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张艺兴极限挑战旗袍哪一期
张艺兴极限挑战旗袍是《极限挑战第四季》第9期。
在《极限挑战第四季》第9期,于2018-06-24播出,极限男人帮通过小游戏选定角色,演绎了一场真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黄磊化身古堡老爷,在大寿之日为保护名画与男人帮共同演绎了一场推理之战,男人帮兄弟们要在不知道互相身份的情况下保护《夜宴图》不被异次元军团拿走。
节目特色:
《极限挑战第四季》以“向美好生活,出发!”为主题,高度、宽度、深度等多个维度提升拓展,将节目定位在洞见40年社会变迁的中国故事体验者、奋斗精神传递者的角色上;在立意上,从关注与社会的平行关系,上升到关注与时代的纵深联结。
形式上,从街头巷尾和广大群众背景式、偶遇式的交流,上升到深度参与主题架构和节目进程中的故事体验者、陪护者和帮助者,从昔日体悟万家灯火的“小美好”,上升到了感受时代浪潮、社会交响的“大美好”。
B. 50岁独腿女子拄拐穿旗袍参加比赛,看旗袍有多美,你对旗袍了解多少
旗袍相信是绝大多数女性非常喜欢的服饰了,作为被誉为中国国粹服装,女性国服和全世界华人女性传统服饰的旗袍,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虽然对于它的产生的源头还是众说纷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女性魅力的体现是绝对的,而他也是中华传统服装文化最灿烂的表现形式之一。
而现代的旗袍其实是在早先的旗袍基础之上,更加的凸显女性的身段,突出女性身材的美丽。但这也使得旗袍的形象变得更加的暴露。
旗袍始终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经典服饰的代表作之一,而这些美丽的旗袍也成为了世界上的女性对中国最显著的认知之一。那么,你是否喜欢旗袍呢?
C. 曾因旗袍照走红的那个美女台球案裁判是谁啊
要说起台球运动,我们心中想到的莫过于丁俊晖,以及九球天后潘晓婷。要知道的是,在任何一项运动中裁判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台球自然也不例外。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对于任何一项运动中的裁判似乎并不是清楚,但是对于台球裁判来说,很容易就能想起来那个穿着旗袍的台球女神——王钟瑶。说起台球运动,我国近年来涌现了很多不错的选手。比如丁俊晖还有九球天后潘晓婷。但是说起台球裁判这一行业,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很陌生,我们平时自己打台球也不用裁判啊,打进了就行呗。但是顶级赛事中,裁判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就有一位出色的美女台球裁判员王钟瑶。 台球作为一项绅士运动,成为人们追求高雅生活享受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台球界,出现了丁俊晖、潘晓婷等职业台球运动员,他们在世界大赛上屡次夺冠,极大地打响了台球在我国的知名度。近年来,国内台球联赛也取得了不小程度的发展,像全国城市斯诺克联赛,中式台球世锦赛等比赛,也为职业选手提供了发展平台。
至今台球运动发展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但是对于台球运动的起源,一直说不清楚。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等等都被认为是发源地,但是要是简单的追寻一下历史,台球起源于中国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这并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网上休息的时候会去台球厅打上一次台球。但是,台球本身作为一项绅士运动,其实是人们追求高雅生活的一种享受方式。到现在台球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种形式,比如说: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尤其是斯诺克这一种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比赛项目了。
D. 杨幂张雨绮旗袍对打是哪期综艺,谁的身材更漂亮
哈?这两位可不容易分胜负!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与综艺《密室大逃脱》联动,搞了一期以古宅风云为主题的密逃类衍生综艺。宁静、郑希怡、张雨绮三位年龄加起来有120岁的姐姐,对战杨幂、邓伦、黄明昊三位已录制过一季《密室大逃脱》的密逃熟练玩家。
由于是付费节目,自然要亮点多多才能吸引人,杨幂和张雨绮的旗袍对打就是亮点之一!
