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能告诉我电影 普罗米修斯 的详细剧情。
片头开始是一艘圆形舰艇离开了一个看起来与地球有些相似的星球,留在地表的一位类人类外星人看着离开的飞船,打开一瓶黑色容器并喝下容器内的液体,然后他的身体立即就开始崩碎瓦解,坠入河川瀑布中。外星人的遗体分化后进入旁边的瀑布,他的DNA引发了生源反应。
2089年,考古学家伊丽莎白·肖(Elizabeth Shaw)与查理·赫洛维(Charlie Holloway)在苏格兰的斯凯岛考古时找到了一个古代时刻,发现这是一份星图,这份星图与其他几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古文明遗迹中发现的图形相符。他们相信这是外星人到访地球的纪录,相信人类是由外星人所创造出来,他们称外星人为“工程师”,并将所发现的星图视为邀请。
韦兰公司的年迈的首席执行官彼得·韦兰(Peter Weyland)为一支探险队提供资金,让他们登上“普罗米修斯号”根据星图前往遥远的行星LV-223。航进程中船员都处于休眠状态,由人形机器人大卫(David)监控旅程。船只于2093年到达目的地,船员得知他们的任务是要找到工程师。此次任务的负责人梅莉迪丝·维克斯(Meredith Vickers)命令船员没有她的允许不能擅自与外星生命接触。
“普罗米修斯号”降落在一个大型人造建筑附近,船员组织了一支小队进去考察。他们在里面找到了许多石瓶,还有巨大的人形雕像,以及一个身首异处的外星人尸体,肖找到了它的头。他们还找到了其他多具尸体,因此推测此物种于该处应都已死亡。考察队中的密尔本(Millburn)和费菲尔德(Fifield)对这场使命的真实目的感到很不自在,要求返回“普罗米修斯号”,但却遗迹中迷路。
普罗米修斯侦测到有风暴快速逼近,要求考察队提前结束了考察返回母舰。考察队把外星人的头带到船上进行检验,发现工程师的DNA与人类相符,可是检验引发外星人头部残骸爆炸。大卫秘密地把一个石瓶带到了船上,而遗留的石瓶则开始渗露出黑色的液体。
大卫打开了石瓶研究其中的黑色液体,不久赫洛维走了进来,表示自己为了找到答案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于是大卫有意地将一点黑色液体混入饮料中递给毫无防备的赫洛维喝了下去。之后不久,肖与赫洛维发生性行为,赫洛维隔天在洗手台镜中发现自己眼中闪过黑色异物。
密尔本和费菲尔德在建筑内发现了放有大片石瓶的地方,石瓶中不断地有黑色液体渗出,一条外形像蛇一样的生物咬破了密尔本的防护服并杀死了他,然后喷出一股股腐蚀性的液体熔化了费菲尔德的头盔,后者也倒在一片黑色液体中。其他船员回来后发现了密尔本的尸体,单独行动的大卫发现了一间控制室,里面还有一位尚处在休眠中的幸存工程师及一份目标为地球的星图。
与此同时,赫洛维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肖急忙将他送回“普罗米修斯号”治疗,但维克斯拒绝让他上船,争执之下她用火焰喷射器烧死了他。之后大卫为肖运行医疗扫描时发现患有不孕症的肖怀孕了。她害怕这个孩子可能与赫洛维的死有关,于是用船上的自动手术台从腹部取出了一个外形像鱿鱼一样的生物。之后肖发现彼得·韦兰也在这艘船上,他打算请工程师帮助延长自己的寿命,并且他还是维克斯的父亲。
费菲尔德突变成了一只可怕的怪物并攻击了“普罗米修斯号”的机库,杀死了多名船员后才被别的船员所杀。“普罗米修斯号”的船长简尼克(Janek)推测,这个人造建筑是工程师的一个军事设施,而黑色液体则是一种致命的生物武器,其失控导致了设施的荒废,他还相信这个建筑中存在一个航天器。
韦兰与另外几人在大卫的陪同下到达控制室,肖也跟在后面。大卫唤醒了休眠中的工程师,然后开始向对方说明韦兰的期望。没想到工程师竟然扯下了大卫的头,然后杀死了韦兰及其队员,只有肖成功逃脱,然后工程师重新激活了飞船。肖告诉简尼克,工程师的目标是地球,打算在地球上释放那种可怕的黑色液体消灭人类,请他一定要阻止工程师的飞船。
简尼克弹出救生艇,将“普罗米修斯号”朝外星人的飞船撞上去,牺牲了自己和另外两位飞行员。维克斯从救生艇中逃出,但被工程师严重损毁的飞船压死。前往救生艇的肖发现自己的外星人后代还活着,并且已经长到非常大。大卫的头部功能仍然正常,他警告肖那个工程师还活着。工程师强行打开了救生艇的气闸来攻击肖,后者为自保而放出外星人后代,工程师虽然极力挣扎,但还是被制服,被怪兽的产卵器刺入喉咙。
肖找到了大卫的残骸,大卫表示可以协助肖利用另一艘外星人太空船回到地球,因此带着大卫被分离的身体及头部,前往另一艘太空船,并要大卫协助前往外星人的母星,询问为什么要毁灭人类;在离开时,肖发出警告消息不要前往本消息的发射地星球,该星球已无人生还。
在肖离开该星球后,救生艇上遭异形生物寄生的外星人胸口钻出一只异形。
(1)星图制服精品图片扩展阅读:
《普罗米修斯》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1世纪,剧情围绕一艘名为“普罗米修斯号”(Prometheus)的太空船及其船员展开,他们根据从多个地球古文明文物中发现的星图前往外太空寻找人类的起源。然而当他们到达一个遥远的世界后,却发现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威胁。
本片的开发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原本的计划是作为《异形》系列的第五部电影作品。斯科特与另一位导演詹姆斯·卡梅伦拓展出思路,为前者于1979年推出的科幻恐怖片《异形》制作一部前传。但因2003年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抢占了先机,所以本片的发展一直处在休眠状态。直至2009年,斯科特再次对原先的拍摄计划表现出兴趣。
