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点1+1:南大“旗袍女神”与独立自由有关吗
开栏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南大“旗袍女神”与独立自由有关吗?背景:穿着一件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紫色伞裙,黑发以丝带轻挽,头发的纹理正是民国款“手推波纹”。这副装扮的戴颖,毫不扭捏,阳光下,亭亭玉立。她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也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线:因为一年到头,她均是旗袍、洋装着身。华西都市报发表邓海建的文章:365天的复古范儿,是“校园奇葩”还是“高调炒作”,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但以己度人的猜测,大抵是诛心之论,仅凭一点——针线、纺织、刺绣、缝纫都会,衣柜中一半衣服出自自己之手——这样的生存技能或居家本领,恐怕要令更多年轻人难望项背。当然,她是南大的“女神”,更是一个鲜活的女生。穿什么衣服,旗袍或者短裙,只要无伤风化,都是个人选择的自由。大学,最不应该是个千篇一律的地方。或者说,在这个改革的年代,墨守成规也是最需要打破的条框。旗袍女生的“走红”,也许与复古并没有多少关系,而是我们内心追求美好的力量,还有没有胆识走到人群中秀一场?生活就是舞台,每日演绎精彩。匆忙而模糊的面孔,往往令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心在何处”,一袭脱俗的旗袍,在灰色的日子中摇曳出另一种色彩,谁说这不是对生活最好的姿态呢?小蒋随想:穿什么、戴什么终归只是外在的东西,过度关注外在,或者以貌取人,难免存在认知偏颇。尽管如此,不少人依然毫不掩饰地自称是“外貌协会”的。至于“心灵美”,有多少人真会花心思去感触与体味?“花瓶”这个词大抵蕴含一定贬义,但“看上去很美”在招聘中就是吃香。有机构甚至做过统计,长相好的人就是比长相平平与不好的人收入高。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人冒着毁容的风险去整容,甚至越整越上瘾……南大“旗袍女神”坚持复古装扮,虽然是一种自由,却也掩饰不了某种刻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具有个性的张扬,却也无法否认被关注的窃喜。大学里的“景色”是不应千篇一律,但若只停留在外在的变化,就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吗?至于所谓的复古风,恐怕更与创新沾不上边。类似这样的事,猎奇与拔高都不理性,淡定淡然为妙。市政府“买水冲污”治标不治本?背景:河南漯河市澧河附近居民反映,澧河河水近日颜色发黑、味道腥臭,漯河市环保局负责人回应说,经检测没有发现工业污染源。但就在市民讨说法的第二天,澧河水一夜之间像变脸一般突然变清了,原来,漯河市政府紧急购买上游燕山水库500万立方米优质水引流。扬子晚报发表普沙岭的文章:个别地方政府实在如过海的八仙,什么神通都能想得出来,一夜之间脏水变优质,这魔术效应估计令刘谦同学也汗颜。但仔细一想,不对呀,政府行权毕竟不同于变魔术取乐,变脸把戏玩一下拉倒,今天用水冲走了污浊,明天再污染怎么办?有人投诉了快速反应,没人投诉是否就不管了?更关键的是,羊毛出在谁身上?500万立方米优质水应该不便宜,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这么不明不白就花掉了,还只能管用一回,名正吗、言顺吗,程序正义吗?治理污染的唯一正确路径,就是找到污染源,追究责任人,从源头上遏止污染的发生。现在草草应付,一边是“没有发现工业污染源”,河水变浑浊只是因为“上游正值枯水期、气温增高造成的”,另一边则是抓紧时间买水冲污,问题”迎刃而解”。这办法让人想起传说中的“锯箭法”,把露在外面的箭杆部分锯掉,就宣布手术成功,环保治污又取得一次重大胜利。你急吼吼地掏票子把污水冲走了,却留下白茫茫悬疑一大片,在民间。小蒋随想: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的道理管理者未必不懂。但是,一些地方的管理者还是在干自欺欺人的事,这是为什么呢?想到前两天一则新闻,某地环保局局长称,该局绝大多数人员的工资都要“自收自支”,进而发问:污染企业咋成了我们的衣食来源,我们该保护环境呢,还是保护污染企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顾及税收利益,还成为污染大户的保护伞。漯河市澧河河水究竟因何发黑发臭,不是一句“没发现工业污染源”就能解释的。单纯“换水”能否避免今后水质再度恶化,也是一大疑问。这之中,到底有没有隐瞒的成分,是否掺杂了利益纠葛?种种疑问的存在,也折射出地方管理者公信力的不足。这种负积累是点滴而来的,要想改变形象、积累正能量,同样只能依靠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
