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米莱狄的人物剧情
她利用自己的心计和胆量一步步阻碍三个火枪手,毒死男主人公达达尼安的情人—唯嫌—奥地利安娜王后的心指和手腹侍女博纳雪太太,诱惑并指使费尔顿刺杀了白金汉公爵,最终还是死在了火枪手们和温特勋爵的手上。
她是最强的女人!尽管她没干过一件好事,她依然是个女中棚罩豪杰式的人物,她富有那个时代女人没有的抗争精神,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她的出现像是一阵霹雳。
『贰』 法国历史上的铁面人究竟是谁
一说铁面人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19世纪末,安娜·维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将此囚犯大胆假设为查理一世,他来到法国,成为路易十四的阶下囚。此说疑点是,戴面罩的犯人是1703年死去的,如果是查理的话,其时已有103岁了。
(2)安娜王后童装扩展阅读:
路易十四(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
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
他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信数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资料来滑裂首源:路易十四 .网络
『叁』 路易十四与铁面人的历史说法
1789年7月14日清晨,成千上万愤怒的巴黎市民,潮水般冲向巴士底狱,一举将其捣毁。
在监狱入口处,人们发现了一行字:囚犯号码6438900,铁面人。
史载,铁面人是路易十四时代巴士底狱的一名重要囚犯,于1703年死于狱中,时年约45岁。
最早在著作中提及铁面人的,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1661年,一个高大英俊、面戴铁罩的青年人,被押送到圣玛格丽特岛上。
这个人的铁面罩上装有钢制弹簧,可以戴着它从容的吃饭喝水。
上级还命令看守人,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杀死他。
这人无疑是个重要人物。
后来他又被送到巴士底狱,在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时间,其间一直享受优厚待遇,而他从不对自己的身世吐露一个字。
1703年,这个神秘人在狱中死去。
铁面人的传奇故事,在20世纪一度成为影视的热门题材。
在美国电影中,铁面人成了路易十四,在一次宫廷宴会中被挟持出宫,永远的戴上了铁面罩,而他流落民间的孪生哥哥菲力普,假借其名义登上了王位。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铁面人的真实面目,众说纷纭。
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也都调查过铁面人,但他们都表示“要严守秘密”,其结果当然不了了之。
上个世纪,英国的一位女学者提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见解:“铁面人”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并非查理本人,而是一个忠于一室的奴才。
真正的查理则逃到了法国,成了路易十四的阶下囚,被戴上了铁面罩,一直监禁到死。
此说谬误在于:1703年铁面人死于狱中时仅45岁,而1600年出生的查理一世若活到那时,已是103岁的老翁了,因而殊不可信。
法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潘约里在<<铁面罩>>一书中认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
路易十三与安娜王后婚后长期不和,分居已久。
安娜王后与一贵族情人姘居怀孕,红衣大主教、首相黎塞留多方劝说,令路易夫妇重归于好。
安娜王后十月怀胎,生下戴当尼王子(即路易十四),其情夫被迫远走他乡。
路易十四成人后碧雹,其父回到巴黎欲与其相认。
路易十四惧怕丑闻外泄,不敢相认,但又不忍杀害生父,遂与他戴上铁面罩,囚禁起来。
此说颇有向壁虚造之感,1703年铁面人死时不过45岁,而当时路易十四已65岁高龄,“此岂近于情理哉?”
