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璧勬枡 | 閬撴湁涔濆肪锛堥亾澹鐨勫附瀛愶級
鍦ㄤ汉涓栭棿鐨勫ぇ閬撲箣涓婏紝閬撳+浠鐨勮韩褰辩嫭鐗硅岀炵樸備粬浠浠ラ亾涓哄紩锛岃拷姹傞暱鐢熶笉鑰佺殑澧冨湴锛岀敤鏈寸礌鐨勮。楗颁紶鎵跨潃鍗冨勾鐨勪腑鍗庢枃鍖栥
閬撳+浠鐨勬棩甯歌呮壆锛屽挨鍏舵槸閭i《甯藉瓙锛岀姽濡備粬浠淇′话鐨勮薄寰侊紝钑村惈鐫娣卞埢鐨勫摬瀛︽櫤鎱с傛祦浼犵潃鈥滈亾鏈変節宸撅紝鍍ф湁鍏甯解濈殑璇存硶锛屾瘡涓绉嶅肪甯介兘鎵胯浇鐫鐙鐗圭殑閬撳剁悊蹇靛拰鏁呬簨銆
棣栧眻涓鎸囩殑娣峰厓宸撅紝璞″緛鐫鍏ㄧ湡娲剧殑瀹囧畽瑙備笌瀵归暱鍙戜紶缁熺殑鍧氬畧銆鍏ㄧ湡閬撳+浠鐨勬贩鍏冨肪锛屼互榛戣壊纭娌垮渾甯戒负鍩猴紝璞″緛鐫娣锋矊鏈寮銆佸厓姘斿嬬敓鐨勫畤瀹欏垱涓栬傘傛埓姝ゅ肪鐨勯亾澹锛岄渶缁忓巻涓ヨ皑鐨勫啝宸句华寮忥紝璞″緛鐫浠栦滑瀵归亾鐨勮檾璇氫笌瀵逛慨琛岀殑灏婇噸銆
搴勫瓙宸撅紝鍙堢О鍐插拰宸撅紝婧愯嚜鍗楀崕鐪熶汉搴勫瓙鐨勬櫤鎱с傛柟褰㈠簳搴т笌涓夎掑舰甯介《锛屽瘬绀虹潃娓呴潤鏃犱负銆佸搧琛岀姝c搴勫瓙鐨勯嶉仴鎬濇兂褰卞搷娣辫繙锛屼粬鐨勫附瀛愯捐′究浣撶幇浜嗚繖绉嶈秴鑴变笌鍜岃皭鐨勮拷姹傘
绾闃冲肪锛屾簮浜庡悤娲炲剧殑浠欏悕锛屼互鍏剁嫭鐗圭殑璁捐¤薄寰佺潃鍚曟礊瀹剧殑浠欓亾涓庝汉闂寸殑蹇涔愩鍏ㄧ湡娲句簲绁栧悤娲炲剧殑甯藉瓙锛屽洜鍏跺湪鎴愪粰鍓嶇殑甯告埓锛屾垚涓轰簡閬撴暀涓绾闃充箣鍚嶇殑鏉ユ簮銆
娴╃劧宸撅紝浠ュ叾淇濇殩鍔熻兘鍜屽攼浠e悕澹瀛熸旦鐒剁殑鍏告晠锛屽睍绀轰簡閬撳跺硅嚜鐒剁殑椤哄簲涓庝繚鏆栧摬瀛︺傝屻婇暅鑺辩紭銆嬩腑鐨勬弿缁橈紝鏇存彮绀轰簡瀹冮伄鎺╅儴鍒嗛潰瀹圭殑鐗规э紝鐘瑰傞亾琛岀殑绁炵橀潰绾便
閫嶉仴宸撅紝浠ュ叾椋樺甫鐨勬磼鑴憋紝璞″緛鐫鍏ㄧ湡寮熷瓙鐨勮嚜鐢变笌瓒呯劧銆傚畠涓嶄粎鏄鏈嶉グ锛屾洿鏄涓绉嶇敓娲绘佸害鐨勪綋鐜般
鑽峰彾宸句笌搴勫瓙宸剧浉浼硷紝鍗村張澶氫簡浠借秴鑴辩殑鎰忚暣锛屽傝嵎鍙剁殑娓呴泤锛屽瘬鎰忕潃閬撳+鐨勯潤蹇冧笌鑴变織銆
澶闃冲肪锛屽忔棩鐨勫畧鎶よ咃紝铏芥簮浜庨亾鏁欙紝鍗磋璇瑙d负闊╁浗浼犵粺锛屽疄鍒欐槸閬撳惰拷姹傝嚜鐒跺拰璋愮殑璞″緛銆
涓瀛楀肪锛岀湅浼肩畝鍗曪紝瀹炲垯钑村惈澶鏋佷箣閬擄紝绠娲佺殑绾挎潯涓庢墸鍚堣捐★紝灞曠ず浜嗛亾瀹剁殑鏈寸礌涓庢櫤鎱с
涔濇佸肪锛屼節闃充箣鏁帮紝浠h〃浜嗘d竴娲鹃亾澹鐨勫皧璐靛湴浣嶏紝璞″緛鐫閬撴暀鑷抽珮鏃犱笂鐨勯槼鍒氫箣鍔涖
鑰屽湪鐗规畩鐨勬枊閱绉戜华涓锛岄亾澹浠浣╂埓鐨勯亾鍐犲備簲鑰佸啝銆侀粍鍐犵瓑锛屾洿鏄閬撳朵华寮忎笌缇庡︾殑铻嶅悎銆
杩欎簺閬撳肪锛屼笉浠呬粎鏄甯藉瓙锛屽畠浠鏄閬撴暀鏂囧寲涓鐨勭懓瀹濓紝姣忎竴娆鹃兘鏈夊叾娣辫繙鐨勫巻鍙叉笂婧愬拰娣辫繙鐨勫摬鐞嗗瘬鎰忋傚湪鐜颁唬绀句細锛屽敖绠¢亾澹浠渚濈劧淇濇寔鐫鍙ゆ湸鐨勮呮壆锛屼絾浠栦滑鐨勫瓨鍦ㄥ拰淇琛岋紝濡傚悓涓閬撶嫭鐗圭殑椋庢櫙绾匡紝闈欓潤鍦板畧鎶ょ潃鍙よ佺殑鏅烘収涓庡拰璋愩
『贰』 道教服装
概述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起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大约从南朝宋陆修静起,始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
定为制度。《陆先生道门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旧法服单衣袷帻,箓生袴
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单衣墨帻,女则绀衣”。现在则改以巾褐裙帔为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盖指上清法——引者注),礼拜着褐,诵经着帔。……夫巾褐
裙帔,制作长短,条缝多少,各有准式,故谓之法服”。①此后,逐渐增修,至南北朝
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之深浅,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应该使用什么布料、应采的颜色、应取的样式等,
作出具体的规定。每个等级的道士皆须按此着装,不得混淆。
据南北朝所出之《传授经戒仪注诀》载,道士服饰有:
“葛巾、单衣、被(帔)、履、手板。”②据时间大体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载,则有:“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③参照同时期的其
他道书,其服饰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项。此三项的形制、颜色及制作方法,略如
下述:
法服南朝宋时所出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
须有条准。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著条数。……若受神咒五千文,
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
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听二十四
条。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黄色为正。若行上法,听著紫。年法小,为下座
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九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
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
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
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④《洞玄真一自然经诀》规定灵宝道士所穿之法服为:
“褐皆长三尺六寸,三十二条。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条数也,黄裳对之。”⑤
《洞真四极明科》规定上清道士之法服为:
“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
令二十四缝,里令一十五条,内外三十九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学上清,……
当冠元君之服,用紫纱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促(《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引此
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二十二条(当
为二十三条——
引者注)。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
八幅(《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
君之服也。”⑥由上可见,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
