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是为了不让学生有攀比心理。学生在学校还是有必要穿校服的,因为这样更不会把时间花在打扮上面。就可以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贰』 怎样查询学校定制校服
在校服上一般都有一个标签上面会写着这件衣服的主要内容,其中就有他是由那个厂家制造的,也会有他的品牌
『叁』 怎么辨别真假深圳校服
真校服必须要有洗水标和反光标示,而这批假校服都没有。工商提醒,家长要购买校服需去校服直营店。此外,现场工商人员还教市民如何鉴别真假蚕丝被。“这展出的假蚕丝被,贴有中国驰名商标,首先就违规。”工商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广告法》中国驰名商标不能作为宣传使用。
『肆』 在哪里可以查到深圳校服中标厂商
深圳校服官网。中标厂商是指在投标过程中获得采购项目合同签订资格的供应商。为更好的了解到厂商的所有信息,方便群众的查询,所以深圳校服中标厂商是可以在深圳校服官网进行查询的。并且该官网凭借其优秀的服务受到很多用户的喜欢青睐。
『伍』 看校服的进化史,00后的让人眼前一亮,网友:建议用汉服当校服
每每看到学生们整齐的课间操都有一种美感,整齐的校服,整齐的队伍,总给人一种很壮观的感觉。但不是每个时代的校服都一样哦,而且风格的变化,让人直呼太有回忆感了。
70后的校服很“经典”
70后的校服大家能想象是什么样子的吗?对于我们八零九零后可能只能想象了。有一次,我无意间看到一张70后大姐姐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她梳了两条小麻花辫,再配上她甜美的笑容,那瞬间惊艳我了。
在我看过80后、90后和现在的00后的校服,我觉得70后校服是当中最有特色的校服。男装女装都是一身绿色军装样,很有那个年代的风范 。
70年代,女生喜欢扎着两条麻花辫,看上去纯朴又清晰,妥妥的原始青春美少女。而男生也是非常的帅气,戴着一顶小军帽,酷酷的又不失阳刚正直。不过那一个年代的校服,也是最后的 时尚 了。
80和90后校服在逐渐变化,也成为了“永恒”
到了我们80年代的校服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夏天女生是白色T恤配蓝色裙子,男生是白色T恤配蓝色短裤,青春又古朴。冬装也是白色和蓝色相拼,有一种身在海边的感觉。
不过一套校服我们要穿很久,从小学到六年级,所以一年级校服超大号,到了六年级就是超小号了。不过那时我们不在乎什么是美,只知道这是校服,星期一要穿着参加升旗仪式,要开周会。
但到了90年代时,学弟、学妹们就有些叛逆了。校服还是和80年代一样,但是多了一些颜色,样式却没有多少变化。 不过许多学生开始自己改了校服 ,有的校服上会画着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上有特色的字,或者粘贴小装饰,彰显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特别是在情窦初开的初高中时代,许多学生还把校服穿成了情侣的样式。正是应用了那句“从蓝校服到白婚纱”。不知道,未来的他们到底结果如何呢?带着美好的愿望,穿着个性的校服,最终实现了梦想还是很美的。
80和90后的校服大多是运动服饰,非常的适合学生穿,我们也经常在网上看到了校服青春之美,渐渐地成为了“永恒”。
00后的校服让人大开眼界
从样式设计到颜色上,00后的校服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却让我们眼前一亮,在看似熟悉的校服上,有他们这一代人的“标志”。他们确实多才多艺,思想前卫, 校服上画着非常有个性的涂鸦图案 。
现在确实也流行学习国学,穿上汉服不仅好看还有特色,是不是真的切实可行呢?笔者认为,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作为学生而言,还没到追求美的年龄。
不论是小初高哪个阶段,学习是首要任务,孩子不能把精力都花在打扮上。如果身穿一身漂亮的汉服, 孩子们难免会分心,互相评头论足,破坏学习的专注 。
学生还是要以朴素舒适为主,等之后走出了校园,喜欢汉服可以经常穿,还可以收藏。
其次,学生运动量大,穿汉服实属不适合。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累,课业负担很重,稍有空闲一定要多多活动。如今,教育部门也在重视孩子的运动时间,会安排更多的户外活动,作业都在不断减负。
所以,学生穿着汉服肯定是不方便的,跑和跳都受影响,再有一些 游戏 类的活动就更受限制了。
再有,汉服的价格偏高,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汉服的样式不像普通校服那么简单,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材料。而且,学生的校服通常都要订两套,每个季节也要更换,这样无疑是给家里增添负担了。 学生每天都有花销,还是要尽可能节省比较好。
社会 在进步,人们的思想在转变, 校服也在顺势更替 。大家喜欢传统文化是对的,但是还是要选对场合,在学校穿汉服确实多有不便。
在校的着装只要舒服干净就很好了,学生要把精力都用在读书上。待到成功的那一日,小伙伴们再穿上漂亮的汉服随意狂欢吧!
『陆』 看看这个校服是哪个学校的(信宜地区吧)
应该矛系四中嘎哇~
四中都矛会规定穿校服嘎!