1934年出版的<<皇后的医生>>一书手掘中,提出了另一种说法:“铁面人”是当时的法官兼警官拉雷尼。
拉雷尼的叔叔帕.科其涅是安娜王后身边的太医,他奉旨解剖路易十三尸体时,发现他不是路易十四的生父,便将此事告知了拉雷尼。
路易十四得知,便暗令逮捕拉雷尼,给他戴上铁面罩并囚禁起来。
奇怪的是,帕.科其涅却从中漏网,而拉雷尼只是个小小的警官,路易十四要杀人灭口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为什么还要手下留情?据后来查证,拉雷尼于悔薯帆1680年在自己的故乡善终。
此外,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
1970年,法国记者阿列斯在<<铁面人--最后揭开的一个谜>>一书中,再次证明了这一观点。
富凯是路易十四的宠臣,因侵吞公款,于1661年被捕,后被判终身流放。
路易十四密令将其灭口。
阿列斯认为,以路易十四对富凯的宠信,绝不会忍心杀他。
当时死于狱中的,只是一个替死鬼。
真的富凯则被戴上了铁面罩,一直在狱中享福。
富凯念主洪恩,对自己的身世也守口如瓶。
但如果事实如此,那么铁面人死时也应老态龙钟,这样的情况又与史料相左。
比较新的一种说法,是法国历史学家托拜恩提出的,他认为“铁面人”是意大利的马基奥里伯爵。
马基奥里是意大利曼图亚斯公爵的亲信。
路易十四欲用10万艾克买下公爵领地内的卡赞列要塞。
公爵为此派马基奥里前往法国谈判。
路易十四想要贿赂于他而遭拒绝,马基奥里遂将此事密告给公爵夫人,谁知公爵夫人竟与路易十四有染,因而路易十四很快就知道了马基奥里的行踪,就把他变成了阶下囚。
综上所述,似乎托拜恩的说法最为可信,那么后来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为何又要严守秘密?由此看来为,铁面人极有可能是偶尔卷入了一桩宫廷丑闻,而招致祸患,但他与王室又有某种特殊关系,得以免死,被永远的掩盖了身世。
其实,这完全是历代法国国王为了掩饰家丑,一手制造的悬案。
神秘的法国铁面人
1703年巴黎最黑暗的巴士底狱,一个戴铁制面具的囚犯去世。
所谓铁面人是指那个男子在被幽禁的34年间一直佩戴面具,禁止说话,而发出那个命令的是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
据说那个男子掌握着威胁波旁王朝的秘密。
铁面人之死
1703年11月19日巴黎的巴士底狱,一个戴着面具的囚犯去世。
前一天弥撒之后,躺在床上的他病情急速转危,次日死去。
戴着面具的那个囚犯在狱中作为特殊的存在加以对待,受到与别的囚犯完全不同的待遇。
给予专用的房间和餐具,由狱长专人伺候,在这个犯人面前,连狱长都恭恭敬敬地站着,不许坐下。
尽管如此,那个囚犯并不能自由行动,强制过着比普通囚犯更严厉的监狱生活。
例如,规定他不得说话,即使吃饭时,也不许摘下面具。
他何以要戴面具关在牢里面呢?在巴士底狱没有人知道其中细节,唯一清楚的是由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发出的命令。
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是危险的人物,杀了不就结了吗。
但是路易十四不能杀他,只能让他戴着面具继续幽禁着。
特制的单身牢房
从查阅记录来看,铁面人是以“厄斯塔什·杜齐埃”的名字被埋葬。
因当时在巴士底狱结束生命者是以假名埋葬,所以在后来的史学家之间认为这个名字不是真名。
在当时监狱的文书中,厄斯塔什·杜齐埃名字最早出现是1669年7月19日陆军大臣卢瓦给当时皮·罗尔监狱狱长圣马尔的信中。
皮·罗尔是修建在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半山腰的小镇,17世纪时,小镇是由城墙围起来的坚固要塞,在那里修建了皮·罗尔监狱。
信中这样写道:
“圣马尔先生。
奉圣旨将一名叫厄斯塔什·杜齐埃的人护送到皮·罗尔。
最重要的是,对这个人要严加隔离,不允许他向别人提及自己的身份。
事前通知是希望赶紧准备好监禁此人的单身牢房。
窗户应设在谁也无法靠近的方向,门设多层,使守护在外的哨兵什么也听不到。
每日送一次一天的饮食,由你亲自送到铁面人的手上。
如果有什么事,也不得倾听这个人说话。
如果向你说多余的话,证明属实将被判死罪。”
更令人震惊的是,从此监狱长的工作就与铁面人联系在一起。
铁面人每次调换监狱,狱长圣马尔的工作就跟到那里。
例如1687年圣马尔狱长与囚犯一起转移到法国南部戛纳湾的圣马格丽特岛。
