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北京有没有以下这套尺码的成品旗袍卖
我只知道有定做的
百年老店瑞蚨祥
无论现如今京城里有多少高级服装定制,瑞蚨祥给人的庄重与踏实确实无人可及,毕竟,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它提供的。当时北京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可见当时的瑞蚨祥是何等的风光。不管是上了岁数的奶奶级,还是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想要定制一件正宗的传统旗袍,百年老店瑞蚨祥无疑是首选。算起来,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始建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它是由山东章邱旧军镇以卖“寨子布”(土布)起家的孟氏家族出资开设的,业主是孟子(孟轲)后裔第六十八代孙孟洛川。
来老字号的好处就在于分工的细致,连定制也被分成两组:高级定制组和普通定制组。如果要定做的是一件承载着重大意义的旗袍,希望加进去手工刺绣图案,那就选择高级定制;如果是平时穿或者参加一些普通宴会的旗袍,那就选择普通定制就够了。当你选好定制的种类后,店内的定制师会和你商量着做出一个专业的定制款式面料选择方面的建议,如果你选择高级定制,他会向你展示你想要的旗袍的一个样图,在双方商榷完毕之后,店内的量体工作就结束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给车间技师来完成。
就像你要看到的那样,一走进王府井大街上的瑞蚨祥,听着面料组阿姨们的京腔,看着面料的陈列样式,都有种好像回到九十年代老北京百货大楼的感觉。来这里做衣服的,大多是北京本土的阿姨,来这做高级定制的就以华人为主,几乎没有老外在这里定制旗袍。虽然现在旗袍引导的中国女性美在西方时尚界越演越烈,但因为各种浓重的“京味”使得旗袍的款式大都为传统款式,或者改良后的传统款式,缺少了当今时尚界的流行元素,所以洋妞们好像不太能接受“瑞蚨祥”的传统老北京范儿。
定制种类: 普通定制;无手工刺绣的高级定制;加入刺绣的高级手工定制。
制作周期:高级手工刺绣定制周期:按照刺绣图案不同,半个月到半年不等;无手工刺绣高级定制的周期为10天,其中包括1次试衣,当然,如果您的身材比较特殊,则会要求进行2次或者更多次试衣。普通定制:10天,其中包括定制7天后的一次试衣。
面料:普通定制,不接受顾客自带面料的定制。整个店内的面料都为传统旗袍面料为主,没有新式面料的引进。
定制价格:无手工刺绣要求的高级定制 900元起价;手工刺绣定制2000元 — 100000元。传说店内最贵的一件手工刺绣旗袍是100000元左右。
瑞蚨祥,王府井大街190号(6303 2880)
高级写字楼的白领速食旗袍族
上海徐
上海徐选择将店面设立在王府井大街的东方新天地内,所以容易就能想到,上海徐的旗袍定制是面向高级写字楼的女白领们。上海徐东方新天地店以成衣出售为主,高级定制则有少数。如果你身材不错,可以考虑直接在上海徐选购一件成衣,这样比较符合现在白领所见即所得的速食消费理念。当然了,如果和上海本地的旗袍店比起来,这家店就只有“贵”字比较突出,不过,这里的成衣经常会有很大的折扣活动。由于上海旗袍一直以来受重视的程度都比较高,所以上海徐的旗袍定制有点跟“上海”风的感觉。店内全木装饰,鲜艳的布料,有种回到过去上海滩的感觉,而本店的旗袍也以非常正规的晚宴场合穿着的旗袍为主。
定制种类:卖成衣也量体定做。高级设计定制,定制须提前预约。
制作周期:两、三天-半个月。
面料:有硬料服装、软料服装、绣花服装以及大披肩等几种,工艺水平精巧细致,有手工织绣、水晶纽扣、穿珠串珠、镶拼蕾丝,各具特色。
定制价格:长款旗袍,织锦缎2280元,短款旗袍,织锦缎1980元,绣花类的旗袍1292-8000元,成衣约1280元。
上海徐,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新天地1层AA10号(8518 6376)
当旗袍变为一种新锐年轻态度
爱海伦高级服装定制店
爱海伦属于将服装定制融入传统中式旗袍元素的新概念旗袍定制。与传统定制不同,它的面料不仅是传统的绸缎类别面料,而是可以运用各种面料来制作旗袍,来店内定制的一般为店主地朋友或者熟人。每一件旗袍的定制的量体过程,店主都会花至少1个小时地时间去和顾客交流,在完全了解顾客的性格和职业特点之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手绘样图,样图也会根据客人本身的风格不同而有别。这个个人创立的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师的认真态度,会苛求每件旗袍穿在客人身上达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所以有时会要求客人多次来店内试衣和细节修改。
定制种类: 高级设计定制,定制须提前预约。
制作周期:不区分高级定制与普通定制,均为10天—15天。
面料:接受顾客自带面料。店内制衣所用面料不局限于传统面料。
定制价格:1600元起。
爱海伦高级服装定制店,朝阳区三元东桥远洋新干线C座309号(8446 6801)
Lisa Tailor Shop