斯派茨撰写了一个《异形》系列电影前传的剧本,但斯科特选择了不同的剧情发展方向,以免与之前的电影在线索上出现重复。2010年末,林道夫加入进来对斯派茨的剧本进行改写,他和斯科特一起开发了一个既发生在《异形》之前,又与该系列没有直接联系的故事。根据斯科特的说法,虽然影片的故事和《异形》发生在同一个宇宙,并且情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与《异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普罗米修斯》探索的仍然是其独立的神话和理念。
⑵ 求所有东巴文字的图片!!!
图片http://ke..com/pic/16/11477461948231851_small.jpg
http://ke..com/pic/34/1152367307947453_small.jpg
http://ke..com/pic/4/11524652055663109_small.jpg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一、 东巴文化(一)
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有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由于东巴才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东巴经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了,它现在被统称为是纳西古代社会的网络全书,因为它牵涉到方方面面,就是历史,政治,天文地理呀,还有文学艺术呀,宗教啊,人类学,甚至于医药,还有生产生活方面的许许多多知识,当然也有很多神话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东巴文字,由于人类造字尊重意识,或者叫做仿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文字无非就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了,开始的时候就是有图画,现在我们的东巴文里面有很多的图画字,一幅图画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约定俗成固定的一个内容,大家一看这个画就知道它是指什么事情,所以由于图画字,人们在观察,比如说我们汉字,因为是在平原里面看那个‘山',是一个山,一个山的,所以他写字呢,就有三个山头,但是纳西族它生活在山区里头,他一出门就是大山,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就是只有一个‘山',就是这么个意思,像汉字的门字,有两扇门,纳西族只有一个门,所以他造字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一个门,与他所处的环境是有关系的,所以他在造字的时候看到什么就画下了什么,逐步用图画从繁到简,就把它减少了,形成约定俗成的一种笔画,固定的形式,它属于这样造字的范围,所以东巴文它是通过图画到文字发展起来的。我们用汉族的话说叫书画同源。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又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象形文字从它的造字以及整个发展的情况来看,它是从图画逐步发展演变成现在的东巴文字,所以现在的东巴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一个东巴文字都是很美的一幅画。”
知识点滴:纳西族,自称“纳”,“纳西”,“纳汝”。晋、唐史籍称“摩沙”或“摩些”。分布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及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或藏缅语族彝语支。
二、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不仅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他们的服饰也是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这主要体现在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上。
纳西族居住的川滇交界地区,群山耸峙,平均海拔约2700多米,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宛若晶莹的玉屏,矗立在丽江的北部和中甸的东南部。纳西族共有24万多人,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和四川省的西南部,丽江县约有17万人,是纳西族主要的聚居区。
