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戴的帽子叫钹笠冠。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发明的,这种帽子中央较高,如同半个倒扣的鸡蛋,而且最顶上还有一个金属的尖纽,底部周围却有一圈类似遮阳帽那种平出的圆沿,远看起来就如同一只铜钹,在元朝这叫“钹笠冠”,尤其是贵族最为喜爱它。
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一书中也说,蒙古“官民皆带〔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所谓“楼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说它是兜鍪〔古代头盔〕之遗制。所谓笠,是一种圆檐斗笠形帽,因为形状象钹,所以叫钹笠冠。这种冠有顶,冠后还垂一片帛以护颈。夏天也戴软帽,冬天则戴毛皮制软帽或毡帽。这类帽本来无前檐,后来忽必烈射猎时感到日光刺眼,察必皇后特意给加了前檐,从此蒙古族便都戴这种有圆檐、或前圆后方式的帽子了。
Ⅱ 为什么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后都有几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后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而且,冕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摇头晃脑,冕旒就会哗哗作响,有失威仪。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2)没有珠子的皇帝帽子扩展阅读:
其实皇帝头上的叫“冠”,一般冠还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长方形的东西就叫做“廷”了,像门帘一样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还有东西,有着玉做的两块“黈纩”,但是特别小,就是一个小的圆珠子,大小刚刚够堵住耳朵。
不仅皇帝是“挂珠帘”,一些朝代的诸侯也会带着相似的装饰。然而上面的珠数不一样,帝王所带的冕旒,一般是前后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颗玉石,周朝时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数量次于帝王。
发展到后来,冕旒成为帝王的专属了。虽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后高,寓意着谦恭勤勉。
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冠,是十二根珠子的那种,为什么到了唐朝,却变成帽子了
有珠子的是冕旒(平天冠、冕冠),皇帝登基、祭祀、大婚、拜将、征伐、册封王公等隆重场合才用的,和冕旒搭配的是冕服。
皇冕冠十二旒(12颗珠子),黑冠白珠。帝冕服十二章(日、月、花、鸟、兽、鱼等十二种纹章图案),黑衣红裳(上为衣,下为裳)。
冕旒也好、冕服也好,都是很正式的服装,相当于今天的礼服,今天的人不会时时刻刻都穿礼服,古代的皇帝也一样,也不可能随时穿冕服、戴冕冠,所以就有唐朝皇帝戴头帻,宋朝皇帝戴通天冠、明朝皇帝戴翼善冠的情况。秦皇汉武的画像虽然多是着衮冕,但实际上平时的帽子是弁、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