此实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时,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
方法。上云“二十四条”、“三十二条”之“条数”,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条块(幅)
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
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⑦另
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
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⑧冠巾《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
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
亦谓玄冠。”⑨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
《科》书曰:
“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
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AB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
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靴履《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
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
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
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
AD《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AE以上布鞋、草
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
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
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
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
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
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
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
AF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
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
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
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
“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AG
“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
敛束洁净,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
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
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
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
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
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AH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
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
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
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
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
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
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
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
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
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
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
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AI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
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
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
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
皆须护净焚弃。”AJ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
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
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
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
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
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
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
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
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
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
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
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
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
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
AK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
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
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
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
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LB元代后期,
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
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
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
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
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
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
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
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LD朱元璋第十六子
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
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
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LE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
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
“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
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
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
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
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
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LF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
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
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
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
方谓合式。”LG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黄色。(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罗均应为黄色。”LH冠巾
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
分类
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帽正”(见后介绍)。多在秋冬天气戴用,道士不蓄发者或年老脱发者喜戴此巾。
纯阳巾:亦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梁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为纯阳之数,代表道教“九转还丹”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现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风帽”。里面絮以棉花,以为御风挡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风雪天气可用此巾。
逍遥巾:乃是一块方形(亦有圆形)巾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逍遥巾(古称“雷巾”)。年轻道士喜戴此巾,行动之间,飘带摇拽,显得潇洒自如。但有些道观的老道长认为戴用此巾有失庄重,而废止之。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故名。
太阳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劳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就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上自己所住道观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为简便的一种。道教规定,不可光头进入殿堂,必须戴有道巾,若无其他道巾,扎上这根带子也可顶替。
包巾:又称“扎巾”。乃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初入道门尚未拜师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认为不应列于九巾之内。《三才图会》:“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不过现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数几种日常戴用。现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另外,近年出现一种“筒子袜”,属于高筒袜子的一种变体,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外观上与高筒袜子差不多,尤为适合夏天穿用。