应该都系自己买嘎呢衣服。
『柒』 哈尔滨剑桥学校绩效技术汽修学校高一校服有没有
是有校服的。
校服,是学生时代的专属标志,它既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形象,又展现了学生活力飞扬的一面,哈尔滨剑桥学院,每年都会为学生们精心挑选符合剑桥气质、贴近学生品味的校服,2015年的学生校服更是在服装材质、服装款式、服装种类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可以去剑桥大学官网查看校服样式。
『捌』 请帮忙查看此校服是惠州哪所中学
好像是惠州一中南山中学。有点贵族的学校。
『玖』 选校服的注意事项
查标识、看面料。
首先要查看其标识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各项内容是否清晰明确。在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中对标识有明确要求:每个包装单元应附使用说明,至少包含下列内容——服装型号及配饰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安全技术类别,制造商名称和地址。其中,每件校服上都应有包括前三项内容的耐久性标签,一般放在侧缝处,后几项内容应采用吊牌、资料或包装袋等形式提供。
其次要看校服面料。家长可以通过校服面料成分含量来判断优劣。GB/T 31888-2015中要求,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特别是夏季校服),其含棉量需达到35%以上。
提醒:
如果所选购校服的含棉量低于35%,请谨慎选购。
如果校服无标识或标识不全,产品的吊牌、耐久性标签与外包装标注的内容不一致,包装粗糙、印刷模糊不清,这样的产品可能是不合格产品,请谨慎选购。
查外观、看做工。
GB/T 31888标准分别从色差、布面疵点、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绳带附件等方面对校服外观质量及缝制质量作出了明确要求。家长可从以下方面观察:
(1)查看校服表面有无明显疵点、色差;
(2)查看缝线是否有脱缝、漏缝、歪斜现象;
(3)轻拉侧缝处,查看是否存在缝线断裂现象;
(4)关注绳带的存在形式和伸出的长度,未固定或伸出长度过长的绳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提醒:
请谨慎选购有绳带或绳圈的校服产品,以免孩子们玩耍时被勾挂住,造成勒伤、绊倒、窒息等危险。
闻气味、看质地。
购买的校服开袋后,应抚摸校服质地,轻轻嗅闻产品是否有异味,如有霉味、汽油或煤油味、鱼腥味或芳香烃味,则说明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提醒:
建议校服在穿着前先进行洗涤,去除织物在制作加工过程中的残留物,以防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不良反应。
二
我们为校服质量提供把关服务
一直以来,青岛质检院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坚持“科学、公正、服务、进取”的质量方针,按照国家相关“双送检”制度的要求,承担着青岛市校服的“双送检”检测工作,严格依据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进行检验检测,严把校服质量关,不断推动校服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为祖国的未来保驾护航。
名词解释:
“双送检”制度是根据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校服应当经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向使用单位供货。校服使用单位应当验明并留存校服出厂的检验报告,确认产品标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同时,为了防止个别生产企业将送检之外的校服以次充好,校服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校服进行二次检验。
“双送检”制度就像是给校服质量加上了“双保险”。家长通过查看校服的两份检验报告,能清楚地了解校服的质量情况。采取“双送检”制度,是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校服质量和安全的有力手段,从而进一步减少校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拾』 中国校服发展史:从先秦到民国,看校服的变迁
一直以来,中国式校服因面料经济实用,耐磨耐操,辨识度高,
从视觉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在样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阂。
不少学生深感校服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把穿上校服后那种接地气又不入俗流,极具考验颜值的气质,
比喻成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食材—— 藕 。
不过幸好,随着韩流的影响,
时尚 学院风款式的校服也已经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
男孩和女孩的制服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其实如果要追溯中国校服的 历史 ,那就要从先秦时期说起。
《诗经》一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就概括了先秦时期的学院制服的风格。
当时的学院制服强调合身和舒适,对鞋、帽、冠也有相应的要求。
而这种服饰一直沿用到隋、唐、宋,成为学生专用的制服。
1920年代,真正的制服款式的出现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旧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意识激发了年轻一代对自由和美丽的渴望。
因此,真正的中国第一代校服就此诞生。
当时的女生校服最有特色,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
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外加一双黑色牛津底鞋和白色丝袜,
也被称为 “中山装” 。
到了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让中国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曲线。
作为最初是满族服饰的旗袍,
因能更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体曲线而受当时女性追崇,
逐渐在校园里流行起来。
而当时男性的校服是中山装的改良版,
以黑白为主,剪裁精巧,颇具阳刚之气,塑造谦逊绅士,
这是当时男性的标配。
到了50年代,受列宁主义的影响的,
全中国主要穿蓝灰色制服、列宁大衣或棉大衣。
这一时期没有特定的校服款式。
男生女生一般都穿白衬衣加蓝色裤子或裙子,看起来很整洁。
60、70年代,军装校服开始兴起。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学生校服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在那个年代,朴素、干净、纯粹的少先队队服,
象征着那个年代的人们有着最朴实的梦和一个全新的开始。
1990年代,主打舒适和运动风的超大号校服成了全国学校的标配。
然鹅,却被评为以丑冠绝全球的“麻布袋”...
2002年,深圳教育局正式对校服的颜色、款式进行统一,
黑蓝白相间的深圳校服的主要特色。
2015年,深圳的中学校服还被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
深圳校服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展览介绍里写着:
自此,深圳校服正式出圈,火到海外。
连著名奢侈品牌prada,
都跟深圳校服撞衫这样兼顾 时尚 与优惠的校服。
更重要的是,深圳校服还成为海外华裔最爱的搭配单品。
作为一个90后,虽然对那时的校服款式充满槽点,
但它确实也承载着我记忆里学生时代的欢乐。
时至今日,你还记得曾经穿过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