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小学统一购买校服的家长同意书

小学统一购买校服的家长同意书

发布时间:2024-06-22 01:24:45

A. 校服选用管理办法

校服选用管理办法如下:

一、学校集体决策

每期开学初,将校服采购纳入“三重一大”事项,在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按照校服着装规范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选用需求(包括款式、套数、件数、价格区间等),制定工作方案,启动征集校服采购意向。

校服采购每2年一个时段(即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分时段在起始年级采购。毕业年级级不组织采购校服。

二、征集采购意向

按照自愿原则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每期初对一三五年级学生发放《校服征订告家长书》,完全采取家长、学生自愿购买,并签字确认。

学校原有校服款式获多数认可的,可继续沿用,保持校服款式相对稳定。

三、组建选用组织

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得低于80%。

四、确定供货企业

对意向供货企业进行资格性及资料符合性审查,并做好深度调研,核实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信誉度。

根据学校在校学生人数选取合理比例的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共同组成评定组,其中家长和学生代表不少于评定阻总人数的80%。

组织意向供货企业进行样衣展示、方案说明;优先采用综合评分法,由评定组按照“质优价宜”“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投票确定供货企业。

确定供货企业全程由洛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监督管理。

五、公示采购结果

票选结束后,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拟确定的校服供货企业名称、款式、质量标准及检测项目、采购价格、采购流程、服务年限、售后服务和意见反馈渠道等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无异议,或相关反映问题得到有效处理,方可签订合同。

六、工作要求

合同签订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及时与供货企业签订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签订校服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代收取校服费用。

校服检查验收及发放按照合同约定,对校服款式、面料材质、辅料材质、服装标识等进行初步认定合格后才能收货。如有异议,按照合同约定处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学校应按时将校服发至学生,并会同校服生产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售后服务监督

采购结束后,及时公示质检报告和售后服务相关事项,督促供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做好售后服务;

定期组织开展校服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后续采购的依据。

资料存档备案

采购结束后,及时收集采购各环节相关资料(如会议纪要、检测报告、投诉处理、视频、照片等)存档备查。

及时向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备案采购合同,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B. 学校订购校服写给家长的信

学校统一校服,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现象,统一着装,是学校的基本要求。因为这事情学校也会写信和家长说明情况的。下面我整理了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供你参考。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一
尊敬的家长:

为了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校实行学生统一着装,制定校服。制定校服对学校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利于校园的整洁,展示学生风貌;二便于学校组织活动,我校每年要进行“大家唱大家跳”展演和 其它 文体活动,统一着装不会影响学生的文体活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生统一着装每生须购置春秋装(春秋装 元/套)一套。

目前,我校已经开始学生统一着装的征订工作,敬请各位学生家长予以支持、理解。谢谢!

胡场小学

4月9日

购订校服记录

姓名 性别 班级

是否订购 家长签名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为进一步推进校园 文化 建设,突出学校特色,结合我校本年度将要举行的大型活动的实际情况,减少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现象,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经班子会研究报南宫市 教育 局、南宫市物价局,决定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校服供应商。2016年6月9日经学校家长会讨论,推荐出五名家长代表作为评审小组成员。2016年6月10日,我校组织五名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评审小组参与竞标工作。对参加竞标的厂家所提供的样品质量、价格、样式比对进行了综合性评审,经过三家厂家激烈竞争后,评审小组一致通过由南宫市雅尔特服饰加工厂负责学生校服的加工。

家长代表及竞标商家

工作人员检验投标代表身份证明及授权 委托书

一、校服征订要求及价格:

一年级:夏装、冬装(坎肩) (没有春秋装的部分同学需另加春秋装)。

二至五年级:冬装(坎肩)(没有春秋装、夏装的部分同学需另加春秋装、夏装)。

夏装:55元;春秋装65元;冬装(坎肩)60元。

二、本次的校服征订以学生家长完全自愿为前提,学校遵循不组织、不诱导、不胁迫的原则,由家长自愿自行联系厂家量身定做。(建议每生定两套)

三、量身截止时间:2016年7月10日前(上午8:30——11:30、下午3:00——6:00)

量身定做地址:南宫市雅尔特服饰加工厂

地址:南宫市凤凰路与青年街交叉口北行100米路西(凯悦制衣)。

联系电话:0319-7291005 0319-7291003

XXX

XXXX.X.X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统一学生着装,是为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学生明理守法意识,为学生征订校服的意义在于:

一、能够激发学生荣誉感,强化学生自律意识。学生穿上校服,就相当于持有一 张特殊的“身份证” ,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一言一行都有一种约束,从而增强自律意识。

