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海音的故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台湾著名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销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林海音本人的创作丰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共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产量十分可观。
1963年,因故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副,但这样的挫折并未打击到她。
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编这份杂志时,她曾亲笔发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编报时所拥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好多人。《纯文学月刊》得到好评,产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如彭歌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长篇小说《蓝与黑》《滚滚辽河》等都历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超过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并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担任《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2. 《城南旧事》描写五个人物外貌的段落
1、她穿了一件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棚此留着一排刘海,辫子上扎的是卜和物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
2、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镶了白兔皮的边,在大礼堂里教我们跳舞,拉圈儿的时候,她刚好拉着我的手。
3、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涡,随着笑声打漩儿。她的麻花髻梳得比妈的元宝髻俏皮多了,看她把头发拧成两股,一来二去就盘成一个髻,一排茉莉花总是清幽幽,半弯身地卧在那髻旁。
4、我还记得她刚来的那一天,是个冬天,她穿着大红棉袄,里子是白布的,油亮亮的很脏了。
5、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1、《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2、《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型液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
3、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3. 城南旧事韩老师冬天穿的旗袍颜色
城南旧事韩老师冬天穿的是藕荷色的旗袍。
可从《城南旧事》的相关片段佐证:
“我心跳了,因为我喜欢韩老师!她是我们附小韩主任的女儿。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镶了白兔皮的边,在大礼堂里教我们跳舞,拉圈儿的时候,她刚好拉着我的手......”
(3)一件旗袍林海音扩展阅读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该作品于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吴贻弓执导。
《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20世纪20、30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表层结构是串珠式的,以成长为线,将小英子童年经历的五个故事集合在一起。深层结构是作者内心创作情感的表露与寄托,小说以不断的"离去"来组织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内外两层结构的结合与互补下,小说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与阐释。包含了作者绵延不绝的乡思乡愁,是公认的乡愁文学力作。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是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4. 关于林海音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差答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创作风格
二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 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 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至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 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鹅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去,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季 节啊!”“然而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 (《苦念北平》)。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 故宫、景山公园、文津街、虎坊桥、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 思的泪。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 的。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那里到处可虚大慧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
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高山族少女的恋爱生活……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 倾注着她的温情。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 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仿哗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 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地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 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 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 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 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
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 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更指出狗仗人势的 可憎(《狗》),至于钱,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 (《钱》)。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春》)。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 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
美。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
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呢!
《今天是星期天》中的丈夫,为了让忙了一星期的妻子休息,不让她进厨房,他带
领孩子们做饭炒菜,把他对妻子的体贴,以及他不会做家务事而闹出的各种笑话,
渲染得满纸生辉。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
“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
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
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
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来,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
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
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
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如《贝多芬的力》,作
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
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
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
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
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
《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
《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自
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描述婆母、姨娘、“我”和妯娌、友人的不同婚姻,“给
我无限回忆”。深深的乡愁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城南旧事》就是通过
宋妈、兰姨娘、秀贞和爸妈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北京的思念之情。
描写大陆来台妇女和台湾妇女的生活际遇,是她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继续。她
们不是忙于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春风》),就是为养家活口沦为受人凌辱的
戏子(《风雪夜归人》);不是为挣钱送妹妹读书而只好卖唱(《孟珠的旅程》),
就是在失学失业的痛苦、寂寥中被变态的恋情吞噬(《晓云》)。而秀惠的自杀身
亡,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台湾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玫瑰》)……总之,林海音
笔下的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文化高低,籍贯出身,“都是一群被虐待
者”。她重现了二十年代旧中国妇女和五六十年代台湾妇女的苦难生活,也写了她
们的反抗,如歌女玫瑰以跳楼自杀来抗议养母和社会对她的坑害。但大多数妇女的
“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叶石涛语),林海音为被侮辱被损害者鸣不平,
却找不到出路。这又一次证明,妇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了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外,林海音的小说,还反映大陆赴台人员的寂寞、
对大陆亲人的思念(《晚晴》)和谋生的艰难(《蟹壳黄》),以及台湾城市贫民
不幸的命运(《鸟仔卦》),台湾菜农的困苦生活和望子成龙的心愿(《要喝水吗?》)。 而《萝卜干的滋味》、《爸爸不在家》等短篇小说,则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林海音还写了不少童话,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林海音童话集》,一本
为故事篇,有《请到我的家乡来》、《迟到》、《三盏灯》、《哈哈哈)、《爸爸
