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东清远婚嫁习俗
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其中,“三书”指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订亲的“聘书”,过聘礼、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的“礼书”,结婚当日(迎亲)的“迎亲书”。
“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婚礼前的六个步骤:一曰纳采,由男家请媒人携带礼物向女家提亲;二曰问名,提亲后,交换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三曰纳吉,实际上是订婚仪式,要请酒祝贺;
四曰纳征,俗称“行聘”或“过大礼”,这次送的礼比纳彩时的礼厚、仪式也较隆重;五曰请期,下聘礼后,双方商定嫁娶日期;六曰迎亲,即婚礼前最后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亲,女家收取部分礼物并回礼致谢。
“‘三书’、‘六礼’后,新娘正式到男家”,新娘新郎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双双对拜。之后,新娘向男家父母长辈及亲友献“心抱”(即媳妇)茶。
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还要对饮莲子糖水(取“连生贵子”的好意头),对饮“百合茶”(取“百年好合”、“白发齐眉”之意),吃和顺榄(取和气、顺利、甜蜜的意思)
(1)大女当嫁穿旗袍哪几扩展阅读:
中西方婚礼不同之处:着装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和新娘都是穿红色的礼服,甚至新娘的衣服都是从里红到外。而且中国的婚礼主要追求的就是喜庆,所以婚礼所需用品都习惯用鲜艳的红色来烘托气氛,婚礼所需用品也是无一例外都是大红色。
但是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都是穿纯洁的白色礼服,因为西方的白色是富贵的象征(贵族才可以穿戴),白色还代表纯洁,白色在西方的意义非常好。贵族阶级的理念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就成为了西方普通的新娘礼服。
② 山东日照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民间婚嫁称“红事”亦称“喜事”。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婚嫁习俗
现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婚嫁习俗略举一例。那时婚嫁一般由媒人说亲,父母主亲,男女双方一般不得见面。要经过“传契”、“问口”、“嫁娶”、“看亲”、“回对日”五个过程。“传契”就是给女方送衣服,送钱,也就是说定亲了;“问口”就是听听口气有无变化,送查好的结婚的日子。“嫁娶”就是新娘过门;“看亲”就是女方的长辈在结婚后六日或九日到亲家去看闺女,一般带几身衣裳,几包点心,其目的就是看看男女双方合不合,女的和公婆关系如何;“回对日”也称搬亲、送亲,就是女方从婆家回娘家之后,再从娘家回婆家称之为“对日”,时间一般是一个月。
那时的嫁娶有穷富之别,新娘有坐八人大轿,有坐四人小轿,也有坐木轮车子的。送客有两种,一种是“大客”,一种是“嫁客”。“大客”就是女方的哥哥、弟弟或叔叔、大爷。“大客”腰束红绸条带,手中提个长烟袋。“嫁客”是两名女的,属相必须和新娘相合,不能犯克,一般提着新娘梳洗打扮的化妆品和一个大盒子,里面放上两条鱼称“富贵鱼”、两棵葱、炒米、红糖、稻子、双只烛等。
那时新娘过门一是要晚,俗语说“过门望不见屋笆,越过越发”;二是必须过大门口放的驴鞍子,那时称“大步抄驴鞍子”。一进大门,喜主往新娘身上撒豆秸,大门口还得放上两盆火。在喜房门口,一拜高堂,二拜天地,三夫妻对拜,进到喜房之后夫妻喝合婚酒。
