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杭州油纸伞的舞蹈
反映杭州油纸伞的经典舞蹈是2007央视春晚的《小城雨巷》:伴着悠扬的丝竹声、薄薄水雾和着烟雨,顷刻间将观众带到了细雨飘零的江南水乡;当舞者手执一把纸伞,在空灵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时,让人不禁想到了那首著名的诗篇—《雨巷》。《小城雨巷》用个性化的舞蹈语言和现代的表达方式,让古典的意境在现代的时空蔓延,柔美、淡雅、婉约、纯净,如诗如画,美轮美奂。如提裙过桥、出门撑伞、甩水收伞等这些生活化的动作,准确和细腻的表达了江南女子喜雨、避雨、在雨中嬉闹的种种感觉,这些场景加在一起,就是一幅梦幻般的江南水墨画,让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了生命的节奏和韵律,读到了一个诗意的江南。
Ⅱ 伞舞江南雨的心里活动是什么
每个人对同一段舞蹈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当然可以从舞蹈的名字内容分析出舞者在跳舞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即有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的感觉也有大家女子的感觉、把自己融入到江南烟雨的情景.
伞舞(傣族舞蹈)傣族传统舞蹈之一,每当傣族泼水节、上新房等喜庆日子来临时,傣家人都要跳起伞舞.
江南雨
演唱:眉佳
在江南绵绵的雨季里
飘洒着朦朦的细雨
如烟的杨柳在雨中沐浴
杨柳缠绵雨的情义
在青石铺就的街巷里
流淌着道道的雨溪
淡淡的炊烟在雨中升起
烟雨沉醉春的旋律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在江南绵绵的雨季里
飘洒着朦朦的细雨
如烟的杨柳在雨中沐浴
杨柳缠绵雨的情义
在青石铺就的街巷里
流淌着道道的雨溪
淡淡的炊烟在雨中升起
烟雨沉醉春的旋律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Ⅲ 带伞的古典舞
美人吟,三月江南梦,茉莉花开,傣族伞舞组合,流光飞舞,吴侬软语,等等。
Ⅳ 07年春晚舞蹈《小城雨巷》介绍
在全国第五届“荷花杯”舞蹈大赛中,南京军区文工团的女子集体舞作品《小城雨巷》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创作、音乐、舞美三个金奖和表演银奖,使在场的观众爱不释手,也受到评委专家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近年来少见的佳作。
《小城雨巷》的成功反映出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小城雨巷缓缓展开的美轮美奂的画卷使我们读到了一种久违的诗情。看了舞蹈《小城雨巷》之后,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诗歌名篇《雨巷》。但舞蹈《小城雨巷》并非是诗歌《雨巷》的再现和描摹。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戴望舒式的彷徨犹豫的小我情调,却又保留和深化了那些人性化的、具有诗性特征的情绪元素,轻柔、淡雅、婉转、舒缓、空蒙、湿润、清丽而又纯净。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式的铺陈,娓娓道来,在诗歌的意象里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氛围。从某种角度说,舞蹈《小城雨巷》借助了诗歌《雨巷》的情绪通道,展现了一个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诗性世界。
仿佛一切都在展示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情画意的沉迷和眷恋,他们循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通道找到了自己内心与客观事物畅意沟通的最佳方式,使舞台上的每一个物件和道具都显示了更多的深意,散发出灵性的光芒。比如白墙黑瓦、油纸伞、丝绸质地的旗袍等等,它们被时间抽象出来,都具有典型性和文化符号的特征。既是江南的,又是中国的;既是具体的,又是空灵的;既包容了生活的固有特质,又极具象征意味,富有生命的张力。在人们对于江南历史和现实的感同身受中,白墙黑瓦有可能代表了一种乡情和文化的认同。当洁白的墙上在细雨里镶嵌了一把把艳若鲜花的纸伞和姑娘们俊俏的脸庞的时候,当单纯而又轻曼的音乐飘过屋脊从翘檐上滑下,被那白墙反弹愈发显得婉转动听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白墙犹如一张白纸,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它是从文化中生长出来的亮丽风景。油纸伞让我们想起了江南水的特性,湿漉漉的感觉里似乎有一种东西在改变着什么,生活从朦胧中显现出来,目光也开始了聚焦。人们惊讶地发现,一把漂亮的纸伞能够让这个世界突然地鲜亮和生动起来。而旗袍更加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表情,它在彰扬女性美体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夸张和浪漫,让我们想起了旧式的月份牌、留声机和周璇式的甜美歌唱等等。