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柳州市的哪个苗圃有春芽树苗卖
广西柳州市瑞丰农林种植有限公司。地址:广西柳州市航生路15号种子公司大楼
Ⅱ 香椿苗圃杂草请问用什么除草剂
使用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防除香椿幼林地的杂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25%森泰水剂和5%森泰颗粒剂均能够有效防除香椿幼林地的五节芒、苦竹、刚竹、芒萁骨等多年生恶性杂草,防除效果均可达93%以上。使用25%森泰水剂除草比人工除草可减少用工56.1%--92.2%,降低除草成本36.1%--61%。同时,可根据幼林地杂草的种类、高度、盖度和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森泰除草剂的剂型和剂量组合,以达到理想的防除杂草效果。
Ⅲ 四年级下册应用题及答案
1. 一个工程队每天筑路85米。照这样计算,4个工程队7天筑路多少米? 4(1)85×4×7=2380(米) (2)4×7×85=2380(米)
2. 电扇厂5个车间30天生产电扇2250台,平均每个车间每天生产电扇多少台?(解答后再检验)(1)2250/(5×30) =15(台) (2)2250/5/30=15(台)
3. 李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49个,张师傅每小时加工零件54个,两人各做8小时,李师傅比张师傅少做多少个? (1)54×8--49×8=40(个) (2)(54—49)×8=40(个)
4. 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子各25筐,苹果每筐6千克,梨子每筐8千克,苹果和梨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1)25×6+25×8=350(千克) (2)25×(6+8)=350(千克)
5. 参加春季植树时,五年级去了52人,每人植树26棵;四年级去了48人,每人植树25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树多少棵?52×26--48×25=152(棵)
6.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45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还多15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45×3=135(人)135+45+15=195(人)
7. 养鸡场有公鸡46只,母鸡比公鸡的25倍少20只,养鸡场共有鸡多少只? 46×25-20=1105(只) 1105+46=1151(只)
8. 某校各年级的少先队员的人数如下:一年级没有,二年级36人,三年级97人,四年级185人,五年级254人,六年级238人。全校平均每个年级有少先队员多少人? (36+97+185+254+238)/5=162(人)
9. 某小学的同学修理桌椅用了40.5元,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用了3.7元。修理桌椅和装订图书一共用了多少元? 40.5—3.7=36.8(元) 36.8+40.5=77.3(元)
10.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5.1—1.49=3.61(平方千米) 3.61-1.49=2.12(平方千米)
Ⅳ 法国将军的“苗圃”是什么
悠久的历史
圣西尔军校,法国最重要的军校,是法国陆军的一所军事专科学校。早年建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宫附近的圣西尔,并因此而得名。
圣西尔军校的资料
这所享誉世界的军事学府军校已走过了200年的沧桑历程。17世纪以前,法国军队中的军官都是国王推荐任命的贵族,他们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到路易十四时期,才出现了几个训练从军的贵族子弟的连队。为了让年轻的贵族、绅士们接受严格、系统的军事训练,1751年,国王路易十五在巴黎开办了一所皇家军事学校。由于皇家军校开支过大,1776年被迫停办。1777年,在皇家军校所在地开设了培训巴黎和外省优秀青年的贵族子弟连。1784年,一个名叫波拿巴·拿破仑的年轻人被选入这个连队受训。1785年8月15日,拿破仑在这里接过少尉军衔的委任状。两年之后,这所军校又因为经费问题被迫关闭。
波拿巴·拿破仑成为法国首席执行官后,面对军队连年征战而缺少优秀军官的情况,十分怀念自己早年的军校生涯,决心建立一所军官学校。1803年1月28日他签署法令,决定在巴黎南郊50公里的枫丹白露成立“帝国军事专科学校”。1805年他还亲自为军校题写了“为打胜仗而受训”的校训,时刻提醒学员们不要忘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1808年3月24日,军校迁至巴黎南部凡尔赛宫附近的圣西尔。
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之后,这所军校于1815年7月16日被迫关闭,两年后又得以恢复,正式改名为“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校遭德军轰炸,军校师生随法国溃败的军队迁到法国南方城市爱克斯·普罗旺斯。1942年,圣西尔军校被迫解散。但与此同时,一所由夏尔·戴高乐将军创办的自由法兰西军官训练学校在伦敦成立,继续为法兰西军队培养军官。战后,这所在战争中成立和保留下来的军校又被合并为诸兵种军事专科学校并迁回本土。由于圣西尔军校的建筑已在盟军为解放巴黎而实施的轰炸中被夷为平地,新校址只好设在距巴黎以西约300公里的雷恩市郊外的科埃基当。1961年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诸兵种军校一分为二,又恢复了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的名称。