圣马尔给当时的陆军大臣卢瓦的报告是这样写的:“将该囚犯运到岛上时使用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采用涂蜡的布包裹木笼。
这样囚犯不会呼吸困难,里面空气能够很好流通,但是外面谁也看不到他,也不能交谈。”
木笼周围由4~5名士兵警卫,并由8名民工搬运木笼,他们是特意花巨资从意大利都灵雇来的,这些民工不懂法语,无法与囚犯对话。”
圣马格丽特岛有12间左右的牢房和容纳警卫队居住的大片营房,并且专为铁面人建造了单身牢房。
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留下的那间单身牢房,面积30多平方米,窗上装有纵横的窗棂,门由三层门组成。
最后在圣马格丽特岛单身牢房被囚禁11年的男子最终又被押解到了巴士底狱。
铁面人是1698年被押解到巴士底狱的。
据记载,铁面人乘坐的车子一到巴士底狱的大门,城堡周围的商店就被勒令关门停业,警卫们也脸朝着墙迎接,为的是不让看到囚犯的脸。
9月18日星期4下午3点,圣马尔从圣马格丽特岛转任巴士底狱的新司令官。
晚上9点,在副官的引领下把囚犯安置在韦尔特塔的第3单身牢房。
并且规定副官照料囚犯的日常生活,但膳食由司令负责。
各种流言
首先,据在狱中工作的马尔索朗医生说,初到巴士底狱查牢房时,听到铁面人说,自己大约60岁左右,如果这是真话,那他是1638年出生。
这意味着与路易十四是同一年出生。
此外,关于铁面人流传着各种传说,国王的私生子说,国王的孪生子说,王后的私生子说等等。
但是各传说中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路易十四让囚犯戴面具的理由是,囚犯的脸与路易十四的脸一模一样。
显然,仅仅脸庞与国王相似还不足以投入监狱。
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
囚犯出生关系到王宫的秘密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波代尔发表了如下的假说:“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母亲安娜王后与当朝宰相马扎朗的私生子”。
路易十四知道还有一个与自己长相一样的兄长,害怕他争夺王位,于是把兄长抓起来,戴上面具,幽禁在牢里。”
1847年,作家大仲马发表了小说《三剑客》。
在那本小说中写到了铁面人。
“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孪生兄弟,在狱长圣马尔写的某机密文书上有记录”,大仲马说他的假说来自这一依据。
下面我们将评述这两个假说的可靠性。
首先波代尔的“王后的私生子说”,在现代认为其可靠性很低,理由是铁面人的死亡年代或圣马尔去巴士底赴任的年代记述有错误。
另外,当时王后的生育是在众大臣的眼皮下进行的,无法隐瞒。
如果是王家的私生子岂能下狱,还要封赏领地和支付定额的养老金呢。
那么,大仲马的孪生兄弟说又如何呢。
大仲马的这个说法是从内务部的档案室发现的文书作为推理。
但是这个文件是伪造的说法很强,其理由是如果圣马尔知道这个事实,按其职责是严禁记录的,他也知道一旦被路易十四察觉有处死罪的风险。
据以上的理由,波代尔说和大仲马说都不是真实的。
铁面人秘密新的假说
说来有趣,新假说出自“铁面人”被埋葬时的名字。
一直被视为假名的“厄斯塔什·杜齐埃”作为线索。
一位历史学家循着古文献,最终查清在路易十四的卫队军官中有厄斯塔什·杜齐埃的名字。
他有出生记录,但是不知何故没有死亡记录。
而且他的情况从1668年起就不清楚了。
所谓1668年,不就是铁面人被投入监狱的一年吗?
这个厄斯塔什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经常吵架并惹起决斗。
由于在宫廷饮酒引起斗殴流血事件,结果从卫队的军官中被除名,并禁止出入宫廷,其后他更加放荡,渐渐落入举债的深渊。
接着历史学家发现,被家族抛弃,身无分文的他因想敲诈路易十四而被捕。
原来厄斯塔什是路易十四同父异母的兄弟!的确,现今留下的厄斯塔什肖像与路易十四一模一样。
据此,历史学家们推测路易十四意识到厄斯塔什对他王位的威胁,于是把他抓起来,让他戴上面具,藏起他的脸来。
事情的发生还得从路易十三不能生育谈起。
宰相里什图考虑到国家不能没有继承人,于是向国王提出找个代理父亲,让王后生子,而且选择配种的角色是路易十三的副官弗朗索瓦·杜齐埃。
于是王后与杜齐埃之间生下的孩子平安地接位成为路易十四。