二、可以消除学生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人所共有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 年龄小,好奇心强,加上认知能力低,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别人有的东西一旦自己 喜欢,就会缠着父母马上给自己买,在着装上更是如此。学生统一穿上校服,彼此都 会产生认同感,杜绝学生穿奇装异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攀比心理,也能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便于学生的安全管理。在开展课内外活动,如每天的两操及大课间活动,每周的升旗、集会,参观、校外实践活动时,便于学校的统一组织与管理,在路上也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学生的安全。

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也联合下文积极提倡为学生统一征订校服。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校服订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对我在校学生实施统一着装,开始增补更换校服工作,经反复推敲斟酌,征求家长委员会成员意见,夏季校服为换成绿色和黄色搭配的亮色,一件上衣、一条裙子(或短裤)、一条长裤,三件套,价格为:137元;秋冬校服颜色不变,布料做了一些改变。价格为:105元。(价格是由家长委员会成员与厂家商定)

我校将严格按照市教育局通知要求,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家长满意。

夏季校服款式基本如下,会有局部细小的改动:

XXX

XXXX.X.X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四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优雅统一,大方舒适,适应多元的校服是学校团队精神、学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

学生身着校服进出学校或参加集体活动,是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

校服对学生来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校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它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觉用学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 言行举止 ,维护自身和学校的形象。

而且,对学生来说,穿校服也是安全的,很容易辨别出不穿校服的校外不良青年和可疑分子,避免他们混进校园伤害师生。有利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保障校园内的长治久安,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着自愿的原则,为学生订制秋季校服。此次征订校服价格一至三年每套53元。四至六年每套57.50元。

请家长在下表中签署您的意见(写同意或不同意,并签名)让学生带回学校,谢谢!

家长签名:

学生签名: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五
尊敬的各位家长:

感谢您对我班工作一贯的理解与支持,正是由于您的配合与协助,我班各项工作才得以圆满顺利的完成。现将校服自愿征订事宜通过此信与您沟通交流,期望达成共识。

学生身着校服进出学校或参加集体活动,是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及大型活动要统一着装或穿校服。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外表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穿校服可很大程度地消除当前学生表面上越来越突出的讲穿着、讲排场、讲攀比、重外表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的风气;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光荣传统,引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既减少教育阻力,又减轻家庭负担。

校服对中学生来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校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它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觉用学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自身和学校的形象。而且,对学生来说,穿校服也是安全的,很容易辨别出不穿校服的校外不良青年和可疑分子,避免他们混进校园伤害师生。有利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保障校园内的长治久安,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校服由区教委统一指定的博才制衣缝制,面料是经过区统一招标的正规面料厂家生产的,面料成分经过技术监督部门的严格检验。

本次校服样式及价格(价格均为88元/套):

本次订购,仍然本照自主自愿的原则。
订购校服致家长一封信篇六
尊敬的各位家长:

感谢您对学校工作一贯的理解与支持,正是由于您的配合与协助,我校各项工作才得以圆满顺利的完成。现将2015年校服自愿征订事宜通过此信与您沟通交流,期望达成共识。 学生身着校服进出学校或参加集体活动,是校园内外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及大型活动要统一着装或穿校服。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外表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穿校服可很大程度地消除当前学生表面上越来越突出的讲穿着、讲排场、讲攀比、重外表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的风气;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光荣传统,引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既减少教育阻力,又减轻家庭负担。

校服对中学生来说,是身份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校服是一种无形的约束,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化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它可以时刻提醒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自觉用学生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维护自身和学校的形象。而且,对学生来说,穿校服也是安全的,很容易辨别出不穿校服的校外不良青年和可疑分子,避免他们混进校园伤害师生。有利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保障校园内的长治久安,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C. 家长愿意买校服的意见怎么

1、现在提倡发展学生个性,统一校服会千人一百,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

2、学生的家庭条件千差万别,校服的费用对一般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家庭也会造成负担。衣食住行,只要穿得温暖即可,不应苛求整齐划一。

根据初步得出的尺码做出样衣请学生代表试穿,并在各种学习生活场景中进行测试。征求学生在穿着中的体感意见,保证不同活动状态中均有舒适轻松的穿着感后,最终确立尺码。

工作人员将确立出的校服尺码同之前采集的体态数据库做对比,为家长提供出一份尺码参照表,让家长和校方可以依据孩子的身高体重就能选出准确的尺码。



(3)小学统一购买校服的家长同意书扩展阅读:

校服大体有合纤织物、经编面料、棉织物面料三种:合纤织物是数年来时兴面料,因其风格独特、色泽多样、易洗快干、容易护理等长处,广泛应用于校服定做行业,产品有花瑶、塔丝隆、卡丹绒、水洗绒等;

经编面料也是应用很广泛的面料,由于经编面料的织物富有弹性、舒适滑爽、伸缩自如、穿着合体等长处,颇受学生们的喜爱。产品有金光绒、条绒、涤盖棉等;含棉织物具有手感柔软、吸汗性强,花色品种多等优点,适用于运动类型的校服定做,产品有锦棉布、涤棉布等。

