此型盔自一战以来广泛使用于英协国家与其它国家;中国自抗战以来也在各军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并不陌生,MK-2型钢盔是英国改良自一战所使用的MK-1型钢盔,大体上在盔型无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悬吊系统与下巴额带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战战场上的需求。MK-2型钢盔悬吊系统在内衬方面采十字形铁框架,加在金属圆箍头环上,并在头环上结合五片式皮衬,十字形铁框以一颗一字型螺丝与盔体结合并在铁框下设有十字形泡绵软垫以增加戴盔的舒适性。在下巴额带方面以挂环方式结合于盔体上;下巴额带两端为具弹性的伸缩带以口型环下结有一条可调式卡其色棉带,同样的在各边的伸缩带的另一端,也设有口型环用于与盔体作结合。此盔自一战以来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当时壕沟战的理念所作的设计但就二战的新型态战争以算落伍,不过对提供士兵的保护仍有一定的防护功用。驻印军在盔体的左侧漆有青天白日徽作我军的辨识,并在作战时套以盔网可行插草伪装使用。
美式钢盔
在入缅作战后,由于战斗中的耗损与英式盔的避弹性与舒适性不佳,在后来的补给中,美军替中国军队中战力最强的新三十八师优先换发美军当时现役的M-1钢盔;新三十八师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美造M-1钢盔的单位,亦开启我国与M-1钢盔的结缘,而后再陆续的替换新一军的钢盔。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钢盔都不堪使用,在换发完毕的单位将堪用MK-2型钢盔后送给后续的新单位或者是送回给训练基地。所以在后来的许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常看到新一军戴美式M-1钢盔,新六军则大多数仍戴英式MK-2型钢盔,而新六军仅少数的直属单位有获得M-1钢盔的补给换发。美式M-1钢盔自1943年量产以来,成为当代最多量产的钢盔,在二战结束后更广泛的被更多的国家采用与沿用,并有多国以此盔为基础来衍生跟仿制,其影响之巨不可言语。我驻印军当时用的为M-1钢盔Model-1943/44型,其盔体较后来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钢盔略高,采用的悬吊带为卡其色棉织带,以六个三角钉板固定于内盔,在悬吊上再结合汗圈,并在内盔后方设一条式后头杓带来托着后脑壳,此种设计是参考当时的美式足球盔的悬吊系统而来,在内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铝质凸钉用来结合内盔皮带,而此皮带的功用在于戴上盔后可挂于在后脑部位增加行进时的稳定度,不至于使盔前后晃动,但实际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数都挂在钢盔的前帽沿。下巴额带部分为卡其色棉帆布质,以车缝的方式车在钢盔环上,与近代M-1钢盔的下巴额带以金属压板结合于钢盔环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结合勾具为两岔式的挂勾,勾于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边的下巴额带可视需求来调整长度。驻印军所用的M-1钢盔平时除素色面盔体外,亦大量采用1/4吋与1/2吋的伪装盔网套于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侧则漆有青天白日国徽记号以作我军识别。
鞋类穿着部分
初期所配备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军所提供的野战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为胶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胶底布鞋。在同时也使用自制的鞋款,如使用胶底的系绳黑布鞋以及当时国军所惯用的草鞋,而军官部分除英式黑色皮鞋外还加发美制黄半筒翻面鞋,亦有马靴使用,中后作战时期有部分的部队也有补给到美军棕色双扣环战斗靴、3/4高的棕色皮靴,伞兵部队更拥有与美军相同的伞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时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双英制白色羊毛短袜,并依时补充。在穿着方式上仍依国军的习惯在穿鞋后打上毛呢质材的绑腿。

❻ 抗日英雄的故事

与史迪威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怀孕穿紧身裤子会不会流产 浏览:164
古驰皮带男士价钱 浏览:29
品牌服装男装批发去哪里 浏览:153
女装摩托车换环要多少钱左右 浏览:731
2012女夏装t恤 浏览:326
正要安慰看到t恤笑了 浏览:191
女装用什么墙纸好看图片欣赏 浏览:21
给老婆买文胸怎么量尸寸 浏览:672
有帽子的动漫女孩图片大全集 浏览:370
加盟欧抱抱童装赚钱吗 浏览:709
文化式原型裤子制版 浏览:361
童装小汉服怎么裁剪 浏览:116
格纹衬衫搭外套叠穿穿出高级感 浏览:340
在农村开个童装店要多少钱 浏览:567
儿童童装店名两字 浏览:15
女生t恤一般穿多大码 浏览:317
白色宽松娃娃衫配什么样的裤子 浏览:809
豆沙色裙子配什么颜色上衣好看 浏览:662
杭州的库存童装批发市场 浏览:357
动画绿裙子女孩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