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评价中国校服,写一篇时评类作文
校服杂记
小引自从我们上了学,校服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穿,明天穿,后天还得穿。随着年级的升高,我对这位亲密无间,陪伴我走过近6个春夏秋冬的“好朋友”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低年级:“新鲜”的校服
刚迈入学堂的大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就都穿上了校服。典雅的深绿和洁净的纯白适当地交错,好看极了。我们都觉得兴奋,很爱惜自己的校服,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它。“新鲜”,是我们这些幼稚的孩子对校服的第一种认识。
中年级:“烦恼”的校服
当我们渐渐地熟悉了这所学校,熟悉了这身校服,刚入学时的那种好奇的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苦恼。尽管我们又换了黑白相间的新校服,可时间一长,我们对新校服就又厌倦了。这时的我们都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学校三令五申要我们穿校服,我们偏不穿;我们要的是多变,是时尚,对什么事物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这“三分钟”,就是我们的低年级。“烦恼”,自然是我们这些长大的孩子对校服的第二种认识。
高年级:“眷恋”的校服
迎着毕业的钟声,我们都意识到留在这所学校的时间不多了,对学校的一切都珍惜起来。我们尽量每天都穿上校服,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们是这里的学生。我们对校服的态度又变了,这黑白相间的校服对我们已不再是一种负担,相反,我们觉得它很美观。我们这些成熟的孩子对校服的第三种认识就是“眷恋”。
小结
对于校服,我有太多的认识,有太多的感慨,就写下了这篇《校服杂记》,来纪念我的校服……
2. 关于校服涂鸦的议论文
信手涂鸦几时休
不管是平时出门逛街、散步,还是偶有兴致到各地旅游胜地游览,到处都可见到乱涂乱画乱张贴的文字或图画。看到干净漂亮的墙壁被画得惨不忍睹,看到历经沧桑的文物宝器被刻得不成样子,不知你是否会对这样的行为扼腕振叹,问一句:信手涂鸦几时休?
还记得一中学生去国外旅游时在埃及文明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结果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影响甚大。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无知行为,影响的不仅是个人,丢的更是中国人的脸。如果人人都这样不懂文明,随手乱画,被污染的就不只是那棵树,那堵墙。这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所有中国人的脸上,作为文明古国公民,连爱护公物这最简单的文明都忘了吗?
再回到中学生的身份。都说“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可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却尤为严重。原本整洁的校服彰显的是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可如今却成了他们试笔的草稿或歌星签名炫耀的资本。真是可悲可叹。可悲的是,校服作为一个学校的象征,本是该校学生的另一张脸,乱涂乱画之后,这好比天真纯朴的一张婴儿脸被五颜六色的颜料涂抹得犹如妖怪,他们仍未发觉。可叹的是,在他们眼中画上各种喜欢的图画就成了时尚个性,殊不知真正的时尚个性绝不仅仅是一张图一幅画就能证明的,它应该是独特的情怀底蕴,那是富有内涵的显现,而不是表面功夫。
除了校服上的涂画现象,我们再看看学校的课桌,还有图书馆里的公共图书等公物,乱涂乱画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学校明文规定要爱护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学生守则也有相同的规定。为什么读了十多年的书,连这些最基本的规则都无法遵守呢?有些同学觉得这是小事,学校哪管得那么多呢?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实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再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明文规定,不遵守就是违反规则,理应受到处罚。因为,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要改掉不好的习惯也需要一个长期斗争的过程。现在在自己的课桌、校服上乱涂乱画,将来破坏的就可能不仅仅是自己,就如那在国外留下姓名的中学生,丢的是所有中国人的脸,影响的是国家的形象了。
信手涂鸦,逞的是一时之兴,可毁的是你个人的形象,更是全体国人的形象。就让我们勇敢地举起手,理智地对它说再见!