杨幂和张雨绮应节目组要求,都穿了旗袍亮相。
众所周知,两位年龄相差仅一岁的姐妹,虽风格不同,但身材都是一顶一的好,旗袍对打,曼妙身姿尽显,赚足了眼球。
早在节目开播前,两个人的着装就已经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两大圈内身材杠把子相比,一时间分不清谁胜谁负,更何况风格不一样,容貌也各有千秋。
不过小孩子才二选一,成年人早就学会了我都要,只想说:我馋这二位身子,哪个站在我旁边,我都得乐开花!
E. 为什么旗袍很难穿得好看得体
旗袍在民国可谓是风靡一时,很多女生都喜欢穿旗袍。但是却很少有人能把旗袍穿的美丽又大方。
首先,旗袍对女性的身材要求特别的高。旗袍把全身都包裹住,曲线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如果不是前凸后翘的女性穿着旗袍的话,看起来就像一个平板一样,前面后面完全没有线条,眉没有凹凸感。
穿旗袍如果想要穿出得体大方的感觉的话,很难得。这不仅对一个人的外在要求很高,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的要求也很高。
F. 请问谁是知道是何人在何时对旗袍进行了改良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觉罗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
满族入关后成了统治者,曾强令汉人剃发易服,但是强制性的服饰同化政策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起汉人强烈的反抗。为了缓和矛盾,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明朝遗臣金之俊的“十不从”。其中有:“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倡从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等数条,才使汉族妇女得以继续穿着显示本民族气节的服饰,而戏装、结婚礼服、死殓丧葬服也同时被允许保恃明代式样。在清代前期一直沿续到中期,旗女着装与汉女着装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特色。
当时区分旗女与汉女的装扮主要有三点:一看发髻。旗女梳旗髻,即两把头、叉子头或一字头,因其中插入架子使之呈双角扁平状,故又称“架子头”。这种假髻到咸丰以后更为夸张高耸,演变成为“达拉翅”,被汉人称作“旗头”。汉女则梳平髻,喜戴黑绒布帽和遮眉勒,发型低矮而贴体,更显其低眉顺眼的含蓄气质。
二看着裙还是着袍。旗女穿袍,袍是她们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服饰。袍里面穿裤,礼服袍还要加马蹄袖和繁复的装饰与附件。八旗妇女从不穿裙,即使把贵妇朝服中的朝裙算作裙的话,也还是极少有机会穿着的。八旗妇女一般在隆重场合穿礼服袍,包括朝服、吉服和行服,而日常则穿便服袍,包括旗袍的原身--衬衣和氅衣。衬衣圆领右衽,捻襟直身平袖,无开襟,有五个纽,衣长掩足。袖分有袖头和无袖头两类,面料以绒绣、织花、平金为多,周身加以边饰,常穿在里面。夏季衬衣可单穿,秋冬加有皮棉。氅衣穿在衬衣外面,与衬衣类同,只是左右开禊至腋下,开禊顶端饰以云头,且装饰较为华丽考究。边镶和纹饰繁复精细,还缀有花边、花绦子、狗牙儿。氅衣多穿于正式场合。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中就有许多关于旗女这种袍装打扮的文字描写,如:“只见那太太穿一件鱼白的百蝶衬衣儿,套一件绦色二个五幅捧寿织就地景儿的氅衣儿,窄生生的领儿,细条条的身子,周身绝不是那大宽的织边绣边,又是甚么猪牙绦子,狗牙绦子的,胡镶滚作,都用三分宽的石青片金窄边儿,拓一道十三股里外拄金线的绦子,正卷着两折袖儿;头上梳着短短的两把头儿……。”
