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某的附中在哪里
中央某某大学附中玉树(海东)分校坐落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七里店村。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89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近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5%。
建有国家标准的田径场、报告厅,建有综合教学楼7幢,包括:教室30间、实验室14间、阅览室2间、微机室3间、语音室1间、行政办公用房24间,其中教师办公室20间。学生宿舍楼2栋共196间,教师公寓楼3栋共204套,师生宿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生食堂1栋2层,环境干净、优雅,可容纳2000名师生同时就餐;学生浴室1栋;锅炉房1栋。除此之外,学校规划二期项目在未来三年内建成初中部,修建教学楼1栋,包括教室18间、教师办公室10间;学生宿舍及食堂各1栋;风雨操场1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玉树(海东)分校
㈡ 赞美青海海东的句子
【第1句】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海东市。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他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秦汉以前,海东就居住着羌人。
【第2句】大美海东,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层次、多梯次的地理地貌,为海东造就了不同的气候特征。在海东,人们即能看到群山巍峨、雄伟博大和粗狂原始的雪域风情,也同样能领略到锦绣江南的灵秀山水。人们能看到亿万年前大自然变迁留下鬼斧神工般的奇迹,也能看到改革开放后河湟各族儿女改造自然,发展社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3句】河流,开山辟地,书写历史,哺养文明。河流,滋养土地,浇灌文化,承载传奇。在湟水河流经的美丽富饶百里长川,文明之花灿然开放,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撕破了荒蛮时代的天幕,在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4种文化类型在河湟谷地深厚的沃土中层层积淀。大约4500年前,彩陶的淬火,照亮了古老的湟水河。大约4000年前,喇家文明在自然的突变中,瞬间被凝结成永恒。时光流逝、斗转星移,2000年前,霍去病驻扎湟中、赵充国屯田河湟,农耕文明的序曲,在这里奏响。烽烟羌笛,颦鼓牧歌已成风中往事。丝路南移,南梁建都、隋炀帝西巡,唐蕃联姻传播着新文化的火种。在历史交错的时空里,在河湟谷地,无数仁人志士的影子永远印在这片土地上。
【第4句】平安,作为唐蕃古道的和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和古老驿站,历史曾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印记,唐墩汉墓,古老的烽火台,象征着民族大团结的洪水泉清真寺,和各种自然风貌,构成了一幅幅平安和谐的图景。现如今,这里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能源走廊已经形成,汽车、电气化机车的呼啸声,航班起降的轰鸣声,淹没了湟水河千年不变的涛声,古老的河湟谷地,高速、高铁、机场和新城组成的线条形状,颠覆了河湟谷地千百年的自然属性,令摄影人赞叹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如此的轻快。
【第5句】海东,因地处青海湖以东而得名。2013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现辖一区五县,即乐都区、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最终实现“一市两区四县”格局。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7万人。有汉、回、藏、土、撒拉等19个民族。海东处于兰西经济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通信快捷。是十世班禅的出生地,有著名的佛教圣地瞿昙寺、佑宁寺,有被称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植物王国”的孟达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绿宝石”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湾彩陶遗址、喇家灾难遗址在考古界享有盛誉。
【第6句】在湟北互助,北山林海起伏伴随大通河千万年不变的涛声。十二道盘蜿蜒起伏,扎龙沟瀑布飞流入溪,南门峡菜花飘香百里,在七彩的故里,美丽的阿姑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色彩艳丽的细线,绣成一道道人间七彩虹。佑宁寺梵音绕梁,酥油灯的火苗跳动着虔诚,花儿会,纳顿、“邦邦会”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四季,歌舞声伴随着青稞酒飘香,轮子秋转出了时代的节拍,讴歌着当今的幸福生活。
【第7句】玛尼山有大小三个山头,总面积5000亩。自1999年承包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开发荒山3000多亩,山间修通了机动车简易公路和游客观景人行山道,山顶建起了高扬程提灌水塔,常年有水流入山林草坡,种植山杏、山桃、梨、核桃、花椒、等果树6万多株,种植榆树、沙枣、柠条、黑刺、泡桐、新疆杨等树苗130万株。同时,试栽银杏、新疆核桃、油桃成功,面积已达近万株,总投资已达200多万元。尤其在前山两山相对的'峰顶修建了两个观景亭,犹如日月山上的日月亭,在官亭镇或是甘肃大河家,大老远就可看见玛尼山两座亭子,在天地之间英姿飒爽、亭亭玉立。
【第8句】整个玛尼山如丹霞翠峰,植被茂密,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置身其间,如临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桂林山水,小巧玲珑,势如盆景,观之触景生情、宠辱皆忘。然立于亭下,极目远眺,黄河逶迤,犹如银练,烟雨三川,苍苍茫茫,云锁临津古渡,雾遮参差人家,飘飘渺渺,天上人间!
