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礼仪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可以从校园文化渗透、常规行为训练、特色活动体验和校本课程落实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教育之重要。它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儿童时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雏形的时期,又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也恰恰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礼仪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我校的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以无胜有,校园文化渗透 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基于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在教室、走廊、宣传栏都挂上了有关礼仪的卡通画或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另外我们狠抓了文明礼仪教育阵地的建设,办好了红领巾广播站。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环境,学生耳濡目染。由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产生良好影响。 二、以小促大,常规行为训练
1、重视“规范”,强化行为常规训练 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学期的开学初,重申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狠抓常规训练,使文明具体化。如全校性集合排队、进场秩序的训练;做操动作规范、整齐化一的训练;站、立、行的的训练;见到老师问好姿态的训练等。老师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好的表现要及时予以强化,同时重点帮助习惯差的学生,促其改正。只有要求学生时时、处处规范言行,长期才能见效。
2、重视“升旗仪式”,落实礼仪常规教育 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利时机。我校注重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升旗手。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升降旗训练,要求动作准确到位,并懂得升旗的意义。在升国旗仪式上,我校要求学生一律穿校服,按照升降旗礼仪的要求做。升旗时,要庄严肃立,不东张西望、不讲话、不做小动作。若迟到了,要就地站好,待国旗升上杆顶后才入队。升旗时队员要行队礼,非队员的行注目礼。两眼看着国旗徐徐升上旗杆的顶端,唱国歌时要整齐、准确,声音要宏亮。学校利用好“国旗下讲话”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等。
3、以礼带礼,突出教师表率作用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例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这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得多。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了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教师还应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做才被大家所喜欢。 总之,我认为学校坚持强化常规训练,抓新教育活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拓礼仪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必然能使学生逐渐了解礼仪知识、学会礼仪知识、践行礼仪知识,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习惯,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礼仪要从小抓起!!
② 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穿名牌服装的辩论赛
不废话,下面是一些反方的材料,即不应该穿名牌服装,要点如下:
1.开场无论谁先发起进攻,你先问他们:"请问你们知道名牌是什么意思么?"对面一定有犯傻的人,如果片刻没有人支声,抓住机会:"现代汉语词典第796页对名牌的解释是'出名的牌子',浅显易懂,只是出名,没有提到是质量好的商品,你们为什么还要追求名牌么?要面子么?正在致力于学习的学生怎么能把精力放在这里呢?(如果有人回答出名牌的定义,下面的继续,不影响,总之不错的开头,先抓住主动权!)
2.作为学生我们还属于弱势群体,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不能自立,一个不能自立的人为什么还要花着父母的钱买名牌来穿呢?不会过意不去么?你们谁敢说自己家里的钱都是风刮来的?无论贫富,父母的血汗钱不能这样拿来糟蹋...难道是父母给你买的都是劣质品么?不可能...作为父母,都是过日子的,父母都会给你们买经济实惠但质量也不错的.你们没发现你们要买名牌时父母虽然顺从但是很无奈么?都这么大了,要学会体谅父母啦...
3.从小就穿名牌会养成攀比意识,从一件事上可以推及到其他事情上,导致干其他事情也攀比,这非常不利于平等意识的养成和祖宗留下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的传承.穿上名牌,不可避免的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换句话说,为的就是这个,在精神和思想上会很孤立,容易养成偏激的考虑问题方式.同学门会觉得你难以接近,甚至讨厌.
4.(如果对方把追求名牌服装和时尚挂钩的话)上面提到了学生属于经济上依附于父母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发现这个社会牢牢的掌握在成年人手中时他们会觉得不平衡,这是叛逆本能所驱使的,他们会去追求时尚,而追求名牌作为追求时尚的一种形式,潜意识里是让上一辈看了血压上升,即使你自己也没有察觉到,我给大家讲清了这个道理,因此这是毫无意义的.
5.(如果对方把追求名牌和美学挂钩的话)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追求名牌的人大都说是为了美,刚提到了时尚,其实追求名牌深层次上是为了追求时尚而不是为了追求美,大多人不追求名牌和时尚的,穿的依然很美很自然,如果追求时尚和名牌就是追求美,那就都追求时尚和名牌去了,谁还会去追求美呢?
6.(等辩论的差不多的时候,你就该把话题转移到校服上去了,这是你制胜的法宝)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 靓了自己更亮校园.
7.上面强调过了.不让学生追求名牌而穿校服是为了照顾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倘若都穿着名牌,但那么几个贫困子弟穿着普通衣服会强烈的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心理负担是很重的,而那些穿名牌的则顾着攀比,对学习也有影响,如果这样,你们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到学校让本不该有的因素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那你说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8.(当对方说到会提升自己的自尊心的时候)你穿的名牌自尊心是提升起来了,甚至觉得高人一等了,但是你知不知道那些没有穿所谓的名牌的人的感受,你们知道不知道你们那没有任何价值的自尊心是建立在别人的自卑甚至困扰之上的?这不是自私的表现么?
9.如果你也是一个过分追求名牌的人,请你冷静思考一下我所说到的这几点,你是不是真的错了,当今不迷信名牌的人还是占半数以上,这是搜狐网在06年做的一项网络调查,这点很让我欣慰,艾斯拉邦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想违背的话,那就请你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
10.说到最后了.为什么学校以及国家要求学生穿校服我想大家心理都很清楚,学校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重要的是这是许多专业人士纵观全局和利弊想到的相对来说很不错的办法,可以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对面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11.(最后有个很幽默的结尾)你可以说:"追求名牌,可以,去追求名牌大学啊,呵呵"
......