的花椒糖》、《金桥》、《骆驼队来了》、《察家老屋》、《童年乐事》;另一本
为动物篇,内有《我们都长大了》、《小快乐回家》、《六趾儿》、《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不管是故事箱或动物篇,都充满儿童情趣。作者将浅显
的哲理、深刻的主题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表现,都使小读者爱不释手,百读
不厌,是寓教于乐的精品。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
果被描写的人物,在某个时期来说,是最具体的个人,那就是典型。”(屠格涅夫
语)林海音致力于写人,写人的命运,灵魂,性格,井通过“最具体的个人”的复
杂性格,折射出社会的风貌,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面影,这是她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
主要原因。林海音写了许多婚姻故事,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是因为不管是哪一
代的婚姻,哪一个具体人,都有时代的特点,环境的印记,人物自己的个性。反映
清末民初女性悲剧的《烛》中的大妇,明明反对丈夫娶妾,表面上却要赞同;心里
对秋姑娘恨得要死,外表上却又显得雍容大度。她的独特性格和复杂感情明显地带
有时代的标记,环境的烙印,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等封建宗法思想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在男子为中心
的宗法社会里,男人娶妾,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大妇的美德,是对丈夫的顺从,对
小妾的忍让和宽容。但被弃的痛苦,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又使她不甘于默默忍受这
难堪的境遇。于是她采取“装病”这个反抗形式,以惩罚丈夫的变心和小妾的得宠。
而这种反抗丝毫无损于丈夫和小妾的恩爱缠绵,自己倒由假瘫变成真瘫。她渴望丈
夫的爱,而得到的只是他假意的关怀。无疑地,她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受
害者。《晚情》中的姚亚德,是大陆去台人员,在孤独无聊中打发难熬的岁月,日
夜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托人打听,才知妻子已经病逝,女儿又很难来台,他
只得把满腔深情,移于被海员丈夫抛弃的台湾妇女。姚亚德的乡恋和思亲,以及在
寂寞中重建家庭的愿望,是由于国未统一,家难团聚这一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作
者通过“这一个”姚亚德的境遇,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的“一般”心愿。《玫瑰》
中的秀蕙,原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爱唱歌,爱生活,可是她却是一个命运掌握
在别人手里的养女。由于作者把她放在笑贫不笑娼、观光事业畸形发展的当代台湾
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刻划,详尽地写了她的挣扎和奋斗,却仍然逃脱不了当歌女任人
蹂躏的命运,才十七岁就自杀身亡。作者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同时,逐步
展示了秀蕙(即后来被歌厅老板改名为玫瑰的少女)纯洁、上进、倔强而富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特征,使读者通过秀蕙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促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
林海音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划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短篇小说《初恋》,就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表现她
善良的本性、高尚的情操。她早年丧母,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和年少的妹妹,错过
豆蔻年华。于是父亲特意从大学带回一个助教来家过暑假,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大女
婿。她也对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见钟情。可是他爱的不是她而是小妹。作者用一
组细节描写,凸出她怎样由幸福的天堂跌入痛苦的深渊:他约她出来谈话,她激动
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完全意外的结局使她支持不住自己,只好“将肩头靠在
大树上”却仍然答应他的要求,劝父亲允许他向小妹求婚,她认为她的退让给心爱
的人带来幸福,自己虽痛苦,却值得,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纯洁的灵魂!林海音的
成名作《城南旧事》中几个人物性格的刻划,如宋妈、小英子、父亲等也是通过他
们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特别是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
她时而痴呆时而清醒的语言行动来突出的。长篇小说《晓云》女主人性格的刻划,
也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在台湾,一般女孩子,千方百计想找个留洋的丈
夫,以便跟着喝洋水。而晓云却不理睬已经留洋而且品貌才学兼优的俞文渊的苦苦
追求,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她明知梁思敏是个有妇之夫,却不能克
制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怀了孕而不能结婚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家庭因素。生活在那个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社会里,自幼又那么尴尬地度过少年
时期,这就造成了她敏感、内向、孤僻、郁闷的性格,这就难怪她与踌躇满志喜好
高谈阔论的俞文渊谈不到一块,而爱深受婚姻不幸,却同样敏感、内向、郁闷的梁
思敏。作者通过她的语言行动,叙写了她种种挣扎,袒露了她的欲罢不能,才使读
者感到她并非轻浮少女。是台湾社会另一类不幸少女的典型。
林海音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以显示人物自身的独特性。同是通过母
爱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爸》以母亲的离婚再嫁来表现她的明智、坚
强和对子女的爱心,《母亲的秘密》却以拒绝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突出母亲温
柔内向的性格和对儿女的慈爱。这种题材类似写法却不同的隔篇对比,人物形象各
具异彩。至于同一篇或同一部作品中运用对比刻划形象,更是具体突出。《风雪夜
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演员前后的境遇、思想性格则以纵线表达方式加以对比,
使读者能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前后的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突出李明芳学生时代天真纯朴的性格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生活所
迫不得不当明星的苦恼和伤感:面对剧场老板和达官贵人的侮辱,她反抗、躲避,
失业的丈夫却不理解,反映她生活的贫苦和社会的黑暗。林海音中长篇小说中的对
比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
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如长篇小说《春风》,就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
绕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这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
对比中开掘着。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用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
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
家庭,供应丈夫曹宇平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夫冯启光出国,不是为深造或工作,
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则被称为模范妻子而
被丈夫宠爱;静文有强烈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并进”,结果反使自己的丈夫
成为别人的丈夫,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秀云则把自己溶于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
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与秀云两个人物间的全面对比。至于
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
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和安于现状;静文的开
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郁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常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不同
的外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曹宇平的同居夫人)的
娇弱柔美等。通过静文与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她的立体形象就活现在读者
面前,而且血肉丰满,令人难忘。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
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林海音的许多小说,常常通过“想”、“回忆”、
意识流动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如《烛芯》,作者以过去和现在交
错出现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
直写到现在台湾的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
屈一指。元芳由丈夫俊杰的小别想起二十五年前她与前夫志雄的大别,想起她怎样
为了志雄而遭受日本人的拳打脚踢,造成小产,住院也没保住孩子的严重后果,而
志雄却在四川另娶了一位抗战夫人;想起来台后他们夫妻三人尴尬而痛苦的生活,
以及她和志雄离婚,和俊杰的再婚……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以及她的沉思与回忆,
将大陆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交
换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在某些篇章里,作者则不采用内心独白或全面解剖心理的方法,而是用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三者熔成一片,因为想和做、言和行总是密切相关的。如
作者早期小说《迟开的杜鹃》中的亚芳,四十多岁还未婚,当表妹为她介绍男友而
请她吃饭时,她这顿饭吃得“不知肉味”,表妹问她为何吃得那样少?作者紧接着
写道:
亚芳用手按住心口,眉头一皱:“这两天胃不舒服。”其实她的胃何尝不舒服,
倒是心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即回到宿舍,躺在冰冷的单人床上痛哭一场”;因
为眼前这男子,正是她少女时代在大陆拒绝过多次的人啊!这里,表面看来,是神
情动作语言的精工细刻,实际上却是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不
正可以看出她对当年在祖国北方读书和工作生活的留恋,对来台后飘泊凄苦的无奈,
以及此刻急于找个归宿的心态。
有时,每个动作都是说话,每句话都是动作,每句话,每个动作又都是心理活
动的印证。如孟珠与许午田相爱后的每一举动、每一段对话,每一缕思念,都暗示
两人心理的进展(《孟珠的旅程》)。甚至在没有语言,而且动作很少的场合,心
绪的波动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握住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在默默中,你知道其中的情意
有多少?
