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第一件订制旗袍
近来搬家,整理打包衣物,发现最不舍得扔掉的东西,除了书,还有旗袍。
习惯于把我的旗袍们唤作“爱妃”,每当换季整理衣柜,总有一种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感觉,哈哈,其实也没有三千件这么多啦。在这些“爱妃”中,我最喜欢生命中第一件订做的旗袍。掐指一算,这件旗袍竟也有十一年的历史了,这些年间,大大小小的重要纪念日我都会首先想到她,大学毕业典礼拍集体照时也一定要穿着她。
但我喜欢旗袍已然不止十一年。这也拜我家母后王阿姨所赐,双鱼座的她常常痴迷于琼瑶剧,于是年幼的我也跟着看了一些,《婉君》《梅花三弄》《新月格格》,等等。尽管很讨厌琼瑶剧里歇斯底里的剧情,但我却莫名地喜欢上女主角身上的衣服,嗯,就是那种优雅的民国旗袍啦。
高中时过得很压抑,总有难以名状的“孤独”。不仅要面对时不时挫伤学习积极性的数学考试,还疲于应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痘痘,以及周围同学对我的“冷嘲热讽”。这种压抑常常只有在文学作品中得以解脱,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也许是琼瑶剧里优雅的旗袍成为埋在心里的种子,以及古典文学的意境与旗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暗暗决心一定要做一身旗袍。
其实去商店买一件旗袍来得更简单,只是我身材并不标准,肩宽大于一般姑娘,而腰围比例又显小,所以买不到合身的。于是在高二下半学期,我订做了人生第一件旗袍。
妈妈对于“旗袍计划”的大力支持超出了我的想象。她一直觉得高中时的我太不爱打扮,在家里套着我爸的蓝色工作服居然也能怡然自得,于是,当下就带我去布料市场买布。
事隔十一年,当日的董家渡布料市场,与今日可大不一般。那时的市场更大,还有米黄色的顶篷,夏天去逛也一点不觉得晒,门口还有常年卖棒冰的大叔。每次陪妈妈逛完布料市场,一手拿着布,一手一支冷饮,一路吃回家,有一种满载而归的幸福感。
可是要买到合适做旗袍的布料真不容易呢,出于人生中第一次订做旗袍的慎重感,我们基本上把整个布料市场的每一个摊位都逛了一遍。至于选什么样的布,一开始我就想好了,千万不要做成一件织锦缎布料的礼服旗袍,而要一件日常生活就能穿的布旗袍。礼服旗袍固然华丽,可是对日常生活并不实用,尤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能用到的场合也太少了。
一路走一路逛,我们基本上都在看格子条纹棉布和小碎花棉布。这样的料子看起来很多,可是仔细辨别才发现,适合做旗袍的布料并不多。我一直喜欢浅蓝绿的色系,就算是花朵也偏爱“文气”的小花朵,而不喜欢花团锦簇的那种。旗袍一旦做得太花,就会有一种电视剧里风尘女子甩着手绢说“大爷,你来啊”的感觉。但这种浅色系的布料,它的质地往往比较薄,织布时的密度不够,洗过几次之后,上面的颜色就不鲜亮了,因此妈妈不推荐我买这样的棉布料。她选中的质地厚实的布料,颜色花纹却总显得或深沉活艳丽,一点都不小清新啊。
于是,我们两人继续一个个摊位地寻找,妈妈还说,如果这里找不到,我们就去十六铺布料市场再看看。正说话间,一眼瞥见进门左手第二家卖牛仔布的店家,门口正斜躺着一匹布,不是牛仔布,而是白底深蓝渐变色叶子纹的莱卡弹力布。颜色花纹都是我喜欢的素净,布料质地也是妈妈认可的厚实。问老板价钱,25块一公尺。作为棉布料不算便宜,但真心喜欢,也就爽快地买下了一公尺7。
买好了布料,“旗袍计划”立马推进了一大半,我和妈妈便继续在布料市场看款式、选盘扣。布料市场里不仅卖布料,还卖辅料和纽扣,有好些大型摊位还会挂出样衣,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妈妈若是看中了某个款式,便叫我带上小本子画速写,然后再拿给裁缝看式样。当我唰唰唰画完之后,妈妈就很开心,说,小时候送你去画画果然没白学啊。
我们看了不少款,最后选了最基本的滚边右开襟款。一来是因为第一次尝试,还不知道裁缝水平如何;二来,我们也希望这件旗袍平时也能穿,所以不会选太过另类的款式。不过到了选盘扣时,我又面临“选择恐惧症”啦,因为这么多好看的盘扣,简直要挑花眼的啊!数得出名字的盘扣就有:直盘扣(也叫一字纽)、琵琶扣、蝴蝶扣、凤尾扣、菊花扣、梅花扣、扇形扣、寿字扣、囍子扣,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但是花形无比漂亮的盘扣。
妈妈和我拿起盘扣一一在布料上比较,却发现之前觉得好看的盘扣在这块棉布上却显不出来,倒不如深蓝色一字纽,简洁大方。真的只做简洁的一字纽吗?还是略复杂一些的蝴蝶纽呢?内心的两个小人开始打架了。最后实在不舍得,除了买好深蓝色一字纽,还买了好几个其他好看的盘扣,美其名曰,留着以后做衣服用嘛。
