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订购这么贵的校服。几天前,江西省南昌县张羽师范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家长接到通知,要为校服支付2300元。一名初中生的2300元校服费在家长中引起了很多讨论。13件衣服总共要收2300元,这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与单一校服风格不同的是,这次除了普通运动服和t恤,套装中还有不同寻常的连衣裙、背心、充电服和羊毛大衣。关于校服的选择,学校工作人员说:“如果其他人都穿校服,比如升国旗或参加班级活动,你的孩子不穿吗?”表面上的“自愿”购买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胁迫”。
作为教育主体的双方不应该被制服分开。父母和学校是“联合”的,以使学校真正成为他们孩子的“家”。毕竟,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社会的共同追求。
❷ 南昌一高中校服收费600元,为何遭到家长不满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近日被学生家长集体投诉校服收费超标,包括蓝色短袖衬衫和格子裙的一套夏装标价就要120元一套,一套灰色秋装没有任何底衬标价为180元一套,每个学生至少要准备两套夏装和两套秋装,那么一共加起来一学期就要花费600元,严重超出了教育局公布的标准,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
确实对于学生家长来说,600块钱花在校服上,对于某些家庭来说,价格还是偏昂贵的,而且小编当年的校服价格也没超过教育局规定的定价,从家长视频中晒出的校服来看也不见得质量有多好,因为现在中学生上学基本上都穿校服,所以有些家长要求订购质量好一些的校服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些决定都是需要公开和家长说明的,相互了解情况才能减少矛盾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❸ 不要让校服蒙羞
有次,东莞本地知名微博“东莞学生部落”发帖称,“东莞外国语学校事先没有告知校服的价钱,发了校服后才告诉同学们价钱。属于先斩后奏,同学们看到这价格纷纷表示穿不起!”记者获悉,该校本次发放的校服有12种不同季节的衣服,共有18件,费用需2180元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相信每个家长对于校服的作用和合理购买校服都无异议。有疑议的是2180元,购买12种不同季节的18件校服,如此天价校服怎么就能行动通推的动呢?这背后又可以看到什么?
笔者认为,即使监管部门想管恐怕效果也理想,因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极度不合理的情况下,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的不均匀,让一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为了孩子求学,甚至连某些教育部门、物价部门的领导子女入学也只能屈从学校这一规定。即使去管了,面对这么巨大的市场,今天取缔、罚款了可能暂时性效果会好一点,明天稍一松懈,乱收费又会卷土重来。
再一个最不能理解的是,校方在下发入学通知时并没有对“天价校服”进行一些说明,实属一种强迫买卖行为,完全剥脱了同学家长们的知情权和购买权。“天价校服”完全把避免孩子之间在衣着上产生攀比之心效应改变。作为教育者,看中的岂能仅仅是校服价值2180元,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是如此的“大方”,这样长此已久会不会无形中让孩子与其他学校的孩子之间进行着一些无形的攀比。希望这次能引起相关部门的一些重视。
一次订购12种不同季节的衣服,共有18件,费用总需2180元,这是需要真金包银的才可以购买的衣服。说心里话在以前也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有的甚至价格更高,不过在如此禁止铺张浪费的大的环境下“天价校服”依然出现,实在是有点想不通一些“领导者”的决策。细思量之下却觉得家长很悲哀,教育沦落至此也很悲哀,请不要让这种荒诞的戏码不再上演。说到底,校服可以有,天价校服真不能有,不能让教育沦为单纯赚钱、敛财的工具,在利益这条通天大道上不管不顾地一路“狂奔”
❹ 如何看待“贵族学校”的校服费1万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前杭州市有家长在论坛上吐槽起了孩子学校的校服收费,并贴上了学校发来的短信截图。短信中,杭州一民办学校要求家长:“将校服定制费1万元汇到学校指定账户,若未能如期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名额。”
从该校招生办获悉,一万元校服费是早前发的,目前已调整为四五千元。根据男女生会有不同,共40多件(套),除鞋子外,书包、领带、袜子等都有包含,平均下来每件约100元。至于校服费是否强制收取?其表示,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都穿校服。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民办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民办学校用短信通知的方法相当于收预付款,原则上是不行的,而一个孩子40多套校服则“有点夸张,肯定是不合理的”。即便是调整后的四五千元,杭州市物价局收费处处长姜义敏也表示“一学期四五千元的校服费,个人感觉也不是很合理。”民办学校的学费由物价局来核定,但关于校服收费则没有统一规定。此外,在收费前一定要跟家长说清楚,如果好多家长反对,不妨由教育部门牵头多方协商。
不论怎样,能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读书的,相信也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即便如此,校方也不能把有钱人当韭菜割,随意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对于该校高额校服费的问题,既然当地物价、教育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也觉得不妥,不妨借此进行调查。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购买校服都当循自主自愿原则,就是有学生不买不穿,那也是自由。
来源:新京报
❺ 万元校服引发热议,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吗
嗨,您好啊,我是菜头。菜头作为一个三百左右七套校服的人,真的很难想象万元校服是什么样子。
再说这些学生,公办学校门槛太高,家长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地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送进民办学校,十几万的学费已经给他们造成了经济负担,现在加上“天价”的校服无疑给这些家长雪上加霜。