3. 求一篇有关“狼爸和虎妈”这一行为的时评作文.800字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和教育相关的事情很多,绿领巾、红校服………整个网络都充斥着‘教育花边新闻’,而‘中国狼爸’的出现,再一次让网络沸腾,也再次激起了大家对中国教育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萧百佑的4个孩子3个被打进北大,这是萧百佑引以自豪之处,也是其认为自己的“狼爸式”教育成功之处。这也恰恰合了不少家长的胃口,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考进了北大或者清华,就意味着家教的成功。
我们暂且不讨论“狼爸式”的教育对于错,先看看这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孩子考进名牌大学,或者某校在当年高考中有多人被名校录取。”这俨然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地方教育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
正是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主导下,才会出现诸如绿领巾、红校服、狼爸等惹人眼球的字眼。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这种“狼爸式”的教育就是一种升级版、超强版的应试教育。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据媒体报道,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不得不感慨:“狼爸式”教育大有市场啊!
有这么多人对“虎妈狼爸式”教育趋之若骛,说明社会的“成功”崇拜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去了。家长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略了孩子们的幸福成长,认定只要考上名校,就是“成功”。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家长们心中的好孩子,只有头上戴上了名校光环的孩子才是他们想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虎妈狼爸式”教育得到拥护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果这种“狼爸式”的教育一旦受到追捧并得以推广,当下的应试教育的这团“暗火”将会借助这种“狼爸式”教育的风势愈演愈烈。当下,应试教育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颗‘毒瘤’,要让中国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必要清楚这颗‘毒瘤’。
4. 校服展览活动策划书
【篇一】校服展览活动策划书
菁菁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是校园里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永远流动的风景线。她承载着莘莘学子的青春印记,传承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一套校服,融合了视觉、审美、理念、文化等多种元素,是设计者智慧的结晶。为了进一步展示宝坻一中学子青春风采,学校特举办校园校服设计大赛。
二、活动流程
1、报名时间:20xx年xx月xx日开始,截止至20xx年xx月xx日
2、提交作品: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饥塌xx日(上交设计图纸)
3、初评:20xx年9月下旬(评委挑选10名入围)
4、入围作品实物制作:20xx年xx月
5、复评:20xx年xx月初(评委挑选三甲)
6、决赛:20xx年xx月中旬,全校师生投票
三、规则详细
1、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主要从款式、颜色、面料等方面评价:
(1)结构合理、比例适当、整体协调
(2)设计新颖、构思独特;色彩美观、富于美感
(3)上下成套,简洁大方,美观得体,实用性强
2、初评设计图纸要求
每位参赛者初评时提交作品规范作品设计图:
(1)参赛者至少设计男女冬、夏校服各一套,一人课设计多套
(2)画面要求为彩色稿件,须附上正面、背面款式图
烂举圆(3)设计图形式:
①手绘
②电脑设计
(4)规格:8开或4开
3、复评
每位入围作品得到500元制作费用。实物作品上交时须同时上交真人试穿照片。
4、决赛
参赛实物作品及真人试穿照片展示,全校师生共同投票。
四、奖品:
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
二等奖:二名;奖金600元
三等奖:五名;奖金300元
【篇二】校服展览活动策划书
通过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创新设计的舞台,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校服设计中来,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真正喜欢的校服,提高学生对校服的热爱度,为校园纪律整顿和校风焕发新的光彩。
二、活动主题:我想我校服—校服创新设计大赛
青春灵动的色彩唤醒沉睡已久的心灵,无限的暇思激荡瞬间的灵感。青春的梦想掌握在自己手中,终日陪伴的校服终于有了自己主张的机会,“我想我的校服是怎么样的呢?”狂放不羁的设想吧,精雕细琢的描绘你完美的个性。
三、活动口号:创新从我开始,校服由我设计
