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和相互发展的一种现象,他既有利于让我们的婚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更加的开放,更加的现代化,同时也让我们不会忘记我国的传统,那就是旗袍旗袍这种服饰作为我国传统女人的一种重要打扮,它有利于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更加的认同和继承,因此在当代的部分婚礼中,有少数的新娘他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结婚的。表明了他们虽然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虽然吸收和借鉴了一些西洋文化,但是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文化,表明了他们不会忘记自己的根。
但是在给客人敬酒的时候,他们却要换下自己的服装,因为他们穿着婚纱来敬酒的话,他们的行动非常的不方便。除此之外那就是穿旗袍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尊重。
2. 中式婚纱礼服有哪些样式 婚礼服又有哪些类型
和自己的爱人拥有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是每个新娘所期待的。现如今,复古风又掀起了一大潮流,新人们也开始追求一场复古风的中式婚礼。那么中式婚礼中最重要就是婚纱礼服了, 中式婚纱礼服 有哪些样式呢?婚礼服又有哪些类型?
中式婚纱礼服有哪些样式一
1、新中式婚服--秀禾服
现代化的中式婚服,秀禾服比较龙凤褂更为有自然亲和力,并且对人的身材要求不高,胖瘦都可以。在画上美 美的 新娘妆,发型上选择发簪、流苏、金饰、、玉坠、吉祥物吊坠等等中国风的饰品来装扮新娘。
2、新中式婚服--小凤仙
小凤仙装是由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袍和西洋文化的设计演变而来的,剪裁较修身,衣裳较为贴身。价格方面比较的话,也更便宜。但要注意的是,小凤仙在古代是妾侍所穿的,所以有的新娘会介意这一说法。
3、新中式婚服--龙凤褂
龙凤褂的特点是用金丝银线绣成的裙褂,剪裁上吸收了西式服装特点,色彩亮丽,每一件都是一针一针缝制。主要是刺绣的密度区分,传统上龙凤褂是:“穿一次,嫁一次”,所以在试穿龙凤褂的时候不能同时试穿一整套,要分上、下半身两次分开试穿。龙凤褂比较适合修身的人穿,娇小纤瘦的新娘穿起来会比较显身材。如果是身材较丰满的新娘,建议提前试穿,避免穿上后会显得臃肿。
4、新中式婚服--旗袍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特色衣服,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气质,然而又可以穿出一种成熟味道。旗袍是非常挑人的,身材、颜色、款式。要搭配的好,搭配不好就会给人感觉怪怪的。新人们对旗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旗袍成为了婚礼婚宴中敬酒环节的婚服之一。
编辑总计:以上就是 中式婚纱礼服 的几种样式和类型类型,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想要办一场中式婚礼的新人们一些参考。中式婚礼礼服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新人们想办一场怎么的婚礼来决定。
3. 结婚穿旗袍的意义 结婚穿旗袍有什么特殊寓意
1、结婚穿旗袍象征着喜庆与传统,旗袍是民国时期开始盛行的服饰,结婚时穿着红色的旗袍给人以即传统有喜庆的感觉,比穿着舶来品婚纱更受老年人的喜爱与欢迎。
2、结婚穿旗袍注意妆容不能过重,切忌浓妆艳抹,会给人以俗气的感觉,穿旗袍时最好选择清新淡雅的妆容。结婚时穿着的旗袍最好选择真丝面料,垂感好,料子较为高级,冬天穿着不易起静电。
3、结婚时除了可以穿着传统服饰旗袍外,还可以穿着秀禾服,其服饰制作方法复杂,上方多绣有鸳鸯、龙凤等喜庆图案,造型隆重并且美观独特,适合结婚时穿着,给人以古典美和造型美。
4. 中式旗袍婚礼搭配攻略
中式旗袍婚礼搭配攻略
中式旗袍婚礼搭配攻略,现在也有不少新人开始喜欢传统的重视婚礼,其中最受新娘子造型的就是中式旗袍,想要把中式旗袍穿的好看,也是需要一定的搭配攻略,不如看看下面文章是怎么搭配的吧!