然而,对于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并非是为了完成一次彻头彻尾的怀旧,当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变成了一群可人的纯情少女的时候,当少女们的舞姿消融在那个季节的一片浅绿和淡红的时候,一切都被改变了。这时你会发现,白墙黑瓦、油纸伞、旗袍以及远处的石桥在这个雨天里是那么贴切,它们制造了一个规定的情境,并不断地强化着主题。在这个情境里,编导设计了许多细节,不断变化着的时空里,少女们通过出门撑伞、提裙过桥、甩水收伞、在天放晴时把伞夹在胳膊下行走等等这些看似通常和琐屑的动作,准确和细腻地表达了她们喜雨、避雨、在雨中欢闹和嬉戏的种种感觉。这些加在一起,我们便看到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这就是创作者对小城雨巷故事的诗性讲述,没有时间的界定,充满了体验和发现,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欣赏中感到了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韵律,读出了一个人格化的、甚而是女性般柔美的江南。
近年来,我们的舞台艺术,尤其是舞蹈艺术真的是精彩纷呈。《云南印象》《千手观音》等把这一艺术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从整体上看,我们还是很少看到具有深刻内涵和优美诗性的作品。由于电视媒体和新的声光效果的介入,由于把即时地抓住眼球赢得掌声作为衡量一个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人们似乎更加重视技巧的展示和外在的形式表现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电视大赛中,那些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往往不讨好。人们似乎把舞台作为一个纯粹的竞技场,谁的圈转得越多、跟斗翻得越高,谁就是胜利者。这一导向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如此,一些作品大而化之,空洞无物,获得了高分和很多掌声却无法进入经典的行列,也无法给人以更多的精神享受。说到底,这也是商业化的结果。现在,舞蹈艺术也像许多其他许多艺术一样,在商业的强势面前越来越类型化、越来越形式化、越来越单纯的娱乐化、越来越像一次性的消费品了。无疑,《小城雨巷》的出现恰是一种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坚持,也是对当代舞蹈诗性回归的呼唤。
现代社会高度的物质化和种种的便捷方式,在改变了我们从前固有的对于空间和距离、现实和心理的基本判断后,也让我们远离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以及莎士比亚、普希金、蒙田等等他们所经历过的那些诗性生活。然而,世道变了,我们却不能丧失诗意的生活,不能没有可与灵魂对话的审美,更不能没有美对心灵的安抚。如果现实生活缺失了,我们仍然可以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可以在对于历史生动回顾和描述的拜读中陶冶性情、启迪心智和感悟生命。如此,文艺工作者不能放弃自己的使命。
《小城雨巷》充分运用了舞蹈的特性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一个优美的情境。它看似表现的不是当下的时尚生活,没有多少大开大阖、跌宕起伏,没有多少高难度技巧的展示,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宏大场景等等,但它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一再地回味,在不经意中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必须找到一条走进人类情感深处的通道,用诗性之手触摸和弹奏人们的心灵之弦;必须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开掘,让当代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必须学会讲述,不是那种矫情的讲述。当我们放弃了功利和被世俗化了的表达方式,依据于生命的本体站在天空和大地的立场上发言的时候,那一定是动人心魄的天籁之音。
Ⅳ 喜欢旗袍女人的唯美句子
【1句】女人就像是那四季的花,每一季都有她的千种妩媚,万种风情。女人更像是那林中的蝴蝶,用鲜艳的翅膀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女人的修饰打扮无关风花雪月,也和虚荣、轻浮无关,她只是女人情绪的一种宣泄,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现。在千姿百态,款式风格不同的服装中,裙子是最能展现女性美,也是最能满足女性多变的心理需求的服饰。