一切原材料齐备,和妈妈坐11路到老西门,当时我们还不认识小赵师傅,只是打听到老西门有个专门做旗袍的裁缝,就找过去了。小赵师傅头颈里挂着皮尺,仔细地给我量着衣长、颈围、袖长、手围等等,一边量一边在一张尺寸纸上记着数据。量到腰身时,我一再强调不能做得太紧身啊,裁缝师傅只得特意放宽了腰身。
可是试样衣时才发现,所谓合身的旗袍,最应该合的便是腰身啊。回想起当年镜子里的自己穿着件没有腰身的旗袍,就像《麦兜响当当》里的情节,小朋友指着麦兜说,老师,她没有腰。
幸好,订做衣服的好处不仅在于量体裁衣,还在于试衣修改。请裁缝师傅重新量了腰围,在缝纫机上把四处腰线都往里收了好多寸,才终于有了腰身的模样。想来也许是当时的自己太自卑了,害怕穿太过紧身的衣服,却忘了旗袍的本质就是呈现你身体本来的样子。
就这样,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件旗袍,莱卡弹力棉布料,素色叶子纹,配上藏青色滚边和同色一字纽,最简单的右开襟基本款。
做完这身旗袍,我仍然没敢穿到高中里去,害怕同学们会“嘲笑”我。直至读大学,我才第一次穿上它,在没有校服的限制的大学时代,以及往后的若干年,她都是我重要的衣服之一。
大学时,隔壁新闻班的同学说,哦,你们广告班有个喜欢穿旗袍的姑娘;回高中母校参加校庆看望美术启蒙老师,老师说,这件衣服挺适合你的;要好的同事说,我也喜欢旗袍,可是只有你有勇气穿出来了;习惯了我着装风格的朋友,也渐渐了解旗袍未必只是宴会装,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穿着。
与其说这一件旗袍改变了我的着装风格,不如说从这件旗袍开始,我渐渐找到了让我“成为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的方式。
作者简介:
蔚蔚,转基因白羊座,非典型上海姑娘。
爱美爱吃爱笑爱旗袍,但最爱的还是文字的力量。
曾经的美术编辑,现在学着成为会设计的好编辑。
辗转腾挪之后,体悟人生重要的不是身份的界定,而是你真的做了什么。
立志成为“设计师里最像编辑的,编辑里最懂设计的”创作者,并为之努力着。
② 河北86岁“旗袍奶奶”走红,她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河北86岁旗袍奶奶走红网络,她的事迹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老奶奶太值得点赞了,毕竟愿意用毕生的精力来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业中,真的是太难得了。那么,你知道这位老奶奶的一生是怎么度过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提前退休只为了发展旗袍事业。
靳玉霞在50多岁时就萌生了要提前退休干服装事业的念头。不过当时她做这个决定时,还是遭受了爱人的反对。好在她并不改初心,始终要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后来她就白天在家做活,下午去接订单。再到后来她还开了自己的服装定制店,这一开就是好几十年。哪怕现在是快节奏年代,靳玉霞依然坚持要用手工制作旗袍,每一件旗袍从画图到剪裁制作,历时半月有余,但她还是有着自己的坚持。不得不承认,这样度过自己余生的靳玉霞,还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③ 浅谈匠人精神
关于匠人精神,俞敏洪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阐释人生”。
李宗盛这样说:世界再嘈杂 匠人的心绝对是安静的 面对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要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可见,匠人精神: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专注做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匠人精神体现了专注与坚持的魅力。
来自于上海的旗袍大师,褚宏生,让中国的旗袍之美名扬国际!被誉为百年上海的旗袍传奇!出生于1918年的褚宏生,16岁开始学徒,从“小裁缝”做到“老裁缝”用了80余年。
经过他密密缝缝的旗袍不下五千件。先后为影后蝴蝶,宋氏三姐妹,杜月笙,巩俐,孟庭苇等等手工缝制旗袍,用孟庭苇的话说:他做的旗袍就像皮肤一样。