下面是陈述:
中学生的需要已从简单的基本满足,发展到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高层次的追求。在诸多需要中,少数中学生出现了追名牌、高消费的现象。极少数意志薄弱、贪图享乐的中学生,不劳而获,只知一味索取,不知节俭,贪小便宜甚至偷盗,丧失了人格与尊严。一旦个人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便对家长不满、埋怨。
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解决不好需要与给予的矛盾,将会发展为一个对人冷漠、麻木不仁、个人至上、冷酷无情的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中学生的需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呢?我们应该学会处理好合理与不合理的关系、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培养具备不乱花钱的好品质,艰苦朴素的好传统,懂得奉献比索取更幸福,学会给予,学会尊重、关心别人.
竟然没有找到什么能用来粘贴的东西,汗..(除了最后的陈述是粘的,你要是觉得不好就把我说的10条总结一下OK了)....无奈花了1个小时写的,累..希望能帮到你吧..注意辩论的语气要硬,往对方心窝里插,能问倒对方的问题真的很少,大多都能答的上来,就看你是不是说话自信,要有主人翁的感觉,裁判评判这是个重要指标.
③ 穿校服的利与弊议论文可以用什么名言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在崇尚个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杀了孩子们的审美发展,抹杀了个性
4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根据生理学刺激反应理论,毫无个性的千人一服,不仅是对孩子个性的抹杀,也是对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打压。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违反了“事物是变化反展的”哲学道理,
6 大都是运动服之类,学生穿上虽然整齐划一,但是不见得精神,对提振精神面貌无多大益处
7是校服都是按统一型号生产的,不是量体裁衣;
8学生穿校服,整齐划一,看上去纪律不错,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然而,不少领导看中的就是这种虚假的“纪律感”,强令学生穿校服,以显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10穿校服多为强制执行,不利于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于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
日本 日本的学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一种时尚
美国 对校服要求宽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校服,或者干脆不穿校服
家长看法
学生不爱穿校服,家长怎么看?一名家住南京市凤凰西街150号、医生出生的曹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学生不爱穿,家长也不爱买。他的理由是,现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织品,系化纤成份,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极不利。同时,每一学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订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紧,有的由于裤子太长,体育课都没有法子上;有的上装太宽松,穿出来像个小老头,男女不分,根本显不出学生的青春气息和活力。
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校园文化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重要途径。精心布置的校园环境,如挂上礼仪卡通画或名人名言,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不仅美化了校园,也让学生在日常接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还特别注重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常规行为训练则是培养学生礼仪习惯的关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成为学生行为的标准。开学初重申学校规章制度,强调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及时强化学生的良好表现,帮助习惯差的学生改正不足。学校还特别重视升旗仪式,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利时机。学生必须穿着校服,按礼仪要求站立、行队礼或注目礼。
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容忽视。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如主动捡起校园里的垃圾,向学生问好或道歉,这些细节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还通过礼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实践礼仪知识。通过持续的训练和活动,学生逐渐养成了文明礼仪的习惯,促进了健康人格的形成。
礼仪教育从小抓起,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⑤ 我怎么会忘记穿校服呢换个说话怎么说
萨迪曾经提到过,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这句话像一张鼓满风的帆,时时为我加油鼓劲。一般来说,忘记了穿校服因何而发生?了解清楚忘记了穿校服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生活中,若忘记了穿校服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生活中,若忘记了穿校服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忘记了穿校服。就我个人来说,忘记了穿校服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忘记了穿校服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忘记了穿校服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忘记了穿校服。
总结的来说,这样看来,斯珀吉翁曾经提到过,贤妻和健康是一个男子最宝贵的财富。然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足的。
经过上述讨论,这样看来,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忘记了穿校服,到底应该如何实现。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雪莱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像一盏指引我进步的航标灯,处处照亮着我人生前进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清楚,忘记了穿校服,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要想清楚,忘记了穿校服,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既然如此,佚名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标了价的爱情是虚假的。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忘记了穿校服。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看来,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忘记了穿校服。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想:所谓忘记了穿校服,关键是忘记了穿校服需要如何写。我希望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进行讨论。现在,解决忘记了穿校服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既然如此,忘记了穿校服,到底应该如何实现。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想:从这个角度来看。
佚名曾经说过,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这句名言发人深省。
⑥ 作为当代中职学校的一名学生,应该遵守哪些礼仪
作为当代中职学校的一名学生,应该遵守:要衣着整洁、朴素、得体、协调,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不把上衣捆在腰间;
衣服干净整洁;不得穿奇装异服;校牌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
不穿背心、短裤到校,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不赶时髦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甲;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6)学生该不该穿校服的名言扩展阅读
职学校礼仪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领导,转变观念,让礼仪课教学的开展落到实处。
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更需要实践教学的训练。目前,中职学校礼仪教学仅限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礼仪知识传授,忽视礼仪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有的学校甚至连理论课都没有开设。这样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把握时机,将礼仪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重大。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墙壁或者公共走廊,可以选用一些礼仪方面的名人名言,形成特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3、变通形式,师生互动,让学生所学入脑入心。
礼仪教学,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或者对课件讲一遍就结束了。应开展讨论式教学。礼仪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上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思考与讨论,促进礼仪实践教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