一、化淡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于十分具有东方含蓄之美的中式旗袍,带一点婉约、优雅的韵味,如果是妆容太浓会掩盖掉旗袍本身的韵味,若是轻描淡写,恰到好处才能展现东方新娘的独有的风姿神韵,显得更清新怡人。
二、与东方饰品搭配
如果穿上旗袍搭配钻石、金、银等比较奢华的首饰,就把传统的、古典的婚礼气氛给破坏了。如若搭配一块温润的玉石、透明的翡翠、或者是具有东方神韵的简单饰品,才能够与中式旗袍相得益彰。但是数量不能太多,做一个点缀是最好的。
三、与红色婚鞋搭配
中国的代表颜色是红色,那么新娘在婚礼上穿的旗袍也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喜庆。那么鞋子也是一样,穿一双红色的真丝绣花鞋或丝绸缎面的婚鞋合理搭配。
穿一袭工艺细致的柔软旗袍,在举手投足间,微洒风情,随意自在。宛如一段随心的爱情,舒适的存在,亦是一种安然。穿上在现代很少流行的旗袍、和婚鞋那必然要有一款合适穿旗袍的发型与之搭配,这样才能将古典展现得淋漓尽致。
1、旗袍面料不马虎
旗袍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样子了,所以自然面料上面也会有改良,不光是创痛的真丝、还应运而生了很多新材质,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结婚的时间季节,选择面料,如夏天就可以时真丝,雪纺面料的,冬天就是重磅真丝,法兰绒,春秋天气,可以有纱质等等。
2、红色深浅有讲究
纵然是红色的礼服,但是也有深浅颜色之分,如果是在30岁左右的新娘,那么大红色就很合适,既显年轻又有稳重,如果是25岁左右的新娘,因为皮肤状态还是非常的好,和白皙,那么玫瑰红最为恰当,如果比较内敛是职场女性的话,深红色则更加合适。
3、款式造型有新意
旗袍原来的样式是很挑身材的,需要腰身玲珑有致,不能过于丰腴,但是现今迎合,已经款式有大的改变了,所以如果是身材曼妙的`新娘,选择何种都合适,高高的开气更是性感,如果是丰腴的新娘,则选择禾服样式或者中西结合的礼服则更恰当。
4、搭配禁忌必知
中式礼服对于配饰的搭配会更加的有讲究,不是所有都会合适,要彰显中国新娘古香古色的气质,那么珍珠,钻石等小巧的配饰是很好看的,如果想要大的配饰作为点缀,那么一定要选择有中国风的感觉才最好。
5. 主持中式婚礼可以穿黑色旗袍吗
主持中式婚礼一般不穿黑色旗袍,会穿粉色、白色、灰色、棕色的旗袍。
中式婚礼,是指的中国传统婚礼,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昏礼(婚礼)。中式婚礼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旗袍,又称_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6. 旗袍的寓意和特点
1、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2、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旗袍的款式几经变化,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臀的旧貌,让女性的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适合了当时的风尚,促进了女性解放。旗袍的诞生几乎成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3、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传到了外国,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4、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随着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衬托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仍然在样式上不断创新,在时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袍的寓意和特点
旗袍样式多样,基本都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为开襟半襟形式,立领盘组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是美丽典雅的代名词,展现女性的端庄优美与迷人曲线,非常适合突女性柔美的特征。旗袍是传统的象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作为时装,章显女性的婉媚,承载着女性身上的隽永和优雅。
三、旗袍的花纹样式
1、花草图案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花草图案,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了,再有就是莲花等,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花纹图案。
【梅】
梅花凌寒独自开,所以坚韧、经霜傲雪等特质在人们心中具有美好的印象;梅花有五瓣,象征福禄寿喜财;梅花和喜鹊一起出现时,又代表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兰】