令人难堪的是,路易十四与杜齐埃家的孩子厄斯塔什长得一模一样。
成年后的厄斯塔什很快掌握了这个秘密,因此1669年举债度日的厄斯塔什以这个秘密为证据要挟异母兄弟的国王。
感到威胁的路易十四为了平息事态,只得将他抓捕入狱,并且戴上面具,一直幽禁到他死,长达34年。
以上是近代史学家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有关铁面人的推理。
但是这个假说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围绕着铁面人的事实,今后还将被发现,说不定这个假说还会被改写。
也许有关铁面人隐藏的谜永远也解不完。
这是一件奇怪的,史无前例的事。
而和这同样奇怪的是这件事在当时竟然没有一个历史学家知道,自然也就没能留下关于此事的只言片语,于是几百年来人们枉自猜度,历史学家空自白首穷经,而文学家们则驰骋想象,以此为题材创造了大量作品。
然而终究是没人能揭示事情的真相,因为真相早已掩埋于历史的尘埃中了。
这个身材高于常人,年轻,漂亮,高雅的不知名的囚犯被极端秘密地押送到普罗旺斯海外的圣马格丽特岛上的伊夫堡,他一路上戴着面罩(用黑天鹅绒和鲸骨制成)面罩的护颏装有钢制弹簧使他能在戴面具吃饭时绝不觉着丝毫不便。
面具?没错,面具。
他就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面人”,而关于他的传说,二百多年来亦一直没有中断。
我们早就在大仲马那本著名《布拉热洛纳子爵》(达尔大尼央三步曲《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的第三部)中认识了他。
铁面人的故事在小说和电影中是很不相同的。
在大仲马笔下,三个火枪手之一的阿拉宓斯秘密地从巴士底狱救出了被其母囚禁的路易十四的孪兄菲力普,并设计让他代替路易十四坐上王位,反把路易十四关入巴士底狱。
但一昼夜后这一计谋被火枪手队长达尔大尼央识破,他帮助路易十四重登王位,而菲力普则再入囹圄,并且脸上永远蒙上了一层面罩。
而在《铁面人》影片中,菲力普刚出生就被送出王宫。
后来当路易十四知道他还活着时,就派财政大臣富凯将他囚禁在圣马格丽特岛上。
后来内政大臣科尔伯和达尔大尼央对路易十四荒淫无度的生活极为不满,便设计救出菲力普。
经过化妆的菲力普在宫廷舞会上被错认为路易十四,而真正的路易十四却被戴上了铁面罩,囚禁终生。
(阿兰德隆版)
但再版的《铁面人》里剧情又有了可笑的改变两个路易又成了我们可怜的达尔大尼央队官的私生子,而最后这位可敬的队官为了他的菲利普牺牲了,而那位真正的路易十四又如上一部般被戴上了铁面罩,囚禁终生。
尽管电影和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在这位大名鼎鼎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有过一个戴面罩的犯人,已是确凿无疑的。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这个囚居在伊夫岛上的铁面人他无疑是有着高贵身份的,然而看押人员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必须毫不迟疑马上杀死他。
后来一个深受当局信任的军官,此人时为军区司令,后来又被任的典狱长,到岛上将他领出,然后把他带到巴士底狱。
人们在这个城堡里尽可能把他的住宿安排得非常舒适妥贴,为他做的是头等饭菜。
他要什么从未遭到拒绝他最喜欢异常精美的衬衣和花边的时尚之物。
甚至典狱长和他说话总是毕恭毕敬的而且很少在他面前坐下。
而监狱的一位老医生后来描述说,他虽然常检查这位这位奇怪的人的舌头和身体其他部位,却从未见过他的脸。
他身材优美,令人赞赏。
皮肤略带棕色。
唯有他的声调使人感到有趣。
他对自己的处境从无怨言。
至于他可能是什么人,他自己一点也不让人知道。
这个人于1703年死去,当晚就被埋在圣保罗教区。
至于他究竟是谁,则无人知晓。
第一种说法 十九世纪末,安娜·维格曼在一部著作中大胆假设囚犯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作者主张查理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死在断头台上,一个忠于王室的人代他受了刑。
后来查理来到法国变成了路易十四的阶下囚。
但不解的是,路易十四为什么要把死里逃生的查理关起来呢?戴面罩的犯人既于1703年死去,如果是查理的话,他应该是103岁了。
他能这样长寿吗?