位于三里屯3.3商场5层的Lisa Tailor Shop,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来这里定制旗袍的女性多数是出于在参加派对时可以增加自身东方神秘气息的目的。据说这个品牌来自于江苏的高先生夫妇,高先生的父亲曾是技艺高超的老师傅,所以作为儿子的高先生在2005年在三里屯的3.3大厦开了这家店,这家中国传统旗袍定制店在老外的口碑中相当不错,所以从店员流利的英语口语和来此试衣的外国友人都能感受到Lisa Tailor Shop的洋味,让人觉得来此店定制的女子必定拥有绝世名伶般的神秘气息。除了跟所有的旗袍定制的一样过程之外,在此定制好处就是你可以不用太了解旗袍定制的一些专业名词,就可以得到一件适合参加派对的旗袍,整个定制过程没有老字号店的繁琐,更为直接和简单,更容易让人把旗袍和日常服装联系到一起。
制作周期:一周(包括量体一次,试衣2次)。
定制种类:普通传统定制和手工刺绣高级定制两种。
面料:接受自带面料,本店面料以传统面料为主。
定制价格:普通传统定制550元 — 800元不等;手工刺绣高级定制需要到店内具体咨询。
Lisa Tailor Shop,朝阳区三里屯北街33号3.3三里屯服饰大厦5011商铺 (5136 5879)
将传统进行到底的胡同裁缝店
湖景源裁缝店
这个2003年开业的烟袋斜街街边的传统裁缝店,虽然是小作坊式的个人店铺,但对于传统旗袍的各种讲究很坚持,因为店内的定制师和刺绣图案的制图师都是在老字号瑞蚨祥学艺多年的老师傅。
定制种类:两种,无手工刺绣的普通定制;加入手工刺绣的高级定制。
制作周期:7天-10天。
面料:传统面料为主,接受顾客自带面料。
定制价格:包括手工费和面料费,260元起价。
湖景源裁缝店,西城区烟袋斜街4号(6400 3744)
旗袍定制不可不知
判定旗袍美感的关键性元素
裁剪:看合体度,因为旗袍本身对身材苛刻要求的特点,所以完美的旗袍穿在身上既不会只满足旗袍自身的特点,而导致您不完美的身材被暴露无疑,也不会因一味迁就您的身材而导致把本来要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做成一件传统相声演员的马褂。它一定能够在某些细节运用上,融合设计师的智慧,比如调整开衩长短,根据脸型而变化的领型,花色的视觉效果,不同面料的软硬度。
手工刺绣:除了定制服装本身的缝制精细,一件旗袍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手工刺绣的上面,这不仅要求拥有专业制衣技能,更需要设计师能根据不同需要而设计出的刺绣图案上。然而,缝制精细不一定代表优质。通常大家只把做工理解为廓形和内部结构,其实精湛工艺必须经过时间考验。
面料:因为面料的柔软度直接影响到旗袍对身体的贴合度。传统面料方面,比较硬的是织锦缎,这种面料可以稍微掩饰一下身材的不完美;真丝面料则较软。而后来被国外设计师喜爱的是加入了莱卡的新式面料。所以针对身材选对面料也是影响旗袍美感的重要因素。
花纹:虽说现在的旗袍逐渐在向日常服装类转变,但一些重要的场合,还是需要一些特定元素来体现,比如婚礼中的牡丹图案,以及男龙女凤的区分。如果你非要在结婚的时候选择素色格子的旗袍来和你的爱人感受中式婚礼,只要您高兴,那就没问题。
选择旗袍的参考元素
领型:一般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无领、凤仙领等等。这可是选择款式的第一步,设计师会根据您的脸型去建议您选择什么款式的领型。
袖型:从长袖到半袖,到后来干脆砍掉袖子,直接裸露出手臂,是旗袍袖型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可不完全裸露,裸露的尺寸则用来修饰你的手臂线条。
开衩:开衩的长短,与腿部的裸露程度不仅以年龄来区分,同样也可以诠释一种开放的性感。同时,开衩放在前襟的传统款式,会显得很更为隆重,一般选择比较庄重的大场合穿着。
开襟:包括斜襟、中开襟、半圆开襟等等。
摆型:下摆的长短从膝下发展到大腿上几公分,也是依据年龄来划分。然而,前短后长、下摆呈现弧线的优美鱼尾形摆裙,也会为旗袍增加隆重感。
扣子:这可是足够体现旗袍美感与个性的最好细节,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单色扣、双色扣,以及一些珠宝制成的扣子都将体现出不同的气质。将扣子与领型,与花纹的完美搭配都将显示旗袍的价值以及设计师的个人心思。
『贰』 北京有哪些旗袍店衣服能做的精致漂亮点的~~怎么走,具体方位在哪
瑞蚨祥啊!!老字号,就在步行街的南口 是个很有名的老牌子了~最正宗传统的非他莫属~而且是既卖布料也做衣服~
1.雍和宫旁边的素衣坊
2.三里屯有薄涛制衣、红凤凰、金枝玉叶、燕龙轩、福轩制衣等:其中薄涛制衣店开在东直门外大街与新东路的交汇点,面向新东路,在路东,店面在这里所有的店中算是大的,坐公共汽车在幸福三村站下车可以到;薄涛向北走不远的下一个街口就是红凤凰,小门脸儿朝着北三里屯路,在路西,里面的衣物都是店主的作品,主要经营很个性的中式礼服,很多演艺界的明星都在这里定制服装;再往西分别是燕龙轩、福轩制衣和金枝玉叶,其中一个不大起眼的小店“金枝玉叶”,专售沪式旗袍,其做工比较考究,是上海人开的店,嘉里中心也有一家分店。
3.三里屯的雅秀的一层进门左首有一家经营带京绣的旗袍、五层有瑞蚨祥分店。
4.大栅栏的瑞福祥百年老店,店中面料应该是北京最全的,一、二层都有定制旗袍的,在金源shopping mall四层、王府井也有分店。
5.王府井东方新天地一层的上海徐,如果和上海本地的类似旗袍店的产品比起来,这家店的产品就显得......,如果你看中了那里的3000元以上的旗袍,还不如坐火车去趟上海买,把往返的路费都算上,你应该还不亏!!!