褚宏生旗袍店的特点在于对尺寸的精准,就是根据不同客人的身材旗袍进行量身定制手工修改。旗袍最讲究"可身",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窄。
做一件旗袍,需要量衣长、袖长、前腰部、后腰部等26个尺寸,褚宏生的皮尺在客人身上的各个部位游走,量出一套旗袍的尺寸,他眯起眼睛,脑海里已勾画出成衣的模样。
有一次影星巩俐特意安排自己的助理过来找褚宏生做旗袍,她很多通告无法亲自来到店里,助理只拿出一张巩俐拍戏时穿旗袍的照片,褚师傅通过目测决定给巩俐做衣服!在了解了相关的几项数据后,又结合巩俐本人的气质和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喜好,褚宏生硬是做出了一件让巩俐感到非常合身的海派旗袍!
旗袍匠人褚宏生说自己就是做了一辈子旗袍的"裁缝",他用毕生心力沿袭传统工艺,专注做旗袍,让每一件旗袍不仅体现了女性美,更弘扬出了东方文化,让中国旗袍之美点亮世界。褚老一针一线间旗袍的热爱,对尺寸的精准把握以及谦卑敬业的态度,让我们由衷赞叹,更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续写着匠人传奇。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手工制作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很多大型企业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大量的流水线作业让工人们冷漠和疲惫。甚至机器人的加入让产量年年翻倍,质量却成了“差不多就行了”。
正是这种对产品质量的差不多,让多少矿工失去生命。小张是某国有企业的车间工人,主要给煤矿企业生产液压支架。工作枯燥乏味不说,还有毒有害。无论春夏秋冬,小张和工友们都是穿着厚厚的工作服,里面还要套上保暖衣保暖裤,冬天还好夏天车间里又闷又热,天天出痱子。
这让工人们苦不堪言。由于工厂实行计件制,大家都忙于多出数量,多挣钱,有些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生产工艺生产,想着差不多就行了,也许质检查不出来。事实上,质检部门也是同样的心理,对于出口国外的产品把控严格,层层把关。
而销往国内的尤其偏远地区小矿井的,质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什么?因为价格低,工厂利润低,自然制作成本也受到了压缩。工人们忙着赚钱,工厂疏于对质量的把控。导致矿井坍塌时,液压支架形同虚设,矿工的生命得不到一丝保障。
试问,质量就是生命只是一句口号吗?对待工作的态度呢,加工的专注到哪里去了?难道基层的工作就不需要匠人精神吗,这样的产品也能贴上中国制造?
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用专注的态度,一流的服务去创造市场价值。这不是一代人的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
无论各行各业,你是商人,企业家,理发师,还是车工木工,都是匠人精神来打磨自己。不管传统手工制作还是机械化量产,都要让没一件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让中国范儿的名片更闪亮。
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那无疑是匠人精神,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秉承匠人精神,并世代传承。
④ 宋美龄的御用裁缝,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诠释了什么的精神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程程说历史时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近代史,相信大家都听过宋美龄的大名吧,咱们都知道宋美龄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咱们也知道蒋介石跟宋美龄的爱情故事,今天咱们不来谈那些所谓的爱情,咱们今天来谈一谈旗袍,咱们都知道宋美龄基本上穿的都是旗袍,而据说在宋美龄的衣橱里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旗袍,咱们都知道宋美龄自小便留学在美国,生活方式自然也非常的洋派,甚至她回国后还有气质保持着西式的饮食习惯,但是唯独旗袍是她无法割舍的东西,那么究竟为什么呢?