第二种说法 1934年,维乐那多在《王后的医生》一书中断定犯人是法官兼警察头子拉雷尼。
他的叔叔名叫帕·科齐涅,是著名外科医生,在宫廷中为路易十三的妻子安娜服务。
路易十三死后科齐涅解剖其尸体。
发现死者并不是路易十四的父亲。
科齐涅将这一秘密告诉了拉雷尼。
后来宫廷为了防止这一丑闻传开,拉雷尼就成了终身囚犯。
然而后据查明科齐涅任宫廷医生时(1644年)路易十三已死去一年了,故不可能有解剖尸体之说。
而拉雷尼是于1680年在故乡善终的。
第三种说法 从人们对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的怀疑中,有人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戴面罩的人正是路易十四的生父。
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婚后不和长期分居,后经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解,重归和好。
但此时安娜在与一贵族情人的交往中已身怀六甲,不久即生下了路易十四。
为了掩住马脚,安娜的情人、路易十四的生父只得流落他乡。
路易十四登基后,其生父偷偷返回向儿子乞求赏赐。
路易十四既怕丑闻暴露又不忍心加害生父,于是就有了一个戴面罩的终身囚徒。
这一说法显然无法解释下面一个事实:据监狱的犯人登记簿记载,戴面罩的人于1703年11月19日突然死去时,是一个45岁的左右的中年人。
而这一年路易十四已65岁,那末他的生父又该多大了呢?
第四种说法 1970年,法国记者波·让·阿列斯出版了《铁面罩—最后揭开的一个谜》一书。
他运用大量材料论证了上一世纪就出现的一个观点: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是戴面罩的囚犯。
富凯曾是路易十四的宠臣,1661年他以侵吞公款罪被捕入狱。
路易十四主张将他处死。
但法院却判他终身流放,被关进皮涅罗尔城堡。
路易十四曾坚决要求富凯必须死在狱中。
据当局宣布,富凯于1680年3月23日突然死去。
他的尸体未交其亲属而由当局秘密处理了。
阿列斯认为,死者并不是富凯,而是他的仆人爱斯塔斯·多热,而富凯则在面罩掩盖下活着。
关于铁面罩的传闻恰好是在富凯“死”时(1680年)开始的。
但是,1703那年富凯已是老态龙钟,而戴面罩的人却是个中年人。
其他猜想 “是多热”这一观点从法国大革命后就开始流传。
法国科学院院士莫·潘约里1965年出版《铁面罩》一书也如此认为。
多热的父亲是前首相黎塞留的侍从,知道许多王室丑闻。
多热的本人是近卫军中尉,他因在王宫的一个楼梯上杀死了一个15岁的听差而被捕。
但是,如果多热因此而下狱,对这样一个普通刑事犯有什么必要那样尊重和优待呢?如果是怕多热泄露王室秘闻扣压他,为什么不把他干脆杀掉呢?
也有人认为,蒙面囚犯是意大利曼图昂公国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他由于得罪了路易十四,于1679年5月被诱入法国关在皮涅罗尔城堡。
但这一猜想也被一些包括法国史学家在内的人所否定。
戴面罩的囚犯究竟是谁呢?这恐怕真的要成为千古之迷了。
然而更令人倍感惊奇的是,据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考证(在他的《路易十四时代》里有谈到),在这个无名氏被押送到伊夫堡时,欧洲并没有任何重要人物失踪。
而此人又无疑确是个地位崇高的人啊。
因为他到岛上的头几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典狱长亲自将饭菜摆在他桌上,然后把他关在里面,退了出来。
一天,这个囚犯用餐刀在一只银盘上刻了几个字,然后把盘子从窗口扔出。
盘子正好落在城楼脚下河边的一只船上。
船主是个渔夫。
他把碟子捡起来,拿去还给典狱长。
典狱长十分惊奇,问渔夫”你看过碟子上的字了?还有别人看到过没有?“这个农民被关押了起来,直到后来查清他确实不识字,碟子也确实没有别人看到过才放了他。
典狱长对他说”走吧,不识字是你的运气。”另外,据说最后一个知道这个奇怪秘密的大臣夏米亚尔在临死前,其婿拉费德元帅曾跪在岳父面前恳求他告诉自己,那个仅以“铁面人”的名字为人所知的人究竟是谁。
夏米亚尔回答说:这是国家机密,他曾经宣誓永远不泄露。
这就可以算是事情的最后答案吧……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写过一部小说《铁面人》,小说讲述了一个带着铁面罩的囚犯,被国王流放到一个孤岛上,“铁面人”经过种种努力,终于逃出了孤岛,重获自由。
有意思的是法国另一位大作家大仲马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布拉热洛公爵》,后来被英国人改编成电影《铁面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影片中神秘的“铁面人”居然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自己。
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他被权臣用一个长相酷似的人给“掉包”了,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铁面生涯”。
这些有趣的故事并非全部是作家们的虚构,而是根据法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悬案改编成的,不同的是历史上的“铁面人”被关押至死,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巴士底狱的“铁面人”为何会引起后人的注意,始作俑者是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他在其名著《路易十四时代》中提出“这个囚犯无疑是个重要人物”,但接着却说“他被押送到圣玛格丽特岛时,欧洲并没有什么重要人物失踪”,让世人觉得匪夷所思。
伏尔泰是这样记述的:
1661年,圣玛格丽特岛上的一座城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那是一个身材修长、举止高雅的年轻人,他的头上不知被谁罩上了一个特制的铁皮面罩,无论是在他被秘密押送途中,还是在囚禁期间都被严令禁止摘下来。
这个面罩在下颌部装有钢制弹簧,即使是吃饭或喝水也没有妨碍,不用摘下来。
因此,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在圣玛格丽特岛上关押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铁面人”又被秘密地押送到了巴士底狱,那里是当时法国最令人害怕的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在巴士底狱中,这位囚犯受到了特殊的优待:住处弄得很舒适,饭菜按他的口味专门做,衣着精美,他有时还可以弹奏吉他,除此还有专门的医生定期为他检查身体。
狱卒们很喜欢和他聊天,他举止高雅,谈吐也很风趣,但对自己的身份却一直守口如瓶。
1703年,这个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囚犯结束了他神秘的一生,当晚便被葬在了圣保罗教区。
随着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伏尔泰的记载到此为止,留给后人更大的猜测空间。
据说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调查过“铁面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传闻中路易十六曾明确表示:要确保“铁面人”的秘密,从而使这个“铁面人”更加引起了后人们的好奇。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囚犯到底是谁?其真实姓名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关进巴士底狱?又为什么会被路易十四特别关照要优待?这些问题成了近3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欧洲历史学家的一个难解之谜。
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个戴面罩的囚犯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长兄,他为人忠厚老实,凶险狡诈的弟弟以阴谋的手段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法国国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为了不让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对亲哥哥判处了终身监禁,用铁面罩掩盖他的真实面目,让他一辈子待在监狱里。
反驳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皇室的权势之争向来万分残酷,以凶残著称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夺取王位,为什么不用毒药和秘密处死的方式来彻底解决问题,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反而大发善心地让“祸根”活在世上,还给予种种优待,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国大革命后流传很广而且后来影响深远的一种看法是:这个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热。
根据史料记载,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不合,并长期分居,是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和,才重归于好。
但有人猜测当时王后已经与贵族多热有了孩子,才会离开情夫多热而重新投入路易十三的怀抱。
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后和好后不久,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所以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
据说多热为掩人耳目被迫远走他乡,路易十四登基后,多热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说出了事情真相。
但路易十四害怕丑闻暴露,又不好对生身父亲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铁面罩,送到监狱度过余生,给予最好的照顾,算是对生父的孝顺。
法国社科院院士潘约里在其1965年出版的《铁面罩》一书中就支持这种说法。
19世纪末一位叫安娜?维格曼的人提出了一种看法,这位戴铁面罩的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当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前,他的忠实追随者买通了刽子手,顶替国王死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这个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终身隐居在巴士底狱中。
安娜的观点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查理一世和这名囚犯都很喜欢头披薄被头。