至于新郎贴对子,封窗户,门口放墩子,装饰新房,至今还沿习。闹喜、闹房,因地方习俗不同,也有异同。但总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通过闹喜、闹房,沟通双方的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爱情,使双方和睦相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对于筵席也是大同小异,就是看喜,送喜钱,喝喜酒。那时一般是连三日。当日晚请“大客”、“嫁客”(伴娘)、“嫁妆客”(抬陪嫁物品的);二日请亲朋,晚上请“帐子客”并闹房;三日请本村的邻居。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岚山人的婚嫁习俗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岚山人的婚嫁大致有传契、问口、发嫁、过门、看亲、回九等习俗。
传契 传契,相当于现在的认亲。男女双方自由谈恋爱或有媒人介绍,同意婚事后,男方送给女方的同意契约。其间,公公婆婆给未来儿媳妇见面钱,钱的多少不限。同时,男方家摆酒宴,请亲朋好友、叔叔大爷喝酒,至此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公之于众。
问口 问口,即男方把决定结婚的日期告诉女方,询问女方家同意与否。如果女方家同意结婚,则男方再给女方下聘礼,也就是送彩礼钱。彩礼钱有60元、90元、150元不等,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决定。此后,男女双方各自筹备结婚事宜、用品等。
女方家筹备的用品主要有棉被(根据女方家的经济能力做两床棉被或四床棉被不等)、床上用品、自制点心等。男方家准备上头盒子(一种小木箱),里面放两个熟鸡蛋,一根红线,由男方家的晚辈(男孩)提前三四天送到女方家。其中的红线是给女方薅脸用的,薅脸即是开脸,也就是用此红线把女方脸上的汗毛拔掉。此任务一般由女方的女长辈担当。里面的两个熟鸡蛋待到结婚那天捎回男方家,新婚夫妇在洞房里吃掉。鸡蛋,又叫鸡子,此寓意为吉(鸡)祥如意,早生贵子。
男方家还要做抽屉桌子和两个木箱,结婚前两三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做的被子放在桌子上,自制的点心放在箱子里,贴上红纸做封条,结婚那天一并抬到男方家。
洞房设在堂屋的西间(俗称空东不空西)。堂屋(正中间的那间屋)的四壁,悬挂亲朋好友送的帐子—七尺花布。帐子越多,喜主(男方家)越荣耀。
男方家大门两旁放两个火盆。所谓火盆,即两个泥盆子,底层放点草木灰,上面放木柴,新娘过门(进门)时点燃,以驱鬼邪。
新娘乘坐的婚车为独轮车。四十年代为木轮子,五十年代为胶带轮。独轮车的上面用芦苇搭成半圆形,为新娘遮雨挡风。独轮车两旁太窄,为使新娘乘坐舒适,在独轮车的两旁放置戈子(一种用来牵引碌碡的弓形木制器具),上面放蒲团(用苞谷皮做的垫物),以备新娘和一名送客(与新娘属相相宜的女青年)乘坐。
女方家还要选好另一名送客,挑选两名男青年抬桌子,两名男青年抬箱子,两名男青年推拉独轮车。结婚那天,这些人与新娘的一名哥哥或弟弟组成送亲队伍。
发嫁 结婚那天,新娘与一名送客坐在独轮车里,与送亲队伍一起到男方家,称为发嫁。发嫁时,女方父母及亲朋好友送到大门口话别。发嫁的时间以到达男方家时太阳将落山为宜(再婚习俗正好相反,女方到达男方家时,以不出太阳为宜)。
过门 送亲的队伍快要到达男方家时,男方家点燃鞭炮迎接,并且点燃大门两旁的火盆。凑热闹的大人小孩簇拥新娘跨过堂屋门口马鞍进入洞房,称为过门。过门后新婚夫妇吃饺子,喝交臂酒。晚上,一些男女青年、小孩在洞房窗下听门子(即听新婚夫妇悄悄话)。待到夜间十二点左右,女长辈抱起木墩子轻轻地砸洞房大门(称为撂墩子),连砸三遍,边砸边叫着:“今年撂墩子,明年抱孙子。”
看亲 结婚第六天,女方父亲或其他男长辈,提着用四尺见方的红布包着的六条饼干或八条饼干,来到男方家看望,称为看亲。此时男方家备下酒席,隆重欢迎亲家的到来。席间或散席后,女方父亲还要说一些客套话,如:小女过门到您家成了您家的人了,有些家务活不会做或礼仪不周,恳请亲家公亲家母多加调教或严格管教等等。
回九 结婚第九天,新婚夫妇双双回娘家,称为回九。下午新婚夫妇需赶回婆家。蜜月期间的晚上,新婚夫妇的床上必须有人睡觉(俗称不空婚床)。