四、创新主题:依于本校特色
五、大赛地点:本校内六、大赛策划主办:石油与化学工程系
六、大赛形式:以时装画投稿方式进行比赛
七、奖励办法:
1、获奖选手答旦将同时获得由团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品双重奖励。
2、本次大赛设如下奖项:
金奖1名、奖品xxx
银奖2名、奖品xxx
铜奖3名、奖品xxx
优秀奖10名,奖品xxx
入围奖若干
八、参赛对象:服装专业所有同学(除毕业班外);校内所有感兴趣的同学
九、参赛要求:
1、作品设计图规范要求
a、画面要求:为彩色稿件,须附上正背面款式图,有条件的同学附上面料小样。
b、设计手法:手绘——参赛者可采用图画设计形式(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素描、线条设计图、布贴画等)电脑绘制——可电脑设计,以光盘形式参赛。
c、规格大小:为8开或4开
d、要求参赛者至少设计男女冬、夏校服各一套,一人可设计多套。
2、作品背面注明:参赛主题,选手姓名、班级、电话。
3、作品要求:参赛作品主要从款式、颜色、面料及搭配等方面评价;
要求:
A.技术性:结构合理、比例适当、整体协调。
B.艺术性:设计新颖、构思独特;色彩美观、色彩纹样和谐、富于美感。
C.整体性:上下装成套,简洁大方、美观得体。
5. 时评的前瞻
方向: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广州日报》评论版的此轮改版,从一开始就提出“做‘好看’的党报评论”的口号。“好看的党报评论”,正是既要力求克服传统党报评论拒人千里之外的毛病,又修正近些年国内时评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一方面让党报评论更好发挥激浊扬清、引导舆论、助推社会进步的功能;另一方面顺应Newspaper(新闻纸)向“Viewspaper”(观点纸)转化的大趋势,让时评担当起“差异化竞争”的使命,做好“观点营销”这一更高级的报纸经营模式。何为“好看”的评论?“好看”不是单纯以肤浅或偏激取悦读者,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组合,一言以蔽之,就是:观照现实,追求有思想的精彩。第一,新闻性强,关注度高。“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时”,首先就是“时效性”。对党报评论而言,争夺“眼球”就是争取舆论引导力,因此,巧妙借力热点事件展开有独到角度的讨论,比刻意避开热点、自搞一套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比如,新改版后的《人民日报》评论版加强了对热点新闻现象的关注,评论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事件的《孩子之过 教育之伤》、评论山西长治污染事件的《环保“最后防线”如何不失守》、评论地下水污染的《用法治向地下水污染宣战》、评论欧洲马肉风波的《食品安全呼唤“全球治理”》等,都是对新发生的新闻现象的剖析,时效性都很强。第二,观照现实,善意理性。这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中“时”的更深层含义——契合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倾听民间的呼声、呼吸现实的空气,以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和使命,以善意理性、建设性而非单纯破坏性、颠覆性的出发点,为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真知灼见。这种“好看”才是能为社会进步提供“正能量”的“好看”。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人民日报》评论版还是《广州日报》评论版,均体现出高度的自觉,前者的《“家庭农场”应避免急于求成》、“两会会风新期盼”系列评论、评论上海“毒校服”的《以制度供给化解“校园风险”》等,后者的《勿让侥幸心态毁了一个行业》《政府集中供养孤儿并非上上之策》《十面“霾”伏,亟须从吐槽走向行动》《面对问题“二代” 多些“健康围观”》等,无不体现着党报评论工作者助推时代进步的强烈使命感。第三,富有见地,能与读者形成“见解的共鸣”。在信息爆炸和新闻同质化的时代,真知灼见是相对稀缺的,因此真正有独到观点的评论文章是会让读者击案叫绝的、是可以“好看”的。《广州日报》提出评论版要透过新闻现象、追求“深邃的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次巨赔判决胜过千次事后抽查》《干部“梦见小米汤”的无奈与反思》《警惕高房价成为城镇化的阻力》等,均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第四,文本精美,易读耐读。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党报评论要发挥自身引导舆论的功能,首要前提是必须争取读者,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必须增强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实现文本的易读、耐读,力争精美、韵味更足。《广州日报》评论版的改版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突破国内党报评论版司空见惯的艰涩枯燥、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定势,让评论文章“更好看”。(《谈如何做“好看”的党报评论、理论》,摘自《中国记者》,作者徐锋,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