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校校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切实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按照以人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务、的原则,根据《清镇市中小学校校服管理暂行办法》(清教字[2006]150号)文件精神。对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校校服订购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学校应从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有利于学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原则出发,结合各校实际,对本校学生是否统一着装以及学生着装管理进行自主决策。各校应加强对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学校校服的订购工作应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按照市场规则和规定程序进行。
二、订购校服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操作:
1、订购校服需经学校教职工大会民主讨论后,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再向教育局递交定购校服申请书;
2、经教育局批准后,学校发放竞标通知书,邀请三家以上有资质的校服生产企业到学校参与竞标,并提供校服式样及面料,教育局纪委全过程参与监督;
3、学校与中标企业签定订购合同,明确校服的生产数量、使用面料、服装款式、订购价格、售后服务等事项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报教育局纪委备案。
三、学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校服款式、校服价格等重大事项应向社会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操作过程中须接受市政府采购办或教育局纪委的监督,可聘请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为监督员,参与企业招投标、质量价格监督、款式展示会等工作;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服装行业管理等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对校服管理进行监督。
四、实行校服订购责任追究制
学校校服的订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违反《合同法》及有关政策规定、违反操作程序先斩后奏或瞒报、擅自提高校服收费标准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教育形象的,视情节轻重,追究学校校长及当事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五、本实施意见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贰』 校服征订怎么告诉家长
关于校服征订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感谢您对学校工作一贯的理解与支持,正是由于您的配合与协助,学校各项工作才得以圆满顺利的完成。由于大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开始订购校服,现将有关事项通过此信与您沟通交流,期望达成共识。学生身着校服进出学校或参加集体活动,是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穿校服可很大程度地消除当前学生越来越突出的讲穿着、讲排场、讲攀比、重外表的心理和风气。同时,既减少教育阻力,又减轻家庭负担。校服对学生来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校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它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觉用学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自身和学校的形象。对学生来说,穿校服也是安全的,很容易辨别出不穿校服的校外不良少年和可疑分子,避免他们混进校园伤害师生。有利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保障校园内的长治久安,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校服由教育局统一指定的服装公司负责缝制,是经过正式招投标确定的生产厂家。本次校服为价格为每套80元。这是经市物价局根据目前学生装面料品种、款式及实际成本等情况确定的价格。我校要求学生在周一及重大活动、运动会时必须穿着校服。
回执单我已阅读以上内容,________(同意或不同意)给孩子统一订购校服。年级:
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
家长联系电话: 2020年11月26日
『叁』 现在中小学学校的校服是学校自行采购还是教育局统一采购
当然是学校自行采购,但款式是基本固定的。
请采纳
『肆』 建始县教育局官网购买校服是县教育局硬性规定耍买吗长梁初级中学。
一般不会教育局规定,买校服都是学校自主决定的,教育局一般不管这种事情,教育局主要管校服是否有问题,或者校服招投标采购环节是否合规
『伍』 东台创新中学要穿校服吗 可以带手机么
摘要 您好,东台创新中学要穿校服的,不可以带手机,但是您可以偷偷带,不被发现就行了
『陆』 江苏省法定的高中代办费问题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 来执行
各市及常熟市物价局、教育局:
省物价局、省教育委员会1998年《江苏省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下发以来,中小学代办费收取行为得到了初步规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等部门《关于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34号)和省物价局、监察厅、教育厅《关于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的紧急通知》(苏价费(200¨271号)精神,代办费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代办费收取行为,加强中小学代办费使用管理,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我们对《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小学代办费收费管理,规范中小学代办费收取行为,减轻中小学学生家长负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国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内的城镇(含建制镇)公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不适用于建制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建制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不得收取代办费,只能收取教材、簿本费。
第三条 代办费坚持必要性原则。代办费是指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需由学校统一代为支付并由学生家长负担的费用。
第四条 代办费的范围包括:教材、练习册、簿本、电教费(实行电化教育的学校,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6元、中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元)、新生(一年级)入学体检费、学生校外活动费(每生每学期省辖市市区不超过10元、县城及建制镇不超过5元,包括游览门票、电影费等)。取消向学生收取的应在杂费或公用经费中列支的除一年级学生外的学生体检费、学生证工本费、校徽工本费、测验试卷费等。学校不得强制学生购买任何形式的教辅材料、学具、报刊杂志、专题教育材料、复习资料、习题集等。中小学生人身保险应由学生家长自行投保或家长委托学校代为办理。中小学制作校服须经县 (市)及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对校服招标采陶,学生自愿购买。
第五条 中小学代办费管理办法由省级价格部门会同省敦育厅制定。各市、县物价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省定的代办费范围具体核定当地中小学代办费标准。
第六条 中小学代办费必须按学期一次收取,学期中途一般不补收。代办费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班分项核算,期末按实结算。
第七条 代办费的收取必须实行公示。每学期开始时,学校要将收费项目、标准公布上墙。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向学生家长公布代办费收支情况,多退少补,并报当地物价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各地物价、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中小学代办费的管理,不得越权扩大代办费的范围。中小学不得违反代办费管理的规定,违者由物价检查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附件:中小学代办费收费标准
小学:一、二年级120元/生,学期
三、四年级140元/生•学期
五、六年级160元/生•学期
初中:260元/生•学期
高中:320元/生•学期
『柒』 校服招投标是否需经当地政府采购办审批
摘要 你好 一般情况不需要政府审批
『捌』 请问教育局,学校的校服是强制性必须购买吗
明确告诉你校服不是强制购买的这个是自行去买的,一般学校是不牵扯到这里面的,但是很多学校他在考核的时候会考核要求学校学生必须穿校服,但是如果说你明确说你不穿,他也是没有办法的。
『玖』 官方为何叫停教体局指定企业采购校服
近日,一份山西吕梁临县教体局指定全县学校定点向某企业采购校服的文件引发关注。今日(8日),临县教体局局长刘澍泽称,指定企业购买行为不规范,今年将公开招标。吕梁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高主任则表示,校服采购应公开招标,不允许指定采购,将尽快叫停该行为,并向临县教体局核查此事。
8日午间,吕梁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高东元则表示校服预定应公开招标,不允许指定,指定校服采购商是临县教育局的个人行为,市里对此事不知情,将尽快叫停此事,并向临县教育局核查处理。
内容来源:凤凰网
『拾』 小学生要一年换一套校服吗!教育局有没有规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规定。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二是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三是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为加强采购监管,《意见》明确要求采用代收费定向采购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订校服采购操作规范程序和统一采购合同,全程公开采购过程。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同时要将采购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这一系列措施将采购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确保公正公开。
(10)东台市教育局校服招标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可以说,频繁的更换校服,不仅是家庭的一次绑架,也是对教育的一次伤害。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弊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