而与旗女相反,汉女穿裙,从不穿袍,她们仍沿袭旧时的上衣下裳制。上着衫祆下着裙或裤,上下衣不连属。穿裙是汉族妇女的一大特点,清代汉族女裙种类繁多,如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马面裙、裥干裙等。裙前后有裙门,裙内穿裤,也有青楼女子或独处家中时不穿裙只穿裤的。《儿女英雄传》中写道:“忽见旁边儿又过来了个年轻的小媳妇子,穿一件享肩贴背,镶大如意儿、水红里子、西湖色的濮县绸的半大夹袄儿,并不穿裙子,露出半截子三镶对靠青绉绉散腿裤儿裤子;脚下一双过桥高底大红缎子小鞋儿;……”汉族女子婚嫁时穿红喜裙,上配石青或大红绣花袄褂,凤冠霞帔,沿袭旧制。
三看鞋。由于旗女无缠足陋习,她们穿宽大的高底旗鞋。木制高底位于鞋底中部,因形似花盆、马蹄,又被称为“花盆底”、“马蹄底”。而汉女则个个“三寸金莲”,着小巧精致的绣花弓鞋,高底则位于鞋的后部。
旗袍与上袄下裙的装式在总体风格上区别明显。首先,旗女的旗袍上下一体,线条流畅,汉女的上袄下裙分割线多,富节奏感;旗袍紧窄合体显露腰身,而上袄下裙却异常宽肥,竭力将女性曲线掩藏于宽衣大袖之下,集中反映了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一面;旗袍更易使穿着者显得长身玉立。?其次,旗袍的审美趣味中心在上面,而袄裙的趣味就显然在下面了。穿高底鞋加之袍长及地,将旗女腰线抬高,下肢拉长,重心也随之上移;而肥大至膝的袄衫则将汉女腰线降低,拉长了上身,重心随之下移。基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旗人重头而轻脚,假髻虽然夸张高耸,天足却被掩盖于袍摆之下。相反,汉文化倾心于“纤纤作细步”,“三寸金莲”倒是无论如何要露出裙摆的。简约的小髻,肥大平直的衣裙更容易将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足下,这就是汉人的重脚而轻头了。
旗袍与袄裙在具体形制上也存在许多差异,例如旗袍有一字襟、缺襟等种种斜襟,礼服上还有马蹄袖,袄裙却多为对襟;袄衫上戴领抹,沿用本族的交领,而旗袍在最初则无领,只戴领巾兑,直到清末才有旗袍立领,而且也非交领。在装饰配伍方面,旗袍原本是相当简朴的,入关后慢慢朝繁复的方向发展,甚至大大超过汉女的袄裙,镶、滚、嵌、绣、荡、贴、盘、钉样样俱全(这在汉女袄裙上也能见到),而且许多正式礼服袍均有接袖和箭袖,使整只袖被分成数段,每一段的图案风格、色彩和面料都截然不同,这是汉装所没有的。
旗女与汉女着装存在的差异,归根结底反映了异族文化间的差异。内敛型的汉文化造就了上袄下裙,而外向的八旗文化则产生了旗袍。在两种服饰截然对立的时期,也是两种文化撞击的年比。然而,正如文化之间的冲突会逐渐磨合化解,旗汉服饰的差异也并非不可调和。清王朝统治稳固后社会趋于安定富足,民族融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即使是禁令也禁不住旗袍变得宽身大袖,袄褂变得越来越长,类似于袍。清中期时旗女与汉女着装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确,晚期更是互借互用。旗袍采用汉族的吉祥纹饰以及刺绣工艺,袖上也出现类似半臂的深色装饰。有穿着长坎肩的汉女,也有穿袍身极短露出双脚的旗女。同一时期的旗汉服装也会反映同样的时兴做法和装饰手段。总之,旗女与汉女的着装已由初期的对立走向了融汇交合。
旗人之袍与旗袍
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旗袍的内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丰富得多。
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旗袍却仅指女袍。民国男子们所着袍衫即使仍带清代遗风,也不算旗袍。旗人之袍中有冠服袍和一般日常穿的袍,冠服袍有龙袍、蟒袍、常服袍和行袍,按级别等差穿用。一般男子的袍,初期尚长,顺治未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中后期流行宽松式,袖子有一尺余长的。甲午、庚子战争之后,受适身式西方服式的影响,男袍的款式也变得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臀。穿了这种袍,连蹲一蹲身子都会把衣服撑破。《京华竹枝词》有“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的描述,反映了清末男袍的时尚趋向。