可能有很多人会瞧不起一个男人做针线,也会觉得他只是个小人物,不值得挂齿,但是咱们今天想说的是他身上的这种精神,张瑞香身上的这种精神是咱们当代社会非常缺少的一种精神就是咱们所说的匠人精神,可能他做旗袍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他却做了一生,一生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做旗袍,这种精神就是咱们现在非常缺乏的,一件事情你做一年两年没什么十年二十年也没什么,可贵的是你一生都在实践这件事,那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不管是出于热爱还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好了今天的民国小故事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诸位的观看,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⑤ 最简单的旗袍做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中的要领却不曾改变,那就是精细。首先,旗袍面料的选择很有讲究,真丝的柔软贴身,织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适价廉,选择合适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骤。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讲究的是师傅的手工。就说盘扣,缠好一个经常要2、3个小时,盘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据客人的年龄、穿着的时节以及出席的场合进行搭配。春节配如意扣、凤尾扣,老太太过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人喜欢简单柔美的兰花扣、盘香扣。讲究的客人,会要求随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盘扣的花型,一年12变。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制作一个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
电影里那种6、7厘米的高领其实现实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领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高领穿起来实在不舒服,转个头人要跟着一起转过去。一般人平时都穿低领,一粒扣子就够了。到了现在有的旗袍连这个扣子都省去,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个尺寸,一点也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须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给人量身要非常仔细。
⑥ 河北86岁“旗袍奶奶”走红!一生爱美是天然……
暌违二十多年,高女士再次见到靳玉霞,是因为一件旗袍。
那是一件红色祥云图案的旗袍,一眼看过去,她就觉得腰线的剪裁方式异常熟悉。几天后再次遇到,那种久违的亲切感来得尤其强烈。她试着与旗袍的主人攀谈,说起当年在石家庄广安街市场给自己做过衣服的那位裁缝师傅,没想到,她口中的“靳师傅”正是对方的婆婆靳玉霞。
仿佛一件珍宝失而复得,高女士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她带了一大束鲜花去店里看望靳玉霞,从前的靳阿姨已经变成了满头银发的靳奶奶,却仍然每天在制衣间里忙碌。
“ 时尚 奶奶”靳玉霞
靳玉霞今年86岁,生平只有一个爱好——做衣服,她把这个爱好坚持了80多年。经她之手裁制的衣服,陪伴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顾客走过了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她也用自己的审美影响了许多如高女士一样的庄里女孩的人生。
一生爱美是天然
靳玉霞抓着楼梯的扶手,小心翼翼攀上一级又一级台阶。步子很慢,却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别人的搀扶。
