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如下:
码号:120CM;身长:45CM;胸围:36*2;净挂肩:16CM;肩宽:30CM;袖长:40CM;袖肥:13CM;袖山:10.5CM;袖口:9CM。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
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1)童装校服运动服套型号规格扩展阅读
测量部位:
领大:领子平摊横量,立领量上口,其他领量下口。
衣长:由前左侧肩缝最高点垂直量至底边。
胸围:扣好纽扣,前后身摊平,沿袖窿底缝横量。
袖长:由左袖最高点量至袖口边中间。
连肩袖长:由后领窝中点量至袖口中间。
总肩宽:由肩袖缝交叉处横量。
袖口:袖口平摊衡量。
尺寸的测量:
(1)所有服装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对不同的客户来说,其测量方法会稍有差异。因此在测量尺寸时,一要注意客户的尺寸规格表是否有测量方法的提示,二是在生产前就要去了解客户的测量方法。
三是在确认样品和产前样的测量中,如果发现和客户的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时(超出允差),也许测量方法不符合客户的测量方法,这时应该及时的和客户去沟通有关尺寸的测量方法。
(2)在测量前,最好做一个适合记录测量结果的尺寸表。做好记录可以方便你对所测的尺寸做分析。如果尺寸不符,可以此为依据,要求生产部门进行改正。
(3)被测服装必须平整,很难想像一件皱巴巴的成衣能让检验员正确的测量。被测服装的纽扣、拉链必须扣上。被测服装在测量前或测量中不得拉伸或卷曲,特别不能因为尺寸达不到而对被测服装进行拉伸或卷曲。
(4)在测量时,需将被测服装平放于检验台上,检验台的尺寸必须足够能平放整件成衣,还必须平坦、干净。测量需要在明亮的光线下进行,一般要求不低于 750 lx。
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建议使用不易变形的、柔性的尺,并且能精确到 1/8英寸。由于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外力的作用,经常校准尺很有必要,建议每个星期应校准一次。
㈡ 儿童衣服码数5、7、9、11、13、15怎么对照
男童标准尺码:
常用“尺码”:
S: Small 小 --- (女:
M: Middle 中
L: Large 大
XL: extra large 加大
大概身高:
S 165 155
M 170 160
L 175 165
XL 180 170
XXL 185 -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A型表示一般体型,B型表示微胖体型,C型表示胖体型,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
四种:Y型、A型、B型、C型。
Y型(22—17):瘦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22—21厘米(男子),
24—19厘米(女子)
A型(16—12):标准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6—12厘米(男子),
18—14厘米(女子)。
B型(11—7):微胖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1—7厘米(男子),
13—9厘米(女子)。
C型(6—2): 胖型、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6—2厘米9(男子),8—4厘米9(女子)。
女上装:36 38 40 42 44
S M L XL XXL
9 11 13 15 17
女下装:24 25 26 27 28
S M L XL XXL
男上装:15 15 16 16 17 17
38 39 40 41 42 43
M L XL XXL
145 150 155 160
男下装: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8 、40
女的 S=155=小号,M=160=中号,L=165大号,XL=170=加大(以此类推)男的 S=165=小号,M=170=中号, L=175=大号,XL=180=加大号,XXL=185=加加大。
㈢ 谁能告诉我校服105尺码等于XL 还是L什么的
105型号尺寸:
身高(cm)100-105
衣长(cm)48
胸围(cm)63
L尺寸:
身高(cm)173-177
衣长(cm)58