清代旗女之袍与男袍差别不大,主要是服饰图案上的差异。旗女之袍本身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旗女之袍较为瘦长紧窄,袖口亦小,装饰简单,原因是旗人重骑射,所着之袍要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第二阶段的旗女之袍变得宽肥,装饰却繁褥到了极点,这主要是由于天下承平,旗人生活安定,趋于奢侈,旗女、汉女服饰之间的交流融合日多的缘故。
广义地说,旗袍经历了清代的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新旗袍最典型也最为重要。狭义地说,旗袍就是民国旗袍,当然还可以包括民国以后基本保持民国旗袍特征的旗袍。旗袍这一称谓虽然也偶见于清代文献,但广泛而频繁地被使用也要到民国。
民国旗袍也经历了经典旗袍(basic?style)和改良旗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为主,并开始引人西方的开省道等工艺,使旗袍更加合身。第二阶段引人更多的西式裁制方法,如装袖、装垫肩和拉链等。
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这与两个时期的思想观念有关。中国古代服装,包括清代的旗人之袍,强调文本而漠视人本,重服饰图案而不强调人体曲线。中国一贯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对人体也持十分含蓄的态度。古代的美人,脸是主要的,削肩、平胸、细腰、窄臀、单薄的美人压在层层的衣衫底下。与历代中原服装相比,旗人之袍就算是称身适体的了,但它只是修长了旗女的身材,却依然隐藏起她们的身体。民国旗袍受西方人本思想的影响很大,西方服饰充分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线条,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在这里,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
G. 傅首尔在《奇葩说》中表现怎么样
傅首尔在《奇葩说》的表现可以称的上是一鸣惊人了,凭借着3分钟的观点陈述,让大家记住并爱上了她,表现可谓是非常精彩。
从仪态来说,她的仪态非常的整洁,首次亮相丝毫不怯场,整个表达大方得体,虽然语言很犀利但是却不显得咄咄逼人,让人感觉很舒服,虽然一眼看上去她是那种气场很强的女生,但是她的表情和肢体却表现的很亲和自然,让人觉得很亲切。
2017年傅首尔参加《奇葩大会》,被称为“女冯巩”,并自称“吵架是为了维护内心世界秩序”;
同年4月,与邴钟兴、郭珺一同参加《奇葩说》遗珠争夺战。成功晋级,成为《奇葩说》辩手中的黑马段子手。
(7)旗袍比赛第四期正式开始扩展阅读:
《奇葩说》节目背景:
《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说话达人秀,也是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
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突破10亿大关。
节目形式:
辩论选手自主挑选辩题,在节目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立论、对杠、结辩等环节的辩论稿。在正式比赛开始时,确定正反方开场顺序后两人依次立论。
如:正方一辩发言,结束后由反方一辩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为三分钟。双方发言完毕进入对杠环节,每方一分钟时间。最后一环节为结辩陈词,每方三十秒时间进行总结,最终由现场观众进行投票表决,决定胜负。
H. 美少女养成计划4.3 那个一年一度的比赛 怎么弄 怎么得冠军