D. 安徽古代风俗民情

【安徽石台民间风俗习惯】
饮食:
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
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
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
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
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
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
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
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安徽砀山民间风俗习惯】
一、生活习俗
衣着衣服:清末时期,农民着手工缝制便服,多以粗布(土布)作衣料。单衣:男子穿偏襟或对襟短褂,大腰阔裆裤,衣色以白、蓝为主。妇女穿偏襟褂,稍长,以躬身不露腰为度,裤子款式与男裤同。棉衣:一般人家穿棉袄、棉裤,男女棉衣款式与男女单衣同,以蓝、黑色为主。成年男子冬天多用布大带子束腰(长五尺许),穿长衫、长袍者,好将右襟提起,纳在左腰部大带子内,便于行走和劳动。男女有用带子束裤脚的习惯(俗称扎腿),少年儿童多穿土纺、土染、土织的花条、方格布衣服。
教书先生、医生、商人等多穿长衫,冬穿长袍,不用布大带束腰。士绅及富豪人家,多以绸缎作衣料,男子着长衫,春秋季节外套马褂,冬穿长袍,外套坎肩,亦不用大带子束腰。
幼儿穿开裆裤,多戴绣有花草、动物的红布兜兜。娇爱的幼儿常穿两条腿颜色不同的裤子(俗称鸳鸯裤)。冬天,幼儿多穿猫蹄棉裤(裤腿稍长,裤脚张上棉袜底)。婴儿穿土裤(用布做成严裆短裤,穿后,用布带束腿,装入适量沙土)。
民国时期,人们的服装没有多大改变。在城镇有少数人穿中山装和西服。少数学校学生穿校服,中学生穿军服,小学生穿童子军服。
建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穿细布(俗称洋布)衣服的人渐多,中老年人仍穿旧式便服,机关干部、工人、医生、教师、学生及青少年,流行制服,如中山装、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工作服等。衣色以蓝、白、灰、黑为主。穿长衫、长袍的渐少。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中曾一度兴起绿色服装热。1978年后,人们的服装款式、衣料、衣色均有较大变化,城乡无多大差异。人们盛穿制服,如中山装、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工作服、西服、运动服、拉练衫、茄克衫等。青年人时兴西服,青少年女子夏季盛行裤裙(农村不多),冬天穿长短毛呢大衣,羽绒服、皮茄克的增多,农村仍有少数老年人穿旧式便服。衣料多以化纤布,混纺布为主,毛呢次之,穿棉布衣的已少见。衣色日趋多样化,有红、黄、兰、白、黑、灰、绿及各色条格、方格、花布等。
至今,婴儿穿土裤渐废。幼儿戴红布肚兜、穿鸳鸯裤、猫蹄棉裤之习仍存。
帽清朝及民国时期,农民男子一般戴线织猴头帽(又叫抹虎帽)、毡帽垫子,热天戴草帽(麦桔或芦苇编制)、斗笠。妇女冬天多用土纺、土染、土织的麻花头巾包头,老年妇女多戴两块瓦的头勒子。清代,富人士儒之家男子盛行六块瓦顶上有红疙瘩的瓜皮帽(也叫帽垫子),民国时期多戴毡制礼帽。
建国后,男子流行制服帽,戴毡帽垫子及猴头帽的渐少,冬天多戴海军式栽绒帽(俗称火车头帽)。女子多用方巾、围巾包头,其花色依年龄不同各异。1978年后,男子流行鸭舌帽,冬天中老年妇女逐渐兴起毛线编织帽。
发型清代前男子蓄满发。清军入关后,改为头周围剃发顶部蓄长发,扎一发辫垂于背后。辛亥革命后,男子蓄发扎辫子的渐少,多数剃光头,少数富家公子留短发头(俗称洋头)。民国时期及以前,女子蓄满发,未婚女子扎一发辫垂于背后,婚后的女子在脑后挽发髻(俗称挽纂)。民国时期,始有女学生留剪发头(俗称半截毛子,发长至颈部)。
建国后,男子盛行短发头,仅有老年人剃光头。女子盛行剪发头,亦有少数年轻女子蓄长发,扎双辫。老年妇女多数仍挽发髻。1978年后,不少男女青年讲究发型美,留烫发头。
鞋旧社会,女性多缠足,穿尖头布鞋,以蓝、黑色为主。富家年轻女子穿绣花鞋,老年妇女穿套鞋(穿一双软底小鞋,再套穿一双鞋)。男子穿园口布鞋,以蓝、黑色为主。农民一般买不起胶鞋,雨天多穿油鞋。冬天人们穿棉鞋,或穿用芦缨、麻编制成的“毛窝子”,男子多穿高木底毛窝子,既防雨雪又保暖,但比较笨重。
建国后,男女鞋的款式、色调变化较大,由手工制布鞋,渐次普及机制布鞋、球鞋、胶底布鞋、翻毛皮鞋、擦油皮鞋、塑料底布鞋、塑料凉鞋、塑料托鞋、皮凉鞋、旅游鞋、皮棉鞋、雨胶鞋、防雨靴等,款式新颖,五光十色,应有尽有。1978年后,中青年男子盛行中跟鞋,青年女子流行高跟鞋。至今,仍有不少人冬天穿高木底毛窝子。
袜民国初期及其以前,人们多穿手工缝制的布袜,男子多白色,女子多蓝、黑色,而后,逐渐穿棉线袜(俗称洋袜),袜底磨破后,张上布底布帮继续穿。70年代后期,棉线袜渐少,多穿各种化纤袜。
