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西兰航空的介绍
新西兰航空公司(Air New Zealand)是新西兰最大的航空公司,是一家经营国际和新西兰国内航空运输业务的集团公司,提供新西兰国内和往返澳大利亚、西南太平洋、亚洲、北美和英国等国际航线的旅客和货物航空运输的服务;同时提供飞机维修和地勤服务。其运营基地设在新西兰奥克兰。新西兰航空是新西兰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星空联盟的成员之一。公司下属有一个名为新西兰支线航空的品牌,当中包括尼尔逊航空、飞鹰航空和库克山航空。
东航以及中国联合航空的
❸ 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的事件经过
航班起飞当日,机长柯林斯和副机师卡西恩将飞行计划中的座标输入飞机的电脑。但他们不知道飞行计划中的两个航点座标在当天早上曾被改动,以修复之前未被发现的错误。与旧的飞行计划比较,新的飞行计划将会令飞机路线向东偏离45公里-航机原定飞到麦克默多湾,但在新的飞行计划中,航机将直接飞越路易斯湾及3,794米高的埃里伯斯火山。 航机顺利地于新西兰时间早上8时21分从奥克兰国际机场起飞。
经过大约四小时的飞行,航机在下午12时30分已飞到距离麦克默多站70公里内。此时,麦克默多站无线电通讯中心批准航机下降至10,000呎(3,050米)以目视飞行继续行程。虽然当时的飞行安全条例并不容许航机在任何天气情况之下下降至低于6,000呎(1,830米)的高度飞行,但从新西兰航空的旅游杂志中,机长柯林斯相信此航班的前任机师大都在麦克默多湾以低于限制高度飞行,藉以为旅客提供更佳的景观。于是,他决定按照前人的惯例,继续下降。 中午12时45分,机长柯林斯获麦克默多站航机批准继续下降到1,500呎(450米)的高度飞行,并在航机下降至该飞行高度时,立即转以自动驾驶系统飞行。当时天上白色的云层与铺满白雪的火山混为一体,造成白蒙天的现象。但因为连当时在两极飞行经验老到的飞行员对此现象也所知甚少,故新西兰航空并未就此现象为机师提供训练。也因为这个原因,航机上的机师并未察觉当前的危机,只认为前面的景色是罗斯冰架-事实上罗斯冰架当时是在火山后方。
中午12时49分,航机上的地面迫近警告系统(GPWS)响起警报,警告机师航机正逼近地面。虽然机长柯林斯立即尽推油门,但他和其他机组人员还不知道前方正是埃里伯斯火山,未有大力抬高机头,只是按照训练指引把机头抬高15度。六秒后,航机撞向埃里伯斯火山山腰,全机立即解体爆炸。猛烈的撞击使整架航机除了尾翼以外,全部粉碎。残骸更在事发地点造成一个600米长的轨迹。由于航机在撞击期间引发猛烈爆炸,相信机上所有乘客及机员都是立即罹难。
中午12时50分起(即事发后),麦克默多站一直尝试与航机联络但并未成功,于是将与航机失去联络的消息通知新西兰航空。而在麦克默多站工作的美国搜救人员也应召候命。 失事客机的部分残骸2004年仍然留在埃里伯斯火山
下午一时整,美国海军就事件发出报告:
“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已失去联络……一架LC-130定翼机及两架UH-1N直升机正准备起飞展开搜救工作。”
下午3时43分,美国海军发出补充报告,指下午三时的能见度是40英里,排除了低能见度导致航机撞山的可能性。另外,报告中亦提到当时已有六架飞机起飞前往搜索新西兰航空航机的踪迹。
晚上十时正,当飞机的燃油预算已用罄约半个小时,新西兰航空向传媒公布901号航机相信已失踪的消息。与此同时,搜救队一直在预定航路上搜索,但一无所获。直到29日凌晨0时55分,一架美军军机上的机员发现埃里伯斯火山山上布满不明的碎片,怀疑是新西兰航空901号航机的残骸。当时地面上并没有生命迹象。
29日早上八时正,即事发后约20小时,搜救直升机成功降落在事发地点,并确认碎片为新西兰航空901号班机残骸,机上237名乘客及20名机员全部罹难。亦确认撞击时,航机的飞行高度为1,465呎(445米)。
发现残骸后,多方参与搜索及辨认遗体的工作,最高峰时期有60人同时在现场工作。这某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方面的施压(日本有24名游客在此意外中罹难,是新西兰以外国籍乘客最多的)。搜索工作一直持续到1979年12月9日,工作人员辨认出213名死者,并逐一连同飞机的残骸一起运返奥克兰。而其余44名死者因未能辨认,遗体于1980年2月22日一起安葬。
❹ 空姐制服的详细介绍
中国东方航空的空姐制服分为唐装制服和现代制服。唐装制服由中国传统服装旗袍和现代元素“混搭”,金边刺绣的粉红或蓝色等色彩的上衣搭配深蓝色裙子。现代制服为藏青色,搭配红色条纹丝巾。东航制服在“融入传统服装元素”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韩亚航空以0.01分的微弱差距紧随其后,排在第二名。韩亚航空空姐制服出自韩国著名时装设计师陈泰玉之手,灵感来自韩国传统服装彩缎韩服。Skyscanner方面评价说:“韩亚航空制服以灰色和褐色为基础色,用彩色条纹和韩国传统图案做点缀,吸引乘客的视线。”
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亚最大平价航空公司维珍航空。这家航空公司的制服把红色、银色和紫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韩国大韩航空、韩国济州航空等入围前十。韩国和中国的航空公司各有三家榜上有名。
Skyscanner表示:“通过调查得知,亚太地区游客们喜欢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相结合的空姐制服。”
❺ 这是哪个航空公司的制服
深圳航空。衣服上那个图案就是深圳航空的logo。
❻ 吉祥航空老制服是什么风格
不要污蔑东航,这是川航的制服,准确无误
❼ 航空空乘制服的重要性
航空空乘制服首先是区别于其他的乘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飞机上的工作人员。
其次,我们的空乘人员是我国的窗口,制服体现出我国的特点,体现我国的形象。
第三,航空空乘制服的美和优良的服务,会给乘客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
❽ 中国国航空乘制服和机型的发展史
中国国航飞机发展史如下:
1909年9月21日 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成功。
