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袍泽是古代学生服吗
不是。
青衿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青衿,亦写作“青襟”,早在先秦时,学子中即已开始穿青衿。
《诗经·郑风》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描述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学子。《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隋唐时的学子也是这般装束。
《新唐书·礼乐志九》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
中国校服变迁史简介
1、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当时的近代学堂已开始发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中国各地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服。
2、三十年代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二十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3、四十年代
四十年代是校服空缺的一个年代,这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经济重建才是头等大事,自然不会在校服上花费太多精力。服装主要还是延续了三十年代的风格。
5、五十年代
此时,全国人民纷纷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退出历史舞台。
6、六十和七十年代
这一时代的校服,可以简单概括为“不爱红装,爱军装”。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学生们最主要的色彩。
7、八十年代
改革开放的到来,使中国学生的校服终于迎来了春天。少先队员服成为了大多数学校学生所青睐的服装。
8、九十年代
面口袋校服一统天下,也是多数九零后印象中最丑的校服。
9、新世纪
进入新世纪后,校服基本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Ⅱ 民国大学生都穿什么样的校服
说起民国校服,大家第一影响肯定是影视剧里面的形象,那真实的民国学生穿得校服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日本,学生穿校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中国自上世纪20--30年代部分学校及洋学堂中也开始规定学生必须穿统一的校服(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一百年后,校服是社会争论的话题。今天和以后,校服代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许是次要的,重要的应该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在1929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后,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条例》,对男女礼服、制服做出规定女性礼服有两种,一是蓝色长袍,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类似于这样
二是袄与裙,袄为蓝色,长仅过腰,袖长刚过肘,裙为黑色,长及足踝。类似于这样
后来为了方便开始流行是上衣下裙,一双黑色牛筋底布鞋,还有紧紧贴在双腿的白色长筒袜,常被称为“五四装”。
看那我们来看看一代才女林徽因和她的表姐妹们,她们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
再到后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开始注重曲线美,原为满族服饰的旗袍,因其制作时打得腰褶和胸褶能够勾勒女性的身材曲线,逐渐受到大学女生的喜爱,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
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当时大学生穿着校服参加体育活动,充满了青春和活力。
而男生的校服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多为改良版的中山装,直直的翻领依偎在脖颈四周,利落、刚毅,翻盖口袋分列两侧,成为民国学生的标配。
再到后来,为了体现艰苦朴素的精神,我们熟悉的经典款式,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哈哈,开不开心)
时代在进步,在那个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时代,个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校服真正反应了学生时代该穿的服装,朴实,大气,端庄得体,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想法?
Ⅲ 为什么日本女生的校服都是短裙长筒袜
看看一位网友的回答:
校园题材
一直是ACG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可爱的校服自然也备受关注
服饰与国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是当时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校服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还是cosplay的经典题材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
日本女子校服的演变历史吧~
早期:不知道穿什么好
日本从奈良、平安时代开始,贵族家庭将女儿作为攀龙附凤的工具,会为自己的女儿聘请家庭教师教授。直到江户时代家庭教育仍然是女子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寺子屋和藩校等一些机构开始出现女学生的身影。
明治维新后,想要学习西方列强的明治政府在1872年开设了其直辖的女子学校――东京女子学校。女校建立初期受到当时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外交关系支配,校服风格在洋装与和风之间摇摆不定,主要有武士用男?、洋装和传统和服。
以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制服变化为例,明治八年(1875年)开校之际,女教师和女学生穿的是男?;明治十二年,由于保守派对女子着男装大加斥责,学校只得禁止女学生穿男?。明治十九年后改为洋装,二十六年再次恢复和服姿态。
老前辈:女?1885~1893年间,能够体现少女矜持优雅,又能兼顾生活便利的女?闪亮登场!当时仅有少部分白富美才能上学,而这些大小姐本身就是女性向往的对象。因此女学生穿着的女?变成了令人憧憬的服饰,并逐渐成为时尚。
这种头戴丝带,身穿女?,下着皮靴,骑着自行车出行的形象也成为大正时期浪漫少女的经典形象。当时的女学生的装扮――二尺袖配女?,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女学生毕业时候的专用装束。
最萌校服:水手服
水手服起源于英国海军,1902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女学生们穿着水手领上衣和便于运动的灯笼裤,后来这种风格被带到了日本。福冈女子学校等基督教义女子学院引入欧美流行的水手服作为校服。当时欧美一些时尚画册上,摩登女郎也会穿着水手领外套哦!
日本的水手服的衣襟通常是分为关东襟系和关西襟系两大系,关东襟系分为关东襟和札幌襟(亦称北海道襟),关西襟系分为关西襟和名古屋襟(亦称东海襟),也有变形襟的,如广岛县县立廿日市西高校的水手服。
关东襟自然是关东地区最多,札幌襟则限于北海道地区。关西襟则是关西,九州地区比较多,名古屋襟则是名古屋周遍地区比较普及,名古屋襟因为《中学生日记》而闻名,爱知县的高中大多数都名古屋襟。
一开始水手服只在教会私立学校中流行。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据说当时许多女人由于和服行动不便来不及逃生,这一事件使得灵活轻便的西式服饰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更多学校也接受了萌萌哒水手服~
昭和元年(1926年)水手服逐渐取代老前辈女?,到了20世纪30年代,水手服遍及日本女校。80年代,水手服又迎来了一次变革,出现了身着水手服的不良少女形象。不过在绅士的眼中,不管什么样的水手服都很萌啊!
