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校服是必须要定的吗
教育部要求加强校服管理 检验合格才可发放使用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转发上海市<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上海市出台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
通知指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期转发的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教育部要求各地参照借鉴,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确保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切身利益。
若干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加强本市(上海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完善校服价格管理
(五)市教委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由学校代办校服的价格区间。具体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与校服生产企业合同约定,并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三、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
(六)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七)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在每批次校服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送达各中小学校的校服,其质量标识应当完整齐全,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各中小学校在接收校服时,应当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八)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校服送检制度。(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四、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质量技监部门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本市中小学校不得向列入“黑名单”的生产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
(十)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样结果,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各中小学校。(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五、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十一)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有质量问题,中小学校应当立即与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校服采购合同约定,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同时,向质量技监部门举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十二)校服生产企业如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校服,或者销售质量不合格校服的,由质量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十三)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校服采购过程中,存在违反采购程序、收取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区县教育部门依法处理。(责任部门:市教委)
(十四)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按照本意见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② 强制穿校服违法吗
法律分析:规定你们必须穿校服是合法的,教育法赋予了学校管理学生“行为”的权力。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 小学生要一年换一套校服吗!教育局有没有规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规定。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二是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三是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为加强采购监管,《意见》明确要求采用代收费定向采购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订校服采购操作规范程序和统一采购合同,全程公开采购过程。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同时要将采购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这一系列措施将采购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确保公正公开。
(3)教育部对学生校服管理规定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可以说,频繁的更换校服,不仅是家庭的一次绑架,也是对教育的一次伤害。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弊无利。
④ 中小学校服变相强买教育部回应学校强制学生买校服合法吗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⑤ 学校强制学生买校服违反了哪一部法律的那一条
违反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第二条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第二条规定如下:
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切实做好校服征订意愿搜集工作,充分体现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的原则。
2、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5)教育部对学生校服管理规定扩展阅读: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
1、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2、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3、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⑥ 你好,我想问一下2019年教育部最新规定的小学生校服收费标准是多少
教育部没有规定,但各省市有规定,例如内蒙古: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规定(试行)》
服务性收费:
1、伙食费:学校可以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不得强制集中就餐。伙食费据实收取,不得盈利。收支情况定期公布,接受学生、家长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2、课后托管费(限小学1至4年级):每月每生20元。
3、社会实践活动:
(1)交通费:往返交通费不超过33元/人、次(含短期意外伤害保险费);
(2)科技实践活动费:不超过10元/项、次、人;
(3)科技实践活动小营帽:7元/顶;
(4)食宿费:小学生不超过50元/人.天,中学生不超过55元/人.天;
(5)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一周。
(6)门票费:由学校据实代收代缴。
4、军训费:高级中学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参加军训,军训时间不得超过2周。
(1)交通费:往返交通费不超过33元/人.次,(含短期意外伤害保险费)。
(2)食宿费:不超过55元/人.天;
(3)服装费:不超过80元/套(含太阳帽)。
(6)教育部对学生校服管理规定扩展阅读
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八起价格违规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景区违规收费、小学违规收取校服费等。
这八起案例包括:
湖北省黄石市新仙岛湖风景区违规收取游船费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达道小学违规收取校服费案、北京市朝阳区盛唐司法鉴定所违规收取鉴定费案、河南省南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宛东驾驶员考试服务中心违规收取保险费案;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夹河镇中心卫生院违规收费案、安徽省颍上县赛涧自来水厂违规收费案、辽宁省营口监狱违规收取招考学历认证费案和江西省育才技术学院违规收取职业技能鉴定费案。
⑦ 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校服采购管理,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
教育部可能会降低校服的价格,同时也会提升校服的质量。天价校服竟然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一套价格竟然高达2480元,同时家长把这件事情闹到了教育部,相关部门针对这种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事情是这样的,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校服采购管理,你知道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教育部会加强校服采购管理。
天价校服绝对不是教育部出售的,而是被黑心的校领导和服装品牌共同操作,就是因为服装的价格太贵了,所以才会强制学生和家长购买。不得不说,这些人为了赚钱真的是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一套校服的价格就要2000多,你咋不去抢钱呢?教育部表示,下一步一定会加强校服采购管理工作,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⑧ 关于学生校服的,国家有什么法规或文件吗
国家目前有校服新国标文件,校服新国标文件是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其是我国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8)教育部对学生校服管理规定扩展阅读
文件颁布的背景:
有关校服的标准数量多,但标准分散,标准之间协调性不够强,不便于各相关方使用,同时由于无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容易让公众产生我国没有校服标准的错觉。
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混乱状况,经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会商,决定制定统一的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在汇集整合现行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观质量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
既便于有关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现有有效资源,构筑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门槛,为校服管理和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国家标准委于2015 年3 月18 日以国标委综合[2015]25 号文件专门批准下达《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起草。
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社会意见,各方参与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见和建议500 余条。6 月4 日,标准草案顺利通过审定。至6 月30 日国家标准委2015 年第21 号公告正式批准发布并实施,前后历时3 个多月时间,创造了纺织标准制定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