很简单的,先要看你主要上了什么课。比如你一年上的课都是舞蹈,你就可以去参加舞蹈比赛。如果你一年上的课都是战斗,你就去参加格斗比赛,保证赢。得了冠军以后可以加2000元奖金,100点声望。最好根据你要嫁给谁来上课,比如你要王嫁,就要多上舞蹈,所以你就可以参加舞蹈比赛了。但魔嫁就没办法了,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在黑街旅馆,所以如果你要魔嫁就去打怪兽吧,打怪兽能赚钱,但是会减道德。
【王嫁攻略】
相关属性:气质:>600,智力;>350,魅力:>500自尊:>350,道德:>300,亲和:>330,声望:>500,魔性:<99。
1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坚持每个月去皇宫找人,从低级开始,不过不要去找国王和王后)
2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3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4 幼儿园 舞蹈 舞蹈 (疲劳度超过100去餐厅)
5 舞蹈 舞蹈 舞蹈
6 幼儿园 舞蹈 舞蹈
7 幼儿园 舞蹈 舞蹈
8 舞蹈 幼儿园 幼儿园(秋收选舞蹈比赛)
9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10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11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12 幼儿园 幼儿园 幼儿园
1 舞蹈 舞蹈 舞蹈
2 舞蹈 文学 文学
3 舞蹈 文学 文学
4 舞蹈 文学 文学
5 幼儿园 舞蹈 文学
6 幼儿园 舞蹈 文学
7 舞蹈 文学 文学
8 舞蹈 文学 神学(继续报舞蹈)
9 文学 文学 神学(魅力和气质差不多了,改智力)
10 文学 文学 神学
11 文学 文学 神学
12 文学 文学 神学
1 幼儿园 文学 神学
2 文学 文学 神学
3 文学 文学 神学
4 文学 文学 神学
5 文学 文学 神学
6 舞蹈 舞蹈 舞蹈
7 舞蹈 舞蹈 舞蹈
8 舞蹈 舞蹈 舞蹈(继续舞蹈)
……
然后这时基本都达标了,钱应该也够了,接下来就随意了,幼儿园、教堂、文学、舞蹈、家务、烹饪随便安排,不过只安排这几项,因为这些就足够了。钱再不够就去幼儿园。不过有一点注意,每年其他月随便安排,但6、7、8月只能上舞蹈课,秋收继续报舞蹈。而且,黑街旅馆、赌场、魅情酒店不要去,会增加叛逆、罪孽和魔性,如果有的话王嫁就不成功了。
累了去餐厅,保持疲劳100左右,每月坚持去皇宫(别去见皇后和国王,其他的无所谓),然后也要注意体重,90左右。魔蛋不要吃,以后许点什么愿望。
王嫁 的话,坚持去皇宫,有王子送的宝石旗袍后基本就成功了,17岁的老人如果预言说“奢华的皇宫,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说扑朔迷离”或者是水晶球炸了就应该成功了。
【魔嫁攻略】
条件: 体力>450 , 智力>380, 自尊>200, 道德>120, 感受>390, 气质>480, 魔性>150, 与魔王子交谈次数>30 与怪物交谈次数>30(这里指的是与怪物成功交谈的次数,在野外遇到的怪物除 属性:凶 以外其他皆可交谈。可以通过外出探险接触,一般远山镇和龙之山谷有较多概率接触。) 策略: 1.游戏一开始,先去农场打工,赚点钱之余,当然也可以加点腕力和感受。 2.等课程一出来,立刻报名魔法课。魔法课可以加智力以及与魔法相关的三项系数。一来,因为魔嫁对智力有要求;二来,在每年的秋收祭上参加魔法比赛可以得第一名以及赢得2000元奖金(赢不到奖金,钱会不够用哦);三来,也为之后去冒险做好准备。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最好通过去餐厅吃东西来降低疲劳,休息的话降低疲劳太慢,会耽误时间,有可能因为休息太多上课太少而第一次秋收祭无法赢得比赛,然后钱就不够用了,再去打工的话,时间就不够用了。(我就是这么玩的,然后在18岁7月份的时候就全部条件达标了) 3.