披星戴月的纳西妇女是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她们健壮爽朗、热情质朴,以勤劳能干著称,就像她们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个刺绣圆盘所象征的一样,肩担日月,背负星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日夜操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
古代的纳西族人民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农牧生产,一般以自织的麻布或粗棉布做衣料,男穿短衣、长裤,女着短衣、长裙。无论男女,大都不穿鞋袜,束花布腰带,外披一块羊皮或毛毡。纳西族妇女身背的羊皮披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她们运送重物主要靠肩背,这时披肩可以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后来由于受汉族的影响,男子服饰与汉族的基本相同。妇女服装,除个别地方仍保持穿裙的习俗外已改穿长裤,但整个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她们身穿大褂,外加坎肩,着长裤,腰系多褶围裙,在劳动或出门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制作的非常精巧,在肩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背上并排钉着七个小圆布圈,较为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
据说圆布圈上用丝线所绣的是精美的星图,垂穗表示星星的光芒。传说上古一位勤劳能干、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英古与旱魔搏斗,奋战了九天,最后累倒身亡,白沙三多神为了表彰英古姑娘的勇敢行为,把雪精龙制服旱魔吞下的七个冷太阳捏成七个圆星星,镶在英古的顶衫上,以后纳西姑娘模仿英古,将七星图案钉在披肩上,象征披星戴月,勤劳勇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纳西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能解人危难,因此那些圆形图案代表青蛙的眼睛,是一种青蛙图腾崇拜的历史遗痕。
三、东巴文化(二)
舞蹈是纳西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舞蹈。东巴舞就是纳西族的古典舞蹈,它表现了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
纳西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唐代和元代的志书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及“男女动数百,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的记载。目前广泛在民间流传和新发掘整理的舞蹈,有原始舞蹈、东巴古典舞蹈、组舞和新歌舞等几类。“麦达蹉”和“热热蹉”等是诗、歌、舞三者合一的原始舞蹈。其特点是边唱边舞,以唱促舞,以舞助唱,唱完舞止;没有乐器伴奏,人数、地点和场合不受限制,男女皆可参加。舞步简单,一般是以右手搭左肩或手挽手,从右行进,渐成圆圈。
东巴舞是纳西族的古典舞蹈,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东巴舞从形式上,似乎多是跳神驱鬼之类的动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内容是表现古代纳西人同大自然和社会邪恶势力的斗争。
它的舞蹈根据祭祀的内容有区别,比如说祭天,有祭天时候跳的舞蹈,祭风有祭风时候跳的舞蹈,比如说送葬,送葬的时候,又有送葬时候跳的舞蹈,它是有区别的。
东巴舞蹈素材的来源主要从民间,因为从民间舞蹈里面把它吸收过来了以后,用在它祭祠的时候来跳,又加上有东巴教神韵的一些风格后,就变为东巴的舞蹈,它又有非常浓郁的民间性,本来东巴也是在民间,因为它没有脱离他家庭,生产、生活一切跟民间的劳动者是一样的,所以有很浓的民间性。
在用象形文字写的两本有关舞蹈的典籍《蹉模》中记录了几乎失传的60个舞蹈的几百种跳法。《蹉模》中的舞蹈可以分为动物舞、刀弓舞和大神舞等几种类型。其中刀弓舞又包括刀舞、弓箭舞和赤脚舞。
弓箭舞是镇邪的,所以他往天上打的时候就射恶神,往地下就是打恶鬼,所以他的方向就是朝天和朝地,他是这样往上、往下,它就是这么两个动作,另外就是朝四个方向,四个方向、方位的恶鬼,鬼还要分好鬼和恶鬼,神也有好神和恶神。
《牦牛戏老虎》是根据纳西民间的一个典故改编而成的动物舞,舞蹈分为颂经、牦牛戏老虎等几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两只猴,分别代表人类最早的两个家族,一族崇拜老虎、一族崇拜牦牛,两家族为此发生争执的故事。
在东巴舞中,有很多舞蹈都是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形成的。据《东巴舞谱》记载,纳西最古老的舞蹈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如今在丽江西北部山区仍然保留着一种古老舞蹈《勒巴舞》。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歌以歌八厥”。而《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