——《爱情象把扇子》
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传神地突出一对恋人定情时甜蜜的心境?
三
五六十年代,是林海音创作的丰收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林海音已成为海内外
读者敬仰的著名作家了。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派文学风靡台湾文坛,当台湾现
代派某些作家向西方膜拜,宣称只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的时候,林
海音却坚定走自己的民族化的道路,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我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风俗,街头风景……现在的文
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林海音的散文、
小说正是借助于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世态,地方风景的精心描绘,从而加深了
作品的民族化特色,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为世界瞩目。如八大处的雄伟,白云观的
热闹,护国寺的庙会,香山的红叶,卧佛寺一丈多长的卧佛等等,写的是北京的景,
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民族情(《骑小驴儿上西山》);至于对北京中秋节晚上家家
拜月和分吃团圆月饼的礼俗(《婚姻的故事》),台湾妈祖生日的热烈庆贺、端午
节划龙舟的盛况,高山族的恋爱生活(《台湾民俗杂辑》)等描写,也鲜活地表现
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图和情趣。
林海音不仅刻意描绘出动人的风景风俗画,还常常把时代的光彩注入民情民俗
中,呈现出这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真实面貌。如《城南旧事》中群众观看革命
学生和盗贼“出红差”场面的描写,既突出北伐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
压,也显现了社会的混乱。《殉》把“仍然留在时代那一边没有跳过来”的妇女所
遭遇的包办婚姻和“冲喜”旧俗,写得凄凄惨惨;至于台湾三世、四世同堂的“养
女世家,以及养女被侮辱、被摧残的悲苦命运(《玫瑰》),又从另一角度揭露了
台湾畸形发展的观光事业的真相。林海音小说中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情节甚至细
节,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但又无不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社会的印记。
在民族化的典型环境中,活跃着民族化的典型人物,这在林海音小说中是相当
突出的。如《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和秀贞,《婚姻的故事》中的婆婆和姨娘,《殉》
中的朱淑芸,《金鲤鱼和百裥裙》中的大太太和金鲤鱼,《烛》中的大妇和小妾,
《晚晴》中的姚亚德等等。至于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几见于每
篇作品。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就继承了中国小说结构上的“有头有尾,疏密
相间,似断实连”的优秀传统,并运用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
己的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林海音的小说创作,虽然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巧,
也剔其杂质,取其精华。如短篇小说《烛芯》、长篇小说《晓云》等,就具有意识
流小说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的作品。它们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
取了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杰作。林海音注意把传统的叙述描写和意识流
写法融为一体,构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现代派色彩的风格,从而使作品的主
题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立体化,这正是林海音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结果。
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
然、淡雅。
一说起朴素、自然、淡雅,人们常常只想到作品的语言文字,其实,它主要表
现于内容的实质,如作品题材、结构、情节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真挚自
然笃诚,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林海音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
斗争,她写的都是身边事、儿女情、母子爱、师生谊。这些,都是平淡无奇的,她
却能对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作出不平淡的处理,寓深意于质朴之中。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散文、小说创作何尝不是如此。《思冰令人
老》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旱冰场观看白雪冰团表演时的所想所盼,却落笔于“我们是
从有冰雪的地方来,仍当回到有冰雪的地方去。”这篇文章是那样质朴、单纯,内
涵丰富、厚实!小说《城南旧事》,写的不过是宋妈、小偷、疯女秀贞,兰姨娘、
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林海音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因此,
她透过来妈丧失一双儿女却仍然善待东家孩子,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透过疯女的表
面看到她本质上的可爱可亲可怜;透过小偷的“可恨”,看到他的无奈和可敬,因
为太穷,他得让母亲吃饱和让弟弟读书;透过兰姨娘的现在看到她苦难的童年;也
透过父亲接济革命青年和导致父亲身亡的事实,看到父亲的所爱所憎。作者正是从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掘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但是,这么美的人,
这样令人难忘的事,这样令人怀念的地方,都离“我”而去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作品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而且正以它的丰富内蕴,它的含蓄,它的深邃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大陆去台人员思
念乡土亲人,更是极普通极常见的事,《晚晴》通过一个老人寂寞思亲和他的朋友
——也是老人因有家不能归而“投环”自杀的描写,把盼望祖国统一的灼热主题,
深埋在思亲的质朴文字底下,从而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林海音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也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质朴美。