【第9句】每年春天,民和万亩桃花在春风中灿然怒放,为河湟谷带来了春风争艳,春雨飞红的人间美丽盛况。民和也由此被美誉为“桃花盛开的地方”。川垣的四月天,游人如织,艺术家、作家、摄影师云集于此,诗歌、美文、画笔和摄影镜头永远都不会错过这般人间美景。民和的民间纳顿表演蜚声海内外,这种民间表演艺术,以其古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海内外人士很多慕名前往民和观看纳顿表演。
【第10句】从风光秀美的黄河岸边,到游人如织的骆驼泉旁,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每一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里,都洋溢着文明和谐新气息,都凝聚着党政军企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谱写了高原新农村建设的华丽篇章。在循化县查汗都斯乡最西端有一个名叫红光村的地方,它曾是马步芳俘虏的西路红军战士服苦役久居之地,村内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红军所建的学校、清真寺、红军墙等红色历史遗迹,红色精神已在这里生根发芽,源远流长。
【第11句】大美海东,人杰地灵、田园如诗、风景如画、四季如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自然属性,变幻莫测的光线,万千的气象条件向视觉呈现出一个个超越具象形态的奇特面貌,纷繁的人间万象,就像电影画面一样转瞬即逝,这也恰巧为摄影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机缘。
【第12句】民和,是马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明遗迹随处可见,黄河古渡口,大禹治水踪迹在时光中向人们诉说着岁月往事。循化,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从高处俯瞰,黄河流经清水湾在这里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孟达自然保护区中的天池湖水清冽明净。这里的珍稀动植物品种丰富,被称为高原的“西双版纳”。黄河上游独有的地质地貌特征为摄影人提供了丰富的影像素材。循化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勤劳勇敢的循化撒拉族儿女,带着中亚的古老传说,带着骆驼泉的传奇神话在秀丽的孟达天池,在古老的黄河边,续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第13句】巍巍昆仑、灵秀祁连、圣湖之东、万谷葱茏、百川丰盈。亿万年以来,黄河、湟水河在青海高原相约一路东去,在河湟谷地的尽头亲密相拥。来
【第14句】化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古老的黄河水,来自纯净的雪域高原,这里的水质清冽甘甜,河流宛若一条自天而下的玉带。“高峡平湖”中映照着丹霞红,工业文明的符号巧妙地融入到自然中。“碧水丹山”的独特奇景令摄影人流连忘返。化隆,多民族多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站在夏琼寺放眼望去,梦幻般的黄河在这里留下了几折优美的曲线一路向东,黄河水面,水汽氤氲,远远望去,若梦若幻。
【第15句】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这里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据考古发掘,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本区民和县阳洼坡曾发掘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它地方多处发现类似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第16句】乐都,古时南梁,河湟重镇,彩陶故里,文化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河湟文化底蕴。古老的瞿昙寺续写着历史的沧桑,故宫似的建筑风格展现着同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文化属性。乐都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就像绽放在百里长川中的奇葩,映照着河湟的历史天空。彩陶汇成的滚滚河流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七里店的九曲黄河灯会仿佛带人穿越历史的时空。正月十五的火龙舞动着希望,国际民间射箭赛的博弈,增进了东西文化的了解。乐都,厚重的河湟文明令摄影人心驰神往。
【第17句】海东地区,因位于青海湖东部而得名,在青海省是一个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海东地区位于祁连山东段,主要有达坂山、日月山和拉脊山,其中日月山是7世纪唐朝与吐蕃和亲的见证。此外,撒拉族之乡的圣迹骆驼泉、洪水泉清真寺、瞿昙寺、十世班禅的故乡—文都大寺、世界最早的“卐”字符—柳湾彩陶等人文古迹和孟达天池、夏群寺森林公园、桃花园林区等自然景观也为海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㈢ 青海乐都碾伯七里店学校八年级期末总成绩
八年级八班邓玉芳成绩排名
㈣ 家乡的夏怎么写
家乡的夏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七里店学校七(1)班王锦华家乡的夏有它独特的美——轻柔的春风还没煞住脚步,夏风便忙不迭地赶来了,比春风吹得更热情、更起劲。云的脚步更快了,天的脸也说变就变,刚才还是白云朵朵,不一会儿就已是乌云密布、风雨飘零。于是才有了诗人笔下的“夜阑卧听风吹雨”、词人口中的“昨夜雨疏风骤”,今晨“绿肥红瘦”等这些珠玑妙语。而这正是家乡夏德真实写照。
花园中各色的花争先恐后地与太阳互相挑逗着,引来了成千上百的蜜蜂在花下勤勤恳恳地采花蜜,蝴蝶穿着漂亮的衣裙,在花丛中轻飞曼舞。
果园里的梨树、杏树、桃树已结出了嫩果,看上去是那么的玲珑可爱。
骄阳烘烤着大地,田野里的麦苗发疯似的追着骄阳跑,不一会儿,便被太阳晒黄了脸。杂草垂头丧气地站在一边。此时自然少不了蝉声,听去,树下,烦人的蝉声,又在聒聒。
夏天的雨比油还金贵,有时一连几十天都不下雨,农民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的果实几乎损伤了一大半。总算盼来了一场大雨,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雷声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站在房门口,冷不丁的打了一个寒颤。可恶的老天太不近人情了,雨只持续了三五分钟便停了下来,但人们确实要感谢它带来的炎炎夏日的一丝凉爽,而更重要的是,麦苗又暂时缓了过来,重新抖擞起精神来了。有些年景,雨是充裕的,有时下起来便是三两天,这可急坏了那些淘气的孩子们,他们原打算相约去踢球去的,这下,计划全都泡汤了。
家乡的夏别具一格,家乡的夏独一无二,家乡的夏令人陶醉。
㈤ 2015—2016乐都区七里店学校元月七年级十班成绩统计表
张光明表示,贷款是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还要支付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所以,如何准确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㈥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图片和环境空调及分配方法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1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秋季正式挂牌成立的一所年轻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海东市政府直属的公办高等学院。
学院的成立得到了青海省及海东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倾斜,填补了海东市没有高等院校的空白,圆了数代海东人的高等教育梦。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海东、面向全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面向省内外招生,以学历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为辅,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成人职业教育为辅,是一所完全新建的基础设施条件省内一流,功能齐全,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较高,为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开设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四个专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促发展,突出职业能力教育,着力构建“纵向衔接(中高一体,专本连通),横向联合(多方合作,集团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区位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学院地处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职业教育园区。海东市位于兰西经济区的核心腹地,是以西宁市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10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机场和高铁为主的立体大交通格局。海东市不仅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也是今天新丝绸之路中巴、中印经济走廊上的必经之地。特别随着海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青海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互助绿色产业园、青海乐都装备工业园、民和下川口工业园的相继建成,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和新型工业走廊已初具规模,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海东市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缘、人文优势,学院组建工作伊始,专业方面就是依托海东各大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
