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其实不是鹿头帽,那个是狍子头帽,现在鄂伦春族有养殖的鹿跟狍子,是鄂伦春族的传统习俗,鄂伦春族在重大会议跟重大节日的时候都是要穿民族服装。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贰』 少数民族代表头戴“小鹿头”引发热议,网友对此有何评价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一位少数民族的代表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代表头上的“小鹿头”。原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一位少数民族的代表戴了一顶“小鹿头”的帽子,这瞬间就吸引到了网友们的目光。
而鄂伦春人的狍头皮帽,从历史上考察,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暖功能;二是伪装功能;三是装饰功能。
这种帽子,看来虽然是利用狍头皮加工制作的,但作工精细,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实这不是狍头皮帽第一次“现身”两会了。在2013年的时候,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何胜宝也曾头戴狍头皮帽赶赴会场。
不得不说,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服装和配饰都让人觉得十分奇特啊。毕竟我国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呢,比如我们熟知的彝族、苗族、维吾尔族、回族、壮族等。
而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和文化,这还让许多汉语同胞都觉得羡慕不已呢,因为这些传统服饰大都颜色艳丽,十分好看。
『叁』 少数民族代表头戴“小鹿头”,可可爱爱萌翻网友!这帽子什么来头
在3月5日下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一位少数民族代表的“小鹿头”引起了网友的注意。 据悉,这位代表是鄂伦春族,其头戴的“小鹿头”其实是狍头皮帽。
『肆』 少数民族代表戴“小鹿头”,“小鹿头”背后有什么故事
在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上,在内蒙古代表审议团中,其中一位少数民族代表头顶小鹿头,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位代表是鄂伦春族人,其头上戴的小鹿头并不是真的小鹿,而是袍子。这个帽子被称为狍头皮毛。该代表表示狍头皮毛是鄂伦春族的民族特色,只有出席重大节日活动才会佩戴。
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我们要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自觉履行这一义务,我们就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有网友认为代表佩戴小鹿头与当下保护野生动物不相符。但是我要说的是,该代表已经明确表示鄂伦春族人已经不再捕猎狍子。截至2021年鄂伦春族已经不足1万人口。我们各民族应加强互助互爱。给这个可爱的代表点赞。
『伍』 人大代表头带“小鹿帽”走红,这是在体现地区特色吗
人大代表戴着小鹿的帽子参加会议,这也是一种宣传文化的方式,因为戴着帽子的人穿着其实就是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
因为狍子已经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面对这样濒危的动物,我们更多的是要保护他们。也有网友质疑人大代表怎么可以戴着动物的帽子进入到会议当中,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体现民族特征,以及民族现在已经在保护这些动物,并且现在鄂伦春族已经不再捕猎狍子,这也说明了民族和时代都在进步,大家越来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