就像生活中原有的样子,作者不过把生活中的活人真事搬上纸面而已。这种“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结构艺术,当然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的结
果。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她的作品在结构上也力求变化多端,给人种种新意。有的
以书信体结构情节,突出人物的心灵美,如《萝卜干的滋味》;有的用讲故事的方
法构小说,如《婚姻的故事》,作者把几代人的不幸婚姻,讲得详略得当,写得真
切感人;有的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多变,如《烛芯》;有的开门见
山直叙赴宴的感受,如《春酒》;有的顺写(《继母心》);有的倒叙(《初恋》、
《兰色的画象》);有的倒述、插述并用(《某些心情》);有的采用几个人物分
别立传的结构方式(《我们的爸》);有的直叙到底(《一件旗袍》、《台北行》、
《阳光》);有的简洁明朗,像速写,如短篇小说《再嫁》、《冬青树》;有的铺
陈委婉,如长篇小说《晓云》)。即使都是长篇小说,也因不同题材而采用不同的
结构方法,如《城南旧事》通过五个系列故事表现一个主题:故上之恋,别离之憾。
《春风》则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命运为主次线索的结构方法,表现由大陆去台湾的
知识分子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孟珠的旅程》则采用一种更接近于散文的写法,
因而显得更为自然、质朴,并带有一种女作家所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将歌女的
悲欢,姐妹之情,男女之恋,都在舒徐动人的叙写中得到最完美的艺术体现,读来
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林海音作品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她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不像一些作者忸
怩作态故作多情,而是把自己火热的心、全部的情熔于作品,把自己的爱与恨倾注
在人物的际遇中。这种感情首先表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上?/cn>
5. 林海音的作品有哪些
作者简介:
林海音,女,小说家,(1918-2001),原名含英。台湾苗栗人,出生于日本大阪。5岁随父母回国,定居北京。大学毕业后任北平《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到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1967年创办和主编《纯文学》月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城南旧事》,散文集《冬青树旁好》。她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愁,具有典雅柔美的风格。
主意作品有:
散文 :
虎坊桥
北平运陵铅漫笔汪芹
天桥上当记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老北京的生活
北京土语辞典
旧京风俗百图
唯有寂寞才自由
日落百老汇
寂寞之旅
友情
寂寞之友
平凡之家
教子无方
爱与牵手
黄昏对话
旧时三女子
小说 :
城南旧事
婚姻的故事
晚晴
阳光
初恋
爱情像把扇子
一件旗袍
雨
爱情的散步
某些心情
6. 《城南旧事》与《林海音经典小说选》随笔
还记得小的时候,学过《爸爸的花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每次读这一句话就不禁的红了眼眶。“我不再是小孩子。”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我的童年给我的生活仿佛并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回忆,我也不想去回想。大概是这悉基个原因吧,就对这本书吃了迷。 喜欢北京的巷子,喜欢老北京人慵懒的样子,也喜欢北京的古风古韵。我记得上半年去北京,我们走在南锣鼓巷附近一个偏僻的巷子里,我就在想这里的人每天上演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喜欢听故事。
在那个北京的巷子里,有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有爹不疼娘不爱的妮儿,有善良而苦闷的小偷,有无比娇媚的兰姨娘,有让人讨厌的德先叔,还有淳朴慈爱的宋妈……睁袭谨 很羡慕作者有一个这么美好绚烂的童年,喜欢他们经历过的那一些感动,也明白了其实人世间里的热泪盈眶就是身边的那一些小事,比如:在大雨天里,生病的英子送秀贞和妮儿离开;小偷不仅和英子成为了密友,而且在被逮捕前把他奶奶留下的佛珠送给英子;宋妈走时对英子说,你要照顾好弟弟,你已经是大孩子了……
后来呢,后来大家都走了,秀贞和妮儿乘船离去,小偷被抓了,兰姨娘和德先叔走了,宋妈也回乡下了,最后,最后爸爸也走了。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以离开作为结束,身边的人不断离去,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我不知道英子在他们都走后,会不会感觉到一些孤寂一些难过,可能是有的吧。因为看书的我,也会感觉到孤独。
喜欢上了林海音的文字,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叙述这人世间的感动与别离。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中国人总是用最通俗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世间最深奥的道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也不会永远相随,终究要靠自己去走那剩下的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其实感觉看开了就好像人生就活开了,因为明白终有一别,所以还是要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日子。
林海音的几篇经典小说都是反映中国民国夫妻之间的爱恨情仇,有她的公公婆婆及家族的婚姻,有姚亚德和淑华的婚姻以及和安晴的爱情,还有师娘和师父的爱情,老校长的初恋,医生丈夫和赵小姐的婚外情,那件旗袍引起的家庭战争,他和她散步时的温情,艺术家和小提琴家的邂逅。每一段爱情故事都让我无法忘却。
很心疼婆婆因为公公娶妾而闹得的小别扭小情绪;也很心疼公公即便娶了妾,也没有一个真的能懂他的人。感觉女孩子在那个时代真的很悲哀,不得不容忍丈夫娶另一个女人,却也不甘心去成全他们,让自己去好好过日子,最终呢?最终自己过不好一生,身边的人也过不好一生。而公公呢,一生夹在两个女人中间,一个是连笑都不愿意给的发妻,另一个却终究不是能伴自己一生的良人,在一个四十多人口的大家庭里,却没有一个能够懂自己的人,其实想想也很悲凉。
安晴满足我对台湾女子的所有幻想,长发,温柔,身材窈窕,富有诗书气,伴着栀子的花香,也难怪姚亚德会把她臆想成淑华,淑华和姚亚德就是那种丧偶式婚姻吧,不过感觉姚亚德也是真的不负责任,扔下妻女数十年,直到自己步入黄昏,才开始想要妻女陪伴。
师娘是我最想成为的女性,即便心里舍不得也会无比洒脱,在知道丈夫有了其他人之后,能禅碧够不哭不闹,坚强的带着孩子绝裾而去,在小镇上布置自己的小家,自给自足,过着自己最想要过的生活,最完美的女性。即便我离开你了,我也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边的人,在我知道你决心离去的时候,我才不会用无理取闹和眼泪来换取你的同情或者回心转意,因为我明白那一切只不过是自取其辱,就算输也要抬起头,无视一切。
大概初恋都是美好的,所以老校长愿意去记一生,也愿意用一生去回忆,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怪自己最初有了不该有的悸动,我无法想象老校长是怎样看着自己最亲的妹妹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我想那时她心一定很疼,但是也庆幸并没有人知道她的心疼,不然妹妹该有多难过,她爱的人又有多难过呢?