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镶在帽前正中。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慎”,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佩剑:即道士佩带的宝剑。中国古人即有佩剑之风,《道书援神契》说“古之士大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相并背于身后。现在道士佩剑者并不多见,除了偶尔看到云游道士有佩剑者以外,一般是悬挂在住室之内,以为辟邪除魔之用。
葫芦: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在云游道士中较为多见。
鱼鼓:又作“渔鼓”。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从前道士演唱道教神仙故事的曲子 (即“道情”),以此伴奏。现在道教中已经绝迹。
单瓢:又称“缘瓢”。是用硬木刻制的瓢状器皿。为过去云游道士必备之物,在外面化缘盛放饭食之用。今日道士已不用此物。
拂尘:乃为木制或金属做成的柄,柄端扎有棕丝或马尾。可作拂扫尘埃或驱除蚊蝇之用。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
阴阳环: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叁』 初学问道,道士的头巾有什么讲究
在道教的宫观里,人们常会看到道长们头上戴着或方或圆的“帽子”,身穿宽松的道袍,令人不禁产生飘飘欲仙的遐想。人们也许会好奇地问,到底道长戴的是什么“帽子” .它们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是道教徒特有的标志。在道教里,把它称为“道巾”。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那么道士的九巾,又到底是什么来历.九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九巾的来历
巾是我国古代人民常用首服之一,指的是一种帽子。也有的人把巾误认为冠,《释名·释首饰》中:“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这段话,说明了巾与冠的不同。巾为平民百姓之头饰,以与士大夫之冠相区别。巾始于先秦,乃一般百姓戴用之首服。直到东汉以后则贵贱通用。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流行,尤其士人十分偏好,喜其轻便。《晋书·舆服志》曰:“巾,以葛为之,形如帽而横着之,古尊卑其服也。”到了南宋,戴巾之风气更加普遍,就连朝廷的高级官员也以包裹巾帽为荣,冠帽之制渐衰。在清朝以前,巾作为首服,被历代沿用,并变化成多种类型。清朝刚入关的时候,下剃头易服之令,明朝的衣冠制度被废除。明遗臣金之俊为缓和民族矛盾,向清廷提出“十从十不从”的建议,被朝廷默许。其中有“儒从而释道不从”之条,因此只有道教才保留下我国明代以前的衣冠形式,所以有的学者把道教的服饰称之为活文物。
至于道教的九巾之说,来源于清代中叶道士闵小艮的《清规玄妙说》。按照该书的说法,当时的九巾,有以下几种: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九阳巾。
当代高道闵智亭道长著述的《道教仪范》一书中提到,自清末到现代最流行的九巾则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而清代以前的道巾,按明朝的《三才图会》记载,则有:纯阳巾、九转华阳巾、九梁巾、雷巾、幅巾、网巾等等。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的道巾和现代的道巾已经有所不同了。本文将为读者介绍常见的近代道巾。
九巾概述
1混元巾
为九巾之首。现代全真派道士多戴此帽。以黑缯糊成硬沿圆帽,中间开孔,以露出发髻。道巾多为方形,只有混元巾和一字巾为圆形。有的老修行说,这是代表道教混元一气的意思,故称为混元巾。考其出现的年代,在清代前,未曾见于记载。又因其型似清代官员所戴的帽子,于是有人推测,混元巾是由清代官员所戴的暖帽演变而来。笔者认为,道教在清兵入关后,依然不剃头,不改前明服饰,以示民族骨气。因此更加不可能模仿清代官员的帽子。至于此巾的来历,还有待道教界的诸位高道大德考究其历史。
2庄子巾
亦称冲和巾,南华巾。传说是南华真人庄子所制。估计此巾出现的年代比较早。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面镶有白玉,名为帽正,其一可以知道帽子是否戴正;其二代表了道教徒行为要端正的意思。全真派道士因年老,头发稀少者多喜戴此巾。也有正一派道士戴庄子巾的。因为庄子巾类似古儒巾,佩戴此巾,颇象南华真人一样无拘无束,自有出尘之表。
3纯阳巾
也有人称唐巾。按明朝的《三才图会》称: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之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于后,巾上有盘云纹样。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这也是现存于北京白云观吕祖殿的明代吕祖像所戴之巾形状。通过名字可以知道,纯阳巾之意义,一为道教神仙吕纯阳,二为唐代文豪白居易。道教传说,吕纯阳祖师在成道前佩戴此巾。史料记载,此巾在明代十分流行,不仅道教徒戴,连儒者、生员士大夫子弟也戴。当代北方全真道的纯阳巾,形状甚似庄子巾。区别是纯阳巾后面有云头形装饰,而庄子巾则无。南方粤港澳地区全真道之纯阳巾,俗称“瓦坑帽”,帽形就是与《三才图会》所描绘的一样。
4九梁巾
古典小说中常有这样对道家人物的描写:“头戴诸葛九梁巾,身穿八卦道袍……”九梁巾,又称九阳巾。九梁巾形状为帽子前面有似屋脊一样的九条缝。道教中,九为最大数,又为阳数,代表天。所以戴九梁巾,代表着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了道教徒事奉上天的意思。也体现出《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宗教思想。现代正一派道士常戴九梁巾。
5浩然巾
一种用黑色布缎制成的暖帽,形如风帽。该巾在南方基本不使用,北方亦不多见。询问道中各位师长,才知在极严寒天气中才带此巾。相传唐代名士孟浩然常戴此帽外出,以御风雪。后士人皆仿效之,故称为浩然巾。亦称作“大风帽”。道教徒戴浩然巾,一是抵御风雪,二是纪念先贤。《长春真人西行图》中的邱祖所戴之帽即为浩然巾。另外,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中有雪巾的记载:以玄色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不知此处的雪巾是否即是浩然巾。
6逍遥巾