路易十四时代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也被列入怀疑对象之中,在割让意大利领土卡扎里给法国的秘密活动中,马基欧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路易十四那儿得到应得的奖赏之后,马基欧里却又把这个秘密出卖给了西班牙。
恼怒的路易十四对他的背叛大为光火,将他关进了监狱,并给他戴上了铁面罩。
在人们费尽心机地猜测这位“铁面人”的身份而毫无进展的时候,有的人干脆认为:这个人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喜欢愚弄人、制造“悬念”的路易十四根本是要故意弄出这种效应,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去猜测。
这种说法一出,立刻被很多学者驳为无稽之谈。
但不可否认的是,“铁面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之谜,关键是因为路易十四答应为“铁面人”保密,因此,所有关于“铁面人”的资料,在17世纪就被有意识地进行毁坏和掩盖,留下来的材料不仅零乱不堪,还互相矛盾,漏洞百出。
1970年,法国有个记者阿列兹就这一谜案出版了一部《铁面罩》,在大量的旁征博引之后,他也不禁感叹:“这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肆』 三个火枪手里面的王妃是谁
奥地辩氏源利的安娜携态王后。
(电影《三个火核颤枪手》中的安娜/安妮王后扮演者。)
『伍』 路易十三是谁
(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国波旁王朝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生于枫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摄政。1615年与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娜结婚。路易十三亲自执政后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塞留的辅佐,开始了法国的专制统治。1643年5月14日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路易十三是波旁王朝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的长子,1601年出生,母亲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公国的玛丽·德·美第奇公主。他的父亲崛起于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法国宗教战争,因此登基时贵族势力衰弱。亨利四世出身于新教贵族家庭,尽管后来迫于政治压力改宗,但在宗教方面总体是维护新教的。在欧洲政治方面,西班牙虽然已经衰落,但实力仍然较强,通过和同样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的同盟,依旧维持着对法国的遏制政策。西班牙依然维持着对尼德兰南部的统治,直接威胁着法国北部边境,并试图再次吞并已经独立的荷兰。英国虽然有所发展,但实力总体偏弱,且国内宗教矛盾尖锐。亨利四世提出天然疆界的政策,其实质就是要扩张法国领土,打击西班牙,称霸欧洲。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太后的家族与西班牙关系密切,所以太后实行了亲西班牙的政策,贵族势力也有所恢复。1615年,在太后的主导下,路易十三与西班牙公主安娜结婚(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没野族出身于奥地利,所以习惯上称安娜王后为奥地利的安娜),他的妹妹伊莎贝尔则嫁给了安娜的哥哥菲利普四世。但路易十三并不满意太后的政策,所以亲政后试图改变太后的政策,但一直受到太后的压制。1617年,路易十三派人暗杀了太后的宠臣,太后逃奔到布鲁尔。虽然后来经人调解太后回到了巴黎,但母子的隔阂依旧。宫中形成了以路易十三为核心的王党和以太后、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为核心的后党。在这次调解中,黎塞留崭露头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赏识,后来被任命为枢机主教。黎塞留在内政方面推行君主专制。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旅虚贸易,扩充财富;政治上削弱贵族的权力,打击后党;宗教上逐步限制新教的势力,曾在1627年攻占了新教的堡垒拉罗谢尔。国际关系方面,路易十三积极推行其父的政策,与信奉新教的国家合作,打击西班牙的势力。1618年,欧洲爆发三十年战争,起因是捷克为反对奥地利的宗教压迫政策揭竿而起,并将王位许给了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选帝侯弗雷德里克,但在西班牙的帮助下,奥地利镇压了捷克起义。之后,奥地利和西班牙趁机扩张各自的势力,企图镇压欧洲的新教运动,德意志北部新教诸侯和荷兰等国陷入了恐慌。法国在这次战争中一开始并未出兵,而是以金钱支持丹麦、瑞典进攻神圣罗马帝国,打击奥地利的势力。当丹麦,特别是瑞典在德国高奏凯歌时,法国又在外交上孤立他们,以维持中欧的平衡。但当奥地利任命了华伦斯坦为帝国军队的统帅后,瑞典战败,局势似乎又朝着对奥地利有利的方面发展时,法国宣布出兵。趁着双方筋疲力尽时,法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手腕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终于在1648年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将阿尔萨斯等地划入了自己的版图,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此时离路易十三去世已经五年了。