他们都说聪明的女孩子是明白,什么能看见什么看不见的,但是我却觉得那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她总劝自己,不能只凭直觉不能显得自己没有涵养,但她丈夫说她(第三者)已经怀孕了的时候。我不知道她什么感觉,反正我是很气愤的,但是又转念一想,也许这也是一个好事,因为她终于是摆脱了一个对她不忠诚的人,可以开始新生活了,再也不用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的,其实这样也很好,不是吗?但是有一个情节我却很想去拥抱她,当她去丈夫的诊所时,赵小姐请她坐请她喝茶,像自己家一样,丈夫指使赵小姐做这做那,而自己就像一个外人一样。当我看到这里,其实是很心疼她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件旗袍》,这篇文章是真的说出来了为什么我不愿意去参加那些旧同学的聚会。其实如果你混的好也还行,但是如果混的不好,去参加这类的聚会,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卑。同学会是真的能看出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阶级的,特别是女孩子,有些女孩在上学的时候文静低调朴素平实,但是长大后也许就浑身珠光宝气;也有些女孩上学的时候漂亮可爱犹如众星捧月,但是过很多年却被生活折磨掉一层皮。
她是最好的妻,最好的。她说:“我丈夫的名誉比我的身体更重要。”也就是因为这句话,才把她丈夫从深渊挽救回来。我觉得夫妻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生相依,互相扶持。突然让我想起了那句话:“荣辱与共,一生相随。”好浪漫的情话。他愿意为了治好她的病,用自己的名誉去冒险;她也愿意为了他的名誉,勇敢的与疾病作斗争。这真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爱情。
你恐怕想不到吧,一个女人的第一次随便和一个男人在一起,第二次反倒正正经经地结起婚了? 她想了他一辈子,直到老去,她听说他在那里教书,才去见他。
“我没有因为要去唔见他而感到紧张,我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以前,想得那么多,如今还有什么可想的呢?因此我的心情也变得极宁静,像走一条熟悉的回家的路,踏进了中学的大门。”
“的确有一道篱笆墙,小木板门敞开一扇,有一个老头儿在扇一炉火,他直起身子来,背是佝偻的。我想上前打听一下的时候,这才立刻发现,这佝偻的老头儿,就是我要找的梦中的英雄!我马上把伸进木板门的一只脚倒退出来。”
最后,她连对过去的一丝幻想都没有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也从不愿意去寻找过去。过去的事不管有多少遗憾,都只应该被怀念而不是去弥补。
如果现实不尽人意,那也不要在摔裂过去的回忆。
7. 城南旧事这本书韩老师冬天穿的旗袍是什么颜色
韩老师冬天穿的旗袍是藕荷色的旗袍。
《城南旧事》里的韩老师冬天穿的旗袍来源于《城南旧事》节选片段:
“我心跳了,因为我喜欢韩老师!她是我们附小韩主任的女儿.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镶了白兔皮的边誉迹,在大礼堂里教我们跳舞,拉圈租毕儿的时候,她刚好拉着我的手....”
(7)一件旗袍林海音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弊虚芹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作者林海音五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她的童年与青年时期,记忆里的胡同老院、古井街坊,那些忘不了的人与事,这本书正是描写了她对老北京深深的眷恋。
童年时代,每个人都有一双稚嫩清透的眼睛,虽然秀贞是成人眼中的疯子,却是小英子(作者)眼中的正常人,听秀贞“颠三倒四”地讲经历,和妞儿在一起找寻童趣,这就是林海音在老北京的第一个冬天。
8. 城南旧事里面韩老师冬天穿的旗袍是什么颜色的
《城南旧事》里面的韩老师冬天穿的是藕荷色旗袍。韩老师是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的老师,深深受到每个学生的喜爱。韩老师在一次欢送毕业生要教小英子他们表演节目。那时候冬天里韩老师穿着藕荷色的旗袍,十分亲人。
(8)一件旗袍林海音扩展阅读
在上课的时候,果然老师告诉我们,一二年级的同学不会表演整出的话剧什么的,只好唱唱歌,跳跳舞。教跳舞唱歌的韩老师要从一、二、三年级的同学里,挑出几个人来,合着演唱“麻雀与小孩”。啊!那是多么好听好看的一出歌舞啊!老师会选谁呢?会选我吗?我心跳了,因为我喜欢韩老师!她是我们附小韩主任的女儿。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镶了白兔皮的边,在大礼堂里教我们跳舞,拉圈儿的时候,她刚好拉着我的手。她的手又热又软,我是多么喜欢她,她喜欢我吗?……
“……还有林英子,当小麻雀。”
啊!我还在做梦呢,什么也没听见,什么?真的是在叫我的名字吗?
“林英子,从明天起,下了课要晚一点儿回家,每天都由韩老师教你们,到三甲的教室去,听明白了没有?记住,要告诉家里一声。”
(摘自林海音《城南旧事》原文)
9. 林海音是一个什么人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
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
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
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
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
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
《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
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二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薯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
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
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至氏蚂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
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
鹅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去,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季
节啊!”“然而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
(《苦念北平》)。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
故宫、景山公园、文津街、虎坊桥、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
思的泪。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
的。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
“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那里到处可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
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高山族少女的恋爱生活……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
倾注着她的温情。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
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
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地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
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
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
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
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
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
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更指出狗仗人势的
可憎(《狗》),至于钱,数核前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
(《钱》)。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春》)。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
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
美。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
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呢!