婚俗的演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新娘结婚时坐花轿,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坐独轮车?熏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步行?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坐拖拉机?熏现在坐轿车。“文革”期间盛行“旅行结婚”。
八十年代以前,结婚的男方家一般设三天筵席,尤以二日晚请“帐子客”为最隆重热闹。“帐子客”,即送帐子的客人,是新郎的知心要好朋友,因此筵席的规格、档次较高。而现在结婚,多数在大酒店设筵,而且在结婚当天完成筵请任务。
送礼钱也是有讲究的。去男方家送礼钱,只要在蜜月内,哪天送都可以。去女方家送礼钱可就不同了,礼钱需在新娘“发嫁”前的日子送去,发嫁后千万不可送礼钱。即使有较特殊的情况,没能在“发嫁”前把礼钱送到女方家,也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其它理由、别的方式加以弥补。
“发嫁”、“过门”的时间也完全相反。八十年代前,“发嫁”、“过门”都在下午,而现在则在上午。
③ 宋轶将旗袍穿出灵魂,娱乐圈有哪些女星穿旗袍让人觉得惊艳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装扮,那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告诉你,我最喜欢穿旗袍,因为旗袍最能够完美展现女人的身材和魅力,一颦一笑都会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如今这个年代,很少有人会在大街上穿旗袍,但是很有幸,我们能够看到那些明星们穿着旗袍出席各种场合。在我看来,能够把旗袍穿出灵魂的女明星有很多,首先我想到的就是宋轶,在《伪装者》中,真真是炫彩夺目。而除了宋轶,娱乐圈还有很多穿旗袍让人惊艳的女星,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3、吉娜
虽然说吉娜是一位外国人,但是穿上旗袍却别有一番风味。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吉娜,本身气质就非常出众,当她穿上旗袍之后,更是让人移不开眼。一直都知道吉娜身材很好,直到看到穿着旗袍的吉娜,才知道她身材到底有多好。也难怪那么多人羡慕郎朗了。
④ 刘能夸乡村爱情6刘能夸谢大脚旗袍是哪一集谢大脚穿的像赵四小姐是哪一集
刘能夸谢大脚,不穿旗袍是乡村爱情12级。
⑤ 你觉得哪些女星穿旗袍比较美
穿旗袍好看的女明星有很多,比方说陈数就是一个例子,陈数也是一位演技非常精湛的演员,所以说她扮演民国电视剧,穿了旗袍以后的造型也是非常迷人的,还有章子怡穿旗袍的造型也非常吸引人,章子怡作为一名实力派演员,她在荧幕当中只要扮演复古的造型,都能把这些角色驾驭的很好,所以说她穿旗袍的样子,也让大家想起以前老上海十里洋场的女性气质,在洋气的长相基础上,还带有中华传统女性的韵味,包括倪妮也是一样,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当中的造型也是很有个性的。
章子怡长相也是非常的洋气,配上旗袍这一种款式的衣服,又透露出一种中华传统女性的美感,两者搭配也是相得益彰的,最后一位就是我们的神仙姐姐刘亦菲,刘亦菲不仅仅颜值很高,长得还很有仙气,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也是典型的东方女性美,所以说她穿上旗袍以后的造型也是再好不过了,刘亦菲这种天仙一般的女明星,穿任何款式的衣服都很不错。
⑥ 女的出嫁那天穿什么衣服最适合
【嫁衣】
嫁衣是中国的传统风俗,特别是汉族婚礼时,新娘穿着的传统服饰。一般为红底缎绣金纹,宽袖窄腰,下着宽筒长裤。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大多是由女孩自己或者母亲从小就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完成,这件嫁衣也因此寄托了女孩子少女时代全部的梦想,和家人的期盼。
