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警服自诞生以来,经过了8次大的换代,各有哪些特点呢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不断适应新时期执法工作的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人民警察服装由国务院统一规定,进行了多次改革。人民警察服装从早期的深受军旅风格影响,到今天渐渐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警服也在不断增加品种,不仅随季节变化,也开发出了不同警种的独立制服。
1、“五零式”警服“五零式”警察制服与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相同,区别是胸章上的字样,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警察制服。五零式警服在款式上基本沿用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警服样式。
基于八三式警服改进而来的八九式警服,在款式和面料的选用上与八三式警服相同,在细节上做了改进:女警冬装取消列宁式双排扣样式,改为单门襟单排扣款式,男女装取消裤侧缝的正红色牙线,取消红色平绒质地领章,改佩松枝衬托盾牌纹样的金属质地领花,改悬挂式肩章为缝合式,仍保留了黄色警容线、肩袢黄色边线至1992年采用领章式警衔时拆掉,但直到1995年正式采用肩章式警衔时才定型,可见八九式警服在其装备期间变化频繁,又如女警帽,在1995年6月30日之后不配发大檐帽,改配短筒帽,后又配发了尼龙针织贝雷帽。
8、“九九式”警服1999年新世纪到来,为与国际接轨,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我国进行了第八次警服改革,为全国民警配发了九九式警服,并沿用至今。
㈡ 中国从四十年代到现在人们在衣着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四五十年代衣服打补丁:
在过去的年代,物质非常的匮乏,买布要布票,布票按人头定量配给,一个人定额供应的布票做了外衣没有内衣,做了上衣没有下衣,没办法只能是充分利用,新衣服先给老大穿,老大穿后给老二穿,一直往下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走到街上随处可见穿着补丁衣服的人。
2、70年代穿解放装:
70的人们穿着不仅破旧,而且样式几乎一样,基本以学生装、解放装、中山装为主,很少夹克,更没有西装。裤子上下一样的大,走起路来连灰尘都能扫起来,系裤子用的不是皮带,而是腰带,大都是找根绳子能系住就行。
3、改革开放后种类多样化:
改革开放后,市场开始放开,布的种类也多起来,化纤、尼龙、涤纶等,服装也开始起了变化,夹克、西装、喇叭裤等开始流行。
(2)在制服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扩展阅读:
穿着虽说是外表,但最能体现生活水平的变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手中有钱了,衣着也就不同了。
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大幅度增加,以革命老区江西赣州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356元提高至2017年的29567元,百姓收入大提高,生活质量也大改观,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成为一种普遍。
㈢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由以前的淡绿色变成了现在的深绿色目前已经偏向于深蓝色,虽然他的制服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他们遵循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㈣ 人民警察为人民!那不同年代的警服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一、米黄色为基础,逐渐衍生 1959年的国庆节。中国警察部队实行新的服装制式,但实际上从1958年年底这套制服就已经开始实行。大体设计基本沿用1955年版本。冬装上衣和下衣全部改为藏蓝色,经济、消防等警种改为棕绿色,其他警种夏装与55年保持一致。
二、特殊时代的变化 966年警察部队制服再次迎来改变。1966年3月公安部门就服装制式问题提出了专题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警察服装制式、技术规格、质量需要与解放军相同。同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一报告,全国统一实行新的服装制式。
三、现代警服的出现制服是按照民警的身材进行定制的,每位警察的衣服都是进行量体之后再进行制作,最后通过厂家寄送到民警手中,从这个时候现代化的警服制度才正式形成。2005年,警服再次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将灰色衬衫改为了蓝色的衬衫,这个制服制度至今沿用。
㈤ 唐朝服饰较于前朝发生了哪些较大变化
唐朝男子服装有朝服、常服之分。朝服为上朝、行礼、祭祀时用。男服常用服为团领衫。 唐代官定的服装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 以紫、朱、绿、青等颜色区分官员等级。唐高宗时颁布了《品色服》,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了朝服的格式、颜色与着装及场合。 这里服色不但反映了阶级、等级的区别,而且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观念心理习惯时代特色。朝服中最有代表性要数皇帝穿的黄龙袍。唐太宗时,认为天无二,世无二主,制服十分严格君主服色应是赤黄色。由于黄色最能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因此黄色只能由皇帝一人享用。后成为历代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用服装。 唐朝服饰的特点是袒胸、长裙、宽衣大袖,没有钮扣而系腰带;裙子的线条流畅而优美。在初唐时期是以宽袖为主,盛唐时期从宽袖变为半宽袖。色彩沿袭了南北朝遗风以红、紫为主。 唐朝五代时期女子服装是中国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传统的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继续得以在唐朝发扬和深化。从唐初至中、晚唐女子服装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风格分为两个阶段:一种是襦服;一种是女着胡服。 衫,是襦裙的一种可分为尊卑两种,一种为“中单”另一种为“布衫”。中单为宦官贵族穿用,布衫是平民百姓的日常便服。 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面料多采用丝织品,受南北朝的遗风影响,多穿长裙,裙腰高至胸部。它的特点是高腰线位于胸高点以上,这种裙装时隋唐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流行款式,并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即由初唐时期的简练平直演变成宽博浑圆风格。这种造型的变化反映出女性理想形象的变化---由质朴无华变得雍容华贵。高腰掩乳裙装的造型在整个的唐朝历史演变中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隋到初唐,其造型为平直纤长近似现代设计的筒型更易塑造出一种娟秀的女性形象。一般穿着者为侍女或身份较低者。 二,盛唐中唐时期,其造型特征以O型为主,穿着给人以丰满浑厚、凝重瑞丽之感,一般以贵妇居多。 三,晚唐时期,其造型仍以O型为主,但裙身更宽松,裙长更长,此时的衣袖十分宽大裙身更大,其服饰十分繁杂、华丽以贵妇穿着居多。