等魔法的三项系数都加到600+以上,就可以改上绘画课了。这时候,智力应该已经达到要求了,魔法也很厉害了,足够应付以后的冒险了。这个时候上绘画课,可以增加女儿的自尊、感受、气质。魔嫁对这三项指标是有要求的,也只有绘画课可以一次加到这三种指数。上别的课一次只能加其中一种或两种,记住,魔嫁的时间是很赶的,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她多上几种课了。 4.等系统打开去黑街旅馆工作的机会,就立刻安排女儿去黑街打工。这个时候气质应该也加到480+以上了。绘画课就可以不上了。去黑街就是为了增加魔性,而且魔性到了60的话,在黑街打工还会遇到失散多年的妈妈,妈妈会送给女儿礼服。 5.等魔性加到150+以上时,就可以开始安排女儿去远山镇或者龙谷(魔之森林的怪太难打了,不过去龙谷要小心,最好不要碰到那条白龙)冒险了。【偶尔还可以去下别的地方】。这个时候,再安排女儿上一两次魔法课,等她的魔法指数都在700+以上时,再学习战斗课2个月(有时间的话多上几次会比较好),因为有些怪物是物攻类型,如果没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几乎是被怪物一击就over了。这些完成后,基本上远山镇的怪物都不用躲,可以直接攻击了。要小心哦,如果打不过就逃,不要被怪物打败,如果被打败就会被管家救回,白白浪费与魔王子相遇的机会。记住每次回来之后都要清理一下道具,因为有的时候会拣到很好的道具,怪物有时也会送,如果道具栏满了的话就接不到了,白白浪费。 6.魔嫁中最难的就是在冒险时,要与魔王子相遇30次以上(而最新版的降低了要求)。这个就是持久战,所以一开始不要浪费时间,魔性一加到150+,立刻去远山镇找魔王子,这个时间女儿应该是16岁或17岁,这样的话,时间就比较宽裕。魔王子有时候一个月能遇到两三次,有时候一次都遇不到。反正要多安排女儿去远山镇冒险,最好一个月中天天都去,或者至少去20天,这样才能确保遇到魔王子。【尽量不去魔之森林,因为次次去几乎都是没见到王子已经被怪物pk掉了,然后被管家救回。去远三镇遇到魔王子的次数大约一个月三次】 7.冒险时,除了要与魔王子相遇。还必须与怪物们交谈30次以上,类型是善、中,都是可以交谈的,成功率100%,类型是恶,有几位是可以交谈的,他们是狐妖,奇怪的女孩,受伤的魔族士兵。 8.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道德的指标没有达成要求,所以在冒险的过程中,兼带安排女儿去上神学课,或者去教堂赎罪(当然赎罪每次要花200元的),等女儿的道德指标到120+时就可以了。 9.经常去冒险,杀死很多怪物的话,女儿的罪孽会上升,【去冒险时遇到怪物尽量不打,选择躲避或者逃跑,如果有足够的体力,一般选择逃跑2~3次就会成功了,(所以上战斗课有足够的防御能力还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罪孽上升】上升到100+的时候,女儿会学坏,这个时候女儿会穿上坏女孩的服饰,如果不想女儿学坏,就去教堂赎罪会降低她的罪孽,或者去教堂打工,看时间够不够了,时间不够就只好花钱赎罪了。最好是去教堂花钱赎罪,因为可以两样一起来,在冒险之后去赎罪是最好的,因为每年都有俸禄,这时钱很多,不要在一开始就去赎罪升道德。 10.在冒险中会遇到小矮人,交谈五次以上。小矮人会送给女儿婚纱哦。 P.S.体力值基本上是不用担心的,只要饮食得当,然后女儿钱不够用时去农场或者樵夫打打工,还有去冒险时,体力值都会加的。 那个占卜师来的时候,如果第二句话说“隐约可见幽暗森林的隆重庆典以及幸福的脸”,或者水晶球爆了(这个如果不注意可能是别的结果)还有“隐约可见在茂密森林中穿梭的身影”(这个可能还差一点)那就可以嫁魔王子了,如果不是就再看一下,赶紧把缺的补上去。 然后等到19岁,魔王子就会来娶女儿啦。不过,感觉父亲好像不是喜欢女儿嫁给魔王子哦。我感觉,女儿嫁给人类王子时,父亲是最高兴的。 .最后在结局前一月再察看一便属性就OK了。 注意1:一定要等魔性到150再去远山镇! 注意2:赎罪的话效率并不高,只加一点点。如果确实只剩一两个月时间是不得已,不然不要赎罪。建议上神学课。 注意3:初次遇到王子是在黑街,之后去远山镇就会被王子救,才可以见到王子 注意4:智力不要太高,智力太高可能会变成魔界女王。