近两个世纪以来,这所军校为法国陆军培养了近6万名优秀军官;法国陆军中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出自圣西尔军校。正如拿破仑所说,这里是“将军的苗圃”。
严苛的入学条件
圣西尔军校威名扬天下,自然就成为法国青年追求荣誉、跻身军界的向往地。不少法国青年认为,能在圣西尔军校学习是十分荣幸的。但进入圣西尔却非易事。在军校建立初期,法国军队有一项条例规定:凡是在军校招生会考中被录取的学生,应一律先到军团服役一年,当一回大兵。大凡吃不了当兵苦的或不适应军营纪律约束的人将被淘汰,不能进入军校学习。这里还有一个小传说。据说,戴高乐将军在进入圣西尔之前,就曾在阿格斯的步兵第33团9连当兵。日复一日的军事训练和削土豆皮之类的勤杂事物,使人腻味透了。戴高乐讨厌这样的生活,也鄙视这样的训练方式。他总是以各种方法来讽刺它,找各种理由来躲避它,以至于当有人问到他当时的连长,为什么不给这位非凡的新兵破格晋升时,这位连长说:“我怎么能把这样的小伙子升为中士?他只有当大元帅才会称心如意。”戴高乐将军之所以能在阿格斯的步兵团坚持下来,是因为他有从军的坚定信念,以及阿格斯的这块神奇土地的吸引。戴高乐是在1910年入学圣西尔的,并于1912年以第13名的毕业考试成绩从圣西尔毕业。
戴高乐在圣西尔读书时佩戴的军刀
如今,入校要求更严。报名参考的人必须具备献身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正直的为人以及良好的修养,而一般人很难养成这些近乎完美的品质。另外,报考圣西尔的条件与方法也颇为严格复杂。报考学员的年龄必须在17~20岁之间,未婚,而且是法国公民。他们通过国家高中统一会考以后,必须再经过大学预科或圣西尔专科预备学校学习之后,经考试合格,择优录取。当然,报考著名工科大学的成绩合格者和取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可以受到优待,这些只需经过面试和体育测验就可直接进入军校学习,但人数不超过总招生人数的15%。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得过勋章的现役军人及法国盟国的优秀军人,经过国民议会批准后,也可破格进入圣西尔学习。
近几年,圣西尔军校每年录取新生160~170名,但报考的人数很多,一般不会少于700人。如1993年报考的人数约900人,这个6取1的比例在法国可是相当高的。考生平均年龄为21岁,其中1/3的考生不到20岁。来自圣西尔专科预备学校和地方大学预科的考生各占一半。法国人似乎没有“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所以军人家庭的子女也愿意报考军校。圣西尔的学员中有1/3的人来自军人家庭。
组织机构与课程设置
圣西尔没有单独的领导体制,它与其他兵种学校合在一起共设领导机构,校长为少将军衔。下设四大部:参谋部、军训部、教研部和学员部。学校按文科、理工科和经济科分类编成3个学员队。军训部设战术研究、体育训练等专业教研室。教研部主管文化学习,设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语言学等专业教研室以及各类教学保障机构。学员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圣西尔军校是法国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它的目标是培养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员,人人具有为人师表的自豪感和为国家效劳的自学意识,其广博的知识和健壮的体魄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能有效地管理和指挥部队。圣西尔还要求学员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高效的工作能力,为今后担负国家赋予的较高职责做好准备。总之,从圣西尔毕业的学员不仅具备优良的军人素质,还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个个是有理想、有个性、有文化、有纪律、有服务意识的未来国防栋梁。
学校学制原先为2年,1983年,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学校进行改革,学制也由2年改为3年。学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基础军事知识、教学训练法知识、战斗训练、身体素质与体育训练、行政管理与技术、文化知识等。3年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年,以军事训练为主。时间是10个月,共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个月的单兵基础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器械体操训练和射击训练,这是最艰苦的阶段;第二阶段4个月,与其他军校的地方新生一道,在科埃基当学习一些共同课目,包括分队训练和战术;第三阶段5个月,到部队代职担任实习排长,目的是学会组织新兵训练。第一学年重在打基础,它是新生走上军旅生涯的第一步。在这一年中,少数不能适应的学员将被淘汰,按普通义务兵待遇退出现役,但发给他们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合格证明。其他合格者在第一年结束后被授予准尉军衔。
第二年,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圣西尔的文化课,按文、理、经济类分科,学员根据各自的专业分班学习相关的课程。除了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员还要自选一些课目。第二年的后期安排有10周的军事训练,前4周到国家突击训练中心集训,剩余时间用于学习陆军各兵种的连排训练、战术指挥,并学会跳伞。第二年结束,合格者将被授予少尉军衔。