胸围(cm)82
XL尺寸:
身高(cm)178-182
衣长(cm)69
胸围(cm)104
105型号的校服尺寸并不属于L,XL的尺寸范围内,105校服尺寸更多的是校服的型号编码如下图。
(3)童装校服运动服套型号规格扩展阅读: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女的 S=155=小号,M=160=中号,L=165大号,XL=170=加大(以此类推)男的 S=165=小号,M=170=中号, L=175=大号,XL=180=加大号,XXL=185=加加大。
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开展学生装(校服)相关标准研制工作,中心正在着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中小学生人体尺寸数据库,在大量采集中小学生人体尺寸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体型特征,录入到体型数据库。二是研究运动中的中小学生的体态、体表、尺寸变化特征,建立服装的放松量,进而建立服装号型标准,这个标准需要保证标准号型的人体覆盖率。
网络-服装尺寸
网络-校服改革
㈣ 童装100码是多大
童装100码一般适合身高90cm-100cm的儿童。上衣胸围在65cm左右,肩宽25cm左右,袖长35cm左右,衣长39cm左右;裤长56cm,半腰围23cm左右,建议2-3岁儿童穿着。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头部占总身高的20%,体高占总身高的80%。为儿童选择服装时,通常以体高为标准。
儿童短裤长约等于体高的30%; 儿童衬衫长约等于体高的50%: 儿童裤长约等于体高的75%; 儿童茄克衫约等于体高的49%; 儿童西装长约等于体高的53%; 儿童长大衣约等于体高的70%; 女童连衣裙约等于体高的78%。
(4)童装校服运动服套型号规格扩展阅读:
童装分类:
1、婴儿装
婴儿装是指36个月以下的婴儿所穿的服装。这时的婴儿皮肤细嫩、头大体圆、好奇无能、乱撒乱拉。款式应是简洁宽松,易脱易穿;面料应以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天然纤维为宜。如柔软的棉布或毛线。色彩多是浅色、暖色或淡粉色,可以适当有一点绣花图案。千万不要选择硬质材料的婴儿装和有硬质纽扣的婴儿装。
2、幼儿装
幼儿装是指2-5岁的幼儿所穿的服装。这时的幼儿活泼好动、肚子滚圆、大腹便便、憨态可掬。款式应宽松活泼,局部可用动物、文字、花草、人物的刺绣图案,最好同时还配有滚边、镶嵌、抽褶工艺。色彩以鲜艳的、耐脏的色调为宜。面料多用耐磨耐穿、易于洗涤的全棉质的纺织品,外套也可以用柔软易洗的化纤面料做成。
3、儿童装
儿童装是指6-11岁的儿童穿的服装。此时的儿童生长迅速、手脚增长、调皮好动、有自我主张。款式应以宽松为主,男女有别,并可做一些松紧。色彩可以同时采用对比变化大的色调。面料范围增大,天然和化纤的均可。儿童装的风格变化多,要根据孩子的个性来选择。儿童装可进一步分为小童装、中童装、大童装三类。
4、少年装
少年装是指12-16岁少年穿的服装。这时的少年身体发育变化很大,性别特征明显。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审美爱好,特别喜欢新奇的服装,常常别出心裁。
款式要求介于儿童装和青年装之间。校服是他们最普通的服装,服饰不求奢华但在搭配上要有风格,色彩艳而淡雅,局部的小装饰要不断翻新。面料更多的是用化纤材料。因为孩子这时长得很快,需要不断更新服装,所以不要选择造价太高的服装。
㈤ 一年级小学生身高130,校服是运动服,让报尺码,应该穿140还是145
140就可以了
㈥ 上海幼升小校服尺寸
小学校服尺寸选择比较多,一般有:110码、120码、130码、135码、140码、145码、150码、155码、160码、165码、170码、175码。小学阶段有六年,学生从一年级的儿童,到六年级的少年,身高变化比较大。所以一般小学校服的尺码基本从儿童码起码,最大码基本到了成人能穿的码。
?1、校服尺码一般偏大,所以一般情况按照小孩的身高购买就可以了,比如身高120CM,就选择120码的校服。如果小孩属于体重特别胖的可以选大一码。
?2、根据季节选择校服,夏季款、冬款、春秋款都需要购买。一般学样在新生入学时,会在校服订购平台推出一个新生入学包,里面会推荐相应的校服购买款式和数量。
?3、根据学校对穿校服的频率,决定校服购买数量。如果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那么春秋的至少需要两套,夏季款可以买两套及以上,因为孩子运动量大,出汗多,需要更换,冬天的两套。如果考虑换洗不及时或者不能干也可以适当增加一套。
?