【2句】穿着裙子的女人是性感的、是洒脱的、是动人的,裙子是女人的专利,是女人的代名词,只有女人才有资格与权利享用它。而穿着裙子的女人,更好地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女人的裙子诉说着她的内心独白,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个女人,可以从她身上穿的裙子中去挖掘。所以说做女人真好,做女人可以随意地打扮自己 , 做女人可以一年四季都穿裙子。
【3句】朝阳滤过晨纱,像莹莹月光般轻轻地挥洒,朦朦胧胧中,发现一个穿着蓝底白花裙的女孩,站在等候的站牌,痴痴地看着远方发呆,拾一片树叶,当做我俩缘分的书签,落英缤纷里,题写下多少滚滚红尘中的叹嗟,女孩漏出了花朵般的笑脸,而我,正翻开邂逅那一页。
【4句】远远地,我便看见了那个女人。其实我最先看到的并不是那个女人,我最先看到的是女人身上的裙子。我爱看裙子。英姐姐不穿裙子。在夏天里,高挑的英姐姐只穿雪白的衬衫,那白衬衫上总是飘着一股香粉气味。英姐姐穿了雪白的飘着粉香的衬衫从幽暗的小巷里走过时,那小巷也便是雪白的芬芳的。
【5句】对于女人最美丽的服装莫过于裙子,裙子能把女性的形体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总认为穿着裙子的女人比穿裤子的女性更灿烂,更妩媚,更迷人。喜欢穿裙子的女生从装束上就能看出那种爱美,温柔典雅的性格,没有一定气质的女生是不会穿裙子的,就像那些黄毛怪,夏天会毫不羞涩的穿一条牛仔裤头。
【6句】裙子具有悠久的历史。唐代时期,裙子更加盛行,不但是皇妃贵妇们的衣着,而且成了民间女子常穿的服饰。"裙钗"一词也就成了妇女的代称。“云想衣裳花想容”。裙子,既可表现女性丰盈的体态又可以展现自我的个性。
【7句】有一个小女孩有裙子。我让那个小小的女孩双脚并拢着,好好地站在我的面前。那时我就看她身上穿着的短短的小裙子。小裙子是浅绿色的,很像一种夏天里的小果子。浅绿的小裙子边缘还镶着淡白的小花边,就像是起伏的水线。我静静地看着那个小小的女孩子,我觉得她肯定是从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世界里来的。
【8句】我喜欢优雅得体,体现女性端庄的长裙;也喜欢方便简洁,给人一种干练的气质的短裙;喜欢亮丽迷人,把女性的魅力展示到了及至的超短裙;更喜欢把女性的浪漫体现的十分完美的布裙和妩媚让人心旷神怡的吊带裙。穿惯了裙子,喜欢它的美丽和无拘无束,就再也看不上裤子了,不但夏天穿裙子,在寒冷的冬天,喜欢飘飘长裙配上俊朗长靴,裹着大衣或披肩,就算寒风凛冽也是一道风景。
【9句】一条裙子,代表着一种气质、一种情绪,一种色彩,一份心态。难怪即使于寒风凛冽的冬季,大街上有许多爱美的女性都穿着各色不同款式新颖的冬裙扮酷,也许女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解不开的裙子情结。
【10句】小女孩忽然穿了一条红裙子,在那一年的夏天里。夕阳的红光从西天上漫下来。那红光落在麻河上,麻河便红了。红光落到地上,地就红了。红光落到树上,树林就红彤彤地亮了。小女孩穿着她的红裙子站在那红光里,她也就整个地红了。
【11句】都说喜欢穿裙子的女人是很浪漫的,骨子里都是妩媚的,是温婉如水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穿裙子是比穿裤子美丽的。只要是美丽,我就会喜欢。MM们,让我们的裙角飘扬起来吧,夏天是属于我们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穿裙子的美丽季节呀。
【12句】喜欢穿裙子的女人即使是在大雪飘飞的冬季,也穿上一双高筒靴,配上一套自己心仪的冬裙,围上色彩斑斓的纱巾,与所有的行人一样让自己行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了裙子的搭配,那种做女人的骄傲更不可言语。因为裙子是上帝赐给女人的最好最宝贝的礼物。
【13句】麻河里的水平平地泊着,树站在一洼一洼的水里。有牛在麻河的边沿上垂着头喝水,有白色的蝴蝶在水面上飞。小女孩穿着鲜红的裙子站到一棵柳树下。小女孩的双手反剪着贴到柳树的身上去。小女孩的柔软的腰轻轻地掀动着,一下一下地挤压着贴在树上的手,也挤压着手下面的树身。小女孩的红裙子摇起来,如同一朵硕大的红花,在碧绿的柳树下,轻盈地柔美地摇动着。
【14句】群摆的线条一勾勒,柔美妖娆的味道便出来了,女人带来生命,裙子带来生气,在寒冷而又缺少色彩的冬季,穿裙子的女人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需要美,女人需要美,我们的生活需要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裙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花样繁多起来。不同款式的裙子都可以为你打造出这么多的个性,用裙子说话,用裙子描写女人的风采,用裙子成为女人的代言词。短文学网
【15句】人们依旧在看着小爱,但是人们也在看着金莲。人们看见金莲的小腿露在夏天的阳光里,人们看见金莲的身上有一条柔软的裙子。人们看见那条裙子是鲜黄的,黄的就跟田里开着的葵花一样。
【16句】少女时代,热烈的爱上了琼瑶的书,心里也就生出了那么一丝朦胧。总喜欢编两条短短的麻花辫,穿着素静的棉布裙子,挑个清爽的日子安静的坐在小河边。杨柳婆挲,娇柔的柳绵轻轻的落在我头上;微风习习,我的发梢和裙摆也轻舞飞扬;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枝,斑驳的照着我的裙子上的小碎花,沉静娇柔而可爱,又有那么一点俏皮。呼吸着带着花草清香的空气,看着河底那软软的水草随波荡漾,心儿都醉了。