四、东巴宫
作为东巴文化的主要部分,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舞蹈,它们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东巴,座落在丽江古城的东巴宫,更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东巴文化的窗口。
东巴宫座落在丽江古城东大街,它的门楼上装饰的是东巴的“五幅冠”,大门两旁悬挂着东巴的木牌画,东巴宫内别具一格的装饰和文化活动更会让您感受到东巴文化的魅力。
大研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国内外的游客都来了,东巴文化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的内核部分,所以我们就企图搞一个窗口,向外展示东巴文化的音乐舞蹈这一部分。
来到丽江的人们除了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外,听一听纳西古乐、看一看东巴舞蹈、了解一下东巴文化也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整个东巴宫的布局,我们想突出纳西族的特点,就是突出东巴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像东巴的经卷、文物、东巴的绘画、祭祠用品、东巴的壁画、浮雕等等这几个方面来相对完整地介绍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的音乐、舞蹈这一块,我们企图加强它的文化气氛,给大家有一种能相对直观的了解纳西族的音乐、舞蹈文化。
整个东巴宫就是一座小而全的民族文化艺术博物馆,通过它可以欣赏到举世无双的东巴文化艺术,领略到真正的纳西古乐以及民间歌舞神韵。
也是为了保护、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保护和弘扬里头,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可能我认为挖掘整理跟保护是很重要的一块,所以我们就集中了我们纳西族的一大批民间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还有老东巴,把他们集中在这儿,包括我这样的人在内向他们学习,只有学习好了以后才能去传播它,我们也强调这一点,就是一个民族他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为了更好地传播东巴文化,东巴宫组织了纳西地区部分著名老东巴,民歌手和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以东巴文化艺术为主,挖掘整理了一批最富乡土气息和最有民族特色的精彩节目,节目新鲜神奇、雍容优雅、深沉浩远、气势豪壮,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五、东巴文化(三)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大类,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
传统东巴画主要是东巴在做法事时制作和使用的,有布轴的神佛像画、经书画、木牌画上的神、鬼、鸟、兽画,以及大型布卷画,民间还有反映生产和生活的装饰画,这些画笔调粗犷、色彩浓艳、形象朴实生动。
东巴文化里面的所有内容,包括经书,包括木牌画、纸牌画、神轴画,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全是以绘画的形式保留下来的、记载下来的,因为它本身洋洋万卷的经书,它本身就是洋洋万卷的绘画,因为它的绘画的形式是图画象形文字。传统的东巴绘画它大部分画在什么地方呢?可以说在岩壁上、树皮上,特别是东巴绘画里面,象形文字,洋洋万卷的象形文字,其实也是非常单纯、抽象的东巴绘画。从我作为画家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就是绘画。他们这个绘画是画在什么地方的,书写在什么地方呢?书写到自己制作的纸上,非常粗糙,但是我认为质地也好,保留期又非常长久,这里面非常有特点的神轴画,包括《神路图》,《神路图》在国际上是非常有名的,传统的《神路图》宽有45公分左右,长可以到20米,在国际上被誉为直幅长卷画之最,它又是画在什么地方呢?它又是用一种什么颜料制作呢?它是用纳西族农民自己手工织的布,把布织出来以后用石头一点一点轧,表面轧的非常光滑,那么再把那个虫胶,农民用的那个胶,虫胶又打上去,然后再这么制作了以后,在这个地方用传统的竹笔或者是一种自制的毛笔、勾线,所以说传统的东巴绘画呢,你看包括它的文字,是写在他自己做的纸上,木牌画呢,非常有特色的木牌画,是画在咱们把那个树一砍几瓣,然后用咱们自己矿物质颜料,传统的东巴绘画的这些颜色特别好,都是自己制作的一些颜料。