这段楼梯她每天都会上下好几趟。位于石家庄市建明北路的这家成衣定制会所是个下店上厂的结构,二楼宽敞的开间按照工序流程分成不同区域,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这是一个布料、版样、缝纫机和熨斗构成的世界,靳玉霞穿行其间,仿佛一条鱼回到水中。
靳玉霞设计的礼服
工作人员刘师傅正把一块绣花披肩的半成品围在立裁模特上,靳师傅走过去和她讨论了一下披肩的裁剪。那是一款两件套的礼服,无袖旗袍裙搭配了一件传统云肩形式的披肩。刘师傅是店里资历最老的员工之一,做靳玉霞的徒弟已有20多年了,负责制作旗袍。
靳玉霞对旗袍有着特殊的偏爱,在她看来,这种服装特别适合凸显东方女性的气质韵味。她穿在身上的一件香云纱旗袍,沉着的花色仿佛从古画中裁出,舒适为主的日常款并不强调腰身,却也难得的熨帖合体,有种不被年龄和身材框定的美感。
宽松款不等于没有设计,一样也要立体剪裁,靳玉霞说,设计师要像雕塑家一样,一点点修正服装的版形,让它适应不同的身材特点。除此之外,还要有建筑家的思维、美术家的眼光和音乐家的韵律。
靳玉霞对细节要求严格
一说起衣服,她的话不由得多了起来。
做衣服是她从小的爱好。靳玉霞是张家口万全县人,1935年出生于一个木匠的家庭。隔着80多年岁月回望自己的童年,老人的记忆已如同缠乱的线团,各种人和事搅在一起,最后从中抽出的只有一个微不足道却影响了她一生的片断:自从会用剪刀,她就喜欢把小纸片剪成衣服的形状。母亲总是好笑又好气地抱怨说,家里有张纸就全被你剪了。
爱美爱浪漫的靳玉霞,20多岁时考上了天津师范学院——在她毕业时,学校的名字已改成了“河北大学”。当时 社会 上流行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靳玉霞人聪明,中学时数学学得最好,大学便读了物理专业。
提起作为物理系“学霸”的曾经,老人笑得毫不矜持,她说每天上完课,专业知识自己就能掌握个百分之六十了,下课后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学习,便有了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课余时间她去学了美术,还经常用系里的一台缝纫机给女同学做连衣裙。
旗袍面料
20世纪50年代,画报上苏联女子身上的“布拉吉”支撑了一代中国女孩的 时尚 梦想,这种翻领、碎花、腰间系带的俄式连衣裙一时风靡全国,成为青春中国一道靓丽的风景。靳玉霞给同学们做的就是“布拉吉”。没有现成的版样可供参考,只能对着画报或者成衣“逆向攻略”,不过少女时代的爱好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
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拉吉”,装点了同学们的青春记忆,可以算是靳玉霞踏足时装设计的最早尝试。
靳阿姨的审美启蒙
靳玉霞从河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拖拉机厂从事化验工作,此后因为支援“小三线”建设,去了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日常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化验金属材料的成分,不算繁重,对她来说却有些枯燥乏味。
有一次,靳玉霞听说石家庄二轻局下属的一家服装研究所招人,就大胆过去试了一下。“他们让我做一件衣服,我做了以后他们觉得挺时髦的,就说你来吧。”就这样靳玉霞只身来到石家庄,正式转行服装设计师,后来一家人都搬到石家庄落下了脚。
做衣服是靳玉霞唯一的爱好
无论事业还是生活,对于当时已人到中年的靳玉霞来说,那都是一个近乎从头开始的转变。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熟悉的专业,是否也曾有过遗憾?靳玉霞说,其实大学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是一个开阔的视野,即使转行去做其他的工作,读书时培养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也能让你做出不一样的成绩。
靳玉霞大学同学的女儿张冬梅,至今对少女时代靳玉霞给自己做的两件衣服念念不忘。“我记得是白色和红色的确良拼接的,但她做得太复杂了,镂空编上小花辫儿还有各种褶子。”那两件衣服她从高中一直穿到了大学毕业,因为“它们太漂亮了”,那些年她一直没有什么买新衣服的欲望。
张冬梅很喜欢靳阿姨。她的母亲大学毕业后分到石家庄拖拉机配件厂,靳玉霞刚来石家庄时曾在她家落脚,晚上就和她睡一个房间,两人经常聊天到很晚。在张冬梅的记忆中,母亲与靳玉霞个性不同,老姐妹之间总是吵一阵好一阵。不同于靳玉霞的“文艺”,她的母亲是那种朴素务实的性格,衣服永远灰白两色,没有太多讲究。靳阿姨却时常会给她讲一些服装搭配的知识,鼓励她要超越上一代人的审美。
靳玉霞设计的旗袍