《今天是星期天》中的丈夫,为了让忙了一星期的妻子休息,不让她进厨房,他带
领孩子们做饭炒菜,把他对妻子的体贴,以及他不会做家务事而闹出的各种笑话,
渲染得满纸生辉。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
“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
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
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
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来,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
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
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
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如《贝多芬的力》,作
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
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
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
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
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
《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
《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自
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描述婆母、姨娘、“我”和妯娌、友人的不同婚姻,“给
我无限回忆”。深深的乡愁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城南旧事》就是通过
宋妈、兰姨娘、秀贞和爸妈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北京的思念之情。
描写大陆来台妇女和台湾妇女的生活际遇,是她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继续。她
们不是忙于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春风》),就是为养家活口沦为受人凌辱的
戏子(《风雪夜归人》);不是为挣钱送妹妹读书而只好卖唱(《孟珠的旅程》),
就是在失学失业的痛苦、寂寥中被变态的恋情吞噬(《晓云》)。而秀惠的自杀身
亡,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台湾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玫瑰》)……总之,林海音
笔下的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文化高低,籍贯出身,“都是一群被虐待
者”。她重现了二十年代旧中国妇女和五六十年代台湾妇女的苦难生活,也写了她
们的反抗,如歌女玫瑰以跳楼自杀来抗议养母和社会对她的坑害。但大多数妇女的
“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叶石涛语),林海音为被侮辱被损害者鸣不平,
却找不到出路。这又一次证明,妇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了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外,林海音的小说,还反映大陆赴台人员的寂寞、
对大陆亲人的思念(《晚晴》)和谋生的艰难(《蟹壳黄》),以及台湾城市贫民
不幸的命运(《鸟仔卦》),台湾菜农的困苦生活和望子成龙的心愿(《要喝水吗?》)。
而《萝卜干的滋味》、《爸爸不在家》等短篇小说,则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林海音还写了不少童话,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林海音童话集》,一本
为故事篇,有《请到我的家乡来》、《迟到》、《三盏灯》、《哈哈哈)、《爸爸
的花椒糖》、《金桥》、《骆驼队来了》、《察家老屋》、《童年乐事》;另一本
为动物篇,内有《我们都长大了》、《小快乐回家》、《六趾儿》、《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不管是故事箱或动物篇,都充满儿童情趣。作者将浅显
的哲理、深刻的主题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表现,都使小读者爱不释手,百读
不厌,是寓教于乐的精品。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
果被描写的人物,在某个时期来说,是最具体的个人,那就是典型。”(屠格涅夫
语)林海音致力于写人,写人的命运,灵魂,性格,井通过“最具体的个人”的复
杂性格,折射出社会的风貌,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面影,这是她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
主要原因。林海音写了许多婚姻故事,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是因为不管是哪一
代的婚姻,哪一个具体人,都有时代的特点,环境的印记,人物自己的个性。反映
清末民初女性悲剧的《烛》中的大妇,明明反对丈夫娶妾,表面上却要赞同;心里
对秋姑娘恨得要死,外表上却又显得雍容大度。她的独特性格和复杂感情明显地带
有时代的标记,环境的烙印,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等封建宗法思想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在男子为中心
的宗法社会里,男人娶妾,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大妇的美德,是对丈夫的顺从,对
小妾的忍让和宽容。但被弃的痛苦,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又使她不甘于默默忍受这
难堪的境遇。于是她采取“装病”这个反抗形式,以惩罚丈夫的变心和小妾的得宠。
而这种反抗丝毫无损于丈夫和小妾的恩爱缠绵,自己倒由假瘫变成真瘫。她渴望丈
夫的爱,而得到的只是他假意的关怀。无疑地,她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受
害者。《晚情》中的姚亚德,是大陆去台人员,在孤独无聊中打发难熬的岁月,日
夜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托人打听,才知妻子已经病逝,女儿又很难来台,他
只得把满腔深情,移于被海员丈夫抛弃的台湾妇女。姚亚德的乡恋和思亲,以及在
寂寞中重建家庭的愿望,是由于国未统一,家难团聚这一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作
者通过“这一个”姚亚德的境遇,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的“一般”心愿。《玫瑰》
中的秀蕙,原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爱唱歌,爱生活,可是她却是一个命运掌握
在别人手里的养女。由于作者把她放在笑贫不笑娼、观光事业畸形发展的当代台湾
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刻划,详尽地写了她的挣扎和奋斗,却仍然逃脱不了当歌女任人
蹂躏的命运,才十七岁就自杀身亡。作者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同时,逐步
展示了秀蕙(即后来被歌厅老板改名为玫瑰的少女)纯洁、上进、倔强而富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特征,使读者通过秀蕙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促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
林海音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划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短篇小说《初恋》,就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表现她
善良的本性、高尚的情操。她早年丧母,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和年少的妹妹,错过
豆蔻年华。于是父亲特意从大学带回一个助教来家过暑假,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大女
婿。她也对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见钟情。可是他爱的不是她而是小妹。作者用一
组细节描写,凸出她怎样由幸福的天堂跌入痛苦的深渊:他约她出来谈话,她激动
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完全意外的结局使她支持不住自己,只好“将肩头靠在
大树上”却仍然答应他的要求,劝父亲允许他向小妹求婚,她认为她的退让给心爱
的人带来幸福,自己虽痛苦,却值得,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纯洁的灵魂!林海音的
成名作《城南旧事》中几个人物性格的刻划,如宋妈、小英子、父亲等也是通过他
们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特别是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
她时而痴呆时而清醒的语言行动来突出的。长篇小说《晓云》女主人性格的刻划,