㈦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的邮编为810799,该校地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二、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院坐落在海东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区位优势独特,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全社会崇尚教育、重视科技、文化积淀厚重,具有“彩陶故里”、“蔬菜瓜果之乡”美称的乐都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海东撤地建市、兰西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海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和新型工业走廊的初具规模,为学院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院占地面积6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学院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室建设工作。近三年来,国家已累计投入近2.5亿元资金,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87个,在建34个;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
学院面向青海、甘肃、陕西和宁夏等西北地区招生,现有各类全日制中、高职和电大在校生近5000人。2018、共有1446名学生毕业,总体就业率92%以上。
建院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海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明确“立足海东、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把学院办成“学生喜欢,家长信赖,教师乐教,企业看好,行业关注,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党和国家放心的学校”的办学愿景,紧紧围绕“依法治校、从严执教、民主管理、‘三全育人’,建设特色鲜明的合格职业院校”的近期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
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人社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海东市委市政府领导莅临学院视察调研,检查指导工作。
海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为学院形成以研究生和“双师型”教师为主的骨干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学院现有教职工360多人,其中,在编教职工283人。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5人,入选第二批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拔尖人才2人。高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77人,占高职部教师总数的43.3%。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15部,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项。
近年来,学院获得2017年青海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3项,青海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获得青海省辅导员技能大赛奖6项,青海省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大赛、第21届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第16名、2017第七届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优秀组织奖、2019第九届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赛团体第七名等奖项35项。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秉持“思政工作无处不在”的理念,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坚持院领导上讲台,开展“四爱三有”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学校创建活动,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建设和提升,环境育人的作用不断凸显。学院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已建成大学生活动中心、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田径运动场,海东市体育中心场馆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现设有财经商贸系、现代服务系、教育系、农业与资源环境系、机电工程系等五系及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三个教学部。高职开设有物流管理、商务管理、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社区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与检测、旅游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互联网金融等17个专业,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为国家创新发展计划骨干建设专业,物流管理、商务管理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中职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美容美发等11个专业, 中高职专业契合度达80%。
学院坚持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我们先在机电工程系、教育系、现代服务系试点,共有297名学生分别考取高级电工、高级焊工、中级烹调工和中级保育员证书。
海东市暨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71万册、电子图书7余万册,为全院师生和社会读者开放,满足广大市民和学生的图书借阅和信息咨询服务需求。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奖励体系。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学院补助金、开设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形式,全方位关注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确保学生按时按期完成学业。
学院建立中高职贯通和专本连读渠道。积极创新招生方式,进一步加大与海东市各县区属中职学校开办专业的统筹建设,提高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比例。同时,大力推进专本连读的衔接工作,已与省内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等本科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对接专升本工作,畅通了中高职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渠道。
学院积极开展“认娘家、寻婆家、走亲戚”工作,探索和实践校政、校企和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企业、学院的多方互利共赢。紧紧依托行业和区域主导产业,成立了海东市商贸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与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所属企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70多家管理部门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无锡市、无锡市惠山区、梁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签订校政合作协议,与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水电技师学院、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签订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协议,在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干部挂职、教师培训和资格考证、经验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不断创新校政、校企、校校合作办学的机制。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每年多少钱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开学时间,入学考试指南军训宿舍条件转专业政策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及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查询)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费,费用收费标准规定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排名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