“她会跟我讲黄色可以搭配紫色,我后来试过,效果特别好。”张冬梅回忆,自己曾有一件红色上衣,靳阿姨看了说上衣的花色中有一些灰色的元素,可以搭配一条浅灰色的裤子。那种浅灰色当时只有成年人才会穿,她试着搭了一下,发现和上衣是绝配。或许今天看来,这只是一些最基础的搭配规律,但在那个时代却是难能可贵的审美启蒙。张冬梅说,自己现在五十多岁了,自认为衣品在同龄人中算是中等偏上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靳阿姨。
那个时代,在服装研究所工作的靳玉霞或许要算是石家庄走在 时尚 最前沿的人。靳玉霞回忆,当时研究所负责几家服装厂的设计工作,还会做一些中山装、西装、旗袍等,有时还有外宾专程来定制旗袍。所里订了不少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时装杂志,让她得以了解 时尚 流行的动向。
30年不断衣中缘
被高女士认出的那件旗袍,就是靳玉霞给陈运平量身定制的。“她那些衣服的收腰,我觉得放在全国都是一流的。”时隔近30年,高女士依然对靳师傅的设计风格记忆犹新。
手绘旗袍
高女士认识靳玉霞时只有十八九岁,正是爱美的年纪,时常对着服装杂志幻想那些漂亮衣服有一天也能穿在自己身上。她是在一次在街头上闲逛时,偶然发现了靳师傅的服装店。
靳玉霞50多岁时从服装研究所办了内退,在广安街的市场里开了一家服装店。20世纪80年代,个体户还是新鲜事物,她的老伴是石家庄一所学校的校长,一次都没好意思到她店里来过。“我做事从来都是我行我素的,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专业设计师出身的靳玉霞会做时装,这在当时颇具吸引力,附近高校的老师、棉纺厂和华药的职工纷纷来找她做衣服。每天下午靳玉霞到店里来收活,门前总会排起长队。
那个时代裁缝店大多要顾客预先买好布料,再向裁缝要求做什么款式。靳玉霞懂设计懂搭配,经常会根据顾客的形象气质向其推荐适合的面料和服装。“比如说你选了一个你喜欢的,她觉得跟你的身份形象不符合,她就替你Pass掉了。”一件适合的衣服不只是一件衣服,更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途径。高女士就是在靳师傅的指导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而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细节,那时去裁缝店,纽扣、拉链、里衬也是要顾客自己去配的,但靳师傅做的衣服这些辅料她都会亲自配好。在靳玉霞看来一件衣服是一件整体,而这些细节往往才是点睛之笔。
靳玉霞和她设计的旗袍
高女士回忆,靳玉霞当年为她裁制过一件丝绸连衣裙。夸张的泡泡袖和晚礼服的款式,她从前只在欧洲的歌剧中看到过。最出挑的是裙子左肩的一大朵玫瑰花,是靳师傅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她把我和这个衣服融到了一起,把我整个人的精神气质都衬托出来了。”高女士说,是靳师傅让她明白,不是人要去适应衣服,衣服是来衬托她这个人的。
她在靳师傅那里做了六七年衣服,最后一件是自己的结婚礼服。如今已是企业高管的高女士回顾往事,她说是靳师傅的手艺点燃了自己热爱生活追寻美好人生的星星之火,靳师傅给她做的那些衣服,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可惜后来因为服装店几次搬迁,当年通讯又不发达,她与靳师傅渐渐失去了联系。现在机缘巧合,重新续上了这段缘分。“都说慈母手中线,靳师傅当年给我缝了那么多衣服,她在我心中就像是妈妈一样。”
靳玉霞的服装店后来搬到了煤机街上,取名“美雅”,那时候不少石家庄人都听说过有一个很会做衣服的“煤机街老太太”。90年代以后成衣市场日渐繁荣,人们光顾裁缝店大多是为了定制重要场合穿着的礼服,靳师傅的旗袍成了许多庄里新娘的婚服。“有些顾客结婚的时候找我来做旗袍,等她的孩子长大要结婚了,又来找我做旗袍。”靳玉霞说。
76岁王彩琴也是靳玉霞的老主顾,年轻时在棉二工作的她就曾找靳玉霞做过旗袍。转眼几十年过去,王彩琴退休之后依旧热爱 时尚 ,组织了一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业余模特队,常年四处演出走秀。模特队的演出服大多是找靳玉霞定制的,在她看来,靳师傅懂得中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又 时尚 超前。年轻人有年轻的 时尚 ,靳玉霞设计的那些旗袍和时装,让中老年人也可以在T台上自信地展示出属于自己这个年龄段的美丽。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种享受
