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旗袍忆念素仙圆领

旗袍忆念素仙圆领

发布时间:2021-07-10 17:33:48

旗袍穿出古韵美和身材有没有关系,哪些选择也很重要

诗情画意的秋天到了,也正是文人墨客舞文弄墨的季节,这个季节也像极了女人的中年,是女人魅力彰显的时候。当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自然散发出典雅又从容的气质,这个年纪的女人穿旗袍更能穿出韵味,旗袍是充满了怀旧情愫的,在女性一窈一窕的走动之间彰显优雅的女人味,深情文艺又显高级感!

女人的一生一定要穿过一次旗袍,才不至于遗憾。旗袍能将你姣好的气质展现出来,也能让你看到自己曼妙的身姿,彰显出女子自信优雅、欲语还休的妩媚风情,不穿上旗袍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美。

⑵ 旗袍的特点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特色是把女性婉媚的特点张显出来

⑶ 求描写旗袍的诗句

美神

天上的仙子呀你快下来;
我望着你啊发了呆。

你在云中飘飘地走,
我在地上向你招手。

你那紧身的旗袍,
美丽绝伦。

飘逸着风凉的摆衩,
轻拂着白玉的神采。

你那高高的领子,
纽扣似蝴蝶双双飞来;

你丰隆的乳房,
胸襟有牡丹盛开。

美神啊谁陪着你?
是那么怡然自得。

轻轻的歌,
余音绕宇千里;

曼曼的舞,
迷我今生今岁。

花的容颜醉人心肺;
身资绰约风韵无比。
二00五年十月五日

⑷ 中国旗袍从本世纪20年代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

今日我们穿的所谓“旗袍”,不能确定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它是中华多个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凡编人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其中包括朝袍、蟒袍和常服袍等。后来则将妇女的家居之袍称之为“旗袍”,“旗袍”成了专用名称。
旗袍在近现代的发展来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服装文化之精华。它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其“取舍”、“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壁的现代旗。无论从其外形塑造还是内部结构来看,无不蕴涵着东西方服饰风格的双重特点,旗袍的基础形制源自中国传统服饰,而紧身的外形强调着形体的存在,突出表现了女性的曲线与柔美。这种适体的造型是以相应的结构处理为基础的,特别是胸、腰、臀围上相同数量的放松取值,更是鉴于东方女性的体形特点而设置的。这种纯西方式的裁剪技巧,使得旗袍的整体表现力更为完美,更具有时代性。现代服装设计作品既要有民族情感、传统的精神,又应具有时代的气息,从而满足现代审美需求,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样,主旋律是越剧调儿,但整个感觉又是现代的。

⑸ 小凤仙、旗袍、裙褂、唐装的区别

一、产生时间不同。

1、唐装是唐朝时期产生的。

2、裙褂是明朝时期产生的。

3、旗袍是民国时期产生的。

4、小凤仙是旗袍的一种,也是民国产生的。

二、款式不同。

1、唐装的款式,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2、裙褂是对襟立领马面裙款式的衣服。

3、旗袍的款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等。

4、小凤仙也是旗袍的一种。

(5)旗袍忆念素仙圆领扩展阅读:

清代旗袍

在浓厚的清朝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装是满族绵延至今的民族服饰。

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衩,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

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

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装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⑹ 旗袍的独特之处在那里

袍服的由来已久,中华民族以袍为服,早在商代就已形成,一直沿用至明代末年。它是一种宽松舒展的掩体服装,历朝历代曾经在腰间束带上,产生无数种变化,那些潇洒、宽肥的袍服一直被宫廷作为礼服而沿用。无论是蟒袍、龙袍,还是朝袍,都是一种长至脚踝,加里或填絮的宽体外衣,除形式以外,从色彩和绣饰上,都反映出威严的权势和不寻常的富有身价。经过漫长历程的发展,中国历代袍服虽然各具有特色,风格特征也比较鲜明。但是,仍然存在着世代的承袭关系,总是在袍服的基本形式范围内稍加变化。

旗袍属于满族的民族服装。满族生活在中国东北部长白山、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满族历史非常久远,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西周时期。那时的满族前身是肃慎人,是中国当时东北最早记载的居民之一,聚居在现在的长白山乌苏里江一带。公元16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世代建州女真统治者的后代第八子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满语“金”;觉罗,满语“族”)。这位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创立了满语,统一了女真,建立了女真氏族八旗制度。1616年,在女真统一的基础上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废了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由此女真人逐渐演化为满族。1644年满人入关建立清王朝,定都北京。从此,满汉两族渐渐融合。由此可见,满族并非满清建都才被发现,而是经过三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逐步演化而来。

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于1583年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事业。在统一的过程中,建立了名为“牛录”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就成为满族社会的根本制度。从此,满族就被称为“八旗”或“旗人”,所着的服装也就统称“旗装”。

旗人的常装与军装不同,一般是袍服,其形式世代相传。从西周时期的麻布窄形筒装,延传其后,同时也受元代蒙族妇女长装的影响,一直是以简约的直身为基本样式,均称“旗袍”。