也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在台湾,一般女孩子,千方百计想找个留洋的丈
夫,以便跟着喝洋水。而晓云却不理睬已经留洋而且品貌才学兼优的俞文渊的苦苦
追求,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她明知梁思敏是个有妇之夫,却不能克
制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怀了孕而不能结婚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家庭因素。生活在那个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社会里,自幼又那么尴尬地度过少年
时期,这就造成了她敏感、内向、孤僻、郁闷的性格,这就难怪她与踌躇满志喜好
高谈阔论的俞文渊谈不到一块,而爱深受婚姻不幸,却同样敏感、内向、郁闷的梁
思敏。作者通过她的语言行动,叙写了她种种挣扎,袒露了她的欲罢不能,才使读
者感到她并非轻浮少女。是台湾社会另一类不幸少女的典型。
林海音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以显示人物自身的独特性。同是通过母
爱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爸》以母亲的离婚再嫁来表现她的明智、坚
强和对子女的爱心,《母亲的秘密》却以拒绝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突出母亲温
柔内向的性格和对儿女的慈爱。这种题材类似写法却不同的隔篇对比,人物形象各
具异彩。至于同一篇或同一部作品中运用对比刻划形象,更是具体突出。《风雪夜
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演员前后的境遇、思想性格则以纵线表达方式加以对比,
使读者能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前后的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突出李明芳学生时代天真纯朴的性格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生活所
迫不得不当明星的苦恼和伤感:面对剧场老板和达官贵人的侮辱,她反抗、躲避,
失业的丈夫却不理解,反映她生活的贫苦和社会的黑暗。林海音中长篇小说中的对
比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
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如长篇小说《春风》,就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
绕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这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
对比中开掘着。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用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
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
家庭,供应丈夫曹宇平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夫冯启光出国,不是为深造或工作,
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则被称为模范妻子而
被丈夫宠爱;静文有强烈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并进”,结果反使自己的丈夫
成为别人的丈夫,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秀云则把自己溶于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
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与秀云两个人物间的全面对比。至于
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
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和安于现状;静文的开
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郁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常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不同
的外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曹宇平的同居夫人)的
娇弱柔美等。通过静文与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她的立体形象就活现在读者
面前,而且血肉丰满,令人难忘。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
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林海音的许多小说,常常通过“想”、“回忆”、
意识流动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如《烛芯》,作者以过去和现在交
错出现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
直写到现在台湾的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
屈一指。元芳由丈夫俊杰的小别想起二十五年前她与前夫志雄的大别,想起她怎样
为了志雄而遭受日本人的拳打脚踢,造成小产,住院也没保住孩子的严重后果,而
志雄却在四川另娶了一位抗战夫人;想起来台后他们夫妻三人尴尬而痛苦的生活,
以及她和志雄离婚,和俊杰的再婚……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以及她的沉思与回忆,
将大陆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交
换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在某些篇章里,作者则不采用内心独白或全面解剖心理的方法,而是用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三者熔成一片,因为想和做、言和行总是密切相关的。如
作者早期小说《迟开的杜鹃》中的亚芳,四十多岁还未婚,当表妹为她介绍男友而
请她吃饭时,她这顿饭吃得“不知肉味”,表妹问她为何吃得那样少?作者紧接着
写道:
亚芳用手按住心口,眉头一皱:“这两天胃不舒服。”其实她的胃何尝不舒服,
倒是心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即回到宿舍,躺在冰冷的单人床上痛哭一场”;因
为眼前这男子,正是她少女时代在大陆拒绝过多次的人啊!这里,表面看来,是神
情动作语言的精工细刻,实际上却是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不
正可以看出她对当年在祖国北方读书和工作生活的留恋,对来台后飘泊凄苦的无奈,
以及此刻急于找个归宿的心态。
有时,每个动作都是说话,每句话都是动作,每句话,每个动作又都是心理活
动的印证。如孟珠与许午田相爱后的每一举动、每一段对话,每一缕思念,都暗示
两人心理的进展(《孟珠的旅程》)。甚至在没有语言,而且动作很少的场合,心
绪的波动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握住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在默默中,你知道其中的情意
有多少?
——《爱情象把扇子》
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传神地突出一对恋人定情时甜蜜的心境?
三
五六十年代,是林海音创作的丰收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林海音已成为海内外
读者敬仰的著名作家了。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派文学风靡台湾文坛,当台湾现
代派某些作家向西方膜拜,宣称只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的时候,林
海音却坚定走自己的民族化的道路,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我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风俗,街头风景……现在的文
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林海音的散文、
小说正是借助于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世态,地方风景的精心描绘,从而加深了
作品的民族化特色,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为世界瞩目。如八大处的雄伟,白云观的
热闹,护国寺的庙会,香山的红叶,卧佛寺一丈多长的卧佛等等,写的是北京的景,
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民族情(《骑小驴儿上西山》);至于对北京中秋节晚上家家
拜月和分吃团圆月饼的礼俗(《婚姻的故事》),台湾妈祖生日的热烈庆贺、端午
节划龙舟的盛况,高山族的恋爱生活(《台湾民俗杂辑》)等描写,也鲜活地表现
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图和情趣。
林海音不仅刻意描绘出动人的风景风俗画,还常常把时代的光彩注入民情民俗
中,呈现出这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真实面貌。如《城南旧事》中群众观看革命
学生和盗贼“出红差”场面的描写,既突出北伐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