㈦ 校服尺码有哪些
最新的校服尺寸与码对照表解读:
其实校服不用每年换,常见的校服分为夏装校服、春秋装校服和冬装校服,款式的话有运动式和制服式。正常而言,家长可以依据校服尺寸与码对照表,孩子的身高体重都在同一范围内,那就可以定该建议尺码,如果孩子身高偏高,体重偏轻,那就依据身高的建议尺码订购校服。如果孩子身高偏矮,体重偏重,那就依据体重的建议尺码订购校服。
夏装校服可以依据校服尺寸与码对照表选贴身的建议尺码,春秋装和冬装校服建议选大一码,这样既可以方便里面加衣,也能多穿一两年。制服式的校服是建议合身的,这样穿出来更有型。当然每个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同,各位家长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去选择。
㈧ 运动服的型号!!xl xxl xxxl!各自是多大的
运动服装型号有xs、s、m、l、xl、xxl、xxxl。
xs=男身高155女160;s=男身高160女165;m=男身高165女170;L=男身高170女175;XL=男身高175女180;XXL=男身高180女185;XXXL=男女身高185以上(这是正常体重的尺码)。
国家运动服装尺码型号的含义:
1、“号”以cm为单位,指人体的身高,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2、“型”也是以cm为单位,指人体的胸围和腰围,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3、体型分类: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并将体型分为四类,体型分类代号分别为Y、A、B、C。
型号标志:型号的表示方法为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例如:
1、下装160/68A,其中68为腰围,代表型,160为身高,代表号,A代表体型代号;
2、上装160/84A,其中84为胸围,代表型,160为身高,代表号,A代表体型代号;
男装:
(8)童装校服运动服套型号规格扩展阅读:
服装尺寸:
"服装尺寸"通常也叫服装尺码,但包涵的意义更广泛,是用来衡量人体着装标准的一系列规格单位。
尺寸挑选: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成年男女的服装尺码都是用号型制来表示的。
除此之外,通常我们所看见的诸如S、M、L(通常用在休闲服饰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裤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标注方法都是不规范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很多品牌还是会在号型制之外再辅以大家都以习惯的标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装号型包括“号”、“型”、“体型”三部分。其中,“号”表示人体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为一档);“型”表示人体的净胸围(上装,一般以4cm为一档)或净腰围(下装,一般以4cm为一档);“体型”表示人体净胸围与净腰围的差值;
2、体型分类代号为Y、A、B、C,Y体型为宽肩细腰型(偏瘦或肌肉特发达型),A体型为一般正常体型,B体型腹部略突出(偏胖体型),C体型为肥胖体,具体差值为:
男:22-17cm 16-12cm 11-7cm 6-2cm
女:24-19cm 18-14cm 13-9cm 8-4cm
举例说明:
男上装的170/88A,表示适合身高在170cm左右(167.5~172.5cm),净胸围在88cm左右(86~90cm),体型为正常体型(胸腰差为12~16cm)的男士穿着。
一般而言,对于成年男女而言,身高和体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国际上常用的针对东方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男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或身高[cm]-105或(身高[cm]-80)×0.7
女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或身高[cm]-110或(身高[cm]-70)×0.6[1]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偏瘦:小于标准体重10%以上;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20%;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50%;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尺寸作用
服装尺寸是服装造型的依据,服装各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具体尺寸关系,对于服装的合体要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㈨ 校服尺码对应身高体重是
上衣165/88A,即身高162.5-167.5CM,胸围86-90CM,A型标准体型。
裙/裤165/72A,即身高162.5-167.5CM,腰围68-72CM,A型标准体型。
一、XS码:
1、上衣150/76A,即身高147.5-152.5CM,胸围74-78CM,A型标准体型。
2、裙/裤150/58A,即身高147.5-152.5CM,腰围56-60CM,A型标准体型。
二、S码:
1、上衣155/80A,即身高152.5-157.5CM,胸围78-82CM,A型标准体型。
2、裙/裤155/62A,即身高152.5-157.5CM,腰围60-64CM,A型标准体型。
三、M码:
1、上衣160/84A,即身高157.5-162.5CM,胸围82-86CM,A型标准体型。
2、裙/裤160/66A,即身高157.5-162.5CM,腰围64-68CM,A型标准体型。
四、L码:
1、上衣165/88A,即身高162.5-167.5CM,胸围86-90CM,A型标准体型。
2、裙/裤165/72A,即身高162.5-167.5CM,腰围68-72CM,A型标准体型。
五、L码:
1、上衣170/92A,即身高167.5-172.5CM,胸围90-94CM,A型标准体型。
2、裙/裤170/74A,即身高167.5-172.5CM,腰围72-76CM,A型标准体型。
人体各项尺码测量:
1、体重体重是身体发育状况的基本指标。测量时,被测量者需穿背心和短裤,平稳地站在体重计上。
2、腰围裤子腰围:两边腰围接缝处围量一周;净腰围: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3、裤长由腰口往下到裤子最底边的距离;休闲裤、牛仔裤裤长不含脚口贴边,脚口贴边另预留3-4CM长供自行缭边使用。
4、净裤长由腰口到您裤子的实际缭边处的距离;男士净裤长标准测量长度在:皮鞋鞋帮和鞋底交接处。
5、大腿围(左右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间距约15米,测量点在臀部下方,用皮尺量出大腿肌肉群放松时和极力收缩绷紧时最粗部位的围度。6、小腿围(左右腿)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肠肌最粗处的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