“这个地方原来是打开的,效果不好,后来就缝上了。”制衣间内,靳玉霞指着一件浅色西装上衣腰间的衣褶说。这是件用于走秀的时装,款式比较夸张,上衣的左右襟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较长一侧的衣襟上装饰了与面料颜色相近的绣花。“一件衣服上装饰不要太多,有一处亮点就足够了。”
靳玉霞是个“细节控”,一旦哪件衣服哪个地方没处理好,她晚上回去觉都睡不好,翻来覆去地想问题出在哪里、该怎么改正。几十年的严格要求磨炼出了医生般的敏锐眼光,现在只要有人从她面前一过,她就能看出对方的衣服存在什么问题。
店里工作人员正在为一场时装秀做准备,40多套时装的设计制作都要靳玉霞一一把关。其中几套衣服的材质她始终不大满意,想换成轻薄飘逸一些的面料,她到楼下找来色卡册子仔细比对了半天,合上册子又一次上了楼,“我再去找小马商量商量。”
靳玉霞和徒弟马丽娜
小马名叫马丽娜,1995年出生的她文静腼腆,是靳玉霞最年轻的徒弟。她在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从学校毕业后来这里学习打版裁剪,刚刚3年多时间。靳玉霞尊重她的意见,有事情也常与她商量。
店里的工作人员很多都已做了十年以上,大多是像靳玉霞一样热爱服装的人。正在给一件旗袍钉纽扣的王师傅是店里的绣花师傅,她从小就喜欢绣花,长大后有了缝纫机就自己学着用缝纫机绣。她原来在幼儿园工作,孩子们的演出服都是她亲手制作。退休后听说靳玉霞这里想找个绣花师傅,就自告奋勇找上门来。“其实也不为挣钱,主要是想找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干。”
旗袍花扣
靳玉霞喜欢和徒弟们待在一起。她每天早晨来到店里,在制衣间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一周七天天天如此。靳玉霞原本就是个单纯的人,除了做衣服之外别无任何爱好,年近九旬的她,似乎把所有的专注全都放在了这个爱好上,只要是在面对衣服时,她的思路就会变得特别清晰,记忆力也好了许多,一枚纽扣一处绣花,都能记得一清二楚。她常开玩笑说,自己要一直做到90岁。
“你见过80多岁的老太太每天还在工作,一星期一天都不休吗?”陈运平提起婆婆,语气中满是感佩,“在我们来说这叫敬业,但对她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工作,她认为那是一种享受。”
来源/燕赵都市报
⑦ 给儿童(12岁)做旗袍要量哪些地方,要注意哪些地方 谢谢
三围 还有你要让那位做旗袍的大叔帮你量一下腿长 旗袍开衩太高太低都不好看
选择颜色的时候 要活泼一些可以是粉底印花 蓝底的都可以 但是不要太成人化 小孩子穿着不好看
还有肩宽也很重要
下面给你参考下吧
1、量体 8I X,q
一般制作一条普通连衣裙,裁缝需要量的尺寸是“三围”(胸围、腰围、臀围)、领口、胸高、腰节、肩宽以及裙子所期望的长度。而旗袍量体的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项:即把原本所需量的一个臀围细分到上臀围和下臀围两个标准。因为旗袍是十分贴身的衣服,在胸、腰、臀等线条上的剪裁就需要更考究一些。 -N3fhW#)
2、包边 ]N\J~Gm
制作工艺良好的中式旗袍非常讲究“镶、嵌、滚、宕、盘、绣”等细节处理,通常一件好的旗袍就是在细节上渗透出文化底蕴。这六种技术中,前三种就是专门用在旗袍滚边上的。最普通的旗袍采用的是“一嵌一滚”式的滚边;复杂一点就有“一嵌一镶一滚”或“双色两嵌两滚”等等;这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包两边,包三边”等等。更为考究的则会把镶、嵌、滚等技术重复搭配地用在滚边上,制造出更加华美和精细的效果。 ah (lH5r
3、盘扣 G{ 9p.Q
盘纽是旗袍另一大不可忽略的重点。普通盘纽就是把线型布料拗制出俗称“葡萄头”的形状,三寸棉线才能打花结制成葡萄头。据说这样的手艺,一个学徒要整整练上一年才算出师,也只是制作旗袍的基本功之一而已。比较考究的盘纽还会根据旗袍衣身上的绣花图案、旗袍本身的款式、滚边选用的色彩等来变换花纽的造型。比如,绣莲花图案的旗袍,盘纽就相应制作成莲花盛开和含花骨朵的不对称型盘纽;用作结婚等喜庆场面的旗袍,盘纽就相应制作成双喜字或龙凤配对的盘纽形状。当然,这类盘纽的手工工艺极高,价格也会相应加涨。 sKvz<7pag
4、面料 2Bf]#l{z
目前制作旗袍使用率最高的还是传统的织锦缎系列。当然,也有真丝的,有手工定珠片的,也有的用布绸来做。个人认为,不要选太薄的面料,这样做出来旗袍不是很“挺”。 Y30e7d* qr
5、内衣选择 k{?Pgf27
旗袍是贴身衣服,内衣的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肉肉女孩要注意不能穿太紧的内衣裤和丝袜,不然勒出来痕迹会有有碍观瞻;也可以选择全身束衣,整体调整身体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