新宠:西服式校服好20世纪80年代,学生人数的激增导致了许多新学校的建立。这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接受了更为时尚的制服款式,西装、运动服等新型校服应运而生。女子西装式校服的外套是西装夹克,内搭衬衫,冬天搭配毛衣,领带或领结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下装为格子或纯色裙子。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进入经济全盛时期,对校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城市的私立学校开始流行西装式校服,这样的校服也更符合家长眼中的“精英形象”。现在许多学校都采用西装式校服,但是水手服也没有被打败,依旧活跃在日本的校园中!
看了女子校服的变迁有没有想要买一身女子校服来穿呢?男孩子也可以穿的哟~
Ⅳ 校服的历史.
、绚丽多彩的服饰(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板书)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板书)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板书)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板书)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板书)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板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板书)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板书)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板书)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板书)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板书)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板书)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Ⅳ 中国校服的由来
【中国校服发展史】
中国一百年校服的变化(19张)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灼灼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王蒙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看看这时期的学生吧,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可不算校服,这段时期“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咯,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锵、锵~~~80年代后期, “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 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 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对于校服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校服将会变得怎样也不好下结论,我们也不妨试目以待。
网络“校服”,更多在http://ke..com/view/1118095.htm?wtp=pic
祝好运。
Ⅵ 中国校服发展史:从先秦到民国,看校服的变迁
一直以来,中国式校服因面料经济实用,耐磨耐操,辨识度高,
从视觉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在样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阂。
不少学生深感校服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把穿上校服后那种接地气又不入俗流,极具考验颜值的气质,
比喻成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食材—— 藕 。
不过幸好,随着韩流的影响,
时尚 学院风款式的校服也已经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
男孩和女孩的制服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
例如女孩一般是打领结搭配衬衫和格子裙,男孩则穿西装打领带。
但其实如果要追溯中国校服的 历史 ,那就要从先秦时期说起。
《诗经》一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就概括了先秦时期的学院制服的风格。
当时的学院制服强调合身和舒适,对鞋、帽、冠也有相应的要求。
而这种服饰一直沿用到隋、唐、宋,成为学生专用的制服。
1920年代,真正的制服款式的出现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旧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意识激发了年轻一代对自由和美丽的渴望。
因此,真正的中国第一代校服就此诞生。
当时的女生校服最有特色,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
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外加一双黑色牛津底鞋和白色丝袜,
也被称为 “中山装” 。
到了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让中国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曲线。
作为最初是满族服饰的旗袍,
因能更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体曲线而受当时女性追崇,
逐渐在校园里流行起来。
而当时男性的校服是中山装的改良版,
以黑白为主,剪裁精巧,颇具阳刚之气,塑造谦逊绅士,
这是当时男性的标配。
到了50年代,受列宁主义的影响的,
全中国主要穿蓝灰色制服、列宁大衣或棉大衣。
这一时期没有特定的校服款式。
男生女生一般都穿白衬衣加蓝色裤子或裙子,看起来很整洁。
60、70年代,军装校服开始兴起。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学生校服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在那个年代,朴素、干净、纯粹的少先队队服,
象征着那个年代的人们有着最朴实的梦和一个全新的开始。
1990年代,主打舒适和运动风的超大号校服成了全国学校的标配。
然鹅,却被评为以丑冠绝全球的“麻布袋”...
2002年,深圳教育局正式对校服的颜色、款式进行统一,
黑蓝白相间的深圳校服的主要特色。
2015年,深圳的中学校服还被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永久收藏。
深圳校服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的展览介绍里写着:
自此,深圳校服正式出圈,火到海外。
连著名奢侈品牌prada,
都跟深圳校服撞衫这样兼顾 时尚 与优惠的校服。
更重要的是,深圳校服还成为海外华裔最爱的搭配单品。
作为一个90后,虽然对那时的校服款式充满槽点,
但它确实也承载着我记忆里学生时代的欢乐。
时至今日,你还记得曾经穿过的校服是什么样的吗?
Ⅶ 最早拥有校服的国家是哪一个穿校服有什么意义
是英国,看一下我国校服发展历史。
自从辛亥革命以来,校服的变迁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路蜿蜒前进,承载着我们每个人少年时代几乎全部的欢笑和泪水,在我们记忆里熠熠生辉。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各式校服 各式校服(34张) 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
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三十年代出现的旗袍款校服,逐渐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为流行的十年 四十年代: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 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杨沫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接二连三的“运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绚丽色彩,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制,看看这时期的学生吧,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可不算校服,这段时期“校服”这个词从我们国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在80年代后期, “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此时中国大陆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这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
二十一世纪:制服式校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笼统的运动校服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及家长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韩版,制服式的校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制服能一定程度上传播社会礼仪文化,培养孩子的社会规范性。美观、舒适、安全是制服的主要表征,制服设计中加入一定的时尚元素,既不失制服的规范,又能凸显孩 子的青春活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