兰花清新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旗袍上以兰花作为装饰,也能够凸显女性的温婉气质。
【竹】
高风亮节,坚韧不拔,是想到竹的第一印象。旗袍纹样中的竹的形象,大多是翠绿的竹叶点缀在旗袍上。
【菊】
菊花的花型十分的饱满,虽然菊花的印象属于悠闲恬淡,但是在旗袍上的菊花图案却有着富贵长寿的寓意。
花草图案是旗袍纹样当中运用最多的花纹,既可以简单简约,也可以富丽华贵。
7. 谈谈你对旗袍在婚庆的理解
汉服应该更具有代表性 我们是汉族人
但是旗袍可以在敬酒的时候穿 比较方便 也是一个时期的代表
8. 中式婚礼的婚礼服装
中式婚礼的婚礼服装
婚礼上新娘着婚纱已经从最初的追求流行与时髦,演变成今日习以为常、必不可少的婚服样式,对于中式婚服的了解和选用,人们却不再热衷或关注,提到中式的婚服,人们想到的也只是绣着龙凤的大红吉服和大红盖头,或者影视剧中清代的旗袍、马褂式样。殊不知我国华夏婚服的源头可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
传统婚服
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周制“爵弁玄端-纯衣緟袖”、唐制“梁冠礼服-钗钿礼衣”、明制“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1)周制婚礼服
周代的婚礼礼制是崇尚端正、庄重,重视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看重聘礼与排场,因此,并没有如今喧闹、喜庆的宴席,婚服(昏服)的色彩也遵循“玄纁制度”。玄色是一种黑中透红的色彩,按照五行思想,此色是天地间最神圣的色彩。
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发饰有纚、笄、次,头戴“次”,以“纚”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新郎的服饰为爵弁,么端礼服,细艳纁裳,白绢单衣,缥色的旱,赤色岛,或履。新娘穿玄色纯衣纁袖礼服,开见公婆时则穿宵衣,发饰有总、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缀”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2)唐制婚礼服
唐制婚礼不仅庄重、神圣,更多了些热烈、喜庆,新郎着绯红装,新娘着青绿装,这就是所谓“红男绿女”的由来。
皇室贵族男子婚坚可以使用冕服或弁服,官员女儿出嫁可着与母亲的身分等级相符的命妇仪钿礼服,此服饰的特点是大袖衫、长裙、披帛,青色深衣常配以金银、琉璃等钗饰,大气而华丽,仪钿礼衣故此成为流行于唐时的一种极有风的的隆重礼服,唐中后期,普通百姓也可着仪钿礼衣。
(3)明制婚礼服
从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因此新郎可着青绿色的九品官服,文官补子为鹌鹑,武官补子为海马。平民女子出嫁时也可享受属于贵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新娘着凤冠霞帔或花钗,头顶红盖头,上身穿红绢衫或圆领女士莽服,下身着红罗裙、红裤、红缎绣花鞋,自此后便有了最典型的、中式的、传统的新娘礼服。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直到清代,汉族妇女仍穿着这样的传统服装成亲而绝不穿旗装。
清晚期至民国婚礼服
(4)清晚期至民国婚礼服
20世纪初,中国的结婚庆典仍保持着自明朝以来的传统风格。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挂和风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雍容华美至极,成为民间对权贵的仰慕之情,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因为这也象征着一片吉祥,讲究的就是个“红”。
民国时期,汉族传统新娘礼服为上袄下裙,袄为红色或石青色,裙为大红颜色,叫做“红喜裙”,头戴凤冠,新郎礼服为长袍马褂。富裕者,材料讲究,有刺绣等装饰。
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还崇尚红色,新人绝对禁止穿白色衣服。20世纪20年代,西式婚纱在中国亮相,并渐渐渗入中国的婚礼文化中。从30年代起,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40年代前后成为一种风尚。
20~30年代起,由于受到西方的文化和婚俗的影响,新郎有穿西装结领带的,也有穿长衫同时戴西式礼帽和墨镜的,而新娘有穿婚纱也有身着用白绸缎缝制的中式旗袍。
50年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婚礼服则演变为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或红袄裙。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婚礼服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色军装,真是“革命伉俪多奇志,不爱红妆爱绿妆”。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传统的婚礼服也开始和国外接轨,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成为时尚和主流。
90年代时,婚纱影楼掀起了港台之风。婚纱租赁风也随着婚纱摄影的风靡而席卷全国,人们对于拍摄新式婚纱照的热忱甚至超越了穿着婚礼服本身的那份神圣,千人一面的婚纱照成为一代人的“永恒记忆”。