饭食本县人以面食为主。建国前,农民收麦时吃麦面,收秋粮时吃高梁、大豆、小米、玉米等杂粮面,并杂以红芋、糠菜,除逢年过节、接待来客外,平时很少吃麦面,富有人家全年吃麦面的也很少。建国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基本上全年吃麦面,很少有人吃杂粮。
饭食多种多样,馍有馒头、花卷、窝头、锅饼、厚馍(又叫炕馍)、烙馍、糖包、菜包、油饼等。本县人习惯吃发面馍,尤喜吃烙馍,其制法先将和好的面(死面)擀成园形(直径尺余)薄如厚纸的馍坯,后放在热鏊子上烙熟而成,过去常在面内掺入芝麻,制成烙馍,再炕焦,给小孩作点心吃。饭类有稀饭、咸汤、面条、水饺、米饭等,通常以稀饭、面条、咸汤等为主。本地人习惯吃白面条,即不放油、盐、菜的面条。
菜肴肉类以猪、羊、牛、鸡、鸭、鹅、鱼等肉为主,回民忌食猪肉。蛋类有鸡、鸭、鹅蛋等,鸡蛋多用来炒菜、烧汤,鸭、鹅蛋多是腌制咸蛋。建国前,农民平时很少吃肉、蛋,有的过年过节也吃不上。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年均食肉蛋量渐增,1978年后,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对肉蛋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市场供应充足,购销两旺。蔬菜类,春季有小白菜、菠菜、蒜苗等,夏季有黄瓜、茄子、韭菜、芹菜、青辣椒、西红柿、豆角等。秋季有萝卜、冬瓜、南瓜、笋瓜、土豆、花菜、藕等,冬季有白菜、萝卜等。四季常吃的菜有葱、蒜、辣椒、豆芽、豆腐等。1978年后,本县兴起用塑料棚培育蔬菜,人们一年四季均可吃到芹菜、辣椒、黄瓜、包菜、菠菜等新鲜蔬菜。自古以来,本县居民家庭有腌制萝卜干、大头菜,腊菜、豆酱、西瓜酱、豆腐乳等的传统。
本县人吃饭一日三餐,一般早餐是稀饭(冬季多是红薯稀饭)、馍、咸菜;午餐是馍、炒(烧)菜、汤;晚餐是面条,或稀饭、馍,或咸汤、馍,配以炒菜或咸菜,晚餐本地俗称喝汤。饭菜口味稍咸、辣。
居住自古至今,本县人喜以座北朝南的堂屋(也叫北屋)为主房,多是三间,一明二暗,中间作客室,东西间为卧室,长辈居住。东、西、南屋为配房,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厨房和牲畜房。建国前,劳动人民盖不起屋,多数是几代同住一屋。
过去群众住房大都是土墙草顶,只有少数富户住砖瓦房。建国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结构逐渐变化,20世纪60年代,一般为土墙瓦顶。1978年后,多是砖墙瓦顶带走廊,有的农民盖起楼房,草房已很少。过去群众住房后面不留窗户,至今只有少数人家在屋后留窗户,且多是留小卧窗。
行路过去,人们赶集上市,探亲访友等是徒步,少数人以驴、马、骡代步。接客送人多用木制独轮手推车或畜力四轮太平车。建国后,交通工具不断发生变化,起初是使用胶轮平板车,20世纪70年代后,城乡普及了自行车。1980年后,县城至各乡镇通有公共汽车,不少青年购买摩托车,群众外出或运输较为方便。
二、人生习俗
诞生催生:孕妇临产前几天,娘家备红糖、鸡蛋等送至婆家,叫“催生”。之后,孕妇一般不再回娘家,怕婴儿降生在娘家,犯忌讳。
报喜:第一胎婴儿生下三天后,其父备红鸡蛋(染红的熟鸡蛋)去丈人家报喜,并通知送粥米的时间。
送粥米:第一胎婴儿生后,一般女孩9天,男孩12天,外婆家备红糖、鸡蛋、小麦(或小米)、婴儿衣物、首饰、玩具等前来庆贺。同日,其他亲友亦备礼物贺喜,婴儿家长设宴款待,此称送粥米。宾客返回时,送红鸡蛋、馒头,以示谢意。外婆一般留下陪外孙住几天,若在事急等回去,要留下一件衣服。
接满月:婴儿满月时,外婆都要接外孙住数天。婴儿去时在脸上抹点黑墨,送来时搽点白粉,俗语“黑脸去、白脸来,婴儿越长越富泰”。外婆另送一只鸡,并用一块红布套在鸡脖上,此鸡只许饲养,不许宰杀。
婚嫁建国前,男婚女嫁,皆遵父母之命、媒婆之言。
说媒:又叫“提亲”。媒婆权衡男女双方人品、性格及其家境、社会地位等,认为两家是门当户对,有联姻的可能,即去男女两家介绍彼此情况。两家经过了解,都没有意见时,媒婆告之双方家长愿结百年之好。
过小柬:男女两家同意联姻后,男方家长将用红纸写有“不惴固陋,妄为执柯,六礼未备,寸红先过,××两家,愿结丝罗。冰人×××。×年×月×日”的书柬,交媒婆转呈女方家长,若女方没有异议,便复与上述同意书,即为两家确定联姻。
过大柬:小柬过后,男方备办首饰、衣料、红枣、栗子等,择吉日由媒婆送至女方,女家受聘后,将由红纸书写嫁女的生辰的柬贴(俗称年命贴)交媒婆送至男家。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年命,若男女生辰八字不相克,即行定婚。
结婚定婚后,男方择吉日、备花轿、唢呐、三眼枪,去女家迎娶。有一人抱一只公鸡随轿至女家,女方不留,并另赔送一只母鸡,以图两家吉利。新娘梳妆挽纂,头顶蒙头红(红布方巾),身披上轿红(即红衣服),脚穿红绣花鞋,由娘家哥抱送上轿,轿出村时,鸣枪三声,唢呐在轿前吹奏,嫁奁随轿后,沿途每遇村庄、桥、庙宇均要鸣枪、奏乐。县境东部兴二位娘家弟兄提茶壶、茶杯送轿至男方村头即回。县境西部兴未婚姐妹送轿,至男方家照料新娘,新郎新娘拜堂后返回。