在宫廷方面,路易十三一直对母亲、弟弟和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妻子怀有戒心。玛丽·德·美第奇也阴谋废黜路易十三,立奥尔良公爵为国王。而国王夫妇不和,婚后多年无子,也给太后和奥尔良公爵的阴谋提供了便利。在黎塞留的铁腕政策的打击下,奥尔良公爵最终失势,太后也逃到了布鲁塞尔,处于西班牙人的庇护之下。1638年,安娜王后生下王储(未来的路易十四),王室终于稳固了。两年后,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也出生了。而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只有一个女儿,失去了对抗国王的最后资本。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在他离世时,贵族重新活跃起来,形成了以孔代亲王、谢弗拆察燃勒斯夫人、隆格威尔夫人为核心的投石党。黎塞留的继任者马扎然辅佐摄政太后安娜,与投石党进行斗争,不过他们显然没有黎塞留的手腕。新主路易十四的统治在一片混乱中缓缓拉开序幕。
『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亚·特雷丝
玛丽亚·特雷丝,1638年9月10日出生在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女儿,卡洛斯二世国王的姐姐。她的妈妈是法国国王亨利大帝和玛丽·德·美第奇的女儿伊丽莎白·德·波旁;腓力四世的姐姐安娜·奥地利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妻子,路易十四的妈妈。因此,玛丽亚·特雷丝和她未来的丈夫是双重表亲。
由于腓力四世没有儿子,而西班牙又没有法律限制女性的王位继承权,玛丽亚·特雷丝被以为大概是继承王位的人选,当时人们以为玛丽亚·特雷丝大概是个好女王,但这个"好"的意思看来值得商榷,因为根据法国宫廷保留地记录,玛丽亚·特雷丝是个有些愚钝、思想单纯的女人。
在三十年战争和接下来的一些冲突中,西班牙哈布斯腊携册堡帝国失去了在国际斗争中的优势,它和它的近亲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依靠近亲联姻维系的紧密联络(这种联络使同为西班牙公主的安娜和玛丽亚·特雷丝都拥有 de Austria"奥地利的"的称号)已被法国打破。此时,法国和西班牙宫廷--特别是腓力四世和安娜·奥地利王后--都希望尽快平息这场冲突,而安娜特别寄希望于让她的侄女成为法国王后这一政治手段。
玛丽亚·特雷丝的婚姻谈判1659年展开,最终她将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妻子,但她必须宣誓放弃她和她所生的后代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这个要求最终以另一种手段达成,即1700--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660年,腓力四世带着大量宫廷成员亲自将玛丽亚·特雷丝送往比达索尔(Bidassoa),路易十四和他的法国宫廷正迎候在那里。
像大多数政治联姻一样,这壹次婚姻是不成功的,然而却谈不上不幸。玛丽亚·特雷丝身材极其矮小,不过她的丈夫身材也不高--路易十四偏爱高跟鞋,因为这能掩盖他的隐简缺陷,所不同的是年轻的国王精力充沛、极其聪明,有野心和决定权欲望,而玛丽亚·特雷丝则没什么决定权欲,她偏爱宁静的生活,甚至对文学和艺术也不是非常感兴趣,她喜欢打牌、喜欢和西班牙侍从交谈、喜欢被一群侏儒围绕。法国宫廷以为这位王后不聪明,因为她一生也没学好法语。
不过,玛丽亚·特雷丝比其她的那些哈布斯堡亲戚们还是幸运的,她的下唇非常厚,即所谓的"哈布斯堡嘴唇",这是从胡安娜·阿拉贡-卡斯蒂利亚和腓力一世·哈布斯堡联姻开始就埋下的种子,但相比于那些鸡胸、罗锅、智力低下、脾气暴力、身体孱弱的亲戚,她还是很健康的。婚后第一年,路易十四对她保持着忠诚,不过玛丽亚·特雷丝非常难说是个有魅力的女人,并且她不热心、也不懂怎样抓住丈夫,并对他施加影响。在路易十四这样一个国王王后至高无上的宫廷里,玛丽亚·特雷丝居然成了个可有可无的人。
路易十四情妇成群,起初,这种行为遭到了玛丽亚·特雷丝的 *** 。但最终她还是妥协了,她对于丈夫轮宏的情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对于那些情人们也没有特别刻薄,这使得路易十四对她特别"优待",和她的婆婆安娜王后不同,玛丽亚·特雷丝获准留下她那些西班牙侍从,在法国宫廷(特别是路易十四宫廷)这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个宫廷特别信奉古老的规定,而王室成员的外国配偶不得保留任何和他们祖国有关的东西恰恰是条极其古老的规则。另外,牙齿不好的路易十四特别批准为王后从海外引进可可豆,因为玛丽亚·特雷丝特别喜欢热巧克力,她还获准可以豢养一大批侏儒。
玛丽亚·特雷丝每日生活平常又单调,大部分时间她同她的婆婆安娜一起做祷告,安娜死于1666年。其他时间她有时和她的西班牙仆从一起,有时和侏儒一起,有时在打牌。总的来讲,她的这些活动都是相当私人的、和公开的、奢华的、闹热的宫廷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她的地位并没受到影响,路易十四总是刻意提高王后的地位--一方面是对她的容忍的感谢,另一方面也在提高国王和王后这两个上帝赐福的人的地位。
1683年7月30日,在搬进凡尔赛宫一年之后,玛丽亚·特雷丝死去。有人以为她大概是被毒杀的,但这种看法完全没有市场,历史学家以为王后死于癌症,大概是她腋下的肿瘤要了她的命。那时她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