1910年8月 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成功。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 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 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汪大燮任会长。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 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 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 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 中国航空协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 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 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 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 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Ф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成功。
1959年9月30日 由沈阳飞机厂制造的米格-19(歼-6)歼击机首飞成功。
1962年9月9日 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南昌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飞机1架。
1964年2月20日 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沈元任理事长。该会出版的刊物有《航空学报》、《航空知识》。
1964年4月11月 由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的霹雳-1型空空导弹定型并投入批生产。
1964年9月 轰-5型飞机在哈尔滨飞机厂试制成功。1967年4月投入批生产。
1966年1月17日 国产歼-7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并于12月28日定型投入批生产。
1971年9月13日 林彪等人仓皇登上停放在山海关机场的空军一架三叉戟型飞机,强行起飞外逃,后坠毁于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上人员全部摔死。
1979年12月 新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定型。翌年12月交付空军试用,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1980年4月8日 由空空导弹研究所和株洲发动机厂承制的“霹雳”-3型空空导弹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83年8月23日 新中国第一个热气球在河南安阳首次自由飞成功,飞行员为刘连成、郝东山、宋茂森。
1984年6月12日 沈阳飞机公司试制的高性能歼击机歼-8Ⅱ型飞机由试飞员曲学仁驾驶首飞成功。
1986年2月18日 新中国第一艘热气飞艇“蜜蜂6号”在北京航空学院试飞成功。
1992年1月16日 国产直-9型直升机首飞成功。
固定翼飞机或定翼机(Fixed-wing aeroplane),常简称为飞机(英文:aeroplane),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
❾ 空姐制服的相关历史
空姐制服:从性感到典雅
齐膝长筒靴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因为那个年代特别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热裤,这样的绝配估计是没有任何制服能够媲美的,这种制服当时受到了大众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风靡一时。
当时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铭就是“性感才是最卖座的”,空姐们的穿着也相当符合这个座右铭,是众所周知的“爱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经一度抵制雇用男性空乘人员,直到1980年打输了一件集体诉讼案才开始雇用男性空乘人员。
由于当时的社会越来越适应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康多尔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无袖的。
20世纪80年代起性感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专业的美。
国内叫空姐,国外变“空婶”
对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航班都坐过的人来说,普遍会有一种感觉:国内的空姐普遍年轻漂亮,而国外的空姐,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空姐,很多只能称作“空婶”。
实际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空姐的地位近乎于明星:身材苗条匀称,穿着定身制作的制服,戴着白色帽子和白色手套,在众人的注目下昂首阔步走上飞机。连她们的私生活也备受关注。1958年,100人只有3至5人能够受聘。这意味着在空中提供服务比进哈佛大学更难,哈佛大学录取率为15%。
不过,随着国外航空业的发展,飞机早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通的交通工具。国外的空姐已不再是吸引旅客的“招牌”。因此,在空姐的选择上,国外航空公司显得比较务实,不再局限于年轻貌美的空姐。航空公司认为年纪大点的空姐更能为旅客带来“恰当”的服务。
而在国内,航空业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虽然现在国内空乘这一职业已经不像多年前那样被人认为是很高档的,但冲着相对殷实的待遇,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供大于求必定使甄选条件不断加码。国内空姐多貌美便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