花轿到男方大门前落下,在唢呐、枪炮声中,男方一位少女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酒壶送给新娘(称送财贝壶)。另有两名与新娘属相不相克的少女扶新娘下轿,慢步走上铺在轿前的芦席,待走上第二条芦席时,遂将第一条芦席从新娘头上漫过,如此周而复始,直至院庭中供桌前。此间,新娘两旁各有一人向新娘头上撒红枣、花生、桂园、栗子、夫皮等物,此称撒仗,预示早生贵子、福满堂。供桌上点燃香烛,放着一个盛高梁的斗,斗内放一面镜子,插一杆称,新娘至供桌前,与新郎共拜天地(称拜堂),拜毕,新郎抱起供桌上的斗,引新娘入洞房,把斗放在床上,用称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夫妻共饮交心酒。此时,众人闹新房,强使新郎新娘从事接吻,共咬一个苹果等。稍息后,新娘更衣梳妆,同新郎在院中供桌前共拜亲友(俗称分大小),先叩拜公婆,后按亲缘的近远,依次叩拜,请头者要给磕头礼钱。晚上,新郎新娘入洞房,要有人听新房,若无人听,婆婆或嫂嫂在洞房窗前放一把扫帚,表示吉利,洞房里通夜不熄灯,此叫“长命灯”。
新婚第3天,新郎新娘祭拜祖坟。一般婚后第6天,娘家接新娘,当天送回。第9天再次接,住6天后送回,俗称“接9住6,一辈子不受(苦)”。第18天,娘家还要接,住18天,新娘在娘家做好全家鞋、锅盖等带回婆家。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农村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尚不普遍,多是通过介绍人介绍,男女先见面,再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双方都没有意见,便同去政府机关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书。而后选定结婚日期,备办酒菜,宴请亲友,举行婚礼。过去合年命、坐花轿,顶蒙头红,送财贝壶、叩拜天地神等旧俗现已废。20世纪70年代后期,男女婚嫁,出现女方要见面礼及定婚彩礼,其款额与日俱增,已成社会公害,引起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关注,经宣传教育,此风有所收敛。
过生日过去只有少数富有人家过生日,每至生诞之日,亲友备礼物前往庆贺,主人设宴款待,甚为隆重。劳苦大众因经济条件所限,很少有人过生日。建国后,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过生日的人渐多,大都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过生日,点蜡烛、吃蛋糕,亲友送玩具、衣物等以示祝贺。老年人大多数是过六十六岁、七十三岁、七十七岁的生日,六十六岁生日,已婚儿女及亲戚备66个馒头,66个扁食、6斤6两肉前往庆寿,俗语“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岁过生日时,寿礼中必有鲤鱼,俗语“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七十七岁生日时,寿礼中不可少鸡,俗语“七十七,吃只鸡”。
青年女子结婚后的第一个生日,其娘家备礼物邀集亲戚同去女儿家祝贺,此称“做生”。
丧葬过去,本县丧葬礼仪繁杂,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老年人临终前,大都先将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寿衣。寿终时刻烧化纸钱,称“烧倒头纸”。尸体入棺材时,称“成殓”。棺柩前一般放一盏油灯,叫做“引魂灯”;一个土盆,称“老盆”,以备亲友吊唁时烧纸钱用;一个小土罐,罐口用面饼盖上,饼中间插一双筷子,此称“阴阳罐”。另放若干根缠贴白纸穗的柳棍,长2尺许,叫“哀棍”,待儿孙祭奠死者,叩拜亲友时用。丧屋门前搭灵棚,居中放一供桌,上置供品,纸扎的童男童女放在灵棚两侧。家门上贴白纸,大门旁插一白纸幡,男左女右,以示乡邻。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等皆称“孝子”,儿子称“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儿媳、女儿头顶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带扎裤脚,穿白鞋。族内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头顶白巾穿白鞋。孝子日夜守候在棺柩两侧,男左女右,此称“守灵”。亲友吊唁时,孝子行跪拜礼,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并陪哭。事主家给男客送白孝帽,女客送白巾,女婿、孙女婿和外甥另送白布腰带,此称“破孝”。
死后第三天“送盘缠”、“坐材口”。傍晚,家人备香烛纸钱,按死者岁数每一岁包一个扁食,煮熟后连汤放在一桶内,前往村外十字路口祭奠,此称“送盘缠”。送时,唢呐在前,两人抬着盛有扁食的桶在其后,沿途用勺子陆续将扁食和汤泼掉,孝子及众人尾随。至十字路口点燃香烛纸钱,拜毕,另择路返回。稍息后,进行“坐材口”(用钉封住棺材盖)。亲戚朋友前来向遗体告别。死者若是妇女,其娘家必须请到,征得他们的同意方予坐材口,否则,娘家人往往会借故破费事主的钱财,甚或阻挠出殡。