90年代直至今日,婚礼服的种类繁多,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最能体现个性的婚礼服,无论中式或西式还是汉族或少数民族,只要是能想到的,就一定能得到满足。
(5)当今中式婚服的代表服装-旗袍
辛亥革命后,中国传统婚礼服主要有礼服和旗袍等。礼服包括晚宴服、送客服、回门服等:断检讲求贴身的剪裁,尽显女性的线条美。并采用织锦缎、真丝、带有吉祥喜庆图文的中高档面料等。现代旗袍多样的领子袖子及精细的绣花,闪闪钉珠图案或装饰品,都显现出民族的独特性来,成为中式婚礼的代表服装。
旗袍原为满洲旗人妇女服装。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追采用并成为婚礼上的主要服装。经过不断改进,旗袍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之分,旗袍上装饰最精巧的要算花边。清初镶边较狭,颜色较素。至清末衣缘越来越阔,花边也越滚越多,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还有在衣襟及下摆处用不同的珠宝,盘制成各种花样。或挖空花边,镶上各种图案。这类衣服,由于服饰太盛,穿在外边儿乎看不清原来的质地。清代妇女穿旗袍时,还要穿花盆底鞋,高四五寸,形状上宽下圆,形似花盆,故俗称“花盆底”。又因其底的中间凿成马蹄式,踏地时印痕像马蹄,所以又叫“马蹄底”。
旗袍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婚礼上流行,只不过那个时候基本上是红色当道,款式也欠多样。十多年来,婚礼旗袍早已从色彩、款式、质地等方面丰富了起来,成为东方新娘永远的爱。中式新娘旗袍能把新娘的古典美丽完美的展现出来,所以深受现代新娘的喜欢。
现代旗袍在满族旗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成为中国女性传统婚礼的主要服装。它选料精良,剪裁得体,讲究沿边、盘扣精美。穿上它,能较好地体现东方女性窈窕的身段和典雅端庄的风度。因此不少外国服装设计师说它集中表现了中国服装设计的传统审美意识,称它为中国服装设计的智慧和结晶。旗袍作为婚礼、宴会及其他庄重场合的礼服,尤显风姿绰约,因而,旗袍的美又富有另一含义:既有对出席场合和主人表示尊重之意,又包含了对民族服装的喜爱之心,同时还显示了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个性特点。
9. 传统中国婚礼有何象征的意义
1、红双喜
中国人的婚礼上,到处可见大红的双喜字。双喜字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喜事加倍,不同一般的高兴和喜庆,也表示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和幸福生活。
2、龙凤呈祥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
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子要穿非常漂亮的锦缎旗袍,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象征婚姻美满。
3、花朵
与西方人的观念恰恰相反的是,白色是死亡的象征,一般只用在丧事上,因此结婚时不能使用白花作为装饰。传统的中国婚礼上喜欢用牡丹,兰花,荷花和水仙来作为装饰。因为牡丹代表富贵,水仙代表春天和新生活,兰花芬芳美丽,荷花代表爱情。而荷花在中国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
4、鞭炮
中国人喜欢在节庆日放鞭炮来增加喜庆气氛。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都会放鞭炮和烟花,用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因为中国人认为放鞭炮可以驱邪。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上,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鞭炮放的越多,越响就越能带来好运气。但是由于放鞭炮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现在中国有些地方已经禁止人们放鞭炮了,所以在现代婚礼中,一些人发明了新的庆祝方式,用踩气球来代替放鞭炮,也同样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5、红豆
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豆通常是被用来作为一种甜品,红豆沙。象征两人结婚后缠缠绵绵,甜甜蜜蜜。中国传统结婚信物红枣、桂圆、花生、莲子都象征子孙延续,年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6、合髻
“合髻”也称“结发”,是中国传统结婚信物。“合髻”其象征意义就是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结发”的具体操作方式历代不同。先秦、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世人常用“结发”、“合髻”作为夫妻结合的代称,甚至特指为“原配”(亦称“元配”)夫妇,表示夫妻间互敬互爱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