也称荷叶巾。宋代庶人的一种巾子,开始叫花顶头巾,后士人甚至女性皆戴,并有两脚垂于后背,称为逍遥巾。宋代米芾《画史》中有对此巾的记载:“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其遗制也,更没头巾…,乃去皮冠,梳发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中篦约发,乃出客去。覆如是,其后方有丝绢,作掠子,掠起发,顶帽出入…,又其后方见用紫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犹不敢习庶人头巾。其后举人始以紫纱罗为长顶头巾,垂至背,以别庶人黔首,今则士人皆戴庶人花顶头巾,稍作幅巾,逍遥巾。”全真派道士出家不久,因发髻未能全部挽起,或夏天天气热时多戴此巾。戴起此巾,好像神仙一样,显得仙风道骨,格外逍遥自在。故命名为逍遥巾。
7三教巾
三教巾,顾名思义,应该是体现道教三教合一和三教平等,崇尚和平的宗教理念。可惜现在没有实物留下。其形状已不可考。笔者曾于此问题请教多位高道大德,皆言不知道。中国道教协会黄信阳副会长编纂的《道教全真必读》记载,只有受过中极戒者才有资格戴三教巾。有些老修行说,估计是王重阳祖师提出三教合一的时候所制。也有人认为清代有三教庙,于是推测此三教巾是否由此而来'在此只能留下悬念,留待以后为读者诸君补上。
16一字巾
又名太极巾,其形为一带,端头有木扣或玉扣,扣子一般刻有太极八封图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极巾。也有学者认为叫幅巾的。据说是山居道士缠发之法,以丝织幅带裹发,以防山野树枝缠住。其实这种幅巾,应该叫网巾,是一种先从道士发明,后由明太祖推广至全国的帽子。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物何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9一字巾
又名太极巾,其形为一带,端头有木扣或玉扣,扣子一般刻有太极八封图形,所以叫一字巾或太极巾。也有学者认为叫幅巾的。据说是山居道士缠发之法,以丝织幅带裹发,以防山野树枝缠住。其实这种幅巾,应该叫网巾,是一种先从道士发明,后由明太祖推广至全国的帽子。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物何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小结
历史上的道巾,事实上远远不止九种。道经和史书上还记载有:角巾、紫荷巾、紫阳巾,雷巾、莲花巾、九转华阳巾等等。在明朝前,很多巾是道俗通用的。如纯阳巾、逍遥巾、网巾、纶巾、幅巾等。也有道教徒专戴的,如庄子巾、一字巾、九梁巾等等。但道教徒的道巾所用颜色皆为黑色,而一般世俗的巾帽则颜色不拘。因为道教崇尚青色,古人把黑色也分成青色的一种,戴黑色(青色)的道巾,代表着头顶青天。而且,道门亦称为玄门,黑色也称作玄色。作为玄门弟子,道士要尊道,所以顶于首,当然要戴黑色的道巾了。
由此看出,道巾不仅是标志着道教徒的帽子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道教教理教义,如奉天敬祖、崇尚和平、成仙得道、逍遥自在等等的思想。此外还说明了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宗教,与中国的民俗生活确实是息息相关。现在有的道教徒对自己所戴的道巾,不知所然,殊不知所顶戴的道巾乃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道巾的研究,实际也是对古代巾帽的研究。现代道教界对古代道教的冠帽的研究还未引起重视。
『肆』 可以介绍一下汉服有关的知识吗
✍汉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民族传统服饰。随着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汉服的形制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时至今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汉服在款式,材质,设计,上也做出了许多改良。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有关汉服的知识吧。
『伍』 关于中国古代服饰分类
还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褕翟,禕衣,阙翟,纯衣等。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
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5)从冠巾到帽子介绍扩展阅读:
夏商与西周时的汉服衣着无实物存世,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
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更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车辖来看,衣、裳、带、市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并特别重视裳前之市。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汉服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汉服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上衣下裳:那时的常服还是上衣下裳为主流,款式不变。只不过袖日趋发展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渐变宽。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
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体态优美的旗袍,挽回了满服缺少美感的一面。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陆』 你好 你回答的关于帽子的起源 是在哪里找的资料 能告诉我文章的地址吗
帽子的起源与发展
一.帽子的起源:
帽子是由巾演变而来的,据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玉篇》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在古代,巾是用来裹头的,女性用的称之为“巾帼”,男性用的称为“帕头”,到了后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男女均可用的“幞头”,原来是人们在劳动时围在颈部用于擦汗的布,相当于现在的毛巾,人类在田地里劳作,由于大自然的风、沙、日光对人类的袭击,于是人们便将巾从颈部向上发展而裹到头上,用来防风沙、避严寒、免日晒,由此渐渐演变成各种帽子。