6.后海的烟袋斜街
7.雅秀市场
8.万寿路地铁站的十字路口,往北,大约一两百米吧,路东,有一家小门脸的旗袍店。
9.公主坟转盘西北角大新纺织品商场
10.五棵松摄影城
11.一般大型的商场都有如“格格”、“木真了”等,在打折季时买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12.西单109婚纱大楼一层。
我也要定做,查了些资料,这是网上mm们智慧的结晶~
『叁』 孰能帮俺提供一下北京做旗袍比较好的裁缝店要那种物美价廉的。
如果你想做我可以告送你一家北京的裁缝店,这家店是一家正宗的北京裁缝店,价格又不贵,而且师傅又是老服装厂出来的老师傅,手艺绝对没问题.我们家那片的人都找他做,你可以试试,你可以自己买喜欢的布料,带着自己设计好的想法到店里去做.这家店的地址在西安门车站路南的服装店,就在国管局西边50米.
『肆』 旗袍的穿着和设计的计究
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之一,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女性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满族之袍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汉满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
身穿传统旗袍的宫廷人士
期,汉满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易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血腥杀戮,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的清王朝正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在中国学生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始。
民国旗袍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钧先生对此坚信不疑。他本人虽未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于鸿翔时,还可从老师傅处获得有关于此的很多消息。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当时的上海,是亚洲时尚的中心,是社会名媛的乐园。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
邓丽君旗袍照
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二十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袍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鼎革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
1. 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2. 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袍服是外套,是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的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传统的含蓄。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e dress,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传统,但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它悠久的传统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
『伍』 北京哪里有做旗袍的地方
北京玫瑰嫁衣坊旗袍店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旗袍企业,并拥有一批资深的专业旗袍工艺师。玫瑰嫁衣坊始建于2008年,由当代旗袍大师张俊起先生创建,以中国元素、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为基本理念,弘扬中国服饰文化。 玫瑰嫁衣坊旗袍采用杭州丝绸为主,还充分利用织锦缎、宋锦、花罗等面料,以精湛的手工缝制技术及手绣工艺见长,在制作中恪守旗袍的传统工艺,手工滚边、立领、盘扣、绣花,流露出浓郁的中华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注入了现代元素,吸取西式服装立体剪裁的优势,创作出中西合壁,既复古又时尚的经典旗袍。 总店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6号国际摄影文化苑2层西区203号
『陆』 旗袍的起源
http://ke..com/view/.htm?fr=ala0
『柒』 北京大栅栏的瑞蚨祥哪个老师傅做工最
你自己亲自去一趟瑞福祥问问,有名望的老师傅肯定有商家推荐的,在这里问不会有你满意的答案。
『捌』 大家给推荐一下北京 旗袍 定制比较有名的,大家都是在哪里定制的
北京紫禁丽人旗袍是北京有名的旗袍老店了
经营了十多年了,专业。
阜成门万通新世界三楼B006
可以去看看,每天人都很多的。
都是量身定制的。
『玖』 旗袍:不是谁想穿都能穿的,唯有浸了华夏历史的中国女人才可为呢
真正的女性美,如一袭上好旗袍,不仅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内在永远比身材皮相高一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份历久弥新的经典审美,古人诚不我欺。成都就有位90后帅裁缝,他比你我都更懂欣赏女性美丽的内在。
聘聘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拾』 中国旗袍为什么叫小凤仙
原因:
“小凤仙装”也是一种旗袍,由清代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正是由周海媚扮演的清末名妓小凤仙穿着而出名。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
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10)旗袍老师傅北京扩展阅读
样式变迁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
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
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