老年人死后,延丧的时间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有的延至月余才出殡。若死者配偶早已故,出殡的前一天,家人备纸钱到坟前拜请亡灵回家,俗称“请灵”。出殡的当天,亲友备礼品前来祭奠,女儿、孙女、外甥、外甥女等亲戚除备供品外,一般都另备一条搭棺芦席和押供礼。祭奠以亲缘关系的近远,依次分别进行,在枪炮唢呐声中,孝子手持哀棍叩拜迎接,俗称“接供”。祭毕,事主宴请宾客。宴后稍息便发丧,先将棺柩抬到大门外停下,亲友和乡邻再祭奠,此称“路奠”。祭后,抬棺上坟地,在刚抬起棺柩时,孝子遂将老盆摔烂,此称“摔老盆”,象征继承权。唢呐班子在前吹奏,长子孙打着白纸幡同孝子随其后,众人抬着棺柩跟着孝子走,女孝子走在棺后,棺至坟地时,亲友再次祭奠。随后将棺柩入在墓穴,俗称“棺下地”。阴阳先生调整方位,把阴阳罐、哀棍放在棺前,盖上搭棺席,即行封土筑坟,插上白纸幡。
殡后第三天,直系亲属备纸钱至坟前祭奠,复筑坟头,此称“园坟”。之后,按期到坟前祭奠,7天为一期(自殡葬之日算起),烧至五期止,俗称“烧五期纸”。
建国后,丧葬程序及封建迷信礼仪逐渐减少,扎纸牛、马、童男童女等殉葬品基本废除,渐以戴黑纱取代穿孝服。在干部、职工中献花圈,开追悼会之举日盛。1977年5月,砀山火葬场建成,火葬之风逐渐兴起。
本地不论死者婚嫁,生男育女与否,只要长辈尚在,多不延迟丧期,一般不过三天即埋葬,有的死后当天就埋,丧葬仪式也多从简。
三、节令习俗
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俗称“过年”。一入腊月(农历十二月)人们就为过年作准备,俗语“吃过腊八(腊月初八)饭,就把年来办”,备钱、备粮、买衣料。过了腊月二十日,便忙于买鸡、鱼、肉、蛋、烟、糖、香、蜡烛、鞭炮、春联、灶画、门画等。腊月二十五日后,就着手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炒瓜子、叠糖、打扫卫生等。春节的前一天,贴春联、灶画及门画。建国前,贫穷人家贴春联早于富人家,贴后就不许进门讨债。
正月初一,人们黎明即起,各家点烛烧香、放鞭炮、敬神灵,迎新年。大人小孩身着新衣,给长辈叩头拜年。早餐一般都吃扁食,下锅时,留几个不下完,象征新年里有剩余。早饭过后,街坊邻居相互拜年,各户备置烟、酒、糖、花生、瓜子等热情招待。不论平时有无矛盾,只要是长辈,都应向其拜年,否则,就会受到众人的非议,邻里间往往通过拜年消除了隔阂,言归于好。自正月初二起亲戚间相互拜年,一般是初二拜舅舅、初四拜岳父、初五初六拜姑姑,而后是拜其它亲友,大都到正月初十前后才结束。
建国后,春节烧香敬神、贴灶画、磕头等旧俗已废,大多利用春节慰问军烈属,开展文艺体育活动。
送瘟神:农历正月初五为送瘟神日,村里年长的妇女聚在井旁,烧香焚纸钱、祭瘟神,祈除病灾,而后列队送瘟神至村东方十字路口。返回途中不许回头看,否则,瘟神会跟回来。建国后,此节俗已废。
送火神:农历正月初七为送火神日,当日黄昏时,众人手持火把,放鞭炮,送火神至村西南方十字路口,烧香祷告,祈求火神免除火灾。归途中不许回头看,以免火神跟回来。建国后,此节俗已废。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当日吃元宵。晚上,各家每人点一盏用面蒸制的油灯。有的人家用面蒸制龙灯,点亮放在粮囤上。有的用彩纸扎成结有小麦、棉花、玉米、水果及蔬菜等各式各样的花树,插在粪堆上,俗称“摇钱树”。少年儿童挑着龙、鱼、兔、马、莲花等各种形状的灯笼,聚在一起赛灯。过去每逢元宵节,砀城四关举办传统娱乐活动,如北关的竹马舞、西关的玩龙灯、南关的玩旱船、东关的狮子舞。招来城周围十数里的群众,甚是热闹。建国后,县文化部门每年都举办灯展。
本县人常以面灯的灯花形状,大小及多少预测当年各种农作物收成的好坏。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祭龙日,当天人们用面蒸制形状如龙的大馍,用草木灰在院内、大门外、晒场上围粮囤(粮囤图案),中间埋一把五谷杂粮,祝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二月二,不干活,抱着孩子吃大馍”、“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是日家家吃“蝎子爪”,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炒制而成,取意消毒灭灾。建国前,人们多以二月二为春种生产的开始,建国后春节过后,人们就忙于春耕春种的准备工作。
清明节:清明节前几天,各家为先祖扫墓、添坟土、焚化纸钱。建国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在清明为革命烈士祭扫坟墓,敬献花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节本地又称寒食节,各家煮鸡蛋吃,门两旁、屋檐下插柳条,以此纪念介子推。本地传说,春秋时代,晋文公曾流亡国外,回国后封赐从臣,但未赏到介子推,子推遂携母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找介子推找不到,以烧山逼子推出来,而子推不愿出山被烧死。晋文公以绵上作为子推的封田。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日各家吃棕子、糖糕,屋檐下插艾条。小孩戴香包,用彩绒线绳束手腕。外祖母为小外孙绣制“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红肚兜”。传说吃棕子、糖糕、插艾条是为纪念屈原。小孩用彩绒线束手腕,至农历七月初剪下,扔在屋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小孩戴“五毒”肚兜、能消灾避难。香包内装艾叶、白芷、香草等,防害虫伤身。