传统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东巴画中的布卷画《神路图》它一般长达14米多,宽26厘米左右,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虽然传统东巴画也受到周边民族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的影响,但它仍然比较系统地保持了自己整体的风格和特点。
纳西的东巴文化,确实受藏传佛教的影响相当之大,所以在纳西的所有的东巴文化的那个绘画部分,包括其它的仪式部分等等,人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一看就知道受藏文化、藏传佛教的影响特别大,包括绘画,但它整个过程、整个那个赋彩、用线,非常、非常怎么说呢?不是那么求华丽,它是求朴实、画完一张画以后,它外观的包装,它是不加以装饰的,怎么样就怎么样,然后呢上下一般的是用两块黑布,然后中间呢就像我们裱轴画一样,国画里面裱轴一样,穿上两根木头,它整个过程已经完成。
东巴神谱则是纳西人的图腾,在神谱里有神保佑他们,“青蛙、飞螺、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吉祥双鱼”等等数不胜数。一个民族想要强大,首先它必须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能够很快地繁衍后代。据说纳西人迁徙到现在生息的土地,看到青蛙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就把青蛙选作他们的繁殖之神,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双鱼则分别是保护、勇气和吉祥的象征,从古至今许多木雕艺术反映的正是这些神的传说,这些神谱木刻构思慎密,线条流畅优美,图案栩栩如生。久久凝视,仿佛就回到了遥远的年代。
东巴画是东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
它主要用于东巴教的各种仪式中。它以东巴教中的诸鬼神为绘画对象,常见的有经书的封面和题图,做佛事时用的布帛(卷)画、木牌等。
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绘画艺术具有象形文字经典所具有的五个艺术品特性,即贝叶经的形式、优美的线条、美丽的色彩、动态的表现和特征的摄取。
东巴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木牌画:分尖头形和平头形。尖头木牌画,一般画神的形象,插于上方神坛前,平头木牌画,画鬼的形象,插于下方鬼寨中。
(二)经书绘画类:经书封面装饰画,经书扉页画,题图和画谱"冬模"等。
(三)纸牌画:绘五方(东、南、西、北、中)等各战神,神鹏"休曲"斗恶"署",金色巨型蛙、孔雀,各优麻神等和五幅冠,占卜打卦用的各类画等。
(四)卷轴画:每幅主要绘一尊大神或战神,表现的是某个神祈及其所居的神界。
(五)神路图:用于丧仪和超度亡度之仪式的大型纵向连续画卷。东巴画内容庞杂,用量极大,在整个东巴画中能较规范地表现出异常丰富,成千上万的各种形象,全赖于画谱"冬模"。画谱"冬模"对东巴画有着指导和规范化的作用,使东巴画不失其规矩,特征和宗教内涵。
东巴画的绘画手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形成多种风格,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为两类:
(一) 保留原始古朴画法的;如东巴画谱,木牌画和经书绘画类等,此类画多用竹笔和自然颜料绘制,单线平涂;造型质朴古拙,简练概括,变形夸张,线条粗犷流畅,率真豪放,刚柔兼备,有古朴稚拙之美。
(二)吸收融合汉、藏民族画法的;如有些卷轴画、神路图和一些画法精细的纸牌画。此类画多用毛笔和矿物质颜料绘制,把东巴画传统的古拙画风与外来的精细清丽画风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形成粗细有致,疏密相间的风格,构图日趋严谨,画面繁实,层次分明,设色富丽,线条工整,造型准确,技术技巧有了突破性发展。
⑶ 哪个大教堂的穹顶上会有星图
汤姆塔后的大教堂是基督教堂学院名称的由来,也是其中最中心的景观。这所英国最小的大教堂,却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大教堂修建于12世纪后期,后经历过几次修复和扩建,教堂内殿安放着1289年的弗里德斯维德圣女的圣骨匣,一旁的彩色玻璃窗上描绘了弗里德斯维德圣女的故事。在这一1859年绘制的圣女窗之外,1340年绘制的描述大教堂谋杀案的贝克特窗和1630年描绘约拿斯故事的彩绘窗也是英国古典艺术的代表。此外,大教堂圣坛上方的网状拱顶,其悬坠和星星图案的装饰也值得留心观赏。大教堂中还有罗伯特·伯顿、波科克、约翰·拉斯金、W·H·奥登等学院名人的雕像和纪念碑。
是不是这个??查了半天,好象只有这些.
中世纪的教堂通常是由东向西建造。建筑节奏从唱诗班开始,延伸进大教堂的主厢:后诺曼式圆柱,哥特式蓓蕾纹饰柱头,拱廊的双拱罩住暗楼,墙壁显得比实际的要高。但真正引起轰动的是圣坛上方的网状拱顶,悬垂装饰和星星图案,天空的写照。这一悬垂装饰像石灯笼一样悬挂在支肋拱肋下,一件后哥特式精品,没有一点钢筋混凝土,建于1500年前后。拱肋交汇于拱顶背后,支撑着整个建筑,我们只能见到拱肋末端。这一天才的工程设计大概出自威廉·奥查德之手,当时最杰出的石匠大师之一。奥查德也在莫德林学院和神学校工作过,后被安葬在基督教堂学院大教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