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虽然短短三十七年,却充满了许多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印记,校服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视觉痕迹。民国校服,曾是那样的素雅又亮丽, 所以在如今运动校服当道之际,人们愈加怀念那一袭清新的民国校服。 于是文艺青年们, 每逢毕业季则争相拍摄民国校服毕业照,为什么俊男靓女对民国校服情有独钟呢?为何不少人喜欢穿却得不到推广?且听在下为您一 一道来。
当然民国时期的裙装等校服对人身材有最直接的考验,身材不好的人穿上去恐怕就是东施效颦,要被人讥笑为恐龙了,故而民国校服也只是拍照cosplay之用,鲜有做常服的,估计不少人也是自忖身材不够,也只是图一时新鲜罢了。
或许穿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则是我们心中所持有的对本邦文化的心态。民国校服文化的精髓也通过改良渗入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服饰文化中,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漂亮合体的校服。
Ⅱ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民国时期的校服
那个时候的校服真的挺好看的,可以把每个人都衬托的比较正直,而且很有复古风。
Ⅲ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民国时期,女学生穿的衣服有两种,一种叫新式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文明新装是民国初年,融合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而形成的服饰。还有一种就是旗袍。
文明新装形制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并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文明新装裙子也比较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
旗袍服装风格中西合璧,旗袍虽然是本土化的服饰,然后西风东渐之后,西式服装的腰身,拉链、亮片的装饰都在旗袍中得到表现。
(3)民国冬季校服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影响:
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其经典的款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追捧,青年学生们因此也成为时尚的引领者。
以女学生为例,民国初年的女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规模化、系统化、公开化掌握知识的女性,学生敢于求新求变的热忱与激情,加上受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自然令民国的女学生装具有不同的意味。
时人竹枝词对他们有贴切的描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常素朴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女学生化淡妆或者不化妆,她们朴素淡雅的精神风貌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学生装也成为了“知性”、“高雅”、“文化高”的代名词,一时间成为这个时代女性的标准形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人民网-话说民国女生校服:张爱玲上学时爱穿旗袍
Ⅳ 民国校服,最美的校服为何如今不沿用了呢
民国时期,风起云涌,新旧思想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无数人才涌现出来,年轻人们纷纷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求学,成了他们最基本的诉求。当年许多国家革命领袖,都有过留洋经历,故而带来了许多西方文化,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中民国校服,便是代表之一。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国校服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不过人们仍然没有忘记它,这不,前段时间迎来了毕业季,还有不少大学生穿上了民国校服,拍摄了复古毕业照,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如此喜欢民国校服,为何如今不再沿用?分析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民国校服的款式。
首先是女生款。最开始时,民国女子校服分为2个款式,第1种是将西方和中方合并,形成了颇有特色的“裙衫样式”,如图所示,校服上半身为深色短衣(深蓝色或灰色),衣摆长度不过臀部,袖口处短且露腕,衣领和衣袖部分都有精美的花边修饰。下半身则为长过膝盖的百褶裙,配上一双小皮鞋,时髦而大方。
第2种则是以旗袍作为蓝本改造的校服,也被称为“短袄长裙”。如图所示,其实这种校服和旗袍看上去特别相似,但因为是学生,所以适当调整了宽松度,并且两侧的长开口调整为短开口,看上去端庄大方,最后再根据自己的习惯,搭配小皮鞋或布鞋,均能散发出中国女生特有的东方之美。
然后再看男生款。比起女生款,男生款的讲究稍微少一点,一般来说男生就穿“改良版中山装”,直直的翻领紧贴在脖颈四周,中间襟钉7个纽扣依次排开,干净利落,衣服两侧有口袋,方便学生们装东西,再配上笔挺的西装裤,和擦得锃亮的小皮鞋,把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们衬托得愈发俊朗。
当穿着这样校服的男男女女们走在校园,走在街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都还有无数年轻人愿意穿着它们拍“复古照”的原因。然而各方面如此优秀的校服,为何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呢?
第一个原因,不利于统一管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真的要沿袭民国校服,那么是让小学生穿,还是初高中生穿,亦或是大学生穿?让小学生穿,既不方便,也体现不出那股韵味和书香气,反而掩盖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让初高中生穿,又太过成人化;可让大学生穿吧,他们还真不一定看得上,毕竟每天穿校服和偶尔穿来拍照,可不是一个意思。
第二个原因,时代和审美观的变化。虽然我们都知道,民国校服比起如今的运动校服优雅、气质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说到底它只是一个旧时代的影子,再好看也不是主流,强行“复古”反而会对新时代的孩子们造成一定的思想影响,得不偿失。同理,近些年来也有人提倡“用汉服当校服”,实际上同样难以操作。
其实如今很多设计师已经开发出了各种“改良版民国校服”,真正感兴趣的人会自行购买,并不需要刻意要求人人都穿。而且学生们在学校的头号任务是学习,真没必要因为穿衣打扮而耗费太多时间,宽大舒适的运动服也是不错的选择,你们觉得呢?