古时,民间旧俗新娘的传统嫁衣是:头戴凤冠,脸遮红方巾,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官锁,胸挂照妖镜,肩披霞帔,肩上挎个子孙袋,手臂缠“定手银”;下身着红裙、红裤、红缎绣花鞋,千娇百媚,一身红色,喜气洋洋。
古时的嫁衣一定要量身定做,手工缝制,才能显现它的珍贵和唯一,近些年中国传统习俗的复习为越来越多国人所接受,嫁衣定制正在逐步走入普通中国家庭。
【婚纱】
婚纱是结婚仪式及婚宴时新娘穿着的西式服饰,婚纱可单指身上穿的服饰配件,也可以包括头纱、捧花的部分。婚纱的颜色,款式等视乎各项因素,包括文化,宗教及时装潮流等。婚纱来自西方,有别于以红色为主的中式传统裙褂。
⑦ 旗袍是最具中国古典气息的服装,哪位女星穿上旗袍最有气质
我觉得中国穿旗袍最有气质的女星是金星,不要以为我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如果单论美貌,可能前一万她都排不上,但是问题问的是气质,论穿旗袍的气质,如果金星老师敢说是第二名,那么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名。金星老师真的是超级喜欢穿旗袍,各种场合上都能看到金星老师穿着旗袍,穿行在人群之中,开始时不太适应,尤其知道她的经历之后,可是时间久了就发现了,金星穿旗袍真有气质。
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穿旗袍,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不只是中国人喜欢穿旗袍,越来越多欧美人会将旗袍穿在身上,穿在他们身上的旗袍拥有了更为独特的异域风情,这种风情也是非常好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多样性才让中国文化能够日久弥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希望在很多其他方面也能这样。
⑧ 中式婚礼有哪些礼服款式 龙凤褂秀禾服最受欢迎
1、传统的红色旗袍 如果你不是确定自己可以有独到的眼光,选择一款亮眼的旗袍,那么传统的大红色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喜庆同时,更是经典的百搭,更显稳重大方,不容易出错,而且红色有提亮肤色的作用,会显得气色更好哦!搭配玫瑰金的耳坠或头饰,红色或裸色的婚鞋,有条件的新娘更是可以搭配一款冰种的翡翠手镯,效果更佳!
2、花样旗袍 很多热爱时尚的新娘希望自己的婚礼旗袍更有个性,那么性感大胆的花样旗袍正在等你驾驭,相信一定可以嗨翻全场,除了惊艳还是惊艳!亮红色立领旗袍镶满了亮片和刺绣,闪光全场,想不成为焦点都难哦!搭配上不妨大胆尝试把头发都梳起来,然后在头顶偏左侧装饰一定大大的布艺发饰;首饰方面颜色一定要够素,款式也一定要简单。
3、亚麻色花朵旗袍 复古亚麻色底无疑是打破了传统的大红旗袍成为近年来的新宠,不仅适合任何肤色的女孩,更是透露出文艺的味道,看起来更加优雅有不失个性,搭配一套哑光珍珠配饰,气质绝对不一般。 以上就是wed114结婚知道整理的中式婚礼旗袍款式的介绍,准新娘们在婚前可以参考下,挑选合适的旗袍礼服。
⑨ 女儿出嫁当天,父母穿白色为主衣服,女儿穿红色旗袍,父母做法对吗
如果女儿出嫁的时候是穿的白色的婚纱,父母穿白色的就没关系,因为西方国家不兴穿白色的婚纱,如果是中国人结婚,一般都是红色为主,女儿如果穿粉红色,父母不应该穿白色,我跟你的父母沟通一下,不然你就帮你的父母买一套喜庆的衣服吧!
⑩ 中国最新三大穿旗袍最美的女人,你肯定猜不到来自哪部
中国最新三大穿旗袍最美的女人,你肯定猜不到来自哪部电视剧
旗袍作为东方女人的专利,是非常挑身材和脸蛋的,很多剧中也出现了很多明星穿旗袍的剧照,比如说风韵十足的张曼玉,惊艳的刘亦菲等等,可是那都不是最美的,下面这三位是目前为止剧中出现旗袍装最美的女星。
1.汤唯——演绎最上海风韵的王太太,在《色戒》电影里除了大家关注的大尺度问题以外,我觉得汤唯的旗袍着实让人惊艳,感受中国的刺绣旗袍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