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年国家新出台的校服标准
2021年国家新出台的校服标准,修改了标准名称;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更新并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了3.1术语的定义描述;将表1校服安全要求和内在质量要求划分为幼儿园园服、小学及初中校服、高中校服三类。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第一条: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
《中小学校服》等国家标准,校服供应和验收实行“明标识”制度,校服要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原则上城市小学校服,春、秋季校服每套不超过60元,冬季校服每套不超过100元;中学校服,春、秋季每套不超过70元,冬季校服每套不超过110元。学校要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定制校服。如定制体现学校传统文化、学校特色的校服,价格按招投标中标价格执行。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校服质量执行的标准、选用原则、规范采购、验收检测、监督检查等,主要内容包括:在选用原则上,中小学生校服选购周期原则上不低于三年,毕业年级原则上不统一购买校服。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校服各学段在校期间校服种类、套(件)总数。学校成立校服管理工作小组,家长和学生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二。学校启动校服选购工作,需同意选购校服的学生家长人数达到总数的五分之四及以上的才能统一选购。在规范采购行为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坚持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校服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合同文本。校服款式由各校校服管理工作小组确定,校服款式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家长重复支出。在验收检测上,校服验收实行“明标识”和“双送检”制度。生产供应企业提供的校服应当具有合格齐全的成衣标识,并由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当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学校随机抽取检测所需数量校服按要求送检,检测费用不得向学校家长收取。在监督检查上,学校在校服选购前后均应及时向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环节相关资料全部留档备查。教育、市场监管部门每年定期开展校服质量“双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反映有质量问题的校服依法开展专项督查检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Ⅱ 国家有规定要穿校服吗
校服(xiàofú)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校服,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普遍穿着。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
中国大陆的部分公立小学、初中、高中规定学生必须每日穿着校服,在非沿海地区款式基本上以运动服为主,在部分沿海城市多会配发制服,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这些沿海城市往往因此产生了各种多样的校服次文化。少先队员必须佩戴红领巾。校方往往认为,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很多学校要求学生统一购买的校服,仅为统一标识,并不关注校服的式样,而一些学生也往往穿着不合身的校服,学校为图省事,并不会在校服的款式设计上花什么心思,常会订购一些质地不高的廉价运动服替代校服了事,让学生对校服很有抵触感。[1]由于学校只规定了上装和裤子必须穿统一的校服,并不特别规定鞋子必须统一着装,造就了追求个性的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转型阶段的中学生)在选择鞋子方面不惜一掷千金购置昂贵的名牌运动鞋。[2]另外,背包也是学生用以拒绝被统一,张扬个性的装备。
在高级学校,除了警察学校、军校、旅游学校外,大学或学院一般不要求学生穿着校服。
Ⅲ 初中穿校服,校服里面可以穿别的吗
校服里面可以穿别的衣服。
Ⅳ 初中女生能穿自己的裙子上学吗
1. 通常情况下,初中女生需要遵守学校的着装规定,穿着指定的校服上学。
2. 学校通常要求学生每天穿着校服,以保持统一的外观和纪律。
3. 除非学校有特别的活动或者周末,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学生自行选择穿着。
4. 学校可能会在特定的日子,如周末,允许学生穿着自己的服装,包括裙子。