Ⅵ 描写旗袍的诗句有哪些
咏旗袍女三首:
(一)
锦袍素雅身段娇,春风拂柳展妖娆。
舞步轻盈惊四座,醉眼周郎瞩小乔。
(二)
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
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
(三)
锦袍炫丽仪态娇,圆臀玉腿细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饱览娥眉乐陶陶。
五律 · 旗袍
绿柳风中摆,新荷雨里摇。
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
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
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巴金《激流三部曲》
Ⅶ 穿旗袍经典简短语录
穿旗袍经典语录
1、我打马走过江南,你一袭旗袍,一把花折伞,回眸瞬间,天地独染芳华。从此,你在我梦里,不曾离开。
2、你我因旗袍相识、相知、相爱,可终归是你心思太小,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却当做理所当然,情依旧,却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旗袍可以在烟雨红尘中宠辱不惊,风情万种。它有着云水禅心一样的简约,在众芳国里行走的从容。
4、行走在芳菲的流年里,身着旗袍的女子,永远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5、旗袍,是一直想尝试的服饰,却一直没有如愿。
6、我那年还身着你常见的素色旗袍,而你一身红火喃喃笑语,我想那一刻身着红色旗袍,而不是祝福你。
7、旗袍是女人最美丽的相遇,是沉香水榭里的一帘幽梦;是流年渡口深情的叮咛;是才情女子软玉的人生。
8、旗袍,用细腻的曲线勾勒出女人的玲珑体态,让她们的气质得到最大程度地凸显。
9、旗袍是我落笔时的惊喜,在烟雨迷蒙中书写着厚重,它是曾经独守的一豆烛火,一笑倾城。
10、一件实用的旗袍,不需要绣凤描龙,也不需要镶金滚银,只要选料适当,剪裁得体,就可以衬出出水芙蓉的秀美了。
11、你说,你那么喜欢旗袍,等我们结婚时,便以旗袍为幸福的嫁衣,可我突然不想了,不是不爱了,只是你不懂我。我想要的只是简单的幸福和你的体贴,爱情里,不是一个人的唯一付出。
12、旗袍,是岁月深处的一株梧桐,等待着凤凰的情有独钟。
13、旗袍是璎珞摇动的春风,带给人无限地憧憬;它是情人眼里的朦胧,带着微笑戏说人生。
14、旗袍在经典永恒的光华中,依旧未老。花样年华,随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而典雅地走过一度度春秋。
15、那件青花旗袍,一直被我潜藏在箱子底下,也早已染上了岁月的味道。
Ⅷ 去旅行穿旗袍拍照是什么感觉
去旅行穿旗袍拍照会很唯美,感觉会很幸福。
对于旅行穿旗袍拍照的感觉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拍照,与服饰很有关系,穿旗袍在旅途拍照,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旅行中,经常会见到、遇到风景如画或精致优雅的环境,美景之中,添上一个美女身穿传统旗袍,或漫步湖边小路、或散步林中草地、或撑着小伞走在安静的别墅大道、或坐在廊桥中手拿小扇……都是一个风景,一个美好的记忆。
二、旅行穿旗袍尽管很美,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旗袍使女人的凹凸之美自然尽显,也使女士的优雅气质展现无遗,但同时,由于旗袍紧身的特点,除了拍照时,短时间坐立,比较方便外,在旅行的其余大块时间里往往是穿着有些紧凑,身体不易放松。如果旅行期间更换服饰不便,女士会有“受罪”之感,因此,要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Ⅸ 关于安塞腰鼓
一、《安塞腰鼓》赏析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并非只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这样,作者自然要倾注下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一歌二颂难以尽致,则有三歌之、三颂之。
在作者笔下,几乎分不出哪是形式与内容,哪又是客体与主体,两者真正地获得了无间的统一。
不取拖沓累赘、沉闷疲软的长型句式,而多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段落,一言两语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运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
不独直接地描写这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也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