Ⅳ 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校服会比现在的还要好看
因为民国的校服比现在的校服看着更加好看,款式也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很喜欢穿上民国的校服来进行毕业留念。现在的校服一般都是以蓝白色为主,款式是属于比较宽松的类型,学生穿在身上虽然很舒服,但是看着毫无美感,如果有女生剪了短发,穿上校服从远处看,压根都分不清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之前上学的时候就是短发,有一次上厕所,同学从后面看我,她以为男生进到女厕里了,把她吓了一跳。
每一个时代的校服都有每一个时代意义,虽说民国的校服看上去确实是比较善心悦目一点,但是放在现在的学校里面,确实是极其不合适的,毕竟学校把校服做成这样,就是害怕有一些学生进行服装方面的攀比,所以才会做的宽大,并且校服的下半身裤子居多。
Ⅵ 民国大学生都穿什么样的校服
说起民国校服,大家第一影响肯定是影视剧里面的形象,那真实的民国学生穿得校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日本,学生穿校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中国自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学校及洋学堂中也开始规定学生必须穿统一的校服(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一百年后,校服是社会争论的话题。今天和以后,校服代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许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在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类似于这样
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类似于这样
后来为了方便开始流行是上衣下裙,一双黑色牛筋底布鞋,还有紧紧贴在双腿的白色长筒袜,常被称为“五四装”。
看那我们来看看一代才女林徽因和她的表姐妹们,她们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
再到后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开始注重曲线美,原为满族服饰的旗袍,因其制作时打得腰褶和胸褶能够勾勒女性的身材曲线,逐渐受到大学女生的喜爱,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
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当时大学生穿着校服参加体育活动,充满了青春和活力。
而男生的校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多为改良版的中山装,直直的翻领依偎在脖颈四周,利落、刚毅,翻盖口袋分列两侧,成为民国学生的标配。
再到后来,为了体现艰苦朴素的精神,我们熟悉的经典款式,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哈哈,开不开心)
时代在进步,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个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校服真正反应了学生时代该穿的服装,朴实,大气,端庄得体,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想法?
Ⅶ 请问各位,民国时期的校服叫什么,我只知道男的叫中山装,问题是夏天穿不热吗
不是中山装!
好多人都会犯这种错误,把日本和民国的公立中学男生校服当成中山装民国时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这种校服式样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欧洲军装式样,燕尾服军装的后继者。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军队开始使用这种军装,中学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当时的日本海军服,男生是海军军官服,女生是海军水手服。在昭和时代末期其比例就开始减少了,到了平成时代所占比例已经是非常小了。
其实仔细看的话完全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领子,中山装是翻领的,海军校服是立领的;第二是海军校服是没有兜的,这种式样的军装后来增加了兜,但校服还是保留的传统的无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点,就不一一列举了,仔细看很容易发现。
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没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国最开始设计校服时没有设计女生的,当时很多家庭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国”的腐朽思想。导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设计时间不在一起,因此样式也不一样,采用的长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长裙,从外表判断其实就是把汉族传统的长袍分成上下两部分。
也有说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这点我没根据也不敢否定,毕竟在大陆学习历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装也不是中国首创,欧洲很早就有这种设计了,因此不能把这种翻领制服全归类为中山装。比如二战苏联和德国陆军军装,虽然和中山装设计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称之为中山装
你要写小说题材来介绍的话,估计有难度
Ⅷ 民国校服那么优雅淑女,为什么现在没有学校用来当校服了
民国校服虽然好看显得淑女很有中国风,那时候学的课程内容和现在不一样呀,我们现在有课间操,有体育课,那时候是没有的。
现在学校的校服夏天短袖和长裤,冬天长袖外套和长裤。因为现在强调,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每天运动十分钟,健康生活50年的口号现在不管是小学幼儿园还是初中大学都是有体育课的。
体育课不算强体力活动,但是动作幅度还是比较大,比如热身运动,要弓步和压腿,这些动作都是以前民国的校服所不能够完成的,你总不能穿个裙子去做这些动作吧,会走光的。
在你没上大学之前都是有课间操,广播体操属于全身运动 抬手弯腰跳,这些动作穿裙子都不方便,所以民国的校服虽然好看,但是不适合现在的时代发展不适合现在学校的规模。
有些私立贵族学校为了与众不同显示出它的高端,会选择英国或者韩国的那些校服,英格兰小短裙,上面穿衬衫外面套个毛衣。她们虽然穿着裙子,但他们是有两套校服的,上体育课有专门的运动服长裤的。
所以简简单单的校服没必要弄两套,成本价格还高。校服就只是在学校穿,也没必要买那么贵。
民国的校服,是我认为迄今为止为好看的校服,虽然不是我们自己学校的校服,但是在毕业照或者艺术照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它,毕竟是我们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校服,也比较符合复古风也符合大众的审美。
Ⅸ 清末校服和民国校服一样吗
不一样。
清末校服:
Ⅹ 河南一女孩穿98岁太奶奶民国校服,民国时期的校服是什么样的
民国时期的校服是比较温婉端庄的。民国时期的校服看起来显得有些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