压,也显现了社会的混乱。《殉》把“仍然留在时代那一边没有跳过来”的妇女所
遭遇的包办婚姻和“冲喜”旧俗,写得凄凄惨惨;至于台湾三世、四世同堂的“养
女世家,以及养女被侮辱、被摧残的悲苦命运(《玫瑰》),又从另一角度揭露了
台湾畸形发展的观光事业的真相。林海音小说中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情节甚至细
节,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但又无不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社会的印记。
在民族化的典型环境中,活跃着民族化的典型人物,这在林海音小说中是相当
突出的。如《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和秀贞,《婚姻的故事》中的婆婆和姨娘,《殉》
中的朱淑芸,《金鲤鱼和百裥裙》中的大太太和金鲤鱼,《烛》中的大妇和小妾,
《晚晴》中的姚亚德等等。至于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几见于每
篇作品。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就继承了中国小说结构上的“有头有尾,疏密
相间,似断实连”的优秀传统,并运用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
己的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林海音的小说创作,虽然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巧,
也剔其杂质,取其精华。如短篇小说《烛芯》、长篇小说《晓云》等,就具有意识
流小说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的作品。它们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
取了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杰作。林海音注意把传统的叙述描写和意识流
写法融为一体,构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现代派色彩的风格,从而使作品的主
题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立体化,这正是林海音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结果。
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
然、淡雅。
一说起朴素、自然、淡雅,人们常常只想到作品的语言文字,其实,它主要表
现于内容的实质,如作品题材、结构、情节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真挚自
然笃诚,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林海音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
斗争,她写的都是身边事、儿女情、母子爱、师生谊。这些,都是平淡无奇的,她
却能对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作出不平淡的处理,寓深意于质朴之中。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散文、小说创作何尝不是如此。《思冰令人
老》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旱冰场观看白雪冰团表演时的所想所盼,却落笔于“我们是
从有冰雪的地方来,仍当回到有冰雪的地方去。”这篇文章是那样质朴、单纯,内
涵丰富、厚实!小说《城南旧事》,写的不过是宋妈、小偷、疯女秀贞,兰姨娘、
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林海音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因此,
她透过来妈丧失一双儿女却仍然善待东家孩子,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透过疯女的表
面看到她本质上的可爱可亲可怜;透过小偷的“可恨”,看到他的无奈和可敬,因
为太穷,他得让母亲吃饱和让弟弟读书;透过兰姨娘的现在看到她苦难的童年;也
透过父亲接济革命青年和导致父亲身亡的事实,看到父亲的所爱所憎。作者正是从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掘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但是,这么美的人,
这样令人难忘的事,这样令人怀念的地方,都离“我”而去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作品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而且正以它的丰富内蕴,它的含蓄,它的深邃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大陆去台人员思
念乡土亲人,更是极普通极常见的事,《晚晴》通过一个老人寂寞思亲和他的朋友
——也是老人因有家不能归而“投环”自杀的描写,把盼望祖国统一的灼热主题,
深埋在思亲的质朴文字底下,从而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林海音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也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质朴美。
就像生活中原有的样子,作者不过把生活中的活人真事搬上纸面而已。这种“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结构艺术,当然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的结
果。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她的作品在结构上也力求变化多端,给人种种新意。有的
以书信体结构情节,突出人物的心灵美,如《萝卜干的滋味》;有的用讲故事的方
法构小说,如《婚姻的故事》,作者把几代人的不幸婚姻,讲得详略得当,写得真
切感人;有的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多变,如《烛芯》;有的开门见
山直叙赴宴的感受,如《春酒》;有的顺写(《继母心》);有的倒叙(《初恋》、
《兰色的画象》);有的倒述、插述并用(《某些心情》);有的采用几个人物分
别立传的结构方式(《我们的爸》);有的直叙到底(《一件旗袍》、《台北行》、
《阳光》);有的简洁明朗,像速写,如短篇小说《再嫁》、《冬青树》;有的铺
陈委婉,如长篇小说《晓云》)。即使都是长篇小说,也因不同题材而采用不同的
结构方法,如《城南旧事》通过五个系列故事表现一个主题:故上之恋,别离之憾。
《春风》则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命运为主次线索的结构方法,表现由大陆去台湾的
知识分子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孟珠的旅程》则采用一种更接近于散文的写法,
因而显得更为自然、质朴,并带有一种女作家所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将歌女的
悲欢,姐妹之情,男女之恋,都在舒徐动人的叙写中得到最完美的艺术体现,读来
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林海音作品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她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不像一些作者忸
怩作态故作多情,而是把自己火热的心、全部的情熔于作品,把自己的爱与恨倾注
在人物的际遇中。这种感情首先表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上
10. 诚南旧事一件旗袍读后感300字
读《城南旧事》有感500字
我读了林海音《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难忘,它像一个指路标一样,为我指引成功的道路;像一束阳光,照手脊亮了我的心房。
小时的英子原本与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妞儿与秀贞的离去后,在兰姨娘与德先叔的离去后,在宋妈的离去后,在草丛中那个陌生人的离去后,在爸爸与自
己天人永隔后,长大后的她,更成熟了。但在那样的一个旧社会里,虽然经历苦难的她,却依然保留一颗快乐的童心。我明白了,英子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正是因为
她有这样的一颗心,她的童年才那么快乐。她把我带进了另一个童趣的世界,天真无邪,童稚青涩,那样的世界里仿佛看不到旧社会的黑暗,而仅仅是一个孩子快
乐,纯真的生活。历尽人间悲欢离合的英子懂得了离开朋友的难过,懂得了失去亲人的哀伤,懂得了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唯誉了别人的不幸后的深深的歉疚之情……
读着读着,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东阳下的骆驼队,疯女人秀贞,厚嘴唇小偷,兰姨娘,妞儿,德先叔,和宋妈以及去世的父亲。不管人或物,它们都和英子建立
下了浓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慢慢的它们都在英子的童年中离去了甚至消失了,童年的故事,也就这样的悄悄地流逝。然而,童年的每一刻都是重
要的、快乐的、美好的,而且刻骨铭心。相比英子有趣、精彩且指薯段有些哀伤的童年生活,我们的生活则显得单纯且无忧无虑。她的故事非常淳朴、真实,更勾起我们对
正在溜走的童年生活依依流连,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日子。
现在,我已经5年级了,可是童年却像一股春风,一旦吹过,就再也回不来了,花谢了可以再开,但是童年过了就不会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