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中国旧校服

中国旧校服

发布时间:2022-09-23 04:19:44

1. 为什么中国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为什么中国的校服丑出了境界?惯用的答案是,杜绝攀比和早恋。大概是觉得众人都穿上千篇一律、绝不合体的校服,哪怕在人群中多看你一千眼,也记不清你的容颜。

我读初中那会儿,学校甚至对男女生的发行有严格要求,男生必须板寸,女生短发不过耳。老师们谆谆教诲:把一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不要花那些歪心思去臭美。

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更美好的自我形象有了要求,对异性也有了本心的好奇。为了避免这一群小羊走上迷途,牧羊人选择了集体圈养,砍断所有出路,一了百了干净利落。

以拦腰折断取代循循善诱的校园教育,与耍流氓何异?

为什么中国的校服丑出了境界?

校服,真是一个纯洁的字眼。不由得令人想起那年17岁的初恋......

换个校服就能预防早恋未免太想当然了。相反,这种做法,不能正确展现男女成长中性别特点的衣服,不利于青春期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性别意识,也不利于性别自信的建立,越是遮遮掩掩,越是不能坦然面对。

学生们并没有生机勃勃的活力。

同时,应试教育的改革也应该加速,如果学生只是考试的工具,教育机构与学校不注重个人的内在发展,即使校服再好看,却也显示不了任何的朝气与校服该有的风采。

-End-

2. 中国校服大多以宽松舒适为主,校服曾经带给过你哪些美好的回忆

中国的校服大多与宽松舒适为主,这才更加符合学生的青春气息和精神面貌,学生时代,我们总是嫌弃自己的校服不够漂亮不够洋气,但不可否认,校服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回忆,校服曾经带给过你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还记得在毕业的那天,同学们都在疯狂的拍照留念,希望能够给自己这三年的青春留下一些能够保留终身的东西,而在我们班掀起了一场校服的狂欢,很多同学都拿着自己穿了三年的校服,在班里到处传说,希望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校服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那个时候写满名字的校服,对我们来说,充满着特殊的意义,是青春独一无二的回忆。现在已经毕业多年,有一天在大街上偶然看到了一个穿着我们当年独一无二的校服的人,还是感到无比亲切和怀念。

3. 回收旧衣服卖到哪里

1、从事收旧衣服行业收完之后,可以卖给服装厂或者说往非洲出口。

2、旧衣服当中品相比较好的,经过消毒处理之后,可以在当地直接销售。

3、把旧衣服打包之后推荐给企业,很多企业都喜欢往国外捐衣服,可以把衣服做出包裹卖给企业就可以将衣服送到非洲。

4、还可以放到网上的二手交易平台卖。

回收旧衣服分类有以下几种:

1、旧衣服统货:就是没有分拣的,统收来的旧衣服。其中箱子货和小区货质量和价格要高于一般统货。

2、夏季旧衣服:分拣出来的夏天衣服,通常出口到国外,或者某些市场做二手衣服。

3、旧儿童装:6岁以下的孩子衣服。也可以按照布料分类。

4、旧秋冬装:棉袄,羽绒等。

5、旧内衣礼服:就是胸罩,礼服,内衣内裤。

6、旧校服军服:校服和军服,烂的通常不要。

7、旧牛仔衣裤:牛仔布的。

8、旧羊毛衫/毛衣:可以按颜色分,居多都是白色的。

9、旧皮草/毛领:毛领就是很多冬天衣服,领上有毛的。

10、布料成品分类:废布-无纺布-下脚料-牛仔面料-废家纺料-编制布-擦机布-废旧真皮-人造革-开花料-库存布料。

11、布料分类:白布料-棉裤-亚麻-涤纶-涤棉混纺-锦纶-羊毛-腈纶-氨纶-莱卡。

4. 中国校服的由来

【中国校服发展史】
中国一百年校服的变化(19张)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灼灼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王蒙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看看这时期的学生吧,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可不算校服,这段时期“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咯,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锵、锵~~~80年代后期, “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 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对于校服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校服将会变得怎样也不好下结论,我们也不妨试目以待。

网络“校服”,更多在http://ke..com/view/1118095.htm?wtp=pic
祝好运。

5. 中国的校服什么时候出现

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灼灼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6. 中国校服的历史是什么

中国校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学堂,当时校方已开始发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并从传统服装渐变为西式制服。1920年后,中国各地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如北京大学明文规定必须穿长袍。之后标准校服演变为男生着中山装,女生穿阴丹士林旗袍。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菁菁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是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校园里永远流动的风景。近百年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灼灼生辉。

7. 有好多旧校服怎么

如果校服尚且完好,自身又用不上,不妨捐出,用于帮助那些没有贫苦地区孩子,毕竟,有可能你之无用衣物,却是他人赖以生存之本!

8. 以前的老款校服现在还有的买吗

现在很难再买到以前老款的校服,因为老款校服的材质现在已经不正常了,所以都是新款为首了。

9. 据说中国校服又大又丑不改的原因主要是有3个好处!究竟是什么

中国的校服虽然很丑,但是它能减少成本,同时也给学生的家庭减少负担。校服不是学生拿来攀比的工具,所以学校一直采用价格比较低廉又耐磨的布料来制作校服,因为这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学校里的学生家庭背景都不同,有的学生家里可能比较穷,他们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买校服,所以学校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直沿用原来形式的校服。

学校让学生穿校服本来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团结意识。学校让学生穿校服本来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有集体意识,无论什么样的校服穿在他们的身上都能彰显青春的活力,而且作为学生也没到比美的时候,只要穿着舒服就可以了。

10. 小学门卫为何每年都回收毕业生旧校服然后再出售

支持这个门卫大哥的做法,旧校服回收再转让给那些需要的同学,确实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还有利于环保。需要注意的是,旧衣服要洗干净,还要做好消毒,防止传染疾病。

与中国旧校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本学校制服叫什么意思 浏览:74
kz55童装 浏览:43
洛阳米喜迪童装专卖在哪里 浏览:178
女装道具哪里买 浏览:347
穿校服唱歌的男生 浏览:582
七十五岁的退休老师穿上旗袍 浏览:281
童装正品一手货源 浏览:210
一看到男孩子穿格子衬衫就冲动哇 浏览:1
普及下高仿古驰皮带与专柜差多少 浏览:355
带铁环和别针的帽子 浏览:554
图案酒红色衬衫 浏览:760
怎样挑选适合的羽绒服 浏览:66
太原外语科技实验中学校服 浏览:165
校服上印奋进是哪个学校 浏览:378
六一儿童节童装夏季 浏览:53
童装搭配与陈列 浏览:808
嫩黄色西装配什么颜色的裤子好看 浏览:615
怎样才能把衣塞裙子里 浏览:168
乐比悠悠童装 浏览:747
男士羊衫冬季搭配图片 浏览: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