总体来看帽子的起源与发展都是基于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气候、环境,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都在客观上推动了帽子发展的过程。
二.帽子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 “衣毛而冒(帽)皮”
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帽饰样式,常散见于一些陶器绘画遗存中。《后汉书·舆服志》有云:“上古衣毛而冒(帽)皮”,即用皮缝合制帽于头上以避沙暴和风雪。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上的图案●夏、商、周 “恶衣服而致美冕”
夏、商、周史称“三代”,是奴隶制社会从兴起、发展并走向鼎盛的相对完整阶段。夏、商用冠、冕来表现礼仪之制,到周朝日趋详尽完善。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心地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论语》中“子曰: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冕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首服,这句话的意思是夏禹时不重视平日的衣着,而对祭祀天地、祖先和关于社稷大事的服装却设计华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石人像可以看到三四种不同的帽饰样式:
周朝是奴隶社会在各方面走向鼎盛的时期,服装纺织都有较大发展。人们在生活的探索中取得较多的经验,麻布上已经出现涂漆的痕迹。涂薄漆,可制成防水避雨的漆布,可制作帽、鞋、蓬盖或隔潮坐垫等用途。
华夏人十分注重冠的标识作用,许多正式服装都是以所戴的冠名来做服装的名称,并世代延续着这种理念性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戴什么款式的帽子穿什么款式的服装,且有冠与衣有同色的习尚。现代词汇中的冠军、领袖,都是古代服装款式的主题中心和重点的装饰部位。
弁服是仅次于冕服的常用礼服。天子、诸侯十二而冠,普通人满二十加冠称弁。
弁有爵弁、皮弁和冠弁之分。文官戴冠弁,一种黑红相配的帽饰,武官戴皮弁。弁帽为奶白色翻毛麂皮制。晋制改成黑衣素裳,隋唐有乌色皮弁,后改乌纱,一直沿用至明代。
冠弁,一些学者认为很可能是一种帽箍形式,待有战事时上加皮冠。据载,戴此帽者,上身缁黑色布衣,下则积裥素裳。古有不见皮冠不应招之说,解放前仍称警卫为马弁,可见除爵弁外,弁冠大多为兵将武官所戴。
春秋战国“孚甲自御”
战国时期的中国,随着周朝历代天子们威信的下降,为早日强盛的诸侯
相继“变法”,除“奖励耕织,发展桑麻”,还大力发展尖甲利兵以维护政权。为更有效地抵御敌方武器的杀伤,人类首先学会的是“孚甲自御”,从而形成了早期葛藤编制成的背心式甲胄及藤帽。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纷纷改革变法。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于公元前307年为顺应战事,实行了一次著名的军制改革:抛弃战车,率先建立骑兵军团。骑兵所向披靡,不仅使胡人忘而生畏,而且成为与秦争霸的有力对手。这一改革被后人称之为“胡服骑射”。在帽子形制上的具体要求如下:冠,采用北方貂皮冠,也可能在原有的皮弁基础上加以貂皮暖额作为装饰。此大冠到汉代称之为武弁大冠。据载,其形制的沿革最初是在弁形上加以箕式形制的,后又加暖额,只是春秋之际已无实物可考。而后汉将貂尾插在冠上作冠饰,再加金附蝉,称之为貂禅冠。
秦、汉时期从巾帕到帽冠
秦兵马俑不仅以整齐军甲为世人感叹,其繁多的结巾发式也令今天的盘发
专家所望尘莫及。
因多年的战乱与秦的暴敛,汉初的社会经济几乎全面崩溃。后经“文景之治”,至武帝时,一个全方位强大的汉帝国才开始崛起在神州。现遗存的大量画像石、砖及彩色壁画上,单骑、仪仗车马队伍大量出现。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
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汉代长冠,
秦统一各国后,对各国的冠饰也有了统一的安排。如秦灭楚后,以其君之冠赐御史服之。秦把赵国君冠(赵惠文冠)赐近臣,汉沿用与武官戴之,称武弁大冠。再如通天冠(铁梁,外裱细绢),帝王戴时,常以12梁为标识,臣属则以321…..等为顺序。
古代男子在18~20岁时加冠或巾帻,曾有冠巾束发而不裹头的记载。如商代玉人和秦俑的发式,至西汉才发展成帽箍式的帻,平顶的巾帻称“平帻巾”;上有人字形隆起的,因形似尖角屋顶,称“介帻”。官员燕居及因身份低微而不能戴冠的平民执事皆用巾帻。身份显贵的官宦也是先戴巾帻,然后才加冠饰,并有“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的说法,汉朝巾帻运用十分广泛。冠下的巾帻,一般戴进贤冠的文官需衬介帻,戴大弁冠的武官只能用平上帻。
魏晋南北朝“厌弁冠冕以幅巾为雅”
魏晋时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
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在东汉末年,王公名仕“以幅巾为雅”,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晋魏时幅巾束发盛行主要是由于它适于各层次人物,并简便易行,易与衣裳配色,在追求高雅脱俗思想的时代,也有一种对礼教制度反叛的味道。由于当朝者的提倡,此时的幅巾样式种类繁多,并加以种种不同的名目,如折角巾、纶角巾以及纶巾、葛巾等几十种。
晋南北朝各代对于后妃命妇的帽饰记载,祥略不一。
隋唐五代主要的首服“幞头”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
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头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形,即为“平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幞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
幞头,是唐宋汉族男子的主要首服。据载,北周武帝时,将汉魏时幅巾做了修改加工,使四角皆加带。幞头和幅巾的区别,这几条带子是重要因素,系戴时前两条带子系于脑后垂下,折带令曲折附顶反系于脑后垂下,故称“折上巾”。而脑后系垂的,便看似两条飘带,到中唐时,下垂两带逐渐缩短,出现了两角向上,插如脑后结系之势,到了晚唐已形成两脚略呈圆形的硬翅
据载,隋代天子只用衮冕,隋文帝听朝穿的是赭黄文绫袍,头上戴乌纱帽,折上巾。图(21)是唐代郞余令绘制的《古帝王图》,隋炀帝杨坚与侍从们的服饰,同前朝之制基本相同,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皇帝冕服形制。
唐朝天子的冠饰除爵弁之外,还有通天冠和翼善冠;平民的冠饰则有武弁,皮弁;黑介帻、平巾帻和乌纱帽。