六月初一、十五:本县黄河故道以北及县东部地区群众,以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春节为大年),各家蒸馒头、包饺子,置桃、李、杏、花红等鲜果、祭祀神灵。黄河故道以南及县境西部地区群众则以农历六月十五为“小年”。故本地有“(六月)初一、十五都一样”之说。 七月七: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本县又称此日为乞巧节,是日晚,未婚女子,在月下置供果,向织女乞巧(学针线活技艺)。
七月十五:本县黄河故道以北及砀城东唐寨一带,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鬼节”,各家在坟前焚化纸钱,祭祀先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前数日,各家以月饼、酒、肉、水果等馈赠亲友。是日,一般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团聚,晚上吃月饼,喝团圆酒赏月。
十月初一:传说农历十月初一是阎王爷“收鬼”日,是日或是日后,各家到先人坟前烧纸钱。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祭日,各家吃用小米(或大米)、红枣、红豆、糖等做成的粥,俗称“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人们常以腊八粥抹在枣树上,传说来年能多结枣。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人们为灶君爷烧香磕头,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把灶君画揭下烧掉,称为送灶君上天。此节俗现已废。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本地俗称腊月三十日为年垂。除夕上午贴春联、门画。傍晚大门前放一横棍,叫拦门棍,其意拦住财富不向外流。晚上在院中,大门旁及室内各神位前烧香、叩头、祭拜神灵。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吃团圆饭、喝辞岁酒。多数人至午夜才睡觉,有的人通宵不睡,此称“守岁”。除夕烧香叩头敬神,放拦门棍等俗现已废。
新节日新节日大都是建国后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全民节日,皆以阳历时间为准。元月1日为元旦,放假1天。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放假1天。10月1日为国庆节,放假2天。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女职工放假半天。5月4日为青年节。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小学及幼儿园放假1天。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8月1日为建军节。届时各机关、团体开展庆祝活动,城乡人民以新节日举办婚喜庆事者渐多。
四、礼节
清朝及其以前,本县人们多是行跪拜礼及拱手礼。民国时期行跪拜礼者渐少,行鞠躬礼的增多。新中国成立后,大都行握手礼,而今很少有人行跪拜礼,拱手礼和鞠躬礼。宾客来访至主人门前时,不径自入内,先敲门或喊门,主人或喊请进,或出门迎接。主人请客人入上座,双手敬茶递烟,客人称谢。客人离去时,主人送至大门,宾主施礼告别,互道“再见”。乡亲邻里人平时相见,相互问候:“你早?”、“你好?”、“最近忙不?”。饭前饭后相见,多是问“你吃(饭)了没有?”,晚饭前后多是问“你喝(汤)了没有?”。
询路问事,先下车(或坐骑),区别年龄特征,尊称对方老大爷、老大娘、阿姨、老大(哥)、大嫂、小兄弟、先生、同志等,而后再发问。询问后再道“谢谢”、“麻烦(您)了”。对方多是回答:“不用谢”、“没啥”。若有过失于别人,多是以“怨我”、“对不起”、“请原谅”,向对方表示道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机关、工厂、学校、商店等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每年评选“文明单位”。城乡不断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丈夫”、“好婆婆”、“好公公”、“好小姑”等评优活动。
参考资料:http://www.thd8.com/d/200811100136.htm