声望也不能太高,我有一次声望达到了800+,结果成了魔界女王,这个一定要注意!!(其实这倒是不用太担心,因为当魔界女王要魅力,魔嫁不用,所以之前没加的) 备注:假如与魔王子相遇不到30次或与小动物交谈不到30次的结局则是“回到魔族,嫁公务员” 我的是与动物交谈够30次,与魔王子交谈只有21次,结局是“回到魔族,嫁给艺术家” 与王子交谈在10~20之间 4.9里会嫁大臣。 与王子谈了40次,与动物交谈够了,其他属性也到了,结局是“回到魔族,嫁给贵族” 2.new ways 魔嫁(嫁魔王子):第一年1-3月去农场打工加体力,4月后一边农场打工一边专攻舞蹈课,这样第一年8月收获祭时无法获得第一名了。收获祭后,继续农场、舞蹈课,将舞蹈提升到700以上后,会发现气质、魅力已经500以上了。以后的收获祭就舞蹈比赛全拿第一了。接下来通过黑街打工加体力至450以上和魔性150以上,达到要求后,再去上神学课加道德至120以上。。(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魔性不高,尽量不要去教堂打工加道德,因为那里加道德的同时减少魔性。),然后通过上魔法课加魔法能力和智力,智力达到380以上后,魔法应该有400多了,看到属性差不多都达成后,就可以全力出外冒险了。这时女儿可能已经18岁了,不过时间绝对是来得及的。外出冒险全部选远山镇,这里怪物相对弱,遇魔王子(耶修)的概率高。体力450以上后,除了一个象牙虎外,其他的怪物用魔法应该两次以内都可以解决。如果出现象牙虎,选躲避,躲避不了的话,让它打一下后选逃跑。总之就是尽量让外出冒险不要因为自己打怪死亡而中断。在这样不断的冒险中,达成和魔王子(耶修)接触30次以上,就可以达成嫁魔王子的结局了。 *3 new ways (1)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先去农场赚钱,建议不要用休息来减疲劳,休息时间占用过多会得不到第一年比赛第一,钱会不够用,采用:“外出——餐厅——80元的小套餐"(减80疲劳)是最省时间的办法,也省钱,160元的减120疲劳,320的减200疲劳,所以还是用80的比较省钱,不过就是要去的勤一点,差不多2个月一次。(疲劳大概200多才会生病) (2)等课程出来了就猛学魔法,直接把魔法学到顶层(600多),第一年的第一就可以得到,但期间会有钱不够用,建议去农场打工。(如果你每年的比赛都拿第一,而且没怎么乱花钱的话一般在第二年之后都不会不够钱用的) (3)等魔法学完之后就可以保证以后每年的比赛第一,钱就不会不够用,然后学绘画,绘画可以加感受、自尊、气质三项,但是感受和自尊加的较快,等感受、自尊够了就停了绘画,学舞蹈,把气质加够,不要直接一直学绘画,加的属性太高会影响结局,变成知名画家。 (4)等气质够了的时候,黑街旅馆应该也出来了,就去旅馆打工,会加体力和魔性。(一般黑街出来时气质应该还没够的) (5)建议不要学神学,魔嫁时间很赶,最好用教堂——祈祷,或用道具——法律书籍,反正后期也不会缺钱,钱过多还会引发商人事件,影响结局,但还是要留够每月3000的外出冒险经费。 (6)接下来就是外出冒险了,最好留1年半的时间,记住那一年半里每月,每次,安排的都是外出冒险,地点就选在远山镇,我是用了一年2个月,但因为有时候一个月也不见得能碰见一次,所以还是一年半比较保险,要自己算着见王子的次数,30~40次才能达成结局。(记得要记录见到王子和与怪物成功聊天的次数,两种都要超过30次才可以)
【选我】
I. 独腿女子拄拐杖参加旗袍大赛获并列第一,她是怎样喜欢上旗袍的
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它能够突显女人的曲线美。穿在身上的时候,能够带给人自信。所以她喜欢上旗袍。
J. 天天向上专题是旗袍的是哪期
2012年7月25日那期。
《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娱乐脱口秀节目,2008年8月4日首播。节目主持阵容由汪涵、欧弟、钱枫、金恩圣(小五)、俞灏明五位天天兄弟组成。该节目采用全国第一支偶像男子主持团体的概念。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