清王朝建立之前的满服(即女真人男、女服饰),在使用原料和色彩处理上很有特色,反映了女真人的着装意识非常强,色彩修养也很高。

如投身自然,依靠自然,融入自然。
为适应游牧狩猎生活,衣服以保护颜色处理,所选用的织物颜色与所在的生活环境色彩相接近,起到不被猎物发现的掩蔽作用。从而以此麻痹猎物,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等等。

满人的衣着受当时周边民族及时空的影响很大,仿效辽金及元代蒙族的衣装习俗。早期的袍装衣身偏于瘦长,袖口窄小,配色调和典雅,只是使用右衽开襟与其有所区别。男人袍褂两侧开衩,腰间束带,窄形马蹄袖,头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妇女则着宽大直统旗袍,头顶盘髻,佩戴饰物,天足(大脚)以花鞋为饰。

清初满族妇女服饰体制严格,宫廷富贵,民间朴素无华、简约适度。清朝旗人的袍服,虽然是满族独树一帜,但是,这时期的袍服也仍然是直身式、外及型,并且同样强调在颜色、装饰上展示端庄、华丽与权势的威严。旗袍服与过去的袍服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明代以前的袍形,多为宽体松散、飘逸状态,袍身与人体间的空隙较大,而旗袍与人体间的空隙略小,呈严密、挺拔、封闭状态,两者从形式感觉上略有不同。

同样是袍服襟前的带结与扣结也有较大区别。扣结虽然在金代产生的辫线袄上就已经出现,延至元代、明代,从侍从到皇帝、大臣都能接受。但是,以带结衣的形式,仍然是几千年的习俗。因此,明代以前的袍服,大多是以结带增添长衣的潇洒和风度,而清代的旗袍才是真正结束了带结的传统方式,以纽扣取而代之。

中国历代袍服从商、周代时开始惯用的开襟形式,大多是右衽。但是左开襟也并非千抨一贯。因旗袍形成基本上在17世纪初年,努尔哈赤已将各部女真统一,并定“大清”国号,进而达到全国的统一。从此,由于皇族的尊贵,地位的上升,传统的延续已成必然。因此,此时的旗袍恢复右衽又可视为正常。总之,与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袍服相比较,旗袍已经十分简化,具有许多如轻便、易用、省工、省料等近代化的优点。但是,从高翘掩面的立领,肃穆修长的衣身,封闭包裹的底襟中,仍然强烈地反映出几千年来封建的伦理道德和保守禁锢的审美意识。

当满清王朝建立之时,满汉服装相融十分困难。在乾隆皇帝当政之时,尽管仍坚持穿着满服,还是吸取了汉宫廷袍装中一些特有的装饰成分。

将清代以前衮冕服饰中的“十二章纹”织绣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水藻、火、粉米、黼、黻),引用在满清朝服之上。

将明代朝服上的“补子”装饰,运用到清宫廷的补服之上。这样的取舍收录,使得满清宫廷服装更加庄重威严,体现了历代袍装等级观念的延续。

从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建立王朝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自始至终,以强大的政治压力归顺民心。入关以后,立即命令全国军民“剃发易服”,迫使汉民族老小更衣改装,上自满清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均以旗袍为统一规定服装。

清初旗装有如下特征:
官用袍服宽肥,上窄下阔呈三角状,无领,下摆设2~4个开衩,便于端坐和骑射,扣襻和箭袖为实用,也为装饰。

10-17厘米(3-5寸)形似马蹄的箭袖(又称护袖),是一种“仿生”设计。平时回挽至肘部增加美观,外出时放下遮盖手背御寒防冷。当王公大臣入朝廷见皇帝时,将马蹄袖掸下,双手扶地,行三拜九叩大礼,以示主仆的尊卑关系。

旗袍风格拘谨,与朝廷对内高压统治、对外闭关自守政策相一致。从1644~1911年前后267年间,旗袍服式没有很大变化,官用、民用式样基本相同,只在用料、选色和饰物上表现了等级区别。

旗装的工艺繁复,是历朝袍服所不及的。盘金满绣在历史服装中可称之为“最”。为表现显赫的地位和富贵的身价,一般旗装绣花图案面积可占70%,工艺之重超乎寻常。

宫廷旗袍按官品等级选择高档华贵面料,如缎、绡、绸、纱及剪绒织物。王宫旗装用色明朗、强烈、艳丽,平民则以灰暗颜色为习俗。

与旗袍忆念素仙圆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件童装的利润怎么算的 浏览:909
裤子白底图 浏览:425
灰色还是黑色衣好看 浏览:925
教你如何给娃娃画出旗袍纸样 浏览:738
宽松灰裤子配什么上衣 浏览:689
一般男士羊绒围巾成本价多少钱 浏览:937
派克服内胆外套哪里有卖的 浏览:544
裙子下面是野兽风车在线 浏览:634
五十岁女装西服套装 浏览:816
裤子上的穿皮带的孔叫什么 浏览:850
石狮高中中学校服 浏览:395
怎样在家制作蔬菜亲子装 浏览:602
一条很普通的领带要多少钱 浏览:137
白色衬衫配什么围巾 浏览:57
短背心配豆绿色衬衫 浏览:703
白衬衫跟什么裤子搭配 浏览:485
邓紫棋同款裙子 浏览:189
t恤面料多少钱 浏览:478
怎么去除围巾上的 浏览:592
校服遭吐槽 浏览: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