E. 小学校服定制一身大概多少钱

小学校服定制价格每个地方都不固定,而且每个厂家的价格也都不同,如果是派逊这样老牌企业,性价比高,质量也更可靠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网络下。

F. 教育部对中小学校学生装有要求吗如果有具体是什么内容

政策建议1:
明确责任主体,加大对学生装的财政投入
建议教育部门尽快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全国中小学生统一着装工作的宏观管理,并针对调研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国家应尽力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拨付专用资金,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政府购买的政策,逐步改变我国学生装费用完全由学生家长负担的状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分步实施。先行解决特困户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及孤儿贫困生的学生装费用问题,再对普通学生实行部分补贴,最后实行全部免费。可在经济较为发达或地方财政状况比较好的地区先期试行。

政策建议2:
健全组织机构,推广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各省市应实行归口管理,明确责任,做好统一着装工作。借鉴有些省份比较成熟的推进管理办法,尽快落实管理机构和推进措施。建议各地成立专项工作组或办公室,全面负责本地区的统一着装工作。
在招标采购环节,应采取集中统一的招标方式,抬高进入门槛,选择信誉高、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作为学生装的生产供应定点企业。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强管理和监督,使学生装的生产供应和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政策建议3:
逐步建立学生装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学生装价格的上下限
为规范学生装市场秩序,加强学生装生产和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要逐步建立学生装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学生装制作和质量标准,规范招标采购流程,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学生装的收费要实行公示制度,公布面料、价格、套数,接受社会监督,对学生装价格明确上下限,切实减轻家长负担,保证学生装质量。

政策建议4:
积极推广制服式学生装,并建立健全学生装售后服务体系
制服式学生装已成为世界各国学生装发展的潮流,现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完全具备了推广制服式学生装的条件。可先在这些地区积极推广制服式学生装,为制服式学生装在全国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切实改变过去只注重生产供应不关心售后服务的状况,并在工作中切实加强对售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售后服务措施、服务承诺,及时回应质量问题的投诉,履行更换、维修、退货承诺,并能满足学生装的零售需求。

与小学统一购买校服的家长同意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栗色裤子什么颜色上衣好看 浏览:686
七月初骑行青海湖穿什么衣服裤子 浏览:957
裤子档高怎么量 浏览:294
自己怎样做棉衣 浏览:811
露韵诗羽绒服怎样 浏览:987
小爱花裙子怎么画 浏览:140
这个手套正合适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427
白色裤子染上花粉怎么洗 浏览:234
天蓝色配什么颜色衣好看吗 浏览:177
儿童蓝色棉衣配什么颜色裤子 浏览:803
喜欢看女生穿黑色裤子 浏览:653
旗袍点搭配先靓 浏览:959
简帽子的钩法 浏览:60
包装纸做帽子 浏览:17
12星座裙子怎么画 浏览:421
最窄的校服裤是多少寸 浏览:166
粉色长袖衬衫怎样搭配 浏览:590
格子宽松衬衫里面穿什么 浏览:549
男童装和女童装哪个好卖 浏览:907
英文帽子店名字 浏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