自始至终采用行进的、动态的描写,不作静止的形容,并使那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
——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者是陕西人,从其描写中,可以看到他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
这一篇,与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乔良的作品,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总体性的把握,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则是把它对象化和具体化。读者能把两篇作品一并阅读,相互比照,必将更深切地体察到我们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现。
(金梅,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二、《安塞腰鼓》赏析
乐器往往是用来制造气势、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和“民族”之分类,更因构造和“玩”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不同叫法,演奏出来的效果当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
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
忽然之间就爆发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而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复”不是“重复”,不是相同词、句、段的两次以上的简单出现。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无论上、下文怎样摇曳、生发、词采飞扬,都不会走得太远,这是作文常规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内涵”也在这里:“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段落是流动于所有动作、情景、章句里的不变的灵魂,以后的每一次感叹和议论都不曾离开它。
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激情……”一段里,“阵痛的发生和排解……”一句表达的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祖国走进新时代的振奋和自豪之情;“除了黄土高原,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可以理解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创辉煌的坚实前提和基础;四个“愈捶愈烈”领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热化感情、增强力度的作用。
开头是静悄悄的,结尾也静成了“另一个星球”,这种猛然爆发和戛然而止的安排显然别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体部分因为首尾的安静变得更加火红、热闹、气势冲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仅仅感受一下也行,这节奏、气势、色彩,这生命力旺盛的后生,这纯粹的阅读的快感。
Ⅹ 江南女子的气质描写有哪些
江南女子的气质描写有:
1、江南女子秀天下,无论把她放置于奔腾喧嚣的街头,亦或是小桥流水的村畔、码头,再或是无语凝噎的离亭;无论她是婆娑泪影款款而行,悄然而过,还是徜徉天真,巧笑嫣然,都会点缀一种澄澈与安静,让人心动,犹如青莲般静默永恒,亦如夏花般热烈温婉。
2、琴韵芳华,淡染流年,默然相爱,寂静喜欢。江南是神驰梦想的圣地;江南女子是梦寐恬适的梦境。时光荏苒,岁月春秋,几经红尘漫路,几番南北逆转,独有江南之美驻于心,唯有江南之倩绣于魂。江南美,江南的女子更美!
3、烟雨的江南,本身就是一副人融物景的水墨画,而江南女子就是剔透晶莹的玛瑙与珍珠,镶嵌在这副流动美丽的画中,诚望可取,但垂涎不得。淡淡的墨痕,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晕染开来,一层又一层直抵心的深处。粗看淡淡的,若隐若现,细品浓浓的,却是抹也抹不去的华丽。
4、细雨中,你穿着素色印花旗袍,从幽深的雨巷走来,让我想起诗中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过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在雨中彷徨。我多想摘一枝清纯的栀子花,别在你的胸前,让那淡淡的,甜甜的清香,化去你忧郁的哀伤。
5、江南女子,如同微雨中江南的小镇,恬静,婉约……六朝金粉,秦淮河边,浣纱溪畔,运河水边,你轻吟着江南小调,盈盈走来。从诗中走来,从画中穿过,低眉浅笑,发丝轻绾,柔柔的声音中浸润了千年不变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