2. 戴颖的相关事件
昨天某媒体的一篇名为《南大“旗袍女神”走红 365天都是复古范儿》的文章一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该文章迅速席卷网络,令文中主角戴颖一夜蹿红,并有了一个“旗袍女神”的称号。对此戴颖表示很苦恼也很无奈,认为该篇娱乐口味较重的文章是别有目的。
今天,记者走进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见到了传闻中的“旗袍女神”。与众人的想象猜测不同,身穿青色时装裙、身材高挑的戴颖装扮精致、时尚优雅,举手投足极具书卷气与知性,与她的交谈间,记者不禁惊叹这位90后大学生贯通古今的博学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356天穿旗袍,戴颖解释那是误会,她告诉记者,在网络上传播的大多都是《断锦》的剧照,并非是自己生活中的样子。“那个标题之所以能误导人,是因为旗袍的确很有特色,但旗袍文化毕竟有很强的地域和文化层次的局限性,所以会产生一些误会。”她如是说。
3. 戴颖的微电影断锦介绍
虽然“旗袍女神”的风波令南京大学文学院研一女生戴颖“鸭梨山大”。但她依旧全心投入亲自制作、编写并主演的微电影《断锦》的后期制作中。因“旗袍女神”的走红,这部微电影也引来了众人的关注。正与“旗袍女神”的称呼是个误会一样,《断锦 》也并不是一部旗袍剧,记者今天走近戴颖的同时,也走近了这部反映了风云变幻民国岁月的微电影。
“我们这个电影主要是个伪纪录片,是纪录片的外壳,其实是一部剧情片。我们所有的现场采访、群众演员都是之前安排好的,是比较创新的拍摄手段。也是一个巨大的尝试,中国有一批很前卫的第六代导演如贾樟柯也做过这类影片,希望向他们学习。赵润东认为这样的尝试就是与这批导演交流的过程。”《断锦》导演、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专业大四学生赵润东如是介绍。
戴颖补充,这部电影反映的历史背景是1936年到1958年,讲述了一对民国的男女青年成长为学者的故事。她解释,其实导演用仿照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的伪纪录片方式,也是解决了场景上、技术上的难题,虽然是在民国氛围浓厚的南大取景,但有时候并不能避免现代物品“闯入”镜头。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就使得这些现代化的事物避免了穿帮之嫌。
因为完全展示一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化比较困难,戴颖就想到从服饰入手来展现这段民国文化。对传统文化颇为了解的她说:“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注重衣冠,衣冠载道。从服饰展现文化比较好入手,服饰各个阶层都能接受,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对服饰有直观印象,对人物性格有个印象,如果文化层面高一点,就能体会更深层的含义。”
“这部作品里涵盖了许多文化反思,可能受众面比较狭窄。出版比较困难,小说是典型的海派风格,微电影里面也是用的吴方言,会讲一点上海话,还教其他演员讲,小说里面是旧派上海话,审美差异和语言差异,担心受众面比较狭窄,突发奇想,海派的作品视听效果会很好,就想着拍出来是不是效果会不错。很喜欢《乱世佳人》这样的作品,就希望能够有一天自己也能拍一下那种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影片。就把想法告知身边的同学,有兴趣的同学就被召集进来,成立了剧组。”她说。
整个剧组的成员都是南京大学的学生,因为是友情出演,演员的甄选并不容易。戴颖透露,找演员花费了很长时间,起初先在朋友中找寻,后来因为这部剧,吸引来了许多同样爱好电影的新朋友。“很多人是通过电影认识的,这个过程很美好。”戴颖坦言很享受电影的创作过程。
这部电影的杀青,戴颖不禁感谢提供拍摄场地的南大和一群全力支持拍摄的老师、同学。电影中的服装、造型、化妆都是戴颖一个人解决。男演员服饰的主要“赞助人”是戴颖的父亲,而男一号的西装背心是戴颖从师兄那里借来的,还有一位师兄把自己订做的长衫借给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