第三年,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各学科的知识,重点培养学员的主动性、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学员作为军事指挥官的领导意识与能力。文化课仍按专业分别组织。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学校还请军内外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就当前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举办讲座,组织学员到国家企业或部队机关见习,其中到部队教导队学习6周,在企业进修班学习2周。第三年的军事训练共6周,重点是培养学员动手和动脑能力,组织他们到陆军各兵种部队中实习锻炼,学习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理论,参与各种模拟实战训练,如夜间偷渡和袭击、乘直升机机降作战与模拟前华约国家军队的分队对抗演习等。同时,准备参加国庆阅兵式。
圣西尔军校的学生圣西尔军校训练是严格的,但它的文化娱乐活动却是丰富多彩的。由于设施不完善,圣西尔早期的文化活动比较简单,学员只能常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来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戴高乐在圣西尔学习时,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演员”。由于他有2米高的个头,人们常取笑他,给他取绰号叫“大公鸡”、“西哈诺”,让他站在桌子上背诵“西哈诺”;让他装扮成小丑,表演杂技节目;还让他在为庆祝“胜利日”而组织的歌舞演出中,扮演“乡下的未婚夫”。就是这些节目丰富了早期的学员生活。
而现在,学校的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学员在紧张学习训练之后,可以去体育场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玩橄榄球、踢足球、打篮球或垒球等。休息日或节假日可以去学员之家听音乐、会客或跳舞。跳舞是圣西尔人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到舞厅开放时间,舞厅里就挤满了学员,在这个时候,学员可以充分放松自己,邀请漂亮的小姐一起翩翩起舞,向她们一展自己的骑士风度。当然,这种场合,老学员享有绝对的优先权,新学员们只好怯怯地站在旁边观看,等待机会。
独特的风格与传统
圣西尔军校创办至今已有两个世纪的历史。它经历了由王朝到帝国又到共和国的风风雨雨,并形成了许多自己特有的风格与传统。
拿破仑亲授的校旗。圣西尔军校校旗以法兰西蓝、白、红三色国旗为底,一面绣有“荣誉与祖国”,另一面绣着校训训词“为打胜仗而受训”。第一面校旗是拿破仑亲授的。
军校典礼
含泪谱写的怀念往日殊荣的校歌。圣西尔军校的校歌音译为“加莱特”,法文原意是一种饼式点心,引申义为一种盘形线圈,后来专指圣西尔军校学员大礼服上的肩章。相传19世纪初,只有最优秀的圣西尔军校学员才有资格在军礼服上佩带这种猩红色带流苏穗的肩章,用以表彰他们的出色表现与勇敢。1843年,路易·菲利普国王为博取人才,决定所有学员都必须佩带这种“加莱特”。不料,此举严重刺伤了优等生们的自尊心。于是,他们含泪谱写一首怀念往日殊荣的歌,并在当年毕业庆典上唱了出来:“高贵的加莱特,你的名字永垂青史……”从此,这首歌便成了圣西尔军校的校歌。
与众不同的校服。圣西尔军校的校服最早定型于1852年。它与其他军校的校服不同,头上是一顶配有红白羽饰的圆筒帽;校服上身为深蓝色立领制服,肩章为猩红色毛线纺织物,带流苏穗,配一条皮腰带;下身是红色带天蓝色条饰的裤子。帽子上的羽毛饰物颇有一番来历,据说:1855年8月24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来访,拿破仑三世为了表示敬意,他让参加受阅的圣西尔军校仪仗队在圆筒军帽上插上代表英国王室的红白两色羽毛。法国人把这种羽饰又称作“鹤鸵羽饰”,因为相传在英国女王抵达巴黎之前不久,人们在巴黎动物园发现这种长着红白羽毛叫鹤鸵的鸟。圣西尔军校的学员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学校庆典时才着校服,平时着陆军军官常服。
圣西尔军校的阅兵方阵
别具一格的校庆。圣西尔军校每年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其中最主要、最著名的是命名、传帽与授佩刀仪式。从1803年开始,圣西尔军校一直以法国历史上的某个著名人物或法军的某次重大战役的名字授予一届学员,以纪念先辈,缅怀他们的英雄业绩。传帽,则表示传统的继续。授佩刀则是从古代授予骑士佩剑的传统而演变来的。命名、传帽与授刀仪式一般在学员结束第一年军训,升第二学年时举行。第二学年开学后的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全体学员集合在操场。首先,由校长宣布为本届学员选定的命名,讲解其意义。然后,校长发出口号:“男子汉们,蹲下!”新学员们听到口令后,右腿单膝跪地,左手轻抚刀鞘,右手自然下垂,先由老学员传授带“鹤鸵羽饰”的圆筒帽。最后举行授佩刀仪式,由新学员自选的“教父”面对新学员站好,将佩刀轻压其左肩之上,新学员接过佩刀。这时,校长发出“军官们,起立!”的口号,学员们起立,行持刀礼。校庆活动结束。
著名校友
圣西尔军校自成立以来,先后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军官,法国陆军几乎所有高级将领都出身于此。拿破仑称该校为“将军的苗圃”。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和陆军元帅勒克莱尔等都毕业于圣西尔军校。