㈥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经历了哪些变化
警服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带有明显的烙印。其实警服与军服一样,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民警察服装从最初定型之后,前前后后经过就此改良或者重新设计,才有了现在警察制服。
一、米黄色为基础,逐渐衍生
1950年,警察部队的服装统一,衍生出第一款制式警服,统一了领章和帽徽,以米黄色为主的警服,衣领的左侧上面打上了“治”、“户”、“交”、“消”字首加号码,用以区分不同的警种。
1999年,公安部再次进行制服的重新设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确立了现在警服的设计标准,选用与国际接轨的藏蓝色用料,区别于军队绿色的服装设计,形成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警察部队服装。
此制服是按照民警的身材进行定制的,每位警察的衣服都是进行量体之后再进行制作,最后通过厂家寄送到民警手中,从这个时候现代化的警服制度才正式形成。
2005年,警服再次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将灰色衬衫改为了蓝色的衬衫,这个制服制度至今沿用。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㈦ 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有和变化各阶段特征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基本上是沿袭女真族。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形成满汉服饰艺术相融合的局面。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而后以上身镶着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
满族妇女的鞋极有特色。以木为底,鞋底极高,类似今天的高跟鞋,但高跟在鞋中部。上下较宽, 中间细圆,类似花盆。 清代妇女旗袍还时兴“大挽袖”。袖长过手,袖里的下半截彩绣采用多种与袖面不同颜色的花纹,然后将它挽出来,别致、美观。 汉族妇女服饰仍沿用明朝服装形制,以衫裙为主。而后以上身镶着有花边的袄、衫为主,式样比较宽大,长度一般在膝下。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接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小结 v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这从服饰的变化可以明显的感受到。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㈧ 警察制服的演变史
一、新中国成立前红色政权警察的警服
1、我国红色政权警察机构的设置始于1928年。井冈山时期的民警局、刑事侦探局、政治保卫局、肃反委员会就是我国现代公安机关的雏形。那时的“警服”,就是红军战士的服装。都是红军战士,只是分工的不同。
2、1938年延安时期,我党正式成立了公安局—延安市公安局。这时起有了警服:黑色制服,黑白相间的大檐帽,无帽徽,铝合金特制白色领章,铸有“边警”两字。沿用至1942年。
3、新中国成立前夕。着装同八路军、解放军着装一致,只是款式有所变化:男服上衣为中山装,下衣为马裤;女服为列宁装。
二、文革时期的制服
1、50式。有干部与民警服装之分。着装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同,区别是胸章标有“人民公安部队”字样,臂章为盾形,上方横写“公安”二字,下方缀军徽。帽徽为中间嵌“公安”字样的红五角星。此种制服一直使用到1956年。
2、55式。上衣为白色和草绿色,下衣藏青色,平顶大檐帽,即人们所熟悉的“马天民式”。
3、59式。上衣白色,增加了领章,领章中有一铜质盾牌,上缀五颗五角星,下装颜色由藏青改为藏蓝。章板中间缀铜盾牌,盾牌浮雕一大四小五个五角星。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4、65式。再次与部队服装趋同,上衣草绿色,有红领章,下衣藏蓝色。取消了大檐帽。草绿色软顶帽缀一园形国徽图案。
5、71式。为区别军、警服装,增加大檐帽,上、下装均改为蓝色。后又改夏季服装为上白下蓝。
三、八十年代的制服
1、83式。改革较大的一次。除草绿色、红领章没有新意外,其他变化都很大:上衣有饰有黄边的肩袢;袖口有两条黄色袖线,下衣饰有红裤线;大檐帽上有了警徽,胸前有了警号,上衣有了臂章;臂章上印有“公安”二字,下面首次出现英文“POLICE”。1985年全国民警统一穿着新的制服。
2、89式。在83式的基础上改红领章为松枝—盾牌领花,1993年改为有警衔标志的箭形领章,1995年改为肩章;臂章由悬挂式改为缝制式;下衣取消红裤线;配发黄衬衣、蓝领带;警号由红色改为蓝色。领带上有“警察”的汉语拼音,但有一批领带上的字母错了,成了“顶察”。89式警服是对83式警服进行改进,在大致不变的基础上,89式警服裤子取消了两侧红裤线,红领章改为松枝衬托的红色盾牌领花,内有金色五角星。大檐帽增配了金黄色丝编装饰带。女民警改戴短立筒有檐软帽。1993年人民警察授予警衔,佩戴警衔标志,区别主服及其标志在89式警服基础上又进行了小改进。行政职务警察领章底板改为橄榄色,技术职务警察为银灰色。1995年,箭形领章与警种肩章取消,警衔标志修改为箭形橄榄色底板上缀金黄色四角星和横杆的肩章。
3、99式。即现行警服着装。基本颜色为藏蓝,与国际警察服装基本接轨。臂章上的“公安”二字变成了“警察”。99式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交、巡警衬衣采用浅蓝色,普通民警衬衣采用铁灰色,高级警官衬衣采用白色。高级警官、交、巡警领带颜色为蓝色,其他警种的领带为银灰色。服饰佩戴帽徽、领花、警衔、警号、胸徽。警衔分为三种:硬警衔用于常服、夹克服;软警衔用于长、短衬衫;套式警衔用于多功能服。99式新警服分为常服、作训服和多功能服。
目前正在使用的是99式警服着装,只是中间衬衣颜色有个小变化,我04年参加工作的时候穿的内衬和外衬是铁灰色的,当时只有交警穿的是浅蓝色外衬和内衬,之后我记得是05年左右,全部统一换装成浅蓝色的了。
希望能帮到你,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