隋唐服饰是中国服饰历史中最为灿烂的一页。其妇女的发髻饰物与服装的搭配之繁杂,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少见的。
唐代的帷帽,新疆笠帽都是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
帷帽的样式在当时非常流行。它的作用,仅限于遮挡风尘,与原来用以“避人窥视”已完全不同。戴帷帽的风俗始于隋,妇女出门,必用纱罩头及全身。由于浅露芳姿,初时曾受朝廷干预,被认为“过为轻率,深失礼容”。从图(24)这个唐三彩或陶俑的形象上看,软兜和硬笠帷帽的形制渐具时装化。
宋、辽、金、元时期简朴为美
宋代的官员以冠,平民以巾
宋朝的通天冠服,是天子的重要礼服,通天冠也叫卷云冠,有二十四梁,
外用青色,里面用朱红色,冠前加金帛山及用金或玳瑁成蝉形为饰。戴此冠时穿织成云龙纹的绛色纱袍。
百官穿朝服所戴的冠有三种:一是进贤冠,涂金银花额,犀、玳瑁做的簪导横贯于冠中,在冠上簪白笔。以冠上梁数区别等级,有五梁、四梁、三梁、二梁等;二是貂禅帽也叫笼巾,前有银花,上缀以黄金附蝉,南宋后改为玳瑁附蝉,左右各有三小蝉,并在左旁插貂尾,王公、亲王等戴用;三是改良的进贤冠。
幞头是宋朝人广泛应用的首服,此时已经发展成硬脚,并且有许多样式,初朝两脚平直的较短,中期以后的两脚伸展加长,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曲脚。宋代幞头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纯粹成了一种帽子。隋唐时代的幞头都用黑色纱罗制成,而宋代却不仅用鲜艳的色彩,还可以在幞头上簪以金饰、罗绢之花。
宋朝妇女的头饰有两种,一种是头上戴的冠子;一种是把发髻梳成不同的形式,然后插上各种金玉、珠翠的首饰。冠,有白角冠、珠冠、花冠、高冠、团冠等。
白角冠:大到三尺,有的达到肩,梳长一尺,后又规定冠广不得过一尺,高不过四寸。在宋代贵族妇女中用珠冠较为流行,珠冠是用珍珠装缀于冠上或者缀之于簪、钗、花钿间。当时妇女还崇尚戴高冠和插戴花冠的习俗。花冠由罗绢或金玉玳瑁制成,可饰桃、杏、菊、梅等装在冠上,也有将这些花朵合在一起,装在一个冠上。不仅妇女喜欢戴,男子也有戴的。另外妇女在出门骑马时多戴帷帽。是用纱全幅连缀于席帽而下垂,来遮掩面部。还有一种与帷帽作用相同的盖头,常以方幅五尺紫罗障蔽上半身,挡住风尘。盖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妇女成婚之日以此蒙头,举行仪式后由男家派人揭开。
辽代冠巾的制度很严格
辽代冠巾的制度很严格,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科头露顶,即使在冬天
也这样。男子发式多为髡发,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光,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鬓发;也有将左右两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金代通常戴小帽或头裹皂罗巾
金代的服制是:一品着七梁冠加貂禅笼巾,二品七梁,三品六梁,四品五
梁,五品四梁,六、七品三梁。常服则通常戴小帽或头裹皂罗巾。
元朝的帽饰混杂蒙汉文化
皇帝帽饰服分冬、夏两种:冬戴暖帽,夏戴宝顶金凤钹笠;还有一种则是珠子卷云冠。
仪卫、侍从、仆役们多戴幞头,有凤翅、交角、花角、控鹤等种类。还戴唐巾、学士帽、锦帽、平帻、抹额等。
元代女子服饰以袍服为主,用料多以貂鼠皮为主,戴暖帽。一般身份较高的妇女,都戴固姑冠。普通妇女则戴皮帽。
明代力图恢复汉族服饰文化
1.明代男子的冠巾帽饰
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后,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
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的习俗,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庙、登基、册立、正旦、冬至等大的典礼活动中,通常穿衮冕服,戴冕冠;洪武元年规定穿通天冠服,戴通天冠;洪武二十六年规定皮弁服,戴皮弁帽(用乌纱蒙之,前后各十二缝);皇帝亲征或遣将时穿武弁服,戴绛纱做的弁(上锐,十二缝用五彩玉装饰);皇帝常服戴翼善冠。
皇帝燕居时穿用的是弁服,戴皮弁,也是用乌纱,分十二辫,各压以金线,弁后有四山。
明代官史朝服与公服不分文武,戴的是貂禅笼巾与戴梁冠。朝服按品级戴冠,以冠上梁数辨别等级。其制有一品七梁冠,二品六梁冠,三品五梁冠,四品四梁冠,五品三梁冠,六七品二梁冠,八九品一梁冠。状元戴二梁冠。公、侯、伯及驸马梁冠,另加貂蝉笼巾,笼巾呈四方形,前后附金蝉或玳瑁蝉。公爵冠上还插有雉尾(野鸡毛)。凡一品以下官员,朝服只戴梁冠,不用貂禅笼巾,在梁冠的顶部,一般还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联有丝绒做成的笔毫,名为“立笔”,实际上是仿照汉朝的“簪笔”制度。
进士在谢恩日穿深蓝罗袍,戴巾,形制如乌纱帽,展角,阔寸余,长五寸许,系以垂带,皂纱为之。穿用常服时要配戴乌纱帽。
金冠,重
一斤六两,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
2.明代女子的头饰与冠饰
明代皇后的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明代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冠上除缀有凤凰外,还有龙等装饰。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但习惯上也称为凤冠。
图(31)是定陵出土的嵌珠宝金龙翠凤礼冠。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帖,色彩经久艳丽。冠上还饰有数量不等的珍珠宝石。
洪武四年皇后常服定穿真红大袖,织金龙凤纹加绣衣,特髻六龙九凤冠.图(32)是明孝靖皇后所戴的。皇妃、嫔妃的礼服,穿青衣质翟衣,戴九翚四凤冠,大小花插各九枝,两博鬓,九钿。
3.军戎盔帽
盔是武将在战争时用来防护头部的帽子。一般是硬胎,帽子上缀有绒球、珠子等装饰物,帅盔上还有樱子。盔的种类有:夫子盔,是一般大将戴的头盔,还有霸王盔、帅盔等。
盔有三种样式,一种是便帽式而下连长网的小盔;二是钵形,用棉织物护颈,盔体比较高但是没有眉庇,并且在轴上插有羽翎;三是尖塔高钵式,无眉庇。盔分头盔、锁子护颈头盔、抹金凤翅盔、四或六瓣明铁盔、八瓣黄铜明铁盔等等,也都是根据盔的制作、形式、材料及色泽的不同而命名的。总之,明朝实战用的盔甲齐全详备而且比较精致。
明末兵勇们用五色布扎巾,军将士卒及祭社祭时执事人戴红笠军帽,并在红笠上缀以靛染天鹅羽翎。尊贵者缀三翎,次者二翎。在朝贺时侍卫官都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将军戴金盔甲,将军戴红盔穿青甲、戴金盔甲、红皮盔甲及描银甲。
清朝时期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关于满清的服饰制度,清初曾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制措施.
名目繁多的礼冠
朝冠
冬天的暖帽用薰貂、黑狐制作。暖帽为圆形,帽顶穹起,帽檐反折向上,
帽上缀红色帽纬,顶有三层,用四条金龙相承,饰有东珠、珍珠等。夏天的凉帽为玉草或藤竹丝编制而成,外裹黄色或白色绫罗,形如斗笠,帽前缀金佛,帽后缀舍林,也缀有红色帽纬,饰有东珠,帽顶与暖帽相同。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顶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如
吉服冠
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形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
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子是区别清朝官员级别的重要标志。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按照清朝礼仪,朝官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形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文职一品顶用红宝石,二品顶用珊瑚,三品顶用蓝宝石,四品顶用青金石,五品顶用水晶,六品顶用砗磲壳,七品顶用素金,八品顶用阴文镂花金顶,九品顶用阳文镂花金顶,顶无珠者,即无品级。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至乾隆以后,这些冠顶的顶珠,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称为亮顶、涅顶的来代替了。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代替。武职与文职顶子相同。吉服冠顶较简单,只有球形宝珠及金属底座两个部分。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在革去官职的同时,必须将帽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
常服冠
用红绒结于圆顶,俗称算盘结。冬用兽皮翻檐,两边垂带,夏天是尖顶的
敞檐,行冠
夏天用织玉草或藤竹丝做材料,红纱里缘,上缀朱氂。帽顶及梁都是黄色
,前面缀有一颗珍珠。冬天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等为材料,样式像常服冠。
清代的暖、凉官帽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
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
暖帽为冬季戴用,其款式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
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以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次为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则无皮不用。由于海獭价格昂贵,后用黄狼皮染黑代替,名为骚鼠,时人争相效仿。康熙年间,一些地方出现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骚鼠。由于价格低廉,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暖帽中间还装有红色帽纬,帽子的最高处装有顶珠,材质多以红、蓝、白、金等色宝石。
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状如斗笠,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篾席或麦秸制作而成。外裹绫罗,颜色多用白色、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顶子级别如同暖帽。
花翎
即是孔雀翎。在礼帽顶珠的下面,有一根两寸长短,用玉或珐琅或料器做
翎管,花翎就是插在这翎管内,并在冠后垂拖着,其尾端有像眼睛似的极为灿烂鲜明的圈饰,称做眼,有单眼、双眼、三眼花翎之别,没有眼的叫蓝翎。清代根据眼的多少来区别官的等级,以三眼为最贵。
翎有蓝翎、花翎之别。蓝翎是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日晕”俗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以翎眼多者为贵。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规定:贝子戴三眼花翎;国公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等均戴一眼花翎。
清代风帽
也叫做“风兜”,后来又称“观音兜”,大概与观音大士所戴的相似而名之。
材料有夹布、皮等,多为年老者蔽风寒所用。以紫、深蓝色、深青色为多,红色是高官所用。
便帽
也称“小帽子”,以六瓣合缝,俗称瓜皮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
合一统之意。这种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别。平顶大多为硬胎,内衬棉花;尖顶大多为软胎,取其便利。
小帽
即便帽。它是沿袭明代的六合一统帽,俗称“西瓜皮帽”。软胎小帽多为尖
顶,即可以叠放在衣袋中,称为“军机六折”。清末时帽顶结子用蓝色,变得像黄豆那么大小。小帽常为士大夫燕居时所戴。
毡帽
样式比较多,有大半圆形、半圆形,四角有檐,可以反折向上或向下式,
后檐向上反折而前檐作遮阳式和顶作锥状等。清朝毡帽为农民及市贩劳动者所戴。由于北方寒冷,内蒙等地有的在毡帽里面加有皮毛。
女子的冠帽
皇后朝冠
冬用熏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
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
吉服冠
以薰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贵妇们的冠和皇后大体相似,只是质
地、颜色、图案与之不同。冠上的珠宝如东珠、珍珠、猫眼石、珊瑚等有多少分别,都是按照品级大小佩带或穿着的。
在《旧京琐记》中记载:“旗人女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大妆则珠翠为饰,名曰钿子。”当时旗人妇女多梳这种“一字头”,也叫“两把头”、“把儿头”。
太平天国“纱帽雉翎一概不用”
1851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太平
天国鄙视清朝衣冠,剪去辫子,留满额发。他们对服装的选择非常慎重,并严明纪律,如纱帽雉翎一概不用。太平天国将领的冠帽有角帽、风帽、凉帽及帽额等制。
中华民国 “文明从头开始”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愧为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而且也使中国人从头到脚面目全新。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的新礼服标准是:男子大礼服为西服,有昼夜之分,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常礼服可以着西服,戴较低有檐的圆顶帽,冬天用黑色毛呢,夏天用白色丝葛。
此一时期在我国城镇流行的帽饰有:红缨帽、软缎圆形枣顶硬身礼帽,软缎尖形枣顶软身礼帽、布造孩童的狮头帽。此外还有毡帽、绒或布鸭舌帽,水松木通帽、草帽、遮太阳白纱凉帽、竹帽等。清末的农民戴毡帽、皮棉帽、尖草帽。商儒戴瓜皮帽、凉帽。士绅多戴黑缎瓜皮小帽,俗称“帽塔”,平民戴纱织或布制圆顶小帽。妇女裹头巾,俗称“青帕”。小孩戴绣花“头箍”或狮头帽(有的地方戴虎头帽)。民国时期,礼帽在士绅和知识分子中流行,俗称“高帽”夏季富有者戴椰子形吕宋帽。学生则戴有檐学生帽、童子军帽。 http://..com/question/28492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