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
戴高乐,1890年11月出生于法国北方里尔市一个牧师家庭。1909年8月,考进圣西尔军校,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在校学习期间,戴高乐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不同意多数人的“刺刀比枪炮优越”的观点,而强调火力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观点受到上司的赞誉。1912年10月1日,戴高乐从圣西尔军校毕业,授少尉军衔,分配到部队任见习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前线作战。
戴高乐
1921年10月1日,戴高乐调回圣西尔军校任战争史教官。在此期间,他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体验,深信技术兵器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十分重大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在空军紧密配合下使用步兵和坦克联合作战”的观点。1922年11月,戴高乐考入巴黎高等军事学院,埋头于新军事学的研究,钻研战略战术理论。
1924年毕业后,历任参谋、营长和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坦克团长等职。1939年9月任第4装甲师师长,先后指挥所部在阿尔萨斯和索姆河地区作战。1940年,任国防事务副秘书长。德军进入巴黎后,戴高乐离法赴英。在英国,他通过广播,号召法国人民继续进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并在伦敦发起“自由法国”运动,着手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戴高乐还努力使法国各殖民地参加“自由法国”运动,扩大补充兵员和物质保障的基地。1943年,戴高乐被推选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成为海内外公认的法国战时抵抗运动领袖。1944年8月,戴高乐指挥“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协同盟军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役,亲率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支援了首都人民的起义。
1945年11月,戴高乐被推举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总理。1946年1月由于未能在法国建立总统制而离职。1958年6月1日,再次担任政府总理。1959年1月8日,被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12月19日再次当选为总统。戴高乐在任总统期间,力求恢复法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威望,力图在解决欧洲和世界问题时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和主权。1969年4月,戴高乐辞去总统职务。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这位来自圣西尔军校的将军,这位法兰西的抗战领袖、共和国总统,因心脏病发作在科龙贝猝然去世,享年80岁。
巴黎解放者——勒克莱尔
勒克莱尔,原名菲利普·德·奥特克洛克,1902年11月22日出生于法国庇卡底里的一个贵族家庭。1922年,他考入圣西尔军校,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派往摩洛哥镇压暴动。暴动平定后,他回到圣西尔军校任教官。
勒克莱尔在前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勒克莱尔任法国陆军的一个步兵师参谋长,参加对德军作战。法国政府投降后,1940年7月25日,他到达伦敦,参加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从此化名为“勒克莱尔”。
不久,奉戴高乐之命到非洲法属殖民地,争取这些国家加入“自由法国”运动。1940年12月,勒克莱尔任乍得军队总指挥,与意大利军队作战。1942年8月,勒克莱尔任新组建的法国装甲第2师师长。1943年1月26日,他率领的“自由法国”军队与从埃及出发的英国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利波黎会师,参加了解放突尼斯的战斗。1944年8月1日,勒克莱尔率装甲第2师在诺曼底登陆,参加收复国土和巴黎的战斗。8月24日,他率军开进巴黎,摧毁德军在巴黎的指挥部,因此获得了“巴黎解放者”的殊荣。9月,他率部同英美盟军继续与德军作战,一直至德军投降。
法国为纪念勒克莱尔而用其名字命名的主战坦克1945年8月5日欧战结束后,勒克莱尔奉命前往远东任法国远东远征军总司令,恢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并代表法国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的投降。1946年7月,他就任法国北非部队总监。1947年11月28日,勒克莱尔乘坐的飞机“塔利号”在北非考洛姆—贝查尔附近失事,坠落在沙漠上。勒克莱尔及其随行的7名军官全部遇难。
戴高乐听到勒克莱尔遇难消息后,痛心不已。为了纪念这位将军,1948年6月18日,戴高乐把巴黎的一条大街命名为“勒克莱尔将军大街”。1952年7月,法国政府追授勒克莱尔为法国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