学校定制校服是极好的,但是请不要学校借着校服的名义进一步压榨家长。每分钱都来之不易,希望学校能够理解做家长的不易和艰辛。
❻ 什么样的小学生校服高达1万元
据媒体报道,人大附中杭州学校有家长吐槽学校的校服收费,这位家长提供的短信截图显示,学校请家长将校服定制费1万元汇到学校指定账户,若未能如期缴费,则视为自动放弃录取名额。校方回应称,1万元是预收款,学校校服费用在4000-5000元之间,含春夏秋冬及运动装共40件左右。对此,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校服费用不计入学费,没有相关的条例限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决定。
让孩子们适当穿得好一点,把校服打理得漂亮一点,初衷固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搞“天价校服”。一者,中小学生正在长身体,适合穿的衣服转换非常快,一下子“批发”来40件衣服,必然会产生浪费;再者,中小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的养成期,也没有必要在衣着上搞太多的讲究,过度甚至会走向攀比的路子。
退一步讲,即便家长同意花大价钱,也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保证家长参与能够落到实处。此前,已有媒体报道,不少学校打着家长同意的旗号,把校服搞成了一单自肥的生意,家长钱花了不少,可校服依然是松松垮垮的样子,尤其恶劣的是,在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甚至与小作坊合谋,制作“毒校服”。
校服从来不仅仅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也是衡量有关各方责任与职守的一张试纸。影响所及,有家长的焦虑,也有这个社会的伤痛。不可轻忽,更不能纵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❼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校服采购管理,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
教育部可能会降低校服的价格,同时也会提升校服的质量。天价校服竟然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一套价格竟然高达2480元,同时家长把这件事情闹到了教育部,相关部门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事情是这样的,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校服采购管理,你知道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教育部会加强校服采购管理。
天价校服绝对不是教育部出售的,而是被黑心的校领导和服装品牌共同操作,就是因为服装的价格太贵了,所以才会强制学生和家长购买。不得不说,这些人为了赚钱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一套校服的价格就要2000多,你咋不去抢钱呢?教育部表示,下一步一定会加强校服采购管理工作,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❽ 校服可以买,但学校又要求买汉服,可以不买吗
校服,年级服,班服,表演服一年到头,学校让孩子买了多少服?如果说买校服,只要符合大众消费水平,我想大多数家长是没有意见的。毕竟学生穿着校服还是有好处的,可以防止互相攀比,提高学生的辨识度,甚至在初中高中还有掩盖第二性征,防止早恋的作用。
总结语:校服是可以订购的,但是也要根据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有个几百块的就可以了。至于其他什么年级服,班服,表演服,还是能省便省吧,老师把心思多花点在教学上不好吗?如此激化家校矛盾的事还是少做。
❾ 教师如何回应家长质疑学校强制学生购校服
12月18日,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二年纪多名家长联系本网记者,该校强制学生家长购买4套校服(2套夏装,2套冬装),费用为496元。
家长在群内提出质疑
家长提出质疑教师回复:“放弃和您交流”
该名家长还向记者展示了学校班级的微信群有聊天记录,记录显示,该班级有学生家长向老师提出疑问,觉得一次性购买4套校服有点浪费,而记录显示,该老师在群内回复“您要这么说,我只能放弃和您交流了。”
此外,聊天记录显示,有教师在群内向各位家长通知,表示召开班主任会,表示每个孩子必须购买2套夏服,2套冬服,必须穿校服上学,学校要求班主任收取费用。
教育局:不得强行组织学生购买校服
随后,记者联系了南昌市教育局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行组织学生购买校服。“购买多少套数,什么样式,必须经过家长委员会投票,也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教育局规定,中小学生校服采购供应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服务教育、规范管理、学生自愿、市场运作”原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行组织学生购买校服。
记者数次拨打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截至发稿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❿ 天价校服费引发家长以及群众热议,监管部门这时候去了哪里
监管部门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很多监管部门办事的效率还有待提升。大家度会有这样感觉,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人主动提及或者是没有把事情闹到一定的程度,那么监管部门也就不会有所作为。
所以在网络上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能够让家长购买如此昂贵的校服,监管部门大概也是有利可图,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对于这样的想法,当然是非常消极的。
教育毕竟是全体孩子和家长的事情,虽然监管部门有责任,但是也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所以当家长了解到有天价校服存在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反馈到有关部门。
这样当有关部门在收集完证据之后就能够进行有力的监督,并且勒令学校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