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冕冠前的这个标志,俗称金佛牌,满语称之为舍林(满语拉丁拼写为serin)。为了突出的皇帝的前置舍林,里面有佛陀雕像,官称金佛(或金佛头【满语拉丁拼写gin fo teo】)。这尊佛陀,很可能就是释迦摩尼。
清初的冠冕
早在清朝入关前的清太祖(称汗)、清太宗(后称帝)时期,掩额就已经演变成了皇族尤其是皇帝冠冕的标志。努尔哈赤的汗冠、皇太极的皇冠都钉有金佛和舍林(没有金佛的铁牌),具体是前边是金佛后面舍林。跟旒(liu)冕相同的是舍林和金花上面的大珠子的数量不同。后金时期,各项制度不完善,金佛和舍林钉在冠冕位置还不一样,努尔哈赤的跟后世相同,皇太极的舍林直接钉在冠冕正上方。
我们知道满清起源东北,因为东北较冷而又四季分明,他们根据季节变化而更换冕冠和“乌纱帽”,也可以直接说是顶戴花翎。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舍林和金花的装饰品是不分暖帽和凉帽。然而,在入主中原后,金佛、舍林或金花只能钉在凉帽上。皇帝凉帽的正式称呼为夏吉冠。最为著名的且流传至今的夏吉冠就是乾隆皇帝的。
㈡ 古代皇帝帽子前后为啥都有个“门帘”都哪些皇帝带过
那不叫门帘,叫冕冠!
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纁色以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悬12旒,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干,即胎架,后来改用竹丝、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状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
从玉笄两端垂黈纩(tǒukuàng黄色丝绵做成的球状装饰)于两耳旁边,也有称它为“瑱”或“充耳”的说法,总之是表示国王不能轻信谗言。这就是《汉书·东方朔传》所讲的“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及《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天子玉瑱,诸后以石。从武上横贯左右而下的,是一条纮,即长长的天河带。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历代皇帝不过是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罢了。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戴冕冠的皇帝很多,从春秋时期就开始.比如刘秀,刘备,赢政等等,多了,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有冕冠.....
㈢ 想问问我国历代皇帝头戴的皇冠都是啥样的
根据资料和流传下来的历史画卷看,从秦始皇到唐代,大致帝王之冠均为平天冠,就是我们现在看电视经常见到的帽顶上一块板了,前后垂了很多珠子一样的饰物的那种,唐代帝王一般不带平天冠,但到了重要场合或举行隆重祭祀的时候还是要带的。宋代已经看不到有资料和画卷证明皇帝有带平天冠的资料了,他们的皇冠变成那种黑色的后高前低两阶式两边还有一细长杆装饰的的那种了。元代的皇冠沿用蒙古人的习俗用平常那种挡风沙的帽子稍加改变而成的。明代的皇冠呈金黄色,也是后高前低两阶式。清代资料比较多,皇冠有冬装跟夏装之分,兄弟们现在清宫戏都看厌了,什么样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形容了。
㈣ 古代皇帝戴得